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70|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分享] 赏析 稀罕唐代窑变釉肥罐惊现大英博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 09:22: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弘历00 于 2015-2-20 11:04 编辑

{唐.窑变罐}圆饼形脚.胎体墩实厚重,重量2950g 器型体肥胖浑圆22cmx21.5cm自然窑变红绿色彩釉. 口沿存在旧伤残缺,唐.窑变 在相关陶瓷史上无任何资料 记载.依据实物诸多研究比对.同时委托大英古陶瓷检测权 威机构 对该罐胎土采用碳14c.及釉用热释光测定科技断代定论 为公元619年左右唐代产品。极其为罕器它是目前发现存世中唯一孤品(经搜查阅世界范围内的公开馆藏及文献证实了它的唯一性)目测主要表相 有三.A.胎体明显 夹沙石英颗粒{依据考证洛阳考古队考古挖掘的唐代三彩器与此器有相同的胎体)B.此器表釉层采用宝石玛瑙配方.用相应高温烧制形成自然窑变红绿色.以隋唐代为上线并是史纪上最早的窑变彩釉(查证中国陶瓷史资料仅记载了最早期的窑变釉是郏县黄道窑, 除了烧制白釉、黄釉、黑釉瓷外,从唐代起,还利用不同金属氧化物的釉料,成功地掌握了两色釉技术,产品有黑釉蓝斑器,或在白釉上施青蓝斑彩,形成了产品的独特风格。特别从晚唐开始,鲁山段店窑,郏县黄道窑,内乡大窑店窑和禹州赵家门窑,出现的“雨丝状”的窑变白斑彩更为宋钧窑变工艺开创了先河,故有人称这种窑变灰白斑为“唐钧”。其二.仅有记载宋代汝瓷是我国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之一。名瓷之首,汝窑为魁。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上述二点在宋代钧.汝器无法目测 .)但在此器釉面垂流处存留了未烧熔化的宝石玛瑙料颗粒.它真正物证以名贵的玛瑙入釉一说.是极其珍贵稀罕的原始物证.C.此器内外挂釉两次复烧.外挂高温窑变釉.内挂唐三彩器常用的一种低温铅釉,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色、
以上三点大约概括.比如陶瓷史上记载有陶瓷釉面苍蝇翅一说。其实就是釉面里的矿物原素在时间及环境的作用下产生的结晶次生物。在此器釉面上有所存在。目测釉面象是白斑,用五倍放大镜下观察镜现很美的表相,俗称苍蝇翅。见(附图)

DSCF0502_副本2.jpg (56.41 KB, 下载次数: 239)

DSCF0502_副本2.jpg
2#
发表于 2011-11-1 09:58:35 | 只看该作者
老稀罕了!欣赏。
3#
发表于 2011-11-1 10:07:04 | 只看该作者
大好!
4#
发表于 2011-11-1 10:48:15 | 只看该作者
这件东西若能定唐,中国陶瓷史要改写了。不过定为唐代的理由个人感觉还是不太充分
5#
发表于 2011-11-1 12:27:0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6:0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弘历00 于 2011-11-2 08:42 编辑
这件东西若能定唐,中国陶瓷史要改写了。不过定为唐代的理由个人感觉还是不太充分 ...
李勇 发表于 2011-11-1 10:48



   是的,该改还得改.中国陶瓷史根本上就不够完整,人无完人何况一籍书.由于新中国建国以来受计划经济,行业约束,文物考古社会统筹的制约.在之国人思想在古陶瓷上研究没有成就.例如元代淸花瓷中国陶瓷界南京博物馆藏也把它划为明代早期.当时没-个人敢提定论元代有清花瓷.后见英国大英博物馆藏元代至正年青花瓷我国人才敢有认识.这件器物年代定唐.它的依据目前看是比较准.从客观上讲目测有唐代陶瓷胎体标本比对.其次采用科技方式测定的.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目前对古陶瓷的年代鉴定在国内是人者见人智者见智各为已阵的社会现象.
对此器年代定论请李版提点不充分何在.听听大伙以物讨论.共同学习.是好事. :share:
7#
发表于 2011-11-1 17:24:56 | 只看该作者
这种胎质一直到明清某些地方窑瓷器都有,而且器足并不是唐代的饼型足,看着更像明清一些地方窑口瓷器的直筒足。唐代相类似罐子都施半截釉,并且这种淌釉在唐代也少见。另外,唐代瓷胎已经非常好了。如果加了玛瑙釉又里外满釉,那应该是高级瓷器,用这种粗瓷胎也不合逻辑。这件瓷器给出的信息是矛盾的,除非有更多的事实,仅凭这一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至于说科学检测,你懂的,并不能绝对。这件东西应该是件老东西,但要说是唐代,还需更多证据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8:54: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弘历00 于 2011-11-2 08:46 编辑

文摘洛阳考古队从出土的唐代三彩器物胎体来看,唐代的工匠们对胎料的选择不是很精,胎质中含有石英颗粒等矿物杂质。
工匠们首先将经过揉搓和陈腐过的软硬适中的陶泥,技术好的工匠能够使胎体均匀,薄厚适中,
埋入地下,釉色历经千余年,受土壤环境和土壤中化学物质如酸、碱等的侵蚀,光亮夺目的光泽已变得柔和莹润,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片与片之间的间隙有锈蚀的银沁,类似于汉代绿釉陶壶的泛铅现象。用肉眼直接观察,从侧面看釉面的表层,生成一种像蝇翅一样薄薄的一层,明.清几百年的釉面的表层,不能生成一种像蝇翅一样次生结晶的.
平底不为桶足.筒足代檐内凹.这种底竞有战汉陶器之遗风.大英博馆藏唐代三彩器中仍有相同底足.至於玛瑙入釉这点无可否认.有实物存在.让世间众人去评说好了.仅-言观点罢了.:share:
9#
发表于 2011-11-1 19:01:40 | 只看该作者

好!欣赏学习!
10#
发表于 2011-11-21 21:38:17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4-19 23:14 , Processed in 0.05609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