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 这是一个7节琮 ----(个见,简易兽面纹在良渚晚期大行其道,可自成一组。若如此,此琮还是应为14节。)
2 放置倒了 ----(肯定是放倒了。)
3 工中工确实差点(工中工是不分器物大小的 工痕1mm内为6条左右)----(同意。)
下图是一7节琮的工中纹 不知对否大家评说----(可否多上点局部图?主要想看看“跳刀”在拐弯处的表现,就现在直线部分看,似乎太规整了。--这种工确实规整,但还是能看出“腕力”刻划的“自如”。)
良渚学习中,浅见请指正。 期待深入学习,敬茶
使用道具 举报
0.jpg (238.7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9-6-24 11:21 上传
玉琮-十四级玉琮高72、座宽9。8、上宽11。8、孔内径7。
0.jpg (128.01 KB, 下载次数: 0)
2009-6-24 11:26 上传
上图争辩的要点在于:“简易的兽面纹能否独立成组?”
良渚后期一个多节琮都是简易兽面纹时,也必须两组算一组吗?
下图看跳刀刻痕是不是太浅了?仅仅划上了很轻的一点痕迹。
或者是图片出现误差?
工内工要区分新老
新工内工间距大
老工内工间距密
我看两组算一组。下面的三组算一组。个见。
0.jpg (22.08 KB, 下载次数: 0)
2009-6-24 23:28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7 01:14 , Processed in 0.05782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