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PANDA197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自藏龙凤出廓壁!请大家鉴赏!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7 19:28:00 | 只看该作者

谢兄台抬爱!!

的确,该宝物第一次见她我就爱不释手,能与这样宝物相遇该是我怎样的福分啊!只怪弟技术不佳,实物要比照片更加精美,沁是活的,而且表面全部泛玻璃宝光。我再上几张局部细图:

[upload=jpg,局部1.jpg]UploadFile/2009-10/2009101719282164567.jpg[/upload]
[upload=jpg,局部10.jpg]UploadFile/2009-10/2009101719282114914.jpg[/upload]

0.jpg (188.88 KB, 下载次数: 0)

自藏龙凤出廓壁!请大家鉴赏!

自藏龙凤出廓壁!请大家鉴赏!

0.jpg (174.29 KB, 下载次数: 0)

自藏龙凤出廓壁!请大家鉴赏!

自藏龙凤出廓壁!请大家鉴赏!
22#
发表于 2009-10-17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PANDA1978在2009-10-17 19:28:00的发言:

的确,该宝物第一次见她我就爱不释手,能与这样宝物相遇该是我怎样的福分啊!只怪弟技术不佳,实物要比照片更加精美,沁是活的,而且表面全部泛玻璃宝光。我再上几张局部细图:



 

PAN兄:这件已经买到手里了,怎么爱不释手倒是都没有关系了。

 

但需要提醒您一句:再看见这样的,可要好好想想再买。

 

 

朋友们的评鉴都是善意的,你还是好好看看吧,

 

他们分别都提出了一些问题,

 

只是不愿破坏你爱古玉的好心情。

 

 

但玩高古玉必须遵守一条原则:

 

“看一件东西,即使百分之九十九都像真的,只要有百分之一不对,都不能买”

 

这是任老师反复告诉我们的原则。

 

 

原因是造假者经过了这么多年磨练,

 

造假水平越来越高,因为那也是他们的“饭碗”,

 

造得不像谁还上当?

 

 

这话可能您现在听起来不受用,

 

过几年您自然明白的。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8 00:2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hanmao在2009-10-17 22:20:00的发言:

 

PAN兄:这件已经买到手里了,怎么爱不释手倒是都没有关系了。

 

但需要提醒您一句:再看见这样的,可要好好想想再买。

 

 

朋友们的评鉴都是善意的,你还是好好看看吧,

 

他们分别都提出了一些问题,

 

只是不愿破坏你爱古玉的好心情。

 

 

但玩高古玉必须遵守一条原则:

 

“看一件东西,即使百分之九十九都像真的,只要有百分之一不对,都不能买”

 

这是任老师反复告诉我们的原则。

 

 

原因是造假者经过了这么多年磨练,

 

造假水平越来越高,因为那也是他们的“饭碗”,

 

造得不像谁还上当?

 

 

这话可能您现在听起来不受用,

 

过几年您自然明白的。

猫版多虑了,我会认真并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的,其实在下也知道真正的古玉少之又少,有缘与你我相见更是凤毛麟角,但是我收藏的态度是遇上自己喜欢的“古玉”,暂不论其真实与否,有能力就收下,宁可错收,不可漏过,要知道如果是真古玉被当成假的来对待,那该是怎样的悲哀啊,毕竟我们现在的鉴别依据主要还是靠经验和一些现有明确出土身份的古玉的研究所得知识,可以说相比于我泱泱中华8000年玉器文化史还是很有限的。胡言乱语,请猫版勿怪!对您给我的忠告我会铭记在心的,真心感谢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8 0:36:15编辑过]
24#
发表于 2009-10-18 13:4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PANDA1978在2009-10-18 0:26:00的发言:

猫版多虑了,我会认真并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的,其实在下也知道真正的古玉少之又少,有缘与你我相见更是凤毛麟角,但是我收藏的态度是遇上自己喜欢的“古玉”,暂不论其真实与否,有能力就收下,宁可错收,不可漏过,要知道如果是真古玉被当成假的来对待,那该是怎样的悲哀啊,毕竟我们现在的鉴别依据主要还是靠经验和一些现有明确出土身份的古玉的研究所得知识,可以说相比于我泱泱中华8000年玉器文化史还是很有限的。胡言乱语,请猫版勿怪!对您给我的忠告我会铭记在心的,真心感谢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8 0:36:15编辑过]

 

 

理解您的爱玉之心,但您的做法似乎欠妥,

 

 

1、“但是我收藏的态度是遇上自己喜欢的“古玉”,暂不论其真实与否,

 

        有能力就收下,宁可错收,不可漏过,”

 

 

这个做法不敢苟同。


古玩行里买了假东西称为“打眼”,虽然谁都会有“打眼”的时候,

 

但决没有“主观故意”去“打眼”一说。

 

您可能表达得不准确,我想一般是这样的情况:


一是初期买几个不能确定真假,但确实值得学习研究的疑似品。

 

(比如研究沁色,研究工法)


二是玉质很好,价格又合理,即使最后判定不是古玉,就当一块美玉也可玩的。


 

2、“要知道如果是真古玉被当成假的来对待,那该是怎样的悲哀啊,”

 

很多人都是这样说的,但我认为是“危言耸听”。

 

一是地摊上的真古玉,还有您没看见的,(谁也可能把所有地摊都盯死了)

 

二是地摊上的真古玉,也有您收不起的,(没有人敢说所有看真的古玉都收走)

 

各种情况下您没收到的古玉,它们继续摆在那里,后来又会怎样呢?

 

像当初的“官窑瓷器”不合格就砸碎深埋?

 

不会吧。

 

它会继续随着摊主每次出摊又摆在那里,

 

是真的,早晚会被另一个爱玉之人买走,(不爱玉的谁也不白扔那些钱)

 

是假的,也许被经验不足的人当真的买走,


最好的情况是所有人都不买假的,


那才是“中华古玉”的一大幸事!

 

 

但不管是玩玉人还是摊贩都不可能毁坏古玉,(没利益,没动机)

 

总之没有什么值得悲哀的恶果。

 

 

而每一个来论坛的人其真正的目的,严格的说就是来求“真”的,

 

应该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努力学习“辫假识真”的本领,

 

让自己早日成为玩古玉的高手。

 

少买了一件假货,就为净化“古玉市场”尽了一份力。

 

假、丑、恶我们不能让它消失,

 

但每个人都努力了,就会消弱它。

 

就像少吐一口痰,少扔一张废纸一样。

 

 

也不知您爱听不爱听,就瞎嘞嘞一通,

 

但我的用心是好的,

 

有些是原则性问题,

 

 

“路子不对,满盘皆输。”

 

 

有错误您指正。

25#
发表于 2009-10-18 13:5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hanmao在2009-10-18 13:48:00的发言:

 

 

理解您的爱玉之心,但您的做法似乎欠妥,

 

 

1、“但是我收藏的态度是遇上自己喜欢的“古玉”,暂不论其真实与否,

 

        有能力就收下,宁可错收,不可漏过,”

 

 

这个做法不敢苟同。


古玩行里买了假东西称为“打眼”,虽然谁都会有“打眼”的时候,

 

但决没有“主观故意”去“打眼”一说。

 

您可能表达得不准确,我想一般是这样的情况:


一是初期买几个不能确定真假,但确实值得学习研究的疑似品。

 

(比如研究沁色,研究工法)


二是玉质很好,价格又合理,即使最后判定不是古玉,就当一块美玉也可玩的。


 

2、“要知道如果是真古玉被当成假的来对待,那该是怎样的悲哀啊,”

 

很多人都是这样说的,但我认为是“危言耸听”。

 

一是地摊上的真古玉,还有您没看见的,(谁也可能把所有地摊都盯死了)

 

二是地摊上的真古玉,也有您收不起的,(没有人敢说所有看真的古玉都收走)

 

各种情况下您没收到的古玉,它们继续摆在那里,后来又会怎样呢?

 

像当初的“官窑瓷器”不合格就砸碎深埋?

 

不会吧。

 

它会继续随着摊主每次出摊又摆在那里,

 

是真的,早晚会被另一个爱玉之人买走,(不爱玉的谁也不白扔那些钱)

 

是假的,也许被经验不足的人当真的买走,


最好的情况是所有人都不买假的,


那才是“中华古玉”的一大幸事!

 

 

但不管是玩玉人还是摊贩都不可能毁坏古玉,(没利益,没动机)

 

总之没有什么值得悲哀的恶果。

 

 

而每一个来论坛的人其真正的目的,严格的说就是来求“真”的,

 

应该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努力学习“辫假识真”的本领,

 

让自己早日成为玩古玉的高手。

 

少买了一件假货,就为净化“古玉市场”尽了一份力。

 

假、丑、恶我们不能让它消失,

 

但每个人都努力了,就会消弱它。

 

就像少吐一口痰,少扔一张废纸一样。

 

 

也不知您爱听不爱听,就瞎嘞嘞一通,

 

但我的用心是好的,

 

有些是原则性问题,

 

 

“路子不对,满盘皆输。”

 

 

有错误您指正。

在理在理!

2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8 17: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hanmao在2009-10-18 13:48:00的发言:

 

 

理解您的爱玉之心,但您的做法似乎欠妥,

 

 

1、“但是我收藏的态度是遇上自己喜欢的“古玉”,暂不论其真实与否,

 

        有能力就收下,宁可错收,不可漏过,”

 

 

这个做法不敢苟同。


古玩行里买了假东西称为“打眼”,虽然谁都会有“打眼”的时候,

 

但决没有“主观故意”去“打眼”一说。

 

您可能表达得不准确,我想一般是这样的情况:


一是初期买几个不能确定真假,但确实值得学习研究的疑似品。

 

(比如研究沁色,研究工法)


二是玉质很好,价格又合理,即使最后判定不是古玉,就当一块美玉也可玩的。


 

2、“要知道如果是真古玉被当成假的来对待,那该是怎样的悲哀啊,”

 

很多人都是这样说的,但我认为是“危言耸听”。

 

一是地摊上的真古玉,还有您没看见的,(谁也可能把所有地摊都盯死了)

 

二是地摊上的真古玉,也有您收不起的,(没有人敢说所有看真的古玉都收走)

 

各种情况下您没收到的古玉,它们继续摆在那里,后来又会怎样呢?

 

像当初的“官窑瓷器”不合格就砸碎深埋?

 

不会吧。

 

它会继续随着摊主每次出摊又摆在那里,

 

是真的,早晚会被另一个爱玉之人买走,(不爱玉的谁也不白扔那些钱)

 

是假的,也许被经验不足的人当真的买走,


最好的情况是所有人都不买假的,


那才是“中华古玉”的一大幸事!

 

 

但不管是玩玉人还是摊贩都不可能毁坏古玉,(没利益,没动机)

 

总之没有什么值得悲哀的恶果。

 

 

而每一个来论坛的人其真正的目的,严格的说就是来求“真”的,

 

应该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努力学习“辫假识真”的本领,

 

让自己早日成为玩古玉的高手。

 

少买了一件假货,就为净化“古玉市场”尽了一份力。

 

假、丑、恶我们不能让它消失,

 

但每个人都努力了,就会消弱它。

 

就像少吐一口痰,少扔一张废纸一样。

 

 

也不知您爱听不爱听,就瞎嘞嘞一通,

 

但我的用心是好的,

 

有些是原则性问题,

 

 

“路子不对,满盘皆输。”

 

 

有错误您指

谢谢猫版费心指导,句句在理,小弟给您敬茶了!![em27]
其实小弟说的“宁可错收,不肯漏过”指的就是您说的“玉质很好,价格又合理,即使最后判定不是古玉,就当一块美玉也可玩的。”这种情况!


27#
发表于 2009-10-18 18:05:00 | 只看该作者
[em56][em56][em56]大家水平一定有高低,财力估计相差也会很大,年龄估计从孙儿辈到爷爷辈都有,男女更不要说,地域从过去统计看天南海北,但有一点最重要:心态,就是shanmao兄所言求实求真的心态,一定是要一致的,否则真的就会因为很小的事象过去那样掐起来,马甲什么的冒出来,恳求大家为我辈菜鸟创造一个大家希望的好环境,师友们可以怡情授道,偶辈能够健康成长,代表向我一样的广大菜鸟向师友们敬茶了。[em27](说这话和本主题毫无关系,仅借此帖说句心里话,师友们见谅了)[em56]
任凭 该用户已被删除
28#
发表于 2009-10-18 18:22: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9#
发表于 2009-10-18 18:3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enping在2009-10-18 18:22:00的发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老孔不愧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小时候不明白的拗口的句子现在越想越是至理名言,向老孔和信奉先师的诸位敬茶了,品玉,德为先,敬茶[em27]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8 19:40:00 | 只看该作者
[em243][em243][em24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8 05:33 , Processed in 0.06048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