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曾力 于 2011-9-13 10:22 编辑
附 记:
本文在草拟期间,承辽宁省考古学会、文化厅、考古研究所的支持,郭大顺同志提供他编著的《红山文化题材分类演变示意图》等,特此一并致谢。
[1]《大戴礼记》、《孔子家语》
[2]《史记·太史公自序》
[3]以上引文均见《史记·五帝本世》
[4]见《大戴礼记·五帝德》
[5]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译本137页
[6]《马王堆帛书》61页
[7]见《管子·地数》
[8]以上引文均见《史记·五帝本世》
[9]燕山在甲骨文和周初金文里均作“炎”,我在《燕山方国考》(上)已有详考,载《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2期66页,这里从略。
[10]见贾谊:《新书·制不定》,上海人民出版社会新版《贾谊集》37页
[11]见《列子·黄帝篇》
[12]新出《孙子兵法》黄帝战赤帝:“孙子曰:[黄帝南伐赤帝,至□□],战于反山之原”(见银雀汉简《孙子兵法》,文物出版社本101页),“南伐”指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以后(今怀来县北),南下古涿鹿征伐炎帝而言;“反山之原”即“阪泉之野”。反乃阪字古文,原、野意近。“于”下所缺二字应即涿鹿,即“至于涿鹿,战于阪泉之野”。阪泉在古涿鹿东。
[13]李怀全:《轩辕之丘简介》,《地名知识》1985年3期24页
[14]见《史记·高祖本纪》集解引
[15]姬字,甲骨文已有,多作侑宾之祭物,“其侑姬于妣辛”(《萃》386),“王宾母癸姬”(《前》1、31、2、)。往往“姬婢”连用,“王宾祖乙爽妣已婢二人”(《京津》5080)于省吾先生说姬为“祭名”(见《甲骨文释林》21页)而《汉官仪》有“姬妾数百”,乃众妾的总称,与甲骨文:“□姬示十屯”(《合集》3,6042反)的姬意思相近,亦为姬妾之类妇名。按甲骨文妇名有的去女旁为方国族名,而姬字去女旁则为臣,《说文》:“臣,顄也”,非国族地名。因疑台水即古文的姬水。
[16]见《河北怀来官斤水库沿岸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88年8期674页
[17]《建国以来北京市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文物考古三十年》1-2页
[18]说详金岳:《燕山方国考》(上),《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2期69-70页
[19]见《路史·国名纪》(甲)所引
[20]《张家口地区考古的重要收获》,《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4期96-97页。《张家口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59年7期332页
[21]见王嘉《拾遗记》
[22]见《毛诗·大雅·韩奕》
[23]见《国语·晋语》(四)
[24]《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306页
[25]见《商君书·画策篇》
[26]我另有《秽族源流及其文化考》详论,这里从略。
[27]见《魏书·序纪》
[28]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齐鲁书社本52页
[29]说详金岳:《东胡源于土方考》,《民族研究》1987年3期37页
[30]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86年6期499页
[31]《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考古》1987年6期493页图一二、右,503页
[32]见《中山王衋器文字编》130页
[33]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咀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11期11页
[34]见《国语·鲁语》上
[35]我另有《天鼋族及其文化》(续)详论
[36]见《帝王世纪》辑存,《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作《帝王记》
[37]《尚书·尧典》:“帝曰:咨四岳,联在位七十载”句下孔传
[38]《汉书·律历志》下附《世经》同
[39]见《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3期242页图八
[40]徐旭生先生说:“我相信陶唐氏的故地,应该是在今河北省的唐县、望都一带”。见《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新版4页
[41]《河北容城午方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考古学集刊》(1987)第五辑77页
[42]李恭笃:《试论小河沿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149,摹本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654页
[43]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44]见《汉唐地理书抄》中华书局本299页
[46]《左传》昭公元年正义引《释例》。汉汾阳县在今太原市北九十里阳曲县境
[47]参见杨伯俊:《春秋左传集注》1219页
[48]杜预:《春秋释例》卷六
[49]《山西历史地名录》引,简称《地名录》
[50]见《郑氏诗谱》,载《汉唐地理书抄》101页
[51]《帝王世纪》:“女皇生丹朱,又有庶子九人”《路史·国名纪》:“尧之子十”
[52]见《太平御鉴》卷六十三引
[53]见《汉书·律历志》(下)附录
[54]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6期535页
[55]《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1期,21页图四:7;23页图五:8;27页图一0:11、8
[56]《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
年1期,37页图八:1;38页图九:2、,图版陆:15
[57]《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玉龙》,《文物》1984年6期6页
[58]见郭大顺同志编著的《红山文化题材分类演变示意图》稿本
[59]见《隶释》
(完)
文章作者:金岳
发布时间:2010年4月29日
发布媒体:古玩市场网
链接网址:http://www.cngwsc.com/shownews.asp?page=1&id=5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