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转贴一些与本话题相关的议论,供您参考。
古玉以其温润莹洁的质地、端庄多姿的造型、华美典雅的纹饰、
精美绝伦的做工而为人们所珍爱。
它作为一种承载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
自古以来就为王公贵族、富商巨贾、文人雅士以及国内外博物馆研究和珍藏.
要收藏首先是对古玉的综合的客观的评价.
1. 制作年代
2.品种:古人用玉规矩多,不同等级场合用不同规制的玉。要对之有所了解。
3.地位:达官贵人用玉自然身价不凡
4.质地。 5.纹饰和刀工。
6泌色:好的泌色使古玉充满灵气,诉说着一段历史,和人有着一种沟通。
7.典型器:是否代表时代的典型风格,当然如果珍稀则更好。
8.完整度。
各个藏家对古玉的感悟不同,当然就有所侧重,
有的喜欢莹润,有的喜欢质朴,有的喜欢工盛,有的喜欢沁茂......
当然,也只有古玉能给我们这么多的选择,这么多的乐趣!
十万元不见得买到真品,一百元也许就漏得古玉,
收藏赋予我们的不只是物质的收获,
更多的是精神的滋补!人生如玉,玉伴人生!
玩古不能凭聪明,对文物、古玩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见”,
主观上增一点,减一点的凭想象来断年代,都是在创造历史,
这就是聪明过头了,历史是死的,历史不是由我们发明的。
要真正玩通古玩只有一条路:
还原历史!历史的遗物只能通过已证实的参照物去对照,去剖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收藏是一项知识密集型的文化活动,只有踏实学习,虚心求教,锲而不舍,
方能不断提高鉴藏水平,藏有所得。其实,赝品并没有仿得跟真品一模一样。
真赝的界限是清晰的,而且将永远清晰!
有很多鑽牛角尖的新人沉溺在放大鏡的世界,找盡說服自己的理由,聽不進別人善言
以致無法跳脫這無聊粗鄙的怪圈,甚至自認為已經沒有人能與之相抗,有種高處不勝寒之感。
這是滑稽而可笑的! 人類在這些古物面前永遠是個孩子,它身上帶來的訊息和智慧太豐富了。
有人瞭解它但也有人誤解它,讓錯誤訊息和可惡的造假業者洗了腦,
從此關上這扇精采文物之門,如果他因為憎恨而矇蔽了雙眼,
那就代表他不是學習古玉的料子,此生可能無福份擁抱真品!
玩賞古玉除了靠別人拉一把外,自身的悟性也很重要。
我常認為人這一輩子,能在浩瀚的藝術之海獨獨和玉結緣,那是多麼幸福的事! 幾輩子修來的!!
想想,那古玉是多麼的好玩,散發著那令人著迷的光彩,盤在手掌溫潤入心,
即使放著不去管她也不會損壞,而大多可以隨身攜帶的寶貝,每时每刻都在陪伴着我们。
她滋养了我们的身心,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天天向我们述说着古老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她默默的陪伴我们走到生命的尽头,再去无怨无悔地陪伴我们的子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3 19:18:3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