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90|回复: 63
收起左侧

再探牛河梁:6000年风雨神都的云中绝唱(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3 10: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3szKb0gy6PkO96oQZd5.jpg
一、中华文明之源——牛河梁遗址以及其它重要红山文化遗址分布图。在辽宁省西部有一条著名的河流名为大凌河,她也是辽宁省西部最大的河流。大凌河在汉、唐时称白狼水,辽代称为灵河,金代改称凌河。大凌河不仅是辽宁省朝阳市的母亲河,而且与内蒙东部的西拉木伦河、老哈河等一起,共同发育出古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根系之一——红山文化。图中红色数字所标志的地点分别为,1:赤峰红山后;2:翁牛特旗三星他拉;3:巴林右旗那斯台;4:巴林左旗尖山子;5敖汉旗四家子;6:建平县五十家子;7:围场县下伙房;8:锦西县沙锅屯;9:喀左县东山嘴;10:牛河梁;11:阜新县胡头沟;12:盘锦市郊;13:康平县郊;14:开鲁县坤都岭;15:科左中旗新艾力。

003szKb0gy6PkO9eHd234.jpg
二、牛河梁遗址群的卫星图片。十六个遗址集中分布在海拨六百多米的山梁和谷地,到目前为止,新发现遗址的数量还在增加。数条现代公路以及铁路穿越牛河梁而过,其中京四高速公路为了这个遗址的保护,特地改道而偏移向牛河梁南部的高山,并为此而专门开凿了三条隧道。五千至六千年前,牛河梁的繁荣极有可能与这条古人类迁徙的通道有关,在中国东北部,它既是从蒙古高原进入东北平原的中间站,也是东北亚人群南下进入华北平原和中国中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此外,在五千五百年前牛河梁地区的生态比现在要好,而且当时的气侯也比现在要湿暖一些。与其它红山文化遗址相比,牛河梁遗址所遭到的破坏相对而言要小很多,这体现于相当丰富的考古成果。
003szKb0gy6PkO9AAZi18.jpg
三、牛河梁遗址全景图(左侧),从牛河梁远望南边的木兰山。牛河梁位于朝阳市建平县西南与凌源市的交界处。凌源,意即大凌河之源。牛河梁得名于牛儿河,又名牤牛河、牛耳河、牛录河,蒙语则称土里根河,图尔根河。故牛河梁亦称牛儿河梁、牛耳河梁、牛录河梁。据地方志记载,牛河梁曾名为摩天岭,蒙语则称锡默特山。牛儿河本是大凌河较大的一条支流,牛河梁则是这条支流的发源地。
003szKb0gy6PkO9NNeL9f.jpg
四、牛河梁遗址全景图(右侧)。本博以为,牛儿河、牛耳河、年录河皆为同名异传,而灵河、凌河亦是同名异传,说不定牛儿河本来与无甚关系,倒是灵河一说更加符合牛河梁的神秘特征,因为牛河梁既是摩天岭,则此岭下之河岂不为灵河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0: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山车 于 2015-2-3 10:26 编辑

