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任南红山文化网史前人类文明研究组.张骏伟与任南历经两年探索发现史前文明符号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15:13: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古玉,对于收藏界来说并不是近几十年来的新生事物,早在很久以前古人们就对红山玉件有所发现,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器形难理解,材质具有争议性,科技鉴别至后及以和田为首的各地方玉的打压)而没有受到重视,多年来一浪高过一浪的各代玉件的拍高更上让红山古玉相对沉迷,但是(金子)宝贝总要发光的,随着几次红山玉在拍卖会的惊人走高,直追老三代而令今人重视起来。然而就是这春天般的形式却使红山玉走向了两难难,三难难甚至是多难难的地步,这其中包括造假(当然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玉界这已是老得不能再老的故事了),在仿商周、春秋、战汉、宋、明、清三代中练就了一身“硬”功夫仿造大军,毫不费力的将他们的“红山”以批量的形势推向了市场,搞得专家们纷纷落马,更有端着铁饭碗一边观虎斗的也不占少数。一时间谈红色变!专家盯不住了,拍卖会自然就盯不住了,本着对客户的负责的态度,拒红于门外这样的事也就不新鲜了,大量的真品就这样只能私聊了,而这一后果就是真品外流,专家不说话,海关没咒念,所谓的工艺品就这样,让老外用那没事偷着乐的人民币价格带到地球的另一边了,就这样等等、等等的问题,放在了我们的面前,从而不难想象国人一定很生气,后果和结果一定很严重。

让我们祝愿任南红山文化网征征日上,成为红山爱好者心中的雅虎、新浪!

──盘古原创(要转载不用打招呼)

82#
发表于 2008-5-1 17:01: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早晨出现光点之后山上发现方形岩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 17:03:11编辑过]
83#
发表于 2008-5-1 17:09:00 | 只看该作者
老师辛苦.注意休息.节日快乐!
84#
发表于 2008-5-2 14:11: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214111679155.jpg[/upload]

0.jpg (129.24 KB, 下载次数: 0)

任南红山网史前人类文明研究组.张骏伟与任南历经两年探索发现史前文明符号

任南红山网史前人类文明研究组.张骏伟与任南历经两年探索发现史前文明符号
85#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01:03: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古玉,对于收藏界来说并不是近几十年来的新生事物,早在很久以前古人们就对红山玉件有所发现,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器形难理解,材质具有争议性,科技鉴别至后及以和田为首的各地方玉的打压)而没有受到重视,多年来一浪高过一浪的各代玉件的拍高更上让红山古玉相对沉迷,但是(金子)宝贝总要发光的,随着几次红山玉在拍卖会的惊人走高,直追老三代而令今人重视起来。然而就是这春天般的形式却使红山玉走向了两难难,三难难甚至是多难难的地步,这其中包括造假(当然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玉界这已是老得不能再老的故事了),在仿商周、春秋、战汉、宋、明、清三代中练就了一身“硬”功夫仿造大军,毫不费力的将他们的“红山”以批量的形势推向了市场,搞得专家们纷纷落马,更有端着铁饭碗一边观虎斗的也不占少数。一时间谈红色变!专家盯不住了,拍卖会自然就盯不住了,本着对客户的负责的态度,拒红于门外这样的事也就不新鲜了,大量的真品就这样只能私聊了,而这一后果就是真品外流,专家不说话,海关没咒念,所谓的工艺品就这样,让老外用那没事偷着乐的人民币价格带到地球的另一边了,就这样等等、等等的问题,放在了我们的面前,从而不难想象国人一定很生气,后果和结果一定很严重。

让我们祝愿任南红山文化网征征日上,成为红山爱好者心中的雅虎、新浪!

──盘古原创(要转载不用打招呼)

86#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6:36:00 | 只看该作者
 

                                                            公告

任南考古队根据大量证据提出了关于对辽东半岛和古辽阳看法的一些史前新视角,显然这个视角的内容是从司马迁以来人们希望得到证实和解决的历史问题。

找到了一个文化遗址,提出了一点初步研究,需要有一个初步完善。为此任南考古队拟再次进入辽东半岛的古辽阳地区。本队拟由国内外自愿者参与组成,干粮自备。建议相关部门派“观察员”随队参议、指导。本队人数不限,先天公称成份不限。“手册”届时将以公告形式另行发布。

此致

任南考古队

 

[此贴子已经被任南于2008-6-14 16:14:02编辑过]
87#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6:38:00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的金山

任 南 刘卫东  张骏伟 (征求意见稿)

