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掌门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材] 失透-熟(失透的辩识掌握了,才能看出与青海料的区别! )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1-3-5 11:29:00 | 只看该作者
太专业了
32#
发表于 2011-3-5 15:47:00 | 只看该作者
熟与透长一寸 脂与灵长一尺 青海玉透水少凝脂 古玉熟透宝光内敛 晶架晶格杂质逸出 有出有进质地灵动 禅乐居 发表于 2011-3-1 13:56:00

109656585919453.gif (52.78 KB, 下载次数: 78)

109656585919453.gif
33#
发表于 2011-3-5 20:17: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各位、学习了。
34#
发表于 2011-3-6 17:46:00 | 只看该作者
和田美玉,老相、沁美。欣赏。
35#
发表于 2011-3-6 23:08:00 | 只看该作者

失透与熟

想回复,没点对给发出去了。不好意思才学发帖不久。看了各位师友对失透与熟的见解自己收益非浅!发一件藏品看一下自己对失透与熟的理解!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1-3-21 17:45:00 | 只看该作者
个看: 古玉 “失透性 ” 应属矿物质变态过程 即 “埋变” 效益,目测感古人和时下用词: “凝脂” “灵润” “内敛”等等。具体矿物的失透性释义非常广泛,针对古玉质的失透解读更需全面的客观性解读。倘若古人用今天的青海玉做陪葬到今天应也有“失透”也会有“灵润”感,古玉的失透引领我们继续走科学之路,古玉的灵润之美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追思朔古。
37#
发表于 2011-3-21 20:12:00 | 只看该作者
个看: 古玉 “失透性 ” 应属矿物质变态过程 即 “埋变” 效益,目测感古人和时下用词: “凝脂” “灵润” “内敛”等等。具体矿物的失透性释义非常广泛,针对古玉质的失透解读更需全面的客观性解读。倘若古人用今天的青海玉做陪葬到今天应也有“失透”也会有“灵润”感,古玉的失透引领我们继续走科学之路,古玉的灵润之美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追思朔古。 大巫头 发表于 2011-3-21 17:45:00

顶.gif (143.48 KB, 下载次数: 95)

顶.gif
38#
发表于 2011-3-21 21:44:00 | 只看该作者
向各位老师学习,理解感悟!
39#
发表于 2011-3-21 23:08: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40#
发表于 2011-3-22 10:11:00 | 只看该作者
听课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9-5 16:45 , Processed in 0.0578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