003szKb0gy6PkOa5jwdd1.jpg 五、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女神庙)所在山梁的地势。所谓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即以此地为中心分布。当然,目前所知的所有十六个地点的分布,并不一定都在牛河梁上,只不过是以这个中心地点名命而已。牛河梁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从小里说,位于辽宁建平县、凌源市与内蒙古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往大里说,位于辽宁省、河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这二省一区的交界处。不过,这些现代的行政区界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这些区界在6000年前并不存在。牛河梁地区真正耐人寻味的地方,在南北方向它是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的地带,在东西方向它是东北地区通往蒙古草原的前沿地带。所以牛河梁具有这样的特质:东北地区的渔猎文化、蒙古草原的游牧文化与华北平原的农耕文化在这里汇合,在远古时期,它也是这三种文化的人群往来迁徙与交流的咽喉地带。本博细读《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蓦然感觉到伟大的神,总是诞生于一片荒凉与贫瘠之地,一如巴勒斯坦成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而荒凉的巴勒斯坦却位于亚、欧、非三洲的交通要冲,亦是东西方文化之交汇点。而牛河梁地区只到现在亦不能称之为适合于农耕之地,考古学家们没有在这里找到古人开展农耕与生活的遗迹,却发现有庙宇、祭坛和大量的积石冢。有学者称这里在五千多年前出现了最早的国家形态,但本博不以为然:这只是一个奇特的原始宗教中心,一个神国。也许它还是一个位于远古交通枢纽之上的贸易中心与文化交流中心。中国自古有祝融作市的传说,祝融是地位极高的神职人员,是古代巫师的首领,相当于一个大主教。宗教是如何与原始的贸易活动发生联系的呢?因为宗教活动是远古先民们最重要的公共文化活动,宗教活动可以聚集大量分散的人群。所以只到今天,凡有庙会的地方就有集市,有贸易。反之,凡大型的地区交流、贸易中心,必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庙宇。可以想象:牛河梁众多的古代僧侣们并不亲身参与农耕以及狩猎活动,但是他们却能从贸易、祭祀以及朝圣活动中受益。他们为周边人群提供了重要的娱乐活动以及信仰。
003szKb0gy6PkOamr1C00.jpg
六、第一地点第一建筑N1J1(女神庙)全景。土木建筑的半地穴式神庙基址。到目前为止,这里只是经过初步的试掘,正式的考古发掘还没有全面展开。作为神庙,这个长度只有18米,最大宽度只有9米的地方可能略显狭窄了,这与现代庙宇根本不能相比。也许这处庙宇只是牛河梁上当年众多庙宇之中规模并不算大的一个,而其它的庙宇也许尚未被发现,或者早已被漫长的岁月冲蚀掉了。
003szKb0gy6PkOaEXOhb9.jpg
七、女神庙被发掘以前的样子。山岗上满是现代人工种植的松树林,为了发掘,一些松树被砍掉了,留下一片树桩。在这样一片到处是砾石和沙土的地方,种植松树也许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003szKb0gy6PkOaWijv11.jpg
八、女神庙的主神,泥塑人像头部及肢体出土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0: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山车 于 2015-2-3 10:28 编辑

003szKb0gy6PkOb9qYNc9.jpg 九、女神像头部。头上有箍,耳垂上有穿孔。据说在出土时,神像的口内还残留有用贝壳制作的牙齿的痕迹。
003szKb0gy6PkObmijL51.jpg
十、女神像头部侧面。神像额部以上有箍,但具体是什么样子,不得而知了。
003szKb0gy6PkOboA7G9c.jpg
十一、女神像的线描图。现在她被人们称为女娲,但是不是真的女娲却很难考证了。人们或许不必众口一词,除了女娲便再无别的想象力,她或许只是当年牛河梁上众多女巫中的一个,亦或许她只是一群巫师所共同尊崇的女姓始祖。在牛河梁,男、女巫师不会因为性别的不同而出现地位上的差异,不过自古以来女性似乎更善于与神灵沟通。
003szKb0gy6PkObwxajf3.jpg
十二、女神像眼内玉睛的正面和反面,玉睛为淡灰色滑石质,背面为钉状,直径2.3厘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0: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山车 于 2015-2-3 10:32 编辑

003szKb0gy6PkObH1cYc0.jpg 十三、女神庙出土的泥塑人手残件。
003szKb0gy6PkObOu9i18.jpg

十四、女神庙出土的泥塑人像乳房残件。
003szKb0gy6PkObYByE08.jpg
十五、出土的泥塑人像上臂部分残件。神庙内的神像不止一个,从目前发掘的情况来看,大约有五、六个个体的残留,这些泥塑人像有的如真人大小,有的则是正常人体比例的两倍或者三倍。此外还有一些动物泥塑的残留。
003szKb0gy6PkOc6iF90f.jpg
十六、女神庙出土的泥塑熊爪残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0: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山车 于 2015-2-3 10:38 编辑

