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古玉轩在2009-2-3 19:47:00的发言:
这是西北的坑口,条件远远好于南方坑口,至于是什么样的环境,我也说不好,只能告诉你这确实是生坑。俗话说:千般玛瑙万般玉。其实说的不是玉的种类,而是玉的各种不同的表象,这其中也包括生坑、半熟坑、熟坑、传世等等不同包浆、不同沁色以及不同表现形式的玉。
对不起了古兄,还是不能同意您的见解。
1、您要说是传世古玉,我没话说。
2、不管是生坑、半熟坑、首先应该认定是“进过坑的”。
“生坑”是指出坑后没有经过处理、把玩盘摸的。
真的没见过出坑之物就是这样油汪汪的,而且不是一般“油汪汪”。
小弟少见多怪了,这次兄如果真的说服、举例、论证这就是“生坑”,倒是又长了见识。
知道兄是不主张盘玉的,可这表象怎么解释?百思不得其解。
这块玉挨着什么介质?总不能在墓中悬空吧。
还有一种可能,它泡在了墓中“万年灯”储油缸内。可又有点“玄”。
还是别讨论了,兄的第一次讨论我就没打算再说什么,
看了兄的这第二次发的见解,才想再说几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