      山海经中记载的 《昆仑山》,该山是中国的 女人山,中国人的 天妈 潦天妈(音老)。该山四面呈四个女阴形面,火焰形山体,九沟二十八岔,上圆下方,山顶正南九个山头,绕山一周二十八个山头。并且老百姓认为:此山可预报天气。此图为该山的南立面,方位朝向正南。由此山向北至首山共“丸十山”45公里,文化内容及相关文化内容与《山海经》记载同。 辽阳市政府对首山、通明山(窟窿山)的官方说法: 首 山 座落在辽阳老城西南7.5公里,首山镇马伊屯村后,东经123°05′25″,北纬40°13′48″。其峰不高,为海拔198.9米。其体不大,面积1平方公里。其草木不丰,植被率20%。它在辽阳城西南为第一高地,孤峰耸峙,其东、西、北三面,则一派平原。山势蜿蜒西南行,千山诸峰自此起首;或山形圆耸突起,犹如人首,因而得名。山不在高,有韵则名。首山是一座名山。据《三国志?魏志》记载,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六月,司马懿率大军到辽东(今辽阳)征讨公孙渊,擒斩于此。《新唐书》称此山为“马首山”。唐太宗征高丽时,曾驻跸于此,并留有诗句:“驻跸俯丸都,伫观妖氛灭”。因此,首山又名“驻跸山”。《辽史?地理志》作“手山”。从山下东北方向看去,山形恰如手掌。通明山 位于辽阳县下八会乡,东经123°08′24″,北纬40°56′34″处,一峰凌空起黛,斗绝矗立于万仞之巅。远处望去,怪伟披离,青峦翠(山献),云气蒙蒙,岩岫在明灭有无中。峰巅的北顶,有一狭长石洞孔,山下望之,纵约4米左右,豁然峰峦间,透露一线青天。叫这山作窟窿山。后来,又改称为通明山。 通明山是千山九百九十九朵莲花峰里的一朵,南端第一峰,海拔标高770.4米,山体面积8平方公里,植被率90%。山上青松荫荫蔽蔽,岩石瑰诡,崖壁峭峻,奇奇怪怪,真是出于大自然造化意表。崖边涧畔,葛萝蔓引,苔藓斑剥,野花草药,不可指数。 晚清张之洞对通明山的说法: 通明山 泰山何巍峨,支尾直北走。百里一起伏,阴阳自分剖。众峰罗儿孙,峻岭试培塿。兹山特权奇,崛然拱岳后。踞形若置箕,圆顶如覆瓿。树燥泉源微,草丰土力厚。苍翠岚色妍,凸凹石骨丑。当阳具二孔,洞达左与右。摩挲至正碑,苔藓蚀螭首。所言山穴中,光明绝昏黝。堕月辉东流,杲日景西受。行云时出入,飘风历前后。谁凿混沌窍,傥辟仙灵牖。为想鸿濛初,造出天地手。徂徕及新甫,平揖与之友。虚中乃生白,秀外或非偶。责实名必循,妙理寓陵阜。荡荡尘翳空,吾以师无垢。张之洞,字孝达,一字香涛,晚号抱冰,考古爱好者,南皮人。同治癸亥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山海经中的首山和昆仑山:山海经卷一南山经“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山海经卷一南山经“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出,以至箕尾之山,丸十山。” 山海经卷二西山经“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诸毗,槐鬼离仑居之,鹰鹯之所宅也。东望恆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 山海经“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归山” 山海经卷十二,“海内西北陬以东者。蛇巫之山,上有人操柸而东向立。一曰龟山。西王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今之《铁架山》地区。泰山即太山,窟窿山古名太山, 十座山峰组成的潦山即“太行”。另一解:泰字为天门流水,故泰指的是南天门,有天门的山即为泰山。规山即龟山“天极”仙人台。窟窿即崑崙意为女人阴道。 北京的金山任 南 刘卫东 张骏伟 (征求意见稿)地处西北太平洋地区的辽东半岛《鞍山》地区(包括辽阳县、海城市)存在两个史前“玄鼋国”。2008年4月,任南科考队对“玄鼋国”进行了继《山海经》之后的一次重要考察。大量证据表明所谓两个玄鼋国就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的两个轩辕国,即夭之国和沃之国。《山海经 大荒北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这是《山海经》对北太平洋白令海无齿海牛的描写(体重达6400公斤,由于人类扑杀该物种于1854年灭绝)。《大海牛》标示了西北太平洋这一明确的地理范围。根据《山海经》,古轩辕国有若干个与陆地相邻的海可以称作西海,就是萨哈琳半岛、日本列岛、 朝鲜半岛、辽东半岛等陆地、岛屿。