003szKb0gy6PkOcjIuF85.jpg 十七、女神庙出土泥塑熊的鼻吻部位和泥塑的熊下颌残件。
003szKb0gy6PkOcrFUr77.jpg
十八、女神庙出土泥塑猛禽残件——鹰爪。
003szKb0gy6PkOcEbUSb2.jpg
十九、女神庙出土泥塑猛禽残件——鹰翅。对照第16地点4号墓出土的玉鹰,可以发现这件泥塑的鹰翅与玉鹰翅膀所用的表现手法是相同的。由于女神庙直到现在并未经过完整的发掘,我们不知道这座庙宇还有没有其他表现动物崇拜的泥塑,以及这些动物形象的出现到底是作为守护神,还是作为祖先神?毕竟,以动物作为祖先神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普遍的,特别是在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年代。
二十、泥塑鹰翅的线描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0: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山车 于 2015-2-3 10:46 编辑

003szKb0gy6PkOmJ5hg7a.jpg 二十一、女神庙内墙彩绘壁面的残块。

003szKb0gy6PkOmSB2J2d.jpg
二十二、女神庙出土的熏炉器盖以及圆底钵形器。

003szKb0gy6PkOn7WLsde.jpg

二十三、女神庙第2建筑址西山台边缘处的圆坑状遗迹。在第一地点,除了女神庙之外,还有另外3个建筑址,那是3个用石头砌墙筑成的山台。第2建筑址北部山台的边缘发现有大片红烧土堆积,在此地采集到一些泥塑人像的构件,这里是否是另一座庙址尚不能确定。但是本博猜测,神庙周边的山台和灰坑,很有可能是一些制作陶器的现场。女神庙及其周边位于山梁的斜坡之上,由于这里的地形不适合摆放大量陶器,所以要在土坡上砌筑石墙,这样就便于在石墙内填土形成较大的水平台地。台地边缘的土坑以及大片的红烧土,正是烧制陶器的火塘。
003szKb0gy6PkOnp5oW06.jpg
二十四、女神庙第3建筑址表层的陶器碎片堆积。这些都是无底圆筒形陶器的碎片,大约有上百个圆筒形器的个体。在这个制陶坑的坑底以及坑壁上,都发现有火烧的痕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0: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山车 于 2015-2-3 10:50 编辑

003szKb0gy6PkOnzsYNc1.jpg 二十五、女神庙3号建筑址出土的陶筒。这是牛河梁特有的宗教用陶器,一种没有底的圆筒。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令人信服地指出它们的用途。这些圆筒常见整齐地排列在积石冢的周围,看似守护着冢内的神灵。牛河梁遗址出土的陶筒有数千个之多,这些圆筒的高度约2060厘米,高矮不一,直径约20多厘米。
003szKb0gy6PkOnBZpMba.jpg
二十六、陶筒的线描图和剖面图。
003szKb0gy6PkOnOPXR6b.jpg
二十七、女神庙第4建筑址内的柱洞和火塘。在这里发现了一些古人类的生活用品,包括一些石器和陶制的炊具碎片,因此,本博推测此处遗址可能是一个厨房,因为即便是巫师们也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
003szKb0gy6PkOnTJFAbe.jpg
二十八、女神庙第4建筑址出土的石饼(锤)和带圆窝的石件(臼),这似乎是用来加工坚果的工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0: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山车 于 2015-2-3 10:54 编辑

