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殷商00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古玉] 【 返灰 · 方矩螭龙 · 玉佩饰 】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1-8-26 09:28:25 | 只看该作者
这可都是民藏呵,刘版上图不叫工上自然态那什么叫自然态?(我觉得既要看工,也要看是否是工上自然态, ...
姜迪文 发表于 2011-8-25 23:16



   姜迪文师;您的帖图都是民间藏品,这是您的一手资料,经您充分研究.观察认为是到代真品,帖图比对真品与有疑似的从工上自然态质变,形制,纹饰,工痕进行比对接近或者一样可认为是真。如有不同就是仿品?
我有不同看法以后在讨论。
您提到我上图不叫工上自然态那什么叫自然态?我还真不好回答您,因为我还沒有学习好和真正理解任南老师的十二字法工上自然态质变精髓。希望迪文师多多指教。
52#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0:37: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殷商004 于 2011-8-26 11:10 编辑

以下几张都是战国时期的馆藏品, 在工痕上, 与姜师的帖图工痕对比, 与本帖工痕对比, 如何?!



C馆藏工痕:















53#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1:0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殷商004 于 2011-8-26 11:13 编辑

A.  本帖玉饰:





B.  姜迪文师之帖图:





A, B 在工痕上与馆藏比较, 那个与C馆藏工痕更类似?
54#
发表于 2011-8-26 14:33:54 | 只看该作者
个见:战汉,精品。

1108212129e67c2aeded780ddd.jpg (190.59 KB, 下载次数: 58)

1108212129e67c2aeded780ddd.jpg
55#
发表于 2011-8-26 14:40:06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欣赏,学习。
56#
发表于 2011-8-26 16:16:1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几张都是战国时期的馆藏品, 在工痕上, 与姜师的帖图工痕对比, 与本帖工痕对比, 如何?!



C馆藏工痕:
  ...
殷商004 发表于 2011-8-26 10:37



    有说服力!
57#
发表于 2011-8-26 16:17:07 | 只看该作者
殷商兄,小弟提議暫時放下紙上談兵先,姜兄所說有其個人見解,你不防實驗比較,由其留意刀底內的解玉砂所出現的表面質變形態比較,其實就是正正任老師提到的斷沁,當然作仿者也是個高手,並不是你用放大鏡花半天時間就分別出來,我在六,七多年前也比這些舊料新工攪得頭暈,當時我也堅信是老的,而當時有個數十年經驗的古玉商人用肺苦之言向我講了一句"是新的".最後我用了數星期每天數小時去找出了那裏"是新的".小弟肚子內沒有一点墨水,不善文章表達.但對古玉真偽確實抱着一点熱誠.
58#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21:21:3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
谦谦君子 发表于 2011-8-25 19:47



    :share:
59#
发表于 2011-8-27 03:2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人 于 2011-8-27 14:13 编辑
这可都是民藏呵,刘版上图不叫工上自然态那什么叫自然态?(我觉得既要看工,也要看是否是工上自然态, ...
(我觉得既要看工,也要看是否是工上自然态,这样看玉比较科学) 姜迪文 发表于 2011-8-25 23:16


姜迪文师的意思是不是说:仅仅看“工上自然态质变”辨别真伪,不看工,就比较不科学?
那么请问:如果符合工上自然态,但是工有疑问,结论是真是伪呢?
如果工对,不符合工上自然态,结论是真是伪呢?
工是人为的,工上自然态质变是岁月留痕,姜迪文师将二者并列,视为同等重要,是否真正就科学呢?
任老师的“十二字”里为什么没有“工”?师是不是以为加上“工”,变成“十三字”就真正科学了?
60#
发表于 2011-8-27 20:56:23 | 只看该作者

这可都是民藏呵,刘版上图不叫工上自然态那什么叫自然态?(我觉得既要看工,也要看是否是工上自然态, ...
(我觉得既要看工,也要看是否是工上自然态,这样看玉比较科学)
姜迪文 发表于 2011-8-25 23:16
姜迪文师的意思是不是说:仅仅看“工上自然态质变”辨别真伪,不看工,就比较不科学?
那么请问:如果符合工上自然态,但是工有疑问,结论是真是伪呢?
如果工对,不符合工上自然态,结论是真是伪呢?
工是人为的,工上自然态质变是岁月留痕,姜迪文师将二者并列,视为同等重要,是否真正就科学呢?
任老师的“十二字”里为什么没有“工”?师是不是以为加上“工”,变成“十三字”就真正科学了?


玉人 发表于 2011-8-27 03:21

玉人兄,我觉得你还没有真正领悟十二字法的精髓,没有工,那你干脆去玩石头好了,没有工又如何断代,谈何玉文化,没有工又那来的神态、美感!其实十二字法自始至终都是要围绕工来体现的,工上自然态质变就是在工(作品)的基础上去辨别真伪,不说工那就是对古玉文化的亵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12 21:47 , Processed in 0.0575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