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玉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求鉴] 清康熙松花石砚形“奉天法祖亲贤爱民”宝玺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 03:52:12 | 只看该作者
赤峰之恋 发表于 2016-9-30 13:14
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学习。

问候赤峰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03:36: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人 于 2016-10-2 03:51 编辑

清宫御砚,全名“清宫御制松花砚”,为清朝康熙皇帝始创,由清宫造办处制作。据载,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二至四月之间,爱新觉罗·玄晔泛舟松花江,望祭长白山。不经意中发现当地人用来磨刀的石头色绿而莹,道道刷丝纹理如滚滚东流的江水,认定是一种难得的好砚材。于是命工采石,交武英殿造办处雕制。

御砚既出,玄晔大喜。时值新科取士,即兴写下《制砚说》,以示他爱惜人材、教育人材、发现人材,求贤若渴。



“盛京之东,砥石山麓,有石垒垒,质坚而温,色绿而莹,文理灿然,握之则润液欲滴。有取作砺具者,朕见之,以为此良砚材也,命工度其大小方圆,悉准古式,制砚若干方,磨隃蘼试之,远胜绿端,即旧坑诸名产,亦弗能出其右。爰装以锦匣,胪之棐几,俾日亲文墨。寒山磊石,洵厚幸矣。顾天地之生材甚夥,未必尽见收于世,若此石终埋没于荒烟蔓草,而不一遇,岂不大可惜哉!朕御极以来,恒念山林薮泽,必有隐伏沉沦之士,屡诏征求,多方甄录,用期野无遗佚,庶惬爱育人材之意,于制砚成而适有会也,故濡笔为之说。”



伴随着玄晔《制砚说》的问世,中国砚文化史上唯一由宫庭御制的松花砚,跻身于文房四宝大典,成为东北地方对华夏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

以松花石制砚是康熙皇帝的发明。他把磨刀石“拔晋”为砚材,赋予满汉合璧的文化内涵。使“清宫御制松花砚”成为汉族传统文化与满族文化、东北地方文化的完美结合物。

清宫御砚文化为宫廷文化,在设计、雕刻、装饰方面臻于完美。清朝皇帝除了御用,还用来当作联络汉人、笼络群臣的媒介,把其功能延伸到礼宾领域。

清宫御砚历经康、雍、乾三朝,雕制数百方。嘉庆以后,不再采石,也少有制砚。其后,随着封建王朝的灭亡,清宫御砚一度销声匿迹。

直到200年后的2008年4月21日,《辽宁日报》刊载属名文章《本溪松花砚:浮出历史水面的身世与风华》,报道了本溪紫霞堂冯军先生将高仿的近百方“清宫御用松花砚”展示于京华,详述了冯军先生自2002年起,呕心沥血发掘清宫御用松花砚的事迹。以及本溪市“松花砚及辽砚源流考证课题组”同原长春地质所合作,对松花石材科学鉴定,并赴台湾“故宫博物院”展示本溪紫霞堂高仿康、雍、乾三朝松花石砚成就的情形。


紫霞堂主、清宫御砚的挖掘者和传承人冯军仿制的清宫御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03:37:56 | 只看该作者
名家论辽砚(2012-09-19 07:05:25)
名家论坛:辽砚距离名砚有多远?
特邀嘉宾:紫霞堂主、清宫御砚的挖掘者和传承人冯军
用心了 路自然就近了
□本报记者/莫永甫
  辽砚如何成为名砚?辽砚与中国名砚的距离的话题,以冯军在辽砚中的贡献和影响,决定了冯军必定是此话题的首要人选。
  关于冯军在辽砚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原政协副主席、辽砚文化史专家姜峰在他的专著《关东辽砚古今谱》中这样评述:“在时下制砚艺术风格趋同化的大趋势中,他始终保持清醒而独立的思考,以曾是清宫制松花石御砚的供石地之一的本溪南芬、桥头砚石为资本,耗数十年时光,苦研宫廷制砚工艺,终使湮没百余年的清宫御用松花砚在本溪重光。他深解古人制砚之奥,是为了切实地继承,博采众家之长,是为了强化宫廷砚的独特个性,高仿不失毫厘,创新不丢脉络,为国家、民族守护这一珍贵的遗产,让这珍贵的遗产闪烁耀眼的光彩。”
  80年前,西湖博览会使辽砚闻名中国;80年后,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辽砚又在中国四大名砚中胜出而获重奖
  2012年,注定是辽砚大放异彩的年头。这年4月,冯军带着一方《祥云纹暖砚》前往扬州参加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玉雕精品展。
  行前,冯军抱着前去看看,开开眼界的念头,并没有报名参与评奖。到了参展现场,展品展开,就引来了众多的观众,一些评委和专家夹杂在人流中随意观看。看到这方来自于本溪的砚品,就驻足仔细评鉴。看完之后,一评委问,报名参与评奖没有,听说没有后就摇摇头说可惜了。冯军闻讯马上报名,果然,这方辽砚在此届中国玉雕精品展上获得金奖。
  这年的5月,由文化部、商务部等在深圳举办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冯军带去了《高仿台北故宫清宫御砚100珍》参展。展会上,中国四大名砚珍品荟萃,全国各地的精品砚台聚集。与这些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名砚比肩,冯军不敢抱太大的奢望,没想到,冯军带去的这100方珍品,夺人眼球,捧走了组委会特别设立的唯一一个“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的“特别金奖”。出自于本溪的辽砚,在与有数千年历史荣耀的四大名砚比赛中胜出,自是出人意料,让冯军格外激动。
  冯军牢牢记住了领奖的日子——2012518日。这一天,也注定是彪炳辽砚史册的日子。因为“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的“特别金奖”,也是我市辽砚作品在全国重大文化产业交流平台上获得最高奖项的日子。
  自1929年张学良将军携辽砚于中国第一次博览会——即西湖博览会上获奖,外界方晓辽砚之名始,迄今已80多年了。中间历经多少磨难,多少坎坷。而今,一年之中,本溪辽砚一是在最具学术水平的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大展中获奖,二是在由政府主办的大赛中夺得最高奖,身价倍增,名声鹊起,一举跨入了中国名砚的行列。可喜可贺。
  可在欣喜之余,人们不禁要问,辽砚真的成了名砚?真的成了可与中国四大名砚比肩的名砚?
  对此,很清醒的冯军说,辽砚只是在中国砚雕中有了名气,离真正的名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涉足辽砚,冯军就把发展的眼光盯在开发清宫御砚上,为的就是在影响力上占有制高点
  本溪辽砚,在历史上曾花开两朵:一入皇宫,摇身而为清宫御砚,一度时间名动天下;一入民间,历经磨难而声名益隆。特殊的经历,优良的材质和独特的色彩,使其虽以仅有400余年的短暂经历进入有5000年的砚台史长河中,却得以在中国的砚林中独树一帜。这方面,冯军有其独特的贡献。
  选择清宫御砚作为开发的目标,是冯军独特的眼力。
  在中国,还有什么东西比皇家方物更具广告效应呢?可以说,皇家方物的影响力是无出其右的。
  皇家宝物,既有定型的制式,又有对石材的特殊要求。冯军为了重拾清宫御砚失传200多年的制砚技艺,精细研读了台湾故宫博物馆出版、嵇若昕先生所著的《品埒端歙——松花石砚研究》一书。书中89方存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的清宫御砚,他用放大镜反复揣摩,认真品味。他的开发,首先要从复制这89方存砚开始。
  要复制出这89方清宫御砚就必须找到与仿砚的同等石料,这些无疑增加了选料的难度。本溪盛产的松花石,石质坚硬,花纹自然,紫若烟云,青如碧水,黄似彩釉。这些石材的特点完全符合制作宫廷御砚的要求。
  清宫御砚同国内几大名砚存在最大的不同之处,雕刻制作上有明确的制式要求,极具创意的将砚体置于石盒之内。这样一来,不仅便于存放和养墨,也增加了砚盒这方可供鉴赏的风雅空间。而且大多数宫作砚,都以多石制成。如,砚体和砚盒分别为不同色彩的松花石。另外,清宫砚的研发人员还针对东北冬季严寒的地域特性,雕出了前无古人的可放置炭火和热水以保墨液不冻的暖砚。如此复杂的种类和繁琐的制作工艺,使得冯军不无感慨:“发掘清宫御砚,仅从工艺上讲,要比预料的难得多。”
  在这艰辛的复制过程中冯军常常关闭手机,将自己反锁在办公室内,通宵达旦地对一块石材精雕细刻。这个雕琢的过程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耗神、最耗时间的工序。细线条定准后,还要反复审鉴、修正至满意方能合格。最后经修光、上细、磨削去明显刀痕,使表面光洁细腻、造型优美。当一方精美的松花砚已呈现在眼前,还要进行题款。清宫御砚的款式在“清三代”是定制,题款要充分体现雕刻者的刀功、书法造诣、文学修养等多方面能力。有足够的功力才能与精美的作品相得益彰,否则损伤砚台神气,而流入劣品。因此其款书法摹制水平成为点睛的关键。
  历时四年,总计89方清宫御砚,以一比一的比例制成的高仿作品从冯军的手中诞生,并成为业界轰动一时的新闻。
  20074月,本溪清宫御砚考证课题组的专家赴台湾“故宫博物院”进行学术交流时,展示了冯军带领的本溪紫霞堂团队高仿的康、雍、乾三朝清宫御砚,撰写了《品埒端歙——松花石砚研究》一书的砚文化著名学者嵇若昕称赞道:“紫霞堂的清宫御砚制作水平,已不在昔时宫作之下。”
  之后,冯军在仿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的开发,使一批批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产品不断问世,增强了观赏性,扩大了清宫御砚的题材范围。坐床也由木质的改为石质的,更具有审美观感。从成功仿制到成功创新,为冯军带来了良好的市场效应。
  总结开发清宫御砚并使之成长为名砚的过程,冯军说:一是功力,二是审美能力,三是创新思维,四是社会认知度。当然,还有一点他没说,那就是把发展辽砚当一生的事业来做。有句话说得好:用手雕刻的人是技师,用心雕刻的是艺术家,用生命雕刻的是大师。
  冯军说,辽砚和名砚的差距,在于缺乏大师,缺乏文化的积淀
  清宫御砚获得了方方面面的认可,获得了各种顶极荣誉,但冯军说,离名砚还有距离。
  什么距离?
  辽砚还缺乏大师级的制砚名家的出现。他举例,四大名砚中,都有自己的大师级制砚名家的出现。有了大师的价值,才会有名砚的价值,辽砚在此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辽砚缺乏文化的积淀。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辽砚在制作中,要注入文化元素,提升辽砚本身的文化价值。二是需要文化名人的提点。历史上的名砚,都是由文化名人收藏和题款的。经过文化名人的收藏和题款,砚品的身价会陡然提升,辽砚需要文化名人给自己“重塑金身”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03:5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人 于 2016-10-2 09:37 编辑

关东制砚明星陨落 沉痛悼念中国松花砚设计大师冯军


世事多变,生命无常。2015年11月25日16时14分,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获得者、中国松花石砚设计大师、紫霞堂主人冯军,在和病魔奋力抗争两年之后,最终还是因医治无效,于本溪市中心医院溘然长逝,年仅55岁。
松花石砚,又叫松花砚,这个如今看来名气不及传统四大名砚的砚种,曾经却被清廷推为“群砚之首”,并风靡康、雍、乾三朝,自康熙以来的历朝皇帝皆视其为国之重器、清廷至宝。它是中国百余砚种中,唯一由帝王创制定品,唯一由一姓王朝专宠的名贵砚,只是随着清朝的衰落乃至覆灭,失传了近百年。而将松花砚这一失传绝技重新发掘并发扬光大的,正是这位紫霞堂主人——曾经专注于制作辽砚的中国松花石砚设计大师冯军。
创业艰难百战多,恢复一门本就秘而不宣的失传工艺更是如此。在最艰难的时候,冯军大师几乎叫停或部分停止了原本轻车熟路的辽砚制作。好在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2007年4月,当本溪紫霞堂高仿的几方康、雍、乾三朝松花石砚出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学术交流活动上时,受到了嵇若昕等台湾资深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嵇若昕赞叹道:“紫霞堂的松花砚制作水平,已不在昔时宫作之下!”
这并非过誉。2010年第25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冯军大师的“清宫御用松花石砚”一举斩获金奖,并被授予“中国十大名砚”的美名。2012年,还是冯军大师的“清宫御用松花石砚百珍”,获中国(深圳)第八届国际文化博览会唯一“特别金奖”,震动了国内制砚界和海内外文玩收藏界,改写了关东无名砚的历史,还原了清宫御用松花石砚应有的历史地位。
冯军先生的逝世,是中国砚界,也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的一大损失。斯人虽逝,但他生前对松花石砚的发展和中华砚文化的传承作出的杰出贡献,与他的音容笑貌一起,与松花砚重放的光辉一起,将会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10-2 23:09: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不过个人觉得松花砚毕竟传承较弱,仅清代,和端溪老坑和歙砚相比,差之甚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10-6 10:55: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肖居 于 2016-10-6 15:04 编辑





知识性很强的帖子。学习了。感谢玉人版主分享!
    本主题帖图片所示,到底是玺,还是砚,抑或玺砚功用兼而有之?目前我尚未弄明白。同时将其与故宫收藏的蛟龙钮墨玉玺做了比较。愚见,墨玉玺的出身与功用十分清楚,毋庸猜忌。而主题帖这件器物就需要分析和比较了:若做为玺吧,钮不对;若做为砚吧,它又不该刻成印面。是否有抄袭墨玉玺的嫌疑?再者,假如是松花砚,作为皇上御用文具应当配有盒子。这些疑问似当破解。思考中。
    另外,上述图片光线拍摄得有些暗了,不方便观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03:44:08 | 只看该作者
三肖居 发表于 2016-10-6 10:55
知识性很强的帖子。学习了。感谢玉人版主分享!
    本主题帖图片所示,到底是玺,还是砚,抑 ...

个人认为是玺砚功用兼而有之,以玺为主。砚钮类似于博古钮印玺。之所以会做成砚钮玉玺,我理解:一是因为康熙皇帝对松花石产地是满族龙兴之地的特殊感情,“奉天法祖”相当于他的座右铭;二是因为康熙皇帝对松花石砚的特殊偏爱。
关键问题是,此件到底是不是老的,是不是够清初?我对此是有信心的。改天我补拍一些高质量的照片,请三肖居大版主鉴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6-10-7 10:0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8 13:16:27 | 只看该作者
三肖居 发表于 2016-10-6 10:55
知识性很强的帖子。学习了。感谢玉人版主分享!
    本主题帖图片所示,到底是玺,还是砚,抑 ...

补拍了照片,请三肖居大版主鉴赏!

100_8077.JPG (57.45 KB, 下载次数: 33)

100_8077.JPG

100_8078.JPG (47.53 KB, 下载次数: 31)

100_8078.JPG

100_8079.JPG (57.86 KB, 下载次数: 28)

100_8079.JPG

100_8080.JPG (55.89 KB, 下载次数: 30)

100_8080.JPG

100_8082.JPG (53.45 KB, 下载次数: 25)

100_8082.JPG

100_8084.JPG (42.92 KB, 下载次数: 27)

100_808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8 13:18:31 | 只看该作者
三肖居 发表于 2016-10-6 10:55
知识性很强的帖子。学习了。感谢玉人版主分享!
    本主题帖图片所示,到底是玺,还是砚,抑 ...

补拍了照片,请三肖居大版主鉴赏!

100_8086.JPG (46.13 KB, 下载次数: 37)

100_8086.JPG

100_8087.JPG (46.84 KB, 下载次数: 38)

100_8087.JPG

100_8088.JPG (48.79 KB, 下载次数: 29)

100_8088.JPG

100_8089.JPG (45.79 KB, 下载次数: 23)

100_8089.JPG

100_8090.JPG (44.38 KB, 下载次数: 26)

100_8090.JPG

100_8091.JPG (45.48 KB, 下载次数: 31)

100_8091.JPG

100_8092.JPG (43.9 KB, 下载次数: 28)

100_8092.JPG

100_8093.JPG (44.11 KB, 下载次数: 30)

100_8093.JPG

100_8095.JPG (44.54 KB, 下载次数: 27)

100_8095.JPG

100_8096.JPG (47.32 KB, 下载次数: 27)

100_8096.JPG

100_8097.JPG (39.39 KB, 下载次数: 31)

100_809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4-20 22:10 , Processed in 0.05487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