《山海经》记载了在某个历史时期,轩辕国的居民包括朝鲜、倭国、毛民等族群。山海经是从讲述临于古渤海东岸“临于西海之上”的《首山》开篇的。根据《山海经》,上述陆地只有辽东半岛的古辽阳地区近些年发现的古遗址与山海经中关于轩辕国的记载可以进行一对一的匹配,故可以认为轩辕古国的中心地区在辽东半岛无误,即今鞍山市、辽阳市、海城市。轩辕国是一个巨大、浪漫的史前文化宝库,这个文化与中华文化等文化具有本质的联系。即《易头》——太阳文化《易经》。鞍山地区存在大量的古文化符号“天文图“这些天文图可大致分为四种组合,1、是天文图,2、是易经,3、易经排列的天文图,4、天文符号组成的易经。5、承载这些古文化的自然条件组合也具相同意义的文化符号,就是说这些古文化符号赋予这些自然环境一个文化意义,自然环境也成为了文化环境。古文化遗址寓于自然环境之中,囊括了天、地、人,日、河、月。显然这些古文化尤其是其中的“易”文化符号的文化属性可以称为“古易经”。古易经就是天书,天书说明的是一条天地人相通的模式,而天书是由天河流出的。其中的这些符号是易经符号吗?这没有错,易经就是易经。如:易经的《三才图》的四种表现符号组合形式:1、易头、寅、月。2、日、河、月。3、太极、两仪、四向。4、天、地、人。太阳的大名为《易头》,易头是东北人世代对太阳的称谓,如:大石龟背负的是太阳、天河、月亮。这就是《易经》易经也是“太阳经”。谁在这些山上石岩之上搞了那么多易经符号,这些易经出现在什么年代?确指《山海经》与这些遗址的关系。确指最早的易经天地人符号的使用者为《孤山人》(三——十一万年)。确指轩辕氏即玄鼋氏,这是些认识这个古文化仅有的途径。这些情况归结为郭沫若先生的著名论断“黄帝轩辕氏实为天鼋氏”。天鼋就是玄鼋,玄鼋就是轩辕,轩辕就是黄帝。这些遗址记录了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古老国度关于太阳的文化意义,这些大规模的古文化遗址都是以《易头——太阳》为先导的。 山海经卷一南山经,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出,以至箕尾之山,丸十山。鹊山即今之首山,箕尾之山即今之窟窿山“昆仑”。山海经记录了“帝之下都”有一条有十座文化山峰组成的十巫上下于天的通道,它的北端为《首山》南端为《昆仑》故可以认为这是一条通向《潦天》的“线”。这就是老天(潦天)之下的《帝之下都》——《潦阳》。所谓《辽阳》的中线模式是一部通向昆仑山上的“天梯”。 至少山海经认为这里的古人曾经确认从前他们这里有过十个太阳。其中有九个太阳落在昆仑山上,故昆仑山“其光熊 熊,其气魂魂”呈九首火焰型山体。(山海经卷二西山经)“北斗”指的是十山之中的铁架山地区符号群中的十座土石堆中部分石堆图案。 有四条中心线可用来相互参照,进而告诉了大家这里有一个古文化,这四条线是: 1、北京的旧城的中心线。 2、印第安人的画《轩辕黄帝族酋长礼天祈年图》。 3、山海经“灵山十巫上下于天的道、天道”。 4、鞍山市东部山区由十座文化山峰构成的文化山峰线。在此之前的文本中谈及的线本文不赘述,本文重点介绍北京的线与鞍山的文化山峰线的比较。北京旧城有一条中心线,这条中心线“指向辽上京”,但是应该说辽上京的中心线指向了北京。因此,北京城旧城中轴线的古文化渊源应该另有来头。这个来头应该在辽东半岛“古轩辕国”的“帝之下都”《潦阳》(辽东京)。北京的中心线,这条中心线的主要内容是,由南向北,前门、天安门广场、华表、金水和金水桥、天安门、故宫、景山。这条线的主要文化内涵就是《河图洛书》。前门代表的是《昆仑山》以前门为代表的天安门广场就是天,前门就是金山《昆仑》。华表是天地界的界桩,也可以认为是天门的门柱子。天安门结构为上下两层,下为昆仑山意为天,五门即五道“天五”,天上为天门,天安门实为《南天门》。金水桥是水渠,金水实为天水,源于昆仑山为代表的天上,天安门广场即天上,天上的天书及天水沿金水桥由南向北流入紫禁城,内金水桥意为流入,紫禁城就是地上的天宫,是天之骄子居住的地方,所谓龙的传人是在这里进行的。景山就是地,其中“万春”之地应该就是所谓“金井”北京“天”的中心在正阳门。天安门是上下于天的通道“天门”。“地”故宫。“回归”的中心点在井山即“景山”。这样,由金山、金水、金井组成的是天地人的三才格局。鉴于上述图形均寓于《三才》这一基本图形之中的基本规律,根据这一破天荒的浪漫证据,可以认为,这个天地人格局的文化意义就是《河图洛书》河图洛书就是所谓天书。它的南端指向金山《昆仑》之上的太阳。作为北京旧城中心线所演绎的原型,“河图洛书”就是在辽东半岛的古《潦阳》。根据《山海经》我们可以确定山海经中由“河图洛书”组成的一条“帝之下都”的那条中心线。首山 、 灵山 、 双山 、 巫山 (汪家峪)、 西王母山(汪家峪)、昆仑虚(铁架山)、八禺之岩(大孤山)、丰沮玉门(玉树顶)、龟山(仙人台)、窟窿山(昆仑山)。