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分析] 交流心得——“无工素器、大巧无工”的说法不科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30 20:5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老师的理论体系中,“工上自然态质变规律”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石,我理解这里的“工”,就是指人利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把一块玉石原料加工成一件玉器的所有人工所为,包括解玉、塑胚、打眼、钻孔、阴线、阳线、纹饰、打磨、抛光等所有工艺。因此有工和无工是玉器与原石的根本区别之所在。有工就是玉器(包括半成品),无工即是原石。所以,一件玉器除了保留原玉石原皮部分(古玉极少有)之外,其余部分无处不工,即使是一件素器也是满身是工。
    而在玉界有一个传统的说法,那就是把素器称为“无工素器”、或称赞为“大巧无工”,而这里的工只是指雕饰(包括阴线、阳线和图纹),把解玉、塑胚、打眼、钻孔、打磨、抛光等工艺全部排除在“工”外,这是不是很不科学?对老师“工上”理论也会产生一点理解上的障碍(初学时)。我认为应该叫“无饰素器”和“大巧无饰”,当然,理解老师的“工上”之所指后,似乎也就无所谓了哈,习惯成自然吗。
2#
发表于 2017-9-30 21:12:37 | 只看该作者
说得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10-2 23:40:16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天珠,红山文化玉器鉴定,陨石,任南,赤峰,古玉,史前文明,中华古玩,华夏收藏,雅昌,古玩收藏,古玉鉴定,玉器鉴定,战汉玉器,三星堆文化,良渚文化,战汉玉器,收藏家,中华古玩,华夏收藏,红山文化玉器,宋代官窑瓷器,汝窑瓷器,和田玉器,鉴定,铜器,拍卖,宝石,绿松石,遗址考查,考古,战国玉器,秦代玉器,秦朝,明清玉器,德化瓷器,玉观音,佛像,建白瓷,定窑,玉猪龙,龙泉窑,越窑,定瓷,任南红山,百度,佛教,手串,木器,傢具,摄影,字画,书画,名人,茶艺,红木,黄花梨, | 只看该作者
有进步啊!认识的提高与努力的学习将在今后的路上有质的飞跃。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20:58:4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您的关注与好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21:01:18 | 只看该作者
马纪宁 发表于 2017-10-2 23:40
有进步啊!认识的提高与努力的学习将在今后的路上有质的飞跃。

感谢马大版主的关注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21:10:5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黄版的关注与美意,祝您永吉永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10-9 22:53: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0 12:30:5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您关注问候,共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4 07:12 , Processed in 0.0567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