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一壶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原创]南缘-南怀瑾讲述与任南红山古玉

[复制链接]
351#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23:24:00 | 只看该作者
道只能够悟,没有办法用思想去思考,更没有办法用逻辑去推理,也不能从文字去追寻,若以文字推理、思考,离道越来越远,即使用辩证的方法去辩证这个道,你假使胜了我,我没有胜你,这样一来,你真的是对,我真的是错了吗?反过来,假使我胜了你,你不能胜我,难道我真的就对了,你真的就错了吗?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那世界上或者假定是不对的。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或者说你我主客观双方都是错。
352#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23:24:00 | 只看该作者
总而言之,天地间哪一个是对?哪一个是错?天地间的是非没有办法下一个定论。我与若不能相知也。结果以我们人类的思想,来判断一个真正的是非,没有办法下断语,因此也可以下个结论,我与你统统是无知。如此说来,一般人认为真正的有学问、聪明,都是黮闇。庄子提出一个名词叫黮闇”,“黮”是暗淡,是什么?白的里头有黑斑、黑点,有污点。黮闇是什么东西?引用佛学的名词就是无明。我们现在不能悟道,被自己片片墨黑的乌云盖住了,人类都在无明中,但是自己还认为是智能,吾谁使正之?到哪里找个有智能的人来纠正我们思想中的错误呢?
353#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23:24:00 | 只看该作者
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354#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23:24:00 | 只看该作者
假使一个人的思想跟你一样,既然他的思想跟你一样,他来做评判,已经有偏了,怎么能够呢?假使一个人的思想同我一样,来做评判,也已经有偏了,怎么能够呢?假使一个人的思想同你同我完全不同,既然如此,他来做公正人,他怎么可以确定呢?假使找一个与你我思想一样的做公正人,既然他与你我一样,也就不能做公正人。庄子四面八方都把你兜住了,世界上没有办法找个真理的判断与公正。
355#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23:24:00 | 只看该作者
然则我与若俱不能相知也,我与你以及一般人都不能相知,谁都没有真正得道的智能,既然没有真正得道的智能,那么对于普通常识,大家都一样,所以我们要求得真理,到哪里找呢?而待彼也邪?我们自己找不到,只有靠另外一个他,是谁?不知道。假使有另外个他,那么这个他是什么呢?
356#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23:25:00 | 只看该作者
“何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357#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23:25:00 | 只看该作者
庄子提出一个名称,天倪,这个不是宗教的天,不是天主、天神那个天,也不是科学上天体的天,在中国文化代表这个道。所以要研究上古中国文化,碰到几个大问题,一个字,一个字,都有四、五种解释。譬如老子讲的道可道,非常道。这个,或者儒家书里讲的,有时候代表天体,科学自然界的天,有时候代表宗教性的神,等于上帝、神;有时候什么都不代表,就是个代名词,是抽象的。这里所讲的和之以天倪,真正达到道的境界,自然空灵,所谓是非两停了,也可以讲是非两泯,无是也无非,亦即是还寂然,就是庄子讲的天倪
358#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23:25:00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你讲,是你主观的成见,不一定是对的,客观的看,你这个主观不是。同样的道理,然不然,你认为对的,也不一定对,都是主观的性质。假使你客观认为是对的,真下确定,你这个客观也就是主观。任何人讲:我现在讲得很客观,一讲出来,已经主观了。中间是非善恶之辩别,没有办法弄清,都是相对的。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对与不对,也没有办法确定,无法辩。
359#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23:26:00 | 只看该作者
讲了半天,庄子的文章等于佛学的四个字:不可思议,最高的真理就这四个字。不可以用思想知识去推测,不可用逻辑思辩来断定。诸位年青同学要注意,不可思议是一个方法上的说法,但是我们看了这一句话,马上下意识的一个主观错误观念就产生了,当成不能思议,完全错了。这个不可思议是讲方法上,并不是一个确定观念,不可思议是不能思议。拿佛学来讲,这叫做遮法:这个门这个路子是错的,方法上是用错了的,所以把你遮起来,停止你这个方法。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庄子讲到这里,同佛学理论完全沟通了。所以,用思辩推测形而上道,完全错了。打坐修道的人注意,你们坐着什么都不想,认为我现在坐起来很空,认为我这个就是道,你要晓得你已经犯了一个错误,你那个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知道的,你怎么知道那是道呢?对不对?你认为是道那是你认为的。以佛学中观正见来看,你这个就不是正见,是偏见。因而学佛和研究道是同样的。
360#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23:26:00 | 只看该作者

你说不要逻辑,逻辑非常重要,用逻辑用过了,马上把它推翻。所以庄子接着说:

 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一切人类文化都是从人的思想来,论辩是靠言语文字表达出来,变化的声音变化出来,谓之化声。凡是化声,都是相待,就是相对,不是绝对。若其不相待,你要求一个不相待,即真正的绝对,必须和之以天倪,就是得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21 10:19 , Processed in 0.0871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