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意狼兄细解,
味道有了,工不是很精。
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仅了解一些,
想深究还要学习。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玉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抑制,做工也显得简略。
使用道具 举报
是的,所以才有后两句话。
古玉的辨别确实需要各种综合的知识,
否则,玩不好古玉。
这也是“古玉”的魅力所在。“玉文化”。
红山文化古玉十二字鉴真法+古玉的辨别确实需要各种综合的知识,[em56]
红山文化古玉十二字鉴真法+古玉的辨别确实需要各种综合的知识,
您整合得真好!
有这两件宝贝辩玉的准确度就高多了。
各时代的历史背景对古玉工法和形制确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么还留了半块砖?
不是老弟的风格。 拍出另半块来,呵呵。这件玉人身形修长,神态恬淡自然,毕恭毕敬,阔耳有轮,细目长鼻,高束腰,宽袍广袖,这些特征都符合上层魏晋士人风格,但他到底是什么人?无须,平顶圆帽(?参见东汉蔡伦象,虽然不同时代,但距离不是太远),个人认为是个宦官,为王侯随葬品。(对底座处理存保留意见,正查资料,对魏晋造像有研究的兄台请贡献资料,以供大家学习[em27]) 但这件藏品究竟是不是真品,我认为,从现有信息不容易下结论,需细部工图,特别是底部磨工,很值得探讨,这下拍干净了[em27][em225]
方兄您好;分析的好仔细,[em56]学习了。
方兄您好;分析的好仔细,学习了。
呵呵,客气什么,都是砖友嘛,拍就往死里拍[em27][em225]
0.jpg (227.4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9-7-18 13:29 上传
[讨论]一个白玉人,(请拍砖)谢谢。
0.jpg (249.17 KB, 下载次数: 0)
0.jpg (263.38 KB, 下载次数: 0)
2009-7-18 13:58 上传
0.jpg (228.3 KB, 下载次数: 0)
0.jpg (258.76 KB, 下载次数: 0)
0.jpg (243.61 KB, 下载次数: 0)
0.jpg (220.33 KB, 下载次数: 0)
0.jpg (254.61 KB, 下载次数: 0)
0.jpg (202.59 KB, 下载次数: 0)
感觉好。
现在这样一套可价格不菲,
问过类似的,
一报价把我吓跑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3 17:43 , Processed in 0.0542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