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殷商00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 大明成化 · 一世清廉 】 微图在第4页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3:56:01 | 只看该作者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3:57:28 | 只看该作者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3:59:08 |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1-11-8 00:00:44 | 只看该作者
发色艳丽,兰头过重,成化为偏普蓝色。而且成化青花蓝彩结节团块的特点在此未见。釉底清白光亮且带有晶体感,非成化特点。

关于款识“大明成化年制”有双钩方款、无边款;还有“成化年制”双钩方、圆、无边等款;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大明成化”。
35#
发表于 2011-11-8 00:02:13 | 只看该作者
殷商004 发表于 2011-11-7 23:57



    看了这釉中气泡就更加不是成化了,50年内的东西:share: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00:57:13 | 只看该作者
明成化朝(公元1465—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年号)历时23年,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全面恢复正常,是我国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
成化青花可谓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  其器突出特点是玲珑秀奇、端巧工细,后人对其评价颇高。

成化青花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成化初年所制,各方面都与宣德青花相似,尤其是采用进口苏麻离青,更难与宣德青花区分;另一类以胎薄、
釉白、青色淡雅为主要特征,是成化青花的代表,与后来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胎釉    
成化青花瓷器胎质洁白、细密、胎体秀美而轻薄,有的近似于脱胎。施釉洁白肥腴,釉质独特,润如凝脂,呈半透明状,若迎光透视,
隐约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这种釉色是成化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   

成化瓷器修胎规整,瓶、罐、壶等立器接口痕迹不明显,盘子多有塌底现象,碗、盘类等足较直而且较高。官窑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两种。
以带釉居多。砂底有些呈褐黄色。俗称“米糊底”,上手摸之,温润细滑,无粗糙感,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   

成化民窑器虽比不上同时期的官窑瓷精细规矩,但在明代各朝中都是最突出的。民窑瓷胎体单薄,质地洁白细腻,瓷化程度好,
胎体较明初民窑明显减薄。釉面光润肥厚。罐等琢器讲究修胎,接口不明显,多砂底,釉底较少。碗的足跟细圆,足径变小,
足跟有一圈淡淡的枇杷黄窑红,多釉底。

青料
成化青花除了前期官窑瓷有的继续使用苏麻离青料,笔法也如宣德青花用小笔触,其青花发色浓重,有浓淡层次和黑褐色结晶斑,与宣德晚期青花非常接近,
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

中晚期主要使用江西乐平县产的陂塘青,也称平等青。色料淘炼精细,含杂质较少,发色柔和淡雅,蓝中闪灰,呈色非常稳定、平静,颇有水黑画风格,
与洁白温润的胎釉和纤细的纹饰相衬,分外脱俗。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得最为突出。
成化青花线条纤细,多用双勾线条勾勒图案,然后在图案内进行渲染,双勾线用浓笔,渲染用淡笔,因而其烧成作品呈色大多浅淡雅致。   

成化民窑青花瓷采用平等青料,青花颜色同样浅淡发灰。用分水方法渲染,轮廓线大多较粗,渲染之分浓淡两色,多为勾勒点染和单线平涂两种方法混合使用。


款识
成化款似有专人书写,比较规范,字体基本一致。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为双线方栏,这种款书写在杯底最多,少数盘、碗、洗也有这种款,
一般是成化后期的产品。“大明成化年制”六子双行双圈楷书款,在盘、碗、瓶、罐底部为多,有少部分书于碗心。“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横款,
大多在黄地青花盘外口和高足杯内使用。还有一种特殊的罐,上写“天”字款,无圈框,俗称“天字罐”。   

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曾将成化六字款概括成六句歌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
"成”字三点头肩腰。   第一句是指款识上的“大”字,第二笔上端有尖有圆,出头并不过高。第二句是指“成”字,第五笔的撇直而生硬,第三笔直立向下和有向右方弯倒的。
第三句是指“化”字的人及匕字上端相平或有高低,但差别不大。第四句是指“制”字上的衣字第二笔一横,不能越过右方的立刀,“制”字多半是上丰下敛。
第五句是指“明”字左边的日字多是上窄下宽或上下相同,与一般习惯写法不同。第六句是指“成”字末笔的点,有点与头平的,有点与肩平的,有点在腰间的。
上述情况是绝大多数成化窑瓷器款的书写方法,但也有例外的,即“大”字第二笔上端只要过高,“制”字衣横必然越过刀外,这种写法笔道较细较草,不过在彩瓷中极为少见。
虽然如此,但其整个风格仍与前述的一致。   

民窑青花有书“大明成化年造”款,六字两行,字体草率而不规范,字外有粗细不一的青花双圈。民窑青花自成化朝起屡见“大明年造”四字两行双圈或双线方框款。除此之外,还有“甲辰(1484年)年造”干支款和银锭、方胜一类图记款。   由于成化瓷有极高的声誉,明清两代有大量仿品,其中以嘉靖、万历朝的最为逼真。
嘉靖朝仿品有“成化”双圈六字楷书款的婴戏纹杯、盘。在成化器物中没有书“成化年制”四字款的,更无四字黑地绿款。凡书“成化”、“成化年制”的都为后世伪作。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0:08:14 | 只看该作者
发色艳丽,兰头过重,成化为偏普蓝色。而且成化青花蓝彩结节团块的特点在此未见。釉底清白光亮且带有晶体感 ...
macg4 发表于 2011-11-8 00:00



請多多指教;
多謝M兄捧場分享心得!   :share:
38#
发表于 2011-11-8 10:3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7# 殷商004


    04弟对瓷器功夫较深。
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0:3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殷商004


    04弟对瓷器功夫较深。
公务员老王 发表于 2011-11-8 10:31



公兄客氣了!  上帖子就是為了交流學習, 歡迎多指教!  :share:
多謝公兄捧場!  
40#
发表于 2011-11-8 10:41:40 | 只看该作者
04师果然爱好甚广,此件观发色及施色的浓淡都很符合成化的风范,不错。好像在雅昌也看到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7 01:22 , Processed in 0.0593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