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shanm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天天看----精彩不断!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09-9-17 11:26: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能把内质拍照出来实属不易, 茶茶[em27]

82#
发表于 2009-9-17 20:31:00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展品几乎无假[个人见解],只是年份上可能有出入,另有部分盘玩过,要注意观察,学习。
83#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23:5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小米粒在2009-9-15 18:57: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谢谢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6 21:38:46编辑过]
 
 

 

米粒不用编辑,我看到了,

 

还没找到,就被别的事打断了。

 

如能找到,一定贴上来,我惦记这事。


 

 

 

米粒:任务没完成。

 

专门问过此展到本月18号结束,今天背了两台相机跑去想再补充一些照片,

 

可到哪儿一看,人家提前一天撤展了。

 

 

[upload=jpg,1902.jpg]UploadFile/2009-9/200991723461642601.jpg[/upload]

 

 

而且是今天必须包装完毕,明天上飞机返台。

 

整个在大陆的巡回展结速。

 

 

 

好在照片上的这位林云腾教授今天不太忙,

 

与林教授聊了半个多小时,受益匪浅。

 


[upload=jpg,1904.jpg]UploadFile/2009-9/200991723545438425.jpg[/upload]
[upload=jpg,1903.jpg]UploadFile/2009-9/200991723545478772.jpg[/upload]

 

 


 

0.jpg (69.69 KB, 下载次数: 0)

[转帖] 天天看----精彩不断!

[转帖] 天天看----精彩不断!

0.jpg (169.61 KB, 下载次数: 0)

[转帖] 天天看----精彩不断!

[转帖] 天天看----精彩不断!

0.jpg (57.19 KB, 下载次数: 0)

[转帖] 天天看----精彩不断!

[转帖] 天天看----精彩不断!
84#
发表于 2009-9-18 01:3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hanmao在2009-9-17 23:56: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小米粒在2009-9-15 18:57: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谢谢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6 21:38:46编辑过]
 
 

 

米粒不用编辑,我看到了,

 

还没找到,就被别的事打断了。

 

如能找到,一定贴上来,我惦记这事。


 

 

 

米粒:任务没完成。

 

专门问过此展到本月18号结束,今天背了两台相机跑去想再补充一些照片,

 

可到哪儿一看,人家提前一天撤展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90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而且是今天必须包装完毕,明天上飞机返台。

 

整个在大陆的巡回展结速。

 

 

 

好在照片上的这位林云腾教授今天不太忙,

 

与林教授聊了半个多小时,受益匪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904.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903.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感谢shan版主, 同时向林教授致礼. 相信还会有机会看到的.  此次玉韵展相关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的匕型器, 好象很多都未铸压'火漆封' ? ~~~ 会是大陆藏家的? 

 

再次向shan版主致谢、向林云腾教授致礼。茶茶 [em27] [em27]

85#
发表于 2009-9-18 06:00:00 | 只看该作者

大饱眼福的“玦”餐!谢谢山版的辛勤劳作~~~

 

 

[em56]

86#
发表于 2009-9-18 10:5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hanmao在2009-9-8 11:58:00的发言:

 

 

继续“海外遗珍,红山玉韵”展:

 

 

开始贴“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1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em63]估计那个时候地表美石多,很容易采集到。可是加工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洁冰一样的玛瑙,人见人爱。赞叹先人们的聪明和智慧!

87#
发表于 2009-9-18 10:56:00 | 只看该作者
 任老师什么时候办展览呢?
88#
发表于 2009-9-18 11:1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hanmao在2009-9-11 20:47:00的发言:

 

 

还是“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7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7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em65]一般来说,硬度高的玉[色深的玉]其光泽相对要好[少有例外]。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光泽呢?窃以为这个感觉很难言说。大家看看,上面的玦的光泽和硬度,是否比下面那件玦的要好一些呢?我就是这样的感觉。----愿与大家交流共勉,亦望批评。

89#
发表于 2009-9-18 11:2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三肖居在2009-9-18 11:18: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一般来说,硬度高的玉[色深的玉]其光泽相对要好[少有例外]。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光泽呢?窃以为这个感觉很难言说。大家看看,上面的玦的光泽和硬度,是否比下面那件玦的要好一些呢?我就是这样的感觉。----愿与大家交流共勉,亦望批评。

 

 

 两玦口右侧弧面近乎一致?

90#
发表于 2009-9-18 11:5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小米粒在2009-9-18 11:22: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两玦口右侧弧面近乎一致?

[em56] 米粒兄观察得很细微。正如兄所言“两玦口右侧弧面近乎一致”。我的意思是,要整体地看,整体地比较。结论是:光泽与硬度成正比。两厢比较,感觉光泽。感觉到了光泽,便知道了硬度。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22 04:45 , Processed in 0.0693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