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清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收藏家] 收藏家清泉

  [复制链接]
551#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22:05:51 | 只看该作者
人死后放在嘴里的叫做玉晗,这种习俗在新石器时代的崧泽文化就已经开始。
西周以后,人们相信玉可使尸身不腐,贵族去世后开始使用玉覆面,春秋战国时期,
过世的人嘴中放置小件玉生肖,称为玉晗,这种风俗到汉代尤为流行,玉晗一般为玉蝉。
人死入土为安,期盼有朝一日破土而出,像蝉蜕后获得新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2#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22:07: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3#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9:14:25 | 只看该作者
汉代玉蝉有穿无穿十分重要,器型决定类属。
玉晗无穿,葬玉属,寓意阴阳转世、死而再生;
佩蝉有穿,佩饰属,寓意超然脱俗、气节清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4#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00:02:05 | 只看该作者
上周六,闲逛古玩地摊儿。一眼望去,青海料、韩料、俄料,白哗哗一片......
偶见一器,虽灰头土脸,却似与众不同,问:什么料?摊主答:昆仑玉。
又问摊主几位同伴,均曰:昆仑玉。围观者渐多,急按昆仑玉砍价、付款、走人。
稍作清洗,如此呈样:
玉牌饰:正宗和田玉,籽料,晶莹剔透,细腻滑润,迎光白中微显浅红,色如藕粉,传世包浆熟厚,一面减地浮雕松石人物,琢童子、石榴?寓意多子多福、子孙昌盛一面平凸篆书阳文“吉祥如意”四方印款,正中上方平凸篆书阳文“雅赏”椭圆印款;篆书中规中矩;整器构图简繁得当,看似平常,碾琢工法老辣且精道,技艺非同一般。有清代风格。
现而今眼目下,还能捡个小漏,无论如何也是值得高兴的事儿!
有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5#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00:03: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2:21: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泉 于 2013-4-2 22:26 编辑

海到天边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站的高看的远,在井里看天只有一片,有时还会有被农夫埋掉的危险。
只会看工,而不会观工上自然态质变,您将永远当小学生!
工上自然态质变是辨真伪的关键!
辩玉本领学成后您将一生受益,一知半解到头来真品与您失之交臂!
当我们的知识达到一定量,眼力才会随之增强,这个量未达到时-定要静下心来学习,
12法是教会大家如何辩识真伪的初级入门方法.
真能看懂各文化区与文化层玉器工上自然态质变态,
还需用12法的方法去大量观国藏看精华贴充分理解消化,眼力才能逐渐提高.
当我们的知识达到一定量,眼力才会随之增强,
这个量未达到时-定要静下心来学习,求知之心有了您才会进步的!
如自己的鉴论与收藏水准脱节,就为别人指点江山,这将会误导初学者!
万不可看了几本武侠小说就敢开武馆。
                                                                   ---任楠语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7#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2:00:20 | 只看该作者
汉代玉人佩。
和田白玉,籽料,莹润细腻;
土古,沁蚀自然,可见质变;
玉作圆雕,琢工精湛,一丝不苟,
服饰整洁,神情肃穆,有很强的造型能力;
是一件十分开门的汉代玉佩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8#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2:02: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9#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2:03: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0#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2:04: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9-5 18:16 , Processed in 0.0514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