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石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哈佛赛德勒博物馆 藏玉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0-11-21 15:23:00 | 只看该作者
温索普的中国艺术收藏以铜器和玉器为主体,也是这两个类别在西方最好的收藏之一。与同时代其他的中国艺术收藏家不同的是,温索普没有认识到中国绘画的独特审美情趣,对于中国艺术的历史价值也兴趣寡然,因此,他没有和大多数人一样涉猎东方绘画,而是以一个“美”的爱好者的眼光发现了中国铜器和玉器之美。他对中国特有的金属和玉石艺术的兴趣很可能是沿着对雕塑的审美情趣发展而来的,如果将他的中国收藏和朝鲜佛像收藏、玛雅雕刻和面具收藏结合在一起,也许我们就能发现温索普收藏在地域和主题上的一步步扩展。如果在中国铜器收藏上,温索普不过是步人后尘的话,在玉器收藏上,他几乎算得上是最幸运的开拓者了。西方认识中国的铜器和玉器深受著名的古董商人卢芹斋的影响。自从1912年受托为巴黎赛努奇美术馆(Musée Cernuschi)组织中国玉器收藏起,卢芹斋一直执着地向西方的中国艺术收藏者推介中国古玉。不过,直到1930年之后,温索普的名字才出现在卢芹斋的客户名单上。而且,机会对他青眼有加:可能由于受到1927年入藏芝加哥田野博物馆(Field Museum of Chicago)的保尔中国玉器收藏(William Bahr collection)的影响,温索普向卢芹斋表达了收藏中国古玉的愿望。机会其实在第二年就出现了,不过温索普直到1930年才看到这篇稀世珍宝。1928年,洛阳城外邙山脚下一个叫金村的村落里,村民们发现了一组由八座以上的大墓组成的东周时代王室墓地,由于战乱原因,当地村民和古董商成功地逃避了政府的干预,在这里盗掘了整整六年。这些大墓在被发现时保存完好,出土器物令人叹为观止,但是不幸的是,除了极少数几件之外,金村器物在短短几年内就流向了国际市场,至今还收藏在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的多个收藏之中。经过卢芹斋的斡旋,温索普获得了绝大部分金村玉器。温索普收藏的中国铜器除了零星发布之外,尚未经过集中的研究和发表,所以我们至今也不能一睹这个收藏的全貌。但是,几乎算得上是海外收藏的中国玉器中最精彩的温索普中国玉器收藏得到了一位极富盛誉的学者的研究,也算得上是件幸事了。梅原末治、韩思复(Howard Hansford)等人先后研习过温索普的玉器收藏,不过哈佛大学执意邀请首任洛克菲勒讲座教授、中国艺术史大师罗越(Max Loehr)全面整理和发表这个收藏。罗越以“安阳的五种风格”学说在当代西方的中国艺术史的研究中占据了开山始祖的地位,哈佛大学希望他再作冯妇之勇,以温索普的中国玉器收藏为基础,创立国玉器研究的典范。1975年,《温索普收藏的中国古玉》最终出版,温索普收藏中的630件中国古玉悉数公之于众。
52#
发表于 2010-11-21 15:38: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53#
发表于 2010-11-21 15:49:0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
54#
发表于 2010-11-21 16:50:0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学习收藏了!!
55#
发表于 2010-11-21 17:59:00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一个温和专制主义者的哀愁:温索普和他的艺术收藏    如果温索甫(Grenville L. Winthrop)地下有知,他会对母校哈佛大学将他捐赠的艺术收藏精品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无动于衷吗?这显然有悖于他的初衷,而且他的固执也是个出了名的。1943年,按照温索普的遗嘱,他毕生收藏的大约4000余件艺术品捐赠给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Fogg Art Museum)。不过,温索普 石良 发表于 2010-11-21 1:29:00
学习
5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9:43:00 | 只看该作者
5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9:44:00 | 只看该作者
5 (16).jpg (388.87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0 5 (17).jpg (206.99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0 5 (18).jpg (413.97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0 5 (19).jpg (238.29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0 6 (10).jpg (389.77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0 8 (25).jpg (60.47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0 8 (26).jpg (27.68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0 8 (27).jpg (47.83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0 8 (28).jpg (53.22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0 9 (8).jpg (21.22 KB) 下载次数:1 2010-11-21 14:00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9:47:00 | 只看该作者
10 (3).jpg (30.04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4 10 (4).jpg (37.07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4 11 (10).jpg (34.69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4 11 (11).jpg (27.5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4 14 (5).jpg (24.98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4 13 (18).jpg (66.05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4 14 (6).jpg (24.64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4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9:48:00 | 只看该作者
16 (9).jpg (31.54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7 16 (10).jpg (46.42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7 17 (2).jpg (32.03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7 5 (11).jpg (172.23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7 11 (8).jpg (18.45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7 11 (9).jpg (18.35 KB) 下载次数:0 2010-11-21 14:07
6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9:50:0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3 12:31 , Processed in 0.09419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