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11|回复: 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全手工仿制秦代玉蝉全过程(多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4 22:07: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过山车 于 2015-3-5 23:48 编辑

引转这篇帖子的主要目的就是强调工可仿,工上自然态质变不可仿!
来源:网络
中秋节放假第二天,下雨了,实在是闲得蛋疼,终于咬牙切齿的找点事情做了。
我准备仿制一件秦代玉蝉,自己带着玩。
秦代玉蝉带有战国玉蝉的风格,形制优美大气,制作工艺精良,一般都带有很精美的纹饰,这些纹饰仍然保留着部分战国时期的风格。
我所能找到的资料不多,料子也有局限性,因此我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比较近似的”。
大小按照我自己理想的标准制作,很显然要比秦代的玉蝉大一些,好在我不是专门做假货骗人的商家,不是为做了当作老货卖掉,因此像不像的就不那么严格了,意思到了就是了。关键是做出来自己要喜欢。
我不可能一天两天做好,这个过程将会比较长一点,期间会简单的介绍部分工艺和手法,我会不定期的更新,直到完成为止。
制作仿制古玉,我力求完全按照古代的工艺和技术制作,不使用电动机械,因此时间会比较长。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我想要通过我的仿制过程了解古代匠人的手法和风格,这和书画的临摹练习是一个道理,因为我认为没有实践作为基础,仅凭理论是无法明了古代玉器制造的很多特点的,这也就为我以后辨识和鉴定古代玉器打个感性的基础。不了解古玉的制作过程,也就无法很好的辨识作伪件的特点。
以上就是我仿制的目的。
我的仿制步骤大约是:

1.选料设计
2.成型
3.粗研磨
4.细研磨
5.雕刻
6.抛光
7.做旧
我所找的资料是下面两件,一件是国家文物局的藏品,一件是西安博物院的藏品。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第一个,因此设计的图案接近第一件。
腹部的图案,因为秦代玉蝉腹部有带纹饰的,也有不带纹饰的,我参考西安出土的另一件秦代玉蝉的腹部,再自己YY了一下,并且参考了汉代早期玉蝉的腹部风格设计了一个腹面的纹饰,虽然有点不伦不类,但是自己觉得好看就行了......







推荐
发表于 2015-3-5 10:21:44 | 只看该作者
看了玉蝉制作过程的照片,制成的玉蝉从照片上看仍是新品青玉玉蝉,不是古玉蝉,玉器市埸新品玉蝉价格高于古玉蝉。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22:08:42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料子:这是我去年买的一块青花籽料,青玉,非常的润。从我见过的诸多古代玉器来看,青花料子的运用也是比较普遍的,因此用料也算是基本符合古代的做法。最长处6.7厘米,最宽处3.3厘米,最厚处1.7厘米,大小非常合适做一个玉蝉,几乎不用去掉太多的料子。我私下想,我们古代的先民大约也是用这样的料子制作玉蝉吧......

籽料表面有一些姜黄沁,这是原始土沁,也就是皮色了,因为沁入较深,非常适合把它当作仿造的沁色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22:10:18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设计:秦代玉蝉有点小,我的料子比较大,但是我喜欢大一点。因此我根据料子的大小,力求不浪费一点。当然了,皮色是不会留下来的了,因为在古代,匠人们是把皮色作为杂质去掉的,我当然也要这么做了。
背面的图案基本按照国家文物局玉蝉的背面设计,腹面的图案我尝试了好几次,但是都不很满意,我所参考的图案过于复杂,也过于图案化,因此我邪恶的YY了一个,经过几次修改,力求既不复杂,也不太简单。目前还是比较满意的,不伦不类就不伦不类吧,我就这样了,怎么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22:11:11 | 只看该作者
开料我用的是手锯加钢丝带水解玉砂,一个人操作,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我从昨天晚上0点开始,一直做到6点。在此缅怀古代伟大的玉雕匠人们,并向他们致敬,他们在这样的原始工艺条件下仍然能够给我们制造出那么多美轮美奂的玉器精品,实在是让人感叹不已。好在我这次需要去掉的料子不多,蛋疼的我因为相机没电了没拍过程的照片......

粗研磨,我在汉白玉板上用比较粗的解玉砂加水磨出大型,本来想着会很漫长的过程,花了一早上也完成了,看来古代工艺也并不是很慢的呀。为这个过程我的纤纤玉手上磨起了个泡,疼屎我了!!!!!!看来老不做活,人也变的细皮嫩肉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22:12:17 | 只看该作者
中细研磨终于结束了,哇擦整整用了一下午,和田玉可真特码的硬!!!!!!我可怜的小小手呀......

我把墨线条画上了,先放那儿,等我的手好点再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22:13:4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汇报雕刻的过程,我先用合金钢刀子刻出线条,古代没这工具,据说用坚硬的刚玉制作的刀具刻线,我这也就算是代替了。
坡工还是用解玉砂来做的,刻线的后加工也是用钢刀片带动水解玉砂,古代人用的昆吾刀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据说是用动物胶质粘上解玉砂来雕刻的。我没那玩意儿,也不准备效仿了,粗就粗点吧,做得有点曲里拐弯的,将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22:14:3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真正的解玉砂全手工的微痕:

通过这个实践,再次印证了所谓“古玉的刻线全都是V字形的”这话就是不负责任的野狗放屁!!!!!!
V字形的刻线是有意而为之,其实就是两面坡工的效果。那是需要极其高超的手工才能达到的一种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22:15:59 | 只看该作者
战汉时期的玉器,大都采用玻璃光抛光工艺。秦代玉蝉也是这样。
我用600目(中细)、1200目(超细)的碳化硼砂加水代替解玉砂分别两次进行抛光。
古人抛光通常有两种手法,一种是用极细的解玉砂加水在平整的石板上慢慢的研磨抛光;另一种是极细的解玉砂加油在皮革上慢慢抛光。
因为手中的材料和工具都有限,自己也做烦了,故此因陋就简,我的抛光基础就采用松木板凑合了......



抛光过程中最难的就是坡工的抛光了,只能用小木棍、竹棍粘着抛光砂慢慢的磨......

其实古人因为使用的解玉砂都是极细的,在成活的时候刻线内部就自然已经抛光好了,一般没这个刻线的抛光过程。
我这不是为了快么,用的解玉砂目数就比较粗,因此坡工刻线内都很粗糙,这需要抛光一下的。
这个工作会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很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22:18:10 | 只看该作者

好了,中细打磨结束了。下来要进行超细打磨了,顺便钻上孔配上绳子。
是不是看着有点粗粗的,不太舒服,看起来很生冷。这就对了,和田玉的新活儿就是看着干干的,表面还有些个细小的裂纹,这是因为它的本身质地造成的,玉石的晶相排列会造成这个状态,籽料上的毛孔也是这个原因。不过没关系,精细抛光之后,再盘一盘,就会显得很油润了。现在的手法一般是成活之后煮腊,这样可以掩盖玉石表面本身的瑕疵,我不这么做,我准备顺其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22:21:41 | 只看该作者
哇擦,终于做好了......
经过了精细的抛光和打磨,在做了点旧,就这样了吧。
本来还想做点沁色什么的,但是因为有了籽料的原始沁色了,我就不做沁色了。
我选了三个汉代的琉璃珠子,加上清代的樱桃红琉璃米珠编了一根绳子。大家看看还算漂亮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21 11:48 , Processed in 0.0715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