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静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活动] 中国玉文化代表——“红山玉韵”在联合国大放光彩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5-2-7 15:07: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8:25:36 | 只看该作者
三肖居 发表于 2015-2-7 12:33
学习了。静净友辛苦!

沏杯香茶

茶香情更浓{:soso_e181:}{: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8:26:0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5-2-9 15:06:03 | 只看该作者
静净 发表于 2015-2-6 00:43
大家一起关注,欣赏!  
兩个红山玉韵展品,开门!
珍贵国宝文物。。。。。。



{:soso_e100:}
青玉勾云佩

同是勾云鸟,
个个显不同。
光兼溢彩,
虽残获新生!{: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15:39:03 | 只看该作者
三肖居 发表于 2015-2-9 15:06
青玉勾云佩

同是勾云鸟,

残而不废!
弥足珍贵!

{:soso_e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2-13 10:15: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静净 于 2015-2-13 10:17 编辑

{:soso_e181:}朋友们观看红山玉韵展品,设想您旳藏品也要在联合国大放光彩 ,您有些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5-2-13 10:30:52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3:}{: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2-13 13:36:01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6:29: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静净 于 2015-2-15 16:52 编辑
静净 发表于 2015-2-13 10:15
朋友们观看红山玉韵展品,设想您旳藏品也要在联合国大放光彩 ,您有些什么。。。 ...

玉鸮应能飞进联合国
红山文化玉鸮(猫头鹰) 长3.3厘米

                                   红山文化玉器造型分析

红山文化玉器造型独特,题材多样,雕琢工艺和用玉制度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时代风格。其文化内涵深奥,远远超出了其他地域的史前文化。从美学的视角来考察红山文化玉器的工艺特征,能够从器型上达到认识红山文化的审美特点。

一、动物类玉器造型,突出表现其头部特征,以局部统摄整体,以头部表示整个动物。以头部特别是眼睛为代表,抓住最具特征性的部位表现全貌,这是红山玉器工艺手法的特点之一。

二、简笔勾勒,大写意,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红山人很重视对线条的运用。线条是表现形体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红山人深谙线条的表现效果,所以在红山玉器中随处可以见到线条的运用。红山文化玉器的线条有阳纹(凸起纹)、阴纹(刻线)、也有阳纹与凸脊并用,和阴纹与凹沟并用(瓦沟纹)等等。

三、大胆想象,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事物,用他们的奇思妙想解释自然,表达他们对自然界神奇力量的向往。对于红山文化时期的勾云型玉器,红山人到底用它来表示什么,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其实,它表现的是自然界云雾蒸腾、阴阳翻覆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对宇宙阴阳相互作用的解释。自然界有很多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自然现象都是在这种作用下生成、运行、消亡。反对称的勾云型玉佩就表达着这样的观念。红山文化时期是巫玉时代。由于原始宗教崇拜的原因,很多器型是神、人、动物的结合体。从艺术角度审视,它给人以崇高、肃穆的感觉。

红山玉器是那个时代人们思想意识的载体,从美学的角度看,它们表现了红山人的聪明才智,反映出他们初步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从工艺的角度看,他们创造的玉器技法精良,都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

——席永杰教授(赤峰学院院长、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在2006年赤峰首届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发言稿




局部图欣赏
头部


另外一个角度(由往下看)


另外一个角度
(看雕工)






玉鸮背面横穿鼻状单孔,用以拴绳系挂作为墓主人的饰物,起辟邪厌胜的作用。
(玉质逐渐白化过度自然)




此红山文化玉鸮为薄片状(边缘薄如蝉翼)






微距图
















大家看看,点评!{:soso_e160:}{:soso_e181:}{: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5-2-19 02:17:15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天珠,红山文化玉器鉴定,陨石,任南,赤峰,古玉,史前文明,中华古玩,华夏收藏,雅昌,古玩收藏,古玉鉴定,玉器鉴定,战汉玉器,三星堆文化,良渚文化,战汉玉器,收藏家,中华古玩,华夏收藏,红山文化玉器,宋代官窑瓷器,汝窑瓷器,和田玉器,鉴定,铜器,拍卖,宝石,绿松石,遗址考查,考古,战国玉器,秦代玉器,秦朝,明清玉器,德化瓷器,玉观音,佛像,建白瓷,定窑,玉猪龙,龙泉窑,越窑,定瓷,任南红山,百度,佛教,手串,木器,傢具,摄影,字画,书画,名人,茶艺,红木,黄花梨, | 只看该作者
没局部微距,看不透。祝新春快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9-16 18:37 , Processed in 0.0634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