这条线全长45公里,南偏东2——5度。这条线也是天、地、人分布。其中的“天门,玉树顶”即山海经中的“丰沮玉门”天地人连成一线谓之丰。天水旁有一“玉柱”谓之沮,沮即雎,雎鸠:男女生殖器。玉树顶上U型山体“沮水穿山底而过”沮水即天水。沮水之上,彼此相互对应的两峰之间谓之“天桥”,《桥山》此之谓也。桥山上有月,月的下玄为天水流出的漕,上玄为天桥,水旁有沮,三者之和为“女”字。雎鸠就是龙凤,所以:所谓天门实际是内含龙凤的女性生殖器。 根据这条线所承载的古文化,我们可以判定北京城的中心线源于《山海经》中的《帝之下都》“中心线”。它们的南端均指向《易头》——太阳,方位阳天丙位,表现的共同的文化内容是《天地人》三才。 辽阳就是山海经中的潦阳,潦阳就是通向太阳的天路《辽阳》。人们是沿着这条天路奔向太阳的,称作《辽了》意为“跑没影了”。 老人去世谓之“潦了”就是上天了的意思。山海经中的《夸父逐日》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关于夸父“辽上天”的故事。 北京旧城中心线实际是十字线结构,潦阳的中心线也是呈十字结构。这个结构的基本特征与“西王母”大十字的基本结构特征、功能特征出于一辙。在这些遗址中,大十字是易经的载体。古十字是一个世界级大迷,对这些大十字的判读的重大文化意义显而易见。如果证据证明,这些宝贵的遗址是古《萨满教头》,那么关于我们的史前史最遥远文明的那一部分就值得从头再研究一遍。 人们认为大十字是万相的也是万国的,《大十字》以经是高度抽象了的文字并且被高高在上应用至今。大十字也涵盖了洪荒文明,应该是洪荒文明的总和,易经也在其中。 图:古易经符号群中的一枚十字 一些证据的假说 1、太阳(易头):东北,《易经》的第一位就是太阳,故东北民间世代称太阳为《易头》。 2、西王母:西王母的生殖器就是女娲。寅(银)河即西王母。人源于寅河。故东北民间对“人”称为“寅”。生孩子称为“寅孩子”穿针引线叫做“寅针”。 昆仑是西王母的头、 王母的双乳、生殖器就是太极、两仪、四向。 3、昆仑山:山海经中记载的昆仑山在帝之下都,喀喇昆仑山,石头喀喇上的窟窿故名。昆仑山原名窟窿山。“喀喇窟窿”,也是东北民间土话。 4、沮就是华表,是中华民族魂的源、民族英雄。 5、天安门、南天门与辽河源金水河原型即辽河源,源于天门即山海经中的《丰沮玉门》。景山(井山)即源于《羊耳峪》古遗址。河图洛书在“帝之下都”,一部潦山就是河图洛书。华表以南为天以北为地,地上的内容来源于天,人和他们的文明自天而来又上天而去。玄鼋氏、西王母、男女、河图洛书、河图洛书、太阳、月亮、天鼋氏等等源于天上的银河。根据古遗址,天上的日月星辰“银河”(寅河)人河就是河图洛书,地上有图有书就是河图洛书,或河图“络”而为书就是河图洛书。络书应该就是最初的古汉字,河图应该就是汉字的源。天地之间最初的交汇是由月亮和华表开始的。这个文化的始点就在“南天门”。金水即羊水,即辽河源。山海经卷十三海内东经“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阳。”潦水源于潦山,潦阳就是今之辽阳,山海经说得很具体,潦山、潦水在潦阳,潦阳就是现在的辽阳,这没什么问题。《水经注》也认为“辽山,辽水所出”,和“水出辽山”。哪个山是辽山?辽山就是是潦山,潦山在辽阳。就是今之《千山》,具体位置在今鞍山、辽阳、海城,这也没有什么问题。自然由于潦山的存在充实了辽河古文明的内容,鉴于大小辽河就是大小潦河,那么潦河就是辽河,潦河也有大小之分,大潦河应是汤河、海城河,小潦河应是鞍山市南沙河。大辽河各水系都应看作“辽河水系”但它们最精彩部分在辽东半岛的古辽阳“潦山”。潦山山脉就是千山山脉,千山水系就是辽河水系。最初的辽河源于潦天,因此潦山文化所波及的范围内的水都是辽水。它的核心水源在南天门下的《青云泉》青云泉也是所有辽河的核心水源,南天门所在的玉树顶之上的玉树以南就是所谓辽天,潦天潦地界的标志,就是《华表》。华表代表的是天、地、人。这个南天门就是山海经中的所谓《丰沮玉门》这就是古《辽阳》。故所有的水都源于潦天,潦河就是天河。辽河是真正文化意义的母亲河。 6、圣母和十字, 外国人喊“我的圣母玛丽亚”,中国人喊“我的潦天妈”。外国人画十字,中国人双手合十,因此世界上有两位圣母和两幅十字架。他们的圣母和十字架在教堂里,我们的圣母和十字架躺在在山坡上晒太阳,他们的圣人抱在圣母怀中,我们的圣母是位待产孕妇。而圣母们的丈夫们形象都很模糊,等等。凡中国人每一天都要呼唤过一遍以上,“我的潦天妈”(潦音老),呼唤频率位居世界第一。并且女性对天妈的呼唤频率多与男性,这应该是《媽》的来源。但是老天的天梯全世界却只有一幅。老天在潦阳的上边,潦阳就是天妈。天梯是十字结构,十字表示的是天地水火土,十字是以天地人三才为基础的符号,十字是包罗万象的符号,在山海经之中灵山十巫与天梯与采药有重要关系,即巫和医同源,这里的十字天梯既发生了巫也发生过医。