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东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红山文化时期及红山文化地区发现的乐器

[复制链接]
251#
 楼主| 发表于 2007-8-8 21:49:00 | 只看该作者

陶埙最初是用来狩猎的工具,只有一个孔,吹出的声音很单调,很象是动物的求偶声,于
是,原始猎人用来引诱动物,进行狩猎。笔者见过猎人用一种骨制的哨,吹响以后不长时
间,就见到一种称为狍子的动物出现,猎人就开枪将其射杀。因此知道了这种骨制的哨,
是用来打狍子的辅助工具,其演变过程可能来自狩猎工具。
另外,据考古资料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都曾出土过陶埙。形制有圆形、梨形、茧
形、橄榄形、管形等,音孔有单音孔和多音孔的区别。到商代,陶埙基本定型为五音孔结
构,即一个吹孔在顶上,其余四个孔用手指按住,称音孔,能吹奏出变化的乐声。

[upload=jpg]UploadFile/2007-8/20078821495998126.jpg[/upload]
内蒙古辽代缸瓦窑遗址出土的瓷埙,俗称鬼哨。有的为单彩颜色,有的为三彩颜色,有一个吹孔,两个音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8 21:50:33编辑过]
252#
 楼主| 发表于 2007-8-8 21:51:00 | 只看该作者

在北京报国寺发现的陶埙

 陶埙来自内蒙古赤峰市西拉木沦河(巴林右旗境内)



[upload=jpg]UploadFile/2007-8/2007882153932277.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8/20078821532940102.jpg[/upload]

A :吹孔 B:指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8 21:53:46编辑过]
253#
 楼主| 发表于 2007-8-8 21:54:0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博物馆看到这件陶器后,还以为是一件陶勺,那个小通孔以为是栓挂用的。

后来搞到上面的这件来自巴林右旗陶器,在用清水清洗大孔内部的泥土时,偶然发现从两个小孔同时向外冒水,因此恍然大悟。

三个孔是相通的,试吹了一段时间后,大孔是吹孔,两个小孔是指孔。报道出来与大家共赏。

[upload=jpg]UploadFile/2007-8/20078821551658785.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8 21:58:54编辑过]
254#
 楼主| 发表于 2007-8-8 21:57:00 | 只看该作者

敬录郭沫若先生咏陶诗,以飧网友:

西江月
           郭沫若
          
土是有声之母,陶为人所化装
陶与土配成双,天地阴阳酝酿。
水火木金协调,宫商角徵之响,
汇成陶海叹汪洋,真是森罗万象。

255#
 楼主| 发表于 2007-8-8 21:57:00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您质疑,讨论,指教!

256#
发表于 2007-8-8 22:0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东胡在2007-8-8 21:57:48的发言:

欢迎您质疑,讨论,指教!

老師

系列

講演

圖文並茂

精闢絕倫

編輯成冊

指日可待

敬茶

[em27]
257#
 楼主| 发表于 2007-8-8 22:0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7-8-8 22:01:12的发言:

老師

系列

講演

圖文並茂

精闢絕倫

編輯成冊

指日可待

敬茶

[em27]

都是自己的一些简单的认识和想法,还有很多没有认识到的地方,或者说还有很多的错误的地方,

欢迎您质疑,讨论,指教!

[em27][em2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8 22:05:27编辑过]
258#
发表于 2007-8-9 08:23: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em27]
259#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22:0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ongzhi在2007-8-9 8:23:57的发言:
学习.[em27]

谢谢!

[em27][em27]
260#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22:1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东胡在2007-8-5 22:48:49的发言:

为阅读这个帖子的云海兄和abubuyou兄解疑解惑,如果解释的不全面,欢迎指教。

关于红山文化地区发现的乐器

     ---辽代云锣

(辽西地区发现,材质青铜)

解释:

1,两片云锣同出,同时还有辽代的绿釉鸡冠壶同出,因此定年份为辽。(这句话中少打了鸡冠壶三个字,补充完整,请网友谅解)

2,因为无纽排除了铜镜的可能,是否为萨满教主护心镜,根据同出的鬼哨(三彩埙,当地老百姓俗称鬼哨),排除了护心镜的可能。

3,两片云锣一大一小,不符合辽宋时期的衡制。

4,两片云锣的边一高一矮,也不符辽宋时期的衡制。

5,两片云锣一厚一薄,也不符辽宋时期的衡制。

6,两片云锣边上的钻孔一面是五孔,另一面是六孔,也不符辽宋时期的衡制。

这样就排除了铜镜,秤盘的可能性,但是还不敢确认就是云锣。

1999年夏初我在北京报国寺搞了个人收藏展览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老师们来此参观,确认为云锣。

并且起名为双面云锣。

双面云锣

[upload=jpg]UploadFile/2007-8/2007852393536132.jpg[/upload]

九面云锣
[upload=jpg]UploadFile/2007-8/2007852310021437.jpg[/upload]


 

 

补充材料:

双面云锣
锣属打击鸣响乐器,古代宗教将其用于法器。
辽代双面云锣来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伴生物是银灰色绿釉鸡冠壶,典型的辽代器皿。从伴出的银灰色绿釉鸡冠壶分析当为辽代早期物。

云锣为大小两片,形状圆形,似铜镜。云锣的边沿有栓挂孔,栓挂的木质边框已经朽没不存。

a 锣:直径10,高0.95,边厚0.2厘米,锣边有5孔,孔径0.1厘米。敲击声音清脆悦耳。
b 锣:直径11.8,高0.5,边厚0.2厘米,锣边有6孔,孔径0.1厘米。b锣已裂。

分析:

1,从a、b两面云锣分析其变音的工艺是扩大锣的直径和加高或降低锣的边沿,形成音高的不同。
2,a、b两面锣的直径不同,但是厚度相同,因b面锣已经开裂一半,不能用敲击的音响来分析其音律,但是从两面锣的型制,直径,锣边的高低来看,音响肯变是不同的。

[upload=jpg]UploadFile/2007-8/20078112240094402.jpg[/upload]

再续上一张彩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1 22:40:41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8 06:43 , Processed in 0.0512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