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骆越文化在2009-12-30 22:46:00的发言:
玉石印章自成玉器的一个体系,美学布局是共性,而且非常个性化人文化。
一下是我对兄的几枚印章说自己的看法,一起学习研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112917451398961.jpg

看龙的眼睛隐隐透出空洞,无神,苍老,垂暮感。个见不超过百年,材质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11281984290017.jpg

这印章就这龙的布局,尾大头小,而却头部扁平,同治皇帝有此审美,他的臣子应该也不同意吧,若是当时的
御用玉工低劣到这个境界,恐怕也就没有后世的鼎盛了。个见河南工,地方材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1223204948366.jpg

材质个见不是翡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30 22:47:00编辑过]
謝謝駱越文化兄的關注!
完全同意前輩所言: "玉石印章自成玉器的一个体系,美学布局是共性,而且非常个性化人文化。"
前輩慧眼看第一方印龙的眼睛 "隐隐透出空洞,无神,苍老,垂暮感"。這些對垂垂老矣的老龍形容詞, 也見諸前陣子才上拍的那方"八徵耄念之寶", 也引起網友廣泛對該印真贗的探討;
但此印並不受刀, 材質並不軟, 這點小弟確定; 至於真贗可共同探討! 共同學習!
前輩指出第二方印: 这印章就这龙的布局,尾大头小,而却头部扁平,同治皇帝有此审美,他的臣子应该也不同意吧,若是当时的御用玉工低劣到这个境界,恐怕也就没有后世的鼎盛了。个见河南工,地方材质.
此印是三套璽中的, 嵌入大璽中的小印, 這可以解釋此龍的布局,尾大头小,而却头部扁平; 至於此方印的材質與第三方印是否是翠, 大伙可共同探討; 共同學習!
給您敬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31 5:24:2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