根据山海经,在某个历史时期,巫和医曾经是两个尖锐对立的政治观念。外国的十字架上有一个男的,我们的十字架上是一个女的,潦(老)天妈确有其人。可以继续对潦山之中潦天的认定:山上的原始符号表明中国数字都带有文化意义,如三代表的就是天地人,由一条水洛合天地人三才就是“丰”,天地人之合谓之丰,故丰字用于丰产等意,丰水源于天。天水从三处丫形山体流出称为“羊水”,潦字由三山三水构成,山就是窟窿山、仙人台、玉树顶。山海经卷十六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丰沮玉门,日月所入,”丰沮玉门,丰字三横为天、地、人,由一线(一条路)连接天地人就是丰字,沮水上有天,天即山,山之上有一且即玉祖。这就是千山玉树顶,就是南天门——月亮。山海经说:“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十巫能治病因为他们可以从此门上下于天并采药于天上。丰就是河图洛书,沮就是华表玉柱,玉门就是月亮,玉门与玉柱交媾于天门,这就是天门、月亮的主题。灵山十巫就是天生的。辽河水出辽山,辽水出潦天,潦天之水经由“丰沮玉门”即天门流出,这就是《辽河源》。玉门就是月亮,月亮就是女娲,月亮里面的图案就是山脉潦山,西王母就是天妈,就是潦天妈,女娲就是老天妈的生殖器,女娲流出的羊水就是辽河源。就是说:我们的老天妈和老天在古《辽阳》上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9 16:39:30编辑过]
88#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6:38:00 | 只看该作者
7、潦山之阳潦山之阴根据印地安人《轩辕黄帝族酋长礼天祈年图》该图的主题就是“阴地安”,死人有两部分,躯体和灵魂,灵魂向南进入天界,躯体安放于阴地,阴地安是祖先的墓葬安放于阴地的葬俗,例如该图人像的前胸的十字架实际画的是十座墓葬,中央墓是天地交合中的女阴,两块胸大肌是女人大腿。总之,该图是山海经“帝之下都”的“上天”示意图。鉴于该图与实地相符,故我们可以用所谓足资认定一词,应该认为印第安人的祖先就是我们的祖先,古中国就是轩辕国《帝之下都》。例证为遗址的第三部分(另文)。印地安人祖先的墓葬在太平洋这边的辽东半岛,印地安人的传统文化就是轩辕国文化。《阴地安》应该是实用萨满咒语,选择部落的居住地,内涵对故人的祝福、提醒故人的应知应会、注意事项、企盼故人再次回到人间等意。亦即由北向南,由阴到阳“一路走好”,阴地入土为安等即为“阴地安”。 8、关于大禹的神话夏和商是两个朝代,这两个朝代是怎么衔接的,找到这个衔接点能解决许多问题。山海经中有几个讲法很有意思。大乐之野,夏侯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 (山海经卷十六大荒西经)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威以舞”。(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 “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大荒东南隅有名皮母地丘”。(山海经卷十四大荒东经) “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斩耕厥前。耕既立,无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山海经卷十六大荒西经)大禹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山海经卷八海外北经) 共工臣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泽源,不幸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山海经卷十七大荒北经)这里面有一些名词:夏侯启、禹、相繇、夏后开、夏桀、成汤、夏耕之尸、耕。如果这是山海经对这一带山区原始符号所作的解释。可以按篇、现场指证,按人头对号。商既然是北来,那么夏是不是北来者,我们应该提出这个问题。这些原始符号的年代远早于夏。“成汤斩夏桀”是衔接点之一,值得研究。大禹治水禹所导积石山即“帝之下都”的羊耳峪西山“巴坟遗址”。如果谈到禹就得谈治水,那么:山海经卷八海外北经记“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意思大概是:相柳究竟犯的是多大错?顶多就是在河里撒了一泡尿,“厥为泽溪”,所以犯的是大错。故禹杀相柳,以示惩戒,从而保持了水的美好。为《大禹治水》云云。那么:山海经卷十七大荒北经改口了:杀相柳改成了杀相繇,相繇对环保格外注意,“其所歍所尼,不辛乃苦”爱护泽源,但还是被禹杀了。当然在古代一处水源也是一件天大的事。这两个讲法前者较合逻辑,但无论哪个说法,所谓“大禹治水”治理的都不是黄河而是不准随地大小便,对水源的治理是一件头等大事,意义重大。禹对水的严格治理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拥护和爱戴。但故事并没完,相柳何错之有?为什么改名成了相繇再杀掉?这说明有人栽赃在前,灭口在后,不好。或许为杀一警百。黄河的成功治理只有一次,是现代,黄河断流了水没有了,大禹在黄河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恐怕言过其实。那么:山海经的以下记录可与《巴坟沟》及其相关情景对号,收得率达百分之百。《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 《山海经?海外北经》“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 《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 那么:东山有个地方叫《巴坟》,这个巴坟场南北设置竟达六公里,均由原始符号标定,主要可分三块五个部分,它们分别是龙头山、坟、古采石场、石堆和水池、天台。坟两侧间距约三百米有两方“反天印”,北头为龟和天台,南头为龙,龙头山部分的原始符号分布达万平方米,其中符号九表示最大。相柳是否就是在这里水池中撒了一泡尿而掉了脑袋已无可考。这种方便事我们也干过,没大碍,时代不同了。后来的皇家园林《太液池》也是一池三山,山海经记“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其中三仞就是三山。不同的是后者是山中有池,前者是池中有山。山海经卷十八海内经记,“有窫窳,龙首,是食人。有青兽,人面,名是曰猩猩。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图:青云泉和华表 《巴坟沟》村村民说:“我们是世代给老巴家看坟的,所以姓巴。”巴坟正南即《龙头山》山上遗址原始符号群由东至西排列,涵盖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由南至北排列达六公里。山海经卷十五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是数字三,说的是“道”这个相当于:这么着吧、怎么着吧、那么着吧是个哲学问题,指的应该是岩刻《易经》三才图。 9、老毛子山海经卷十七大荒东经“有毛民之国,依姓,食黍,使四鸟。禹生均国,均国生役采,役采生修鞈,鞈修杀绰人。帝念之,潜为之国,是此毛民。” 后来的俄罗斯国历史很短但毛民国的历史却并不短,我国北方至今对北方白民仍然称其为“老毛子”,《内布拉星盘》如何到了欧洲值得研究。还有,东正教的十字架与东方有关吗?东方析是萨满教的,日本的天照大神、印地安人的祈祷、蒙古人的长生天、欧洲的大女神、北京的中心线、东方析,东方的大十字架,易经。轩辕国时就已形成了一个特有民风、民俗、土语,并传流至今,在遥远的过去这些文化都是大文化。 10、天狗龙形象是人类对狗的诠释,古人对日蚀和月蚀的解释是个大问题。日蚀是日月相交是好事,月蚀是天狗吃了月亮,所以有天门和天狗,平时天门吃了天狗 月蚀是天狗吃了月亮,西王母的生殖器受到了损害,所以不是好事。狗就是龙,龙的基本形象源于狗,甚至“狗子”是人类的小名,人与狗的关系和人与龙的关系是相依为命的关系,人对狗的尊敬产生了龙,人、狗间的复杂关系是原始动物群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人们把一个重要形象“龙”给与我们的好伙伴狗是不奇怪的。想一想原始人类和原始狗类的关系,狗不简单,它们并不仅仅是宠物。请大家想想看,是狗驯化了人还是人驯化了狗?例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故事中他们的婚配往往受到了狗的启发性启蒙,在人性备受摧残的一些年代,这种启蒙并没有来源于道貌岸然的老师和父母。再如人在动物中脱颖而出时,人类人格的形成是与非人类人格的对比中得到的,现在也是如此,例如孙悟空和猪八戒,汤姆和杰瑞。山海经中的各类动物群体就是这种对比的结晶,其中人的忠诚与狗有关等等。毫无疑问人的许多特质和高尚品质与狗有很大关系,天龙就是天狗,狗作为一个家庭的守卫者他们在做龙该做的事,因此它们是龙很正常,或者说龙图案中的主要成份是与人类最亲密的狗。对狗的蔑视是对人类自己文明的不尊重。一头雄赳赳的公狗忠实地守护您和您的家园,一头慈祥的母狗深情舔您的时候,您会发现它们把您当成了它们的孩子。我们再上溯到人始初,把狗和人的进化颠倒过来,我们会看到在狗始初,孤独的人类依赖的是狗,是狗伴随了人类的进化。狗是龙吗?在这里考验的是人类的良知。没错,狗就是天狗,黄狗就是天上的黄龙。 11、西王母的老家无头孕妇遗址《汪家峪》原居民无一人姓汪,几乎全部姓石。石姓源于西王母石像(无头孕妇)汪姓源于王母,显然,朝代更替,西王母的后代只有姓石才不犯忌,才能延续香火繁衍至今。 12、黄帝的性别山海经“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黄帝是个大美人,黄帝战蚩尤充其量是为了求偶而发生的械斗,由于没有天气预报选错了日子下了一场大雨,弄得乱糟糟。这种事现在也常发生。后来暴雨成灾,祸首自然是蚩尤,水灾后又出现了旱灾。还得找蚩尤研究再来点水。蚩尤死了也不得消停,出而反而是女人当家的特点。至于所谓“逐鹿”想吃鹿肉就得逐鹿,附会不得。 玉兵问题,阴器的护具 兵 男人“命根”的玉质护具 玉兵 甲兵 护盾。铠甲的心、裆、头盔共三个圆一个尖。“蚩尤作兵”甲兵,甲字:求偶,龟甲或玉龟甲阴茎的护具,曰“兵”意为龟头已成熟可用、作此者意为求偶,曰:玉成。或许蚩尤是个求偶者,魃是个牺牲品,这是山海经对所谓黄帝战蚩尤真实情况值得研究的的说法。东汉画石,最早的黄帝像,该画石之上刻有上有许多人物,均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对比可作结论这个黄帝是个女的,是个较丰满典型的中年妇女形象。但是为什么把黄帝的形象刻画成一个女的? 或许本来黄帝就是女的。也可能是笔误,笔误的可能性不大。该黄帝像画的是一位大姑姐。利落的头发在脑后梳成盘状所谓疙瘩鬏,头部偏向的角度,优美的手势、左手作的是兰花指,动作的关系协调流畅,甚至可以再计算一下她的三围。总之此像清秀、女气十足。现在的黄帝像都按了胡子手里拿着把“轩辕剑”那可是把好剑。总之,把黄帝的年代看的较晚的主要问题是把黄帝看成了是个男的,母系社会不应该有男头头而母系社会结束后黄帝需要按今人理解的时空逻辑出现于是黄帝变成了男的。黄帝是个女的起码它的源是女的或者如果根据“黄帝轩辕氏实为天鼋氏”的说法那么黄帝“玄鼋”的实际性别也应该是女。黄帝乘龙升天,在析木遗址,乘龙升天的是天鼋(编号2),与天鼋在一起的是原始符号编成的古墓与龙之间一条路上的“魂”,这种情况有数例之多。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些魂的性别属性。 女变男的情况也不是唯一的一列,观世音原来是有胡子的后来去掉了胡子变成了一位女的,黄帝由女变男就可以理解了。 起码在汉以前人们没有忘记黄帝是位女的,黄帝头顶的方形妆饰板象征的是大地,后演化成新娘子的方形红盖头,盖头的文化内涵十分厚重而在我们的时代对女人的研究却很轻佻。但如果起码根据此图,所谓黄帝确系漂亮女人无疑。中国文化中“黄”历来指的是女人,如黄花姑娘、黄色的荡妇、黄河母亲、黄脸婆等,黄帝也不应例外。黄字是个什么字:黄字是象形字《无头孕妇》,一为天,天下一由字是天地相交后怀孕的母腹,一之上的两枚十字或分成两半的一个十字是两个乳房,八是两腿。天黄黄地黄黄,是萨满咒语,黄字是符咒,为生孩子催生咒,与此相应,对出生后的孩子要叨咕“天灵灵地灵灵”,灵为启发、加持之意。黄字的本身就是无头孕妇——西王母,女的。关于黄河 孩子临产前,喝的是迷魂汤——羊水、黄泉、黄汤,彻底忘掉前世,天地黄黄为的是忘记,产后婴儿的是新生,所以必须加以符咒“天地灵灵”意为唤醒“天份”。黄河的文化性质究竟是什么,黄河水是黄汤、迷魂汤、羊水,黄河就是母亲河。人们心目中的今生和来世,两世之间为隔世,轮回思想的基础理论是在隔的基础之上,隔世是必须的。子宫中的生命之水——羊水就是黄河水,母亲的水 母亲的河黄泉就是黄河。 “中原有黄河”为了寻找未来人们又向西去了中原。黄河是魂离开躯体后必须越过的一条河,一条死生之河。人们向黄河迁徙形成了与黄河的不解之缘。在黄泛区,人们为的是死和生,他们的棺材几乎随身携带,因为“不到黄河不死心”,黄河是归宿。 13、辽宁 山海经卷十三海内东经“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阳。”遼阳就是潦阳,遼宁的遼就是潦阳的潦,文化山峰线中的三个重点是昆仑、龟山、昆仑虚,今之窟窿山、仙人台、铁架山,昆仑山是大火堆,昆仑虚是小火堆,龟山大石龟是太阳为日,这三个目标的文化意义实际是三堆火,潦山的两条水边的三堆火即为遼。遼意为火,为魂,为天路,为走了,为火烧,女人爱美为“撩扯”,撩水、撩火。总之遼意为上天之路天梯及上天。潦山为火,潦山之水即为潦水亦即辽水,即大小辽河。此即《水经注》中的“水出辽山”。《辽宁》意为“天水天火出生的地方。”“宁”做家园论。阴地安:坐北朝南的山坡,居住地,择地而居。山海经卷六海外南经:“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天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其物异形神灵所生只能是“人”,要之以太岁为“太阳历”源于《昆仑山》。人们向太阳讨要的年龄、太阳给与人们的公称年龄即《太岁》一般人们向太阳讨要的太岁是《万岁》。例如:从前人们在天安门前万众齐呼“万岁万万岁”,太阳的回答是“人过七十古来稀”。这个传统盖源于原始社会《轩辕国》的《潦阳》祭祀。人死后魂就是鬼所以称鬼魂,几乎所有关于鬼的民间传说中几乎所有的鬼都在急匆匆的赶路,“鬼们”要到哪里去?赶去昆仑轮回,魂从昆仑山的四个女阴形山体进昆仑山回归,该山的九沟二十八岔作用于天上,正面的九个和一周二十八个山头,形成了天上的九宫二十八宿,一座女人山昆仑,女人就是七,四个面就是天的四个妻,此为母系社会“多妻一夫制”这个制度要求男人必须是最好的,妻就是昆仑,女人是轮回的基本条件,人的死生都要看天,“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是中国人的昆仑情结。山海经卷十一海内西经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这个昆仑虚就是羊耳峪。仑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开明西有凤凰、鸾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玕琪树、不死树。凤凰、鸾鸟皆戴<瞂>。又有离硃、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开明南有树鸟,六首;蛟、蝮、蛇、蜼、豹、鸟秩树,于表池树木,诵鸟、鶽视肉。” 开明山上有开明兽,这个《开明山》就是现在的辽阳县《通明山》就是《昆仑山》。 山海经卷十五大荒南经“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是古萨满教临终安慰咒语,“去吧”。去字“土字是地上一十字,厶即魂,魂在土之下,去字是坟墓的基本结构和标志,意为死。至此我们大致懂了,山海经纪录的应该是民间流传的萨满教巫术讲义,主题是“寻找昆仑山”讲的是死人或死人灵魂再生的故事。无论有多远,人们越过山河湖海,大概是从四个方向去昆仑山的,一般指的应该是死人的魂。山海经之中七颠八倒的离奇景象,死人、活人,“辽精海怪”是一路见闻,它们也是同行者,这些见识也包含了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和对面临再世的选择。山海经纪录的是人类的一篇极致的浪漫情节,是一个史前包罗万象的美丽的梦。山海经告诉大家:天堂之路在《帝之下都》,昆仑山在《潦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9 16:40:02编辑过]
89#
发表于 2008-6-10 10:03:00 | 只看该作者

谁来管

鞍山市辖下,海城市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析木城大石棚遗址》。图为:被不法分子公然砸毁的现场。山上古符号群已有两处被割,现场已数月,但无人过问。请问《国法何在》。

该遗址原有两处,曾数千年完好保留直到民国时期甚至日伪时期。

山下的一处称为嫂石,新中国成立以后被人彻炸碎,碎石被用来修桥。现在看来姑石也难逃厄运。有人说:不尊自己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我们到底怎么了?

[upload=jpg,1.docjpg]UploadFile/2008-6/20086101024783853.jpg[/upload]
[upload=jpg,clip_image001.jpg]UploadFile/2008-6/20086101024776396.jpg[/upload]
90#
发表于 2008-6-21 20:14: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复件 snv32489.jpg]UploadFile/2008-6/200862120134810590.jpg[/upload]
[upload=jpg,复件 snv32532.jpg]UploadFile/2008-6/200862120134893132.jpg[/upload]
[upload=jpg,dsc00991.jