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6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岫岩玉是八千年玉文化史的唯一见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17 10:10: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


如果说8000年前兴隆洼先民、5000年前红山先民用岫岩透闪石玉雕琢出精美的玉器,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根基,那么岫岩透闪石玉的传播,则使玉成为连绵数千年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东北地区是中国玉文化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核心区域。而在东北除辽西以外的其他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及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诸多考古学文化中均发现有岫岩玉的踪迹,彰显出岫岩玉在中国远古社会的深度影响力。

  邓聪根据自己的考查,估计中国在新石器时代从北至黑龙江、南抵长江沿海数千公里范围,都有可能使用了岫岩透闪石玉。他认为:“最少在距今7000-8000年阶段,内蒙古东南以至东北三省,均已使用岫岩透闪石玉,形成中国北部早期透闪石玉器流通网络的雏形。”

  考古发现,内蒙古小河沿文化、辽宁新乐文化等东北地区的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玉器都主要由岫岩透闪石玉制成;而河北、山西、河南,以至江浙的良渚文化玉器中也有部分为岫岩透闪石玉所制。

  王时麒根据现有的资料,粗略地勾画出一幅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的岫岩玉传播图,以今辽宁岫岩为起点,向北、西、南三个方向辐射。向北至今吉林和黑龙江;向西至今辽西和内蒙古东南部,再折向南至今河北、山西、河南和陕北;向南经辽东半岛和渤海的庙岛群岛至今山东地区,再向南传播到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更远的广东地区,涉及了整个中国东部广大地区。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邱立诚介绍说:在广东海丰县田墘出土的两件新石器时代玉琮,其玉质为岫岩透闪石玉,泛淡黄绿色。南岭未见玉矿及史前制作场,而玉器出土于滨海区,玉琮形态与良渚文化同类器相仿。他由此推测,可能是岫岩玉南下。他认为:“岫岩玉自北而南的分布体现了透闪石玉文化在东亚的延伸,对探寻中国古代观念的形成至为重要。”

  考古研究还证明,在殷墟妇好墓、满城汉墓出土玉器及宫廷玉器中,岫岩玉被作为重要玉料之一延续使用。难怪王巍说:“岫岩透闪石玉对中国玉文化不仅有奠基之功,而且是中国八千年玉文化史的唯一见证。”


2#
发表于 2015-4-17 10:2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4-17 14:05:4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0:}国人使用岫岩玉,历史悠久。
岫岩高古玉器具有标志性、象征性意义。

“岫岩玉,我喜欢。”{: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4-18 11:44:12 | 只看该作者

萧江贵宾周末愉快{:soso_e160:}{: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4-18 11:44:30 | 只看该作者
三肖居 发表于 2015-4-17 14:05
国人使用岫岩玉,历史悠久。
岫岩高古玉器具有标志性、象征性意义。

大版主周末愉快{:soso_e160:}{: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4-18 18:40:2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08:47:53 | 只看该作者

马版周末愉快{:soso_e160:}{: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4-20 13:47: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18:25:52 | 只看该作者

不客气{:soso_e160:}{: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10 21:43 , Processed in 0.05576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