003szKb0gy6PkOo1T8Vbd.jpg 二十九、牛河梁遗址第10地点出土的陶罐,这种陶罐在牛河梁遗址墓群中比较典型。一般来说在牛河梁遗址积石冢下层的墓室中会有一两件这样的陶罐陪葬,而在年代较晚的上层墓葬中基本上已不见陶器陪葬了,要么没有陪葬品,要么只有玉器陪葬。
003szKb0gy6PkOo8U4c64.jpg
三十、上图陶罐的线描图。罐身的彩绘,似乎能说明红山文化地区曾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存在着密切的交流。在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被发现之前,人们根据传说认定民族女祖先女娲出生于仰韶文化地区,但是牛河梁遗址女神庙的发现,使这一地区很快成为研究女娲文化的新热点。本博以为,女娲的传说极为古老,这个传说随着民族的迁移从而实现跨地区传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而很难确定一个地方存在女娲崇拜,这个地方就一定是女娲的故乡。
003szKb0gy6PkOow3piec.jpg
三十一、牛河梁遗址第1地点(女神庙)与第2、第3地点的相对位置图。第2地点距第1地点正南1050米,而第3地点距第2地点只有190米。我们可以看到有两条公路和一条铁路经过这里,很可能这里曾经有一条古道,古道边的山坡上就是神庙。
003szKb0gy6PkOoP9cj47.jpg
三十二、第2地点全景鸟瞰。第2地点(N2)位于建平县富山乡张福店村马家沟村民组西830米、牛河梁山梁南段一鞍脊状山岗上,海拔高程约625米。第1地点的神庙就在山坡高处,俯瞰着这一片庞大的积石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0: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山车 于 2015-2-3 11:00 编辑

003szKb0gy6PkOoP9cj47.jpg
三十三、第2地点一号冢(N2Z1)全景鸟瞰。古人往冢上堆石头的风俗不知起于何时,内蒙古草原的敖包、青藏高原的玛尼堆,都是这种积石风俗的流传与体现。《山海经》记有禹所积石之,恐非为治水而积石也,可能也是为坟墓而积石。积石的用意,最初可能是为了使这些坟墓免受风雨的侵蚀,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时间长了,积石演变为一种宗教仪式,以表达人们对于祖先和神的尊敬。
003szKb0gy6PkOpCNgr5f.jpg
三十四、第2地点1号冢出土的扁钵式筒形器。这也是一种谜一样的宗教祭祀用陶器,因为它也是没有底的。
003szKb0gy6PkOpMANVf7.jpg
三十五、第2地点1号冢出土的扁钵式筒形器。如果是比较高的长筒,人们很容易得出结论说那些长筒的作用是为了通天。但是这种推论却并不适用于这些扁平而且带有收口的陶筒。它很像现代用于盛装围棋子的钵子,只不过依旧是没有底的。曾经有人猜测这些筒形器其实是一种陶器座,上面可以放一些陶锅或陶钵。但是这种猜测很快就被推翻了,原因是它们仅仅只是出现在积石冢冢界石墙的内侧,是一排排一圈圈整齐地排列着的,数量多达数百只。因此这些陶筒只能是用于宗教祭祀的专用陶器,而不是普通的生活用品。而本博以为,仍不能排除这些陶筒就是陶器座,不过它们不是厨房所用的陶器座,而是专们用于放置供品的陶器座。想象一下:五千多年以前,这些陶筒每一只的上边,其实原本都放着一只陶钵或者陶罐,来这里祭祀的人们,都会十分虔诚地向陶钵或陶罐里放入自己带来的供品,这些供品包括各种可食用的坚果,可能还包括肉类。这些供品理所当然会成为看守或者是管理积石冢的僧侣或者巫师们的食物,他们就住在离此不远的山梁上。除了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祈雨、偶尔用巫术为信徒们治病之外,一些巫师特别是女巫,还是制作陶器的高手。当然,现在的考古结果是积石冢里的陶筒占了绝大多数,而陶钵或者陶罐只是少数,这可能因为积石冢在荒废之后,几千年了,具有实用功能的钵和碗、罐逐渐被路过这里的人拿走了,而无底的陶筒因为太笨重并且实用功能不大,因而遗留下来。
003szKb0gy6PkOq3aPl5f.jpg
三十六、N2Z1M25(第2地点1号冢第25号墓)全景。为了达到一定的深度,所以才掘了这么多的台阶,一直到达基岩层。这是牛河梁积石冢下常见的石棺墓之一,而在一千多年以后,龙山时代的陕北的神木石峁也流行这种石棺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3 10: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0:}{:soso_e160:}{: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4-19 09:50 , Processed in 0.06038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