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90|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山居歲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9 14:48: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4:49:00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4:49:00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4:50:00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4:51:00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4:51:00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4:56:00 | 只看该作者
范寬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范寬1020年左右在世),本名中正中立(又作仲立),北宋畫家,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因為他性情寬厚,不拘成禮,時人呼之為「寬」,遂以范寬自名。擅長山水畫,起初學習李成荊浩,其後能細心觀察萬物而融入作品、獨豎一格,與關仝、李成,同為北方山水畫派之主流。
目錄[隱藏]
[編輯] 風格[url=http://zh.wikipedia.org/zh-tw/Fileuejinghanlintu.jpg][/url] [url=http://zh.wikipedia.org/zh-tw/Fileuejinghanlintu.jpg][/url] 雪景寒林圖 谿山行旅圖[1] 范寬早年師從荊浩李成,而能自出機杼,與兩位師長並稱北宋初年的三大家。范寬的作品多取材於其家鄉陝西關中一帶的山嶽,雄闊壯美,筆力渾厚。注意寫生,多採用全景式高遠構圖,著名書畫家米芾在其《畫史》中說「范寬山水,顯顯如恆岱」。 范寬善用雨點皴積墨法,以造成「如行夜山」(《宣和畫譜》)般的沉鬱效果,襯托出山勢的險峻硬朗,元朝湯垕星評價稱「范寬得山之骨法」。但是米芾認為范寬用墨過濃,「土石不分」,是其缺點。 范寬還善畫景,是其一大創造,被譽為「畫山畫骨更畫魂」。 [編輯] 影響和評價范寬自宋朝開始,就是畫家們學習和摹仿的對象。南宋李唐好學范寬,其後又有馬遠夏圭等人學習李唐,使得整個南宋時期的山水畫幾乎全部出自范寬一系。後人將范寬與李成、董源二人合稱「宋三家」,之後的「元四家」、明朝唐寅,以至清朝的「金陵畫派」和現代的黃賓虹等大師,都受到范寬畫風的影響。 元朝大書畫家趙孟頫稱讚范寬的畫「真古今絕筆也」,明朝大畫家董其昌評價范寬「宋畫第一」。但是也有人有不同意見,比如蘇軾雖然非常推崇范寬,卻覺得其畫「微有俗氣」,與古代中國文人淡雅風格略有不符。 2004年美國生活》雜誌將范寬評為上一千年對人類最有影響的百大人物第59位。 [編輯] 代表作由於年代久遠,范寬的真跡現存並不多,但是僅存的數件均為精品。如谿山行旅圖雪景寒林圖雪山蕭寺圖等等。
8#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5:02:00 | 只看该作者
宋 范寬 谿山行旅 軸 絹本 淺設色畫 縱:206.3公分 橫:103.3 公分
范寬(活動於十世紀),陜西華原(今耀縣)人,經常來往京師與洛陽一帶。個性寬厚,舉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長山水畫,初學五代山東畫家李成,後來覺悟說:「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於物者,未若師諸心。」於是隱居華山,留心觀察山林間,煙雲變滅,風雨晴晦,各種變化難狀之景,當時人盛讚他:「善與山傳神」。此圖是傳世唯一的名蹟。 巍峨的高山頂立,山頭灌木叢生,結成密林,狀若覃菌,兩側有扈從似的高山簇擁著。樹林中有樓觀微露,小丘與岩石間一群馱隊正匆匆趕路。細如弦絲的瀑布直洩而下,溪聲在山谷間迴蕩,景物的描寫極為雄壯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點的墨痕和鋸齒般的岩石皴紋,刻畫出山石渾厚蒼勁之感。畫幅右角樹陰有「范寬」二字款。(撰稿/胡賽蘭)
9#
发表于 2011-2-9 15:12:00 | 只看该作者
新年快乐!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5:14:00 | 只看该作者
新年快乐! 穿越时空 发表于 2011-2-9 15:12:00
新年快樂 兔年吉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9-4 08:47 , Processed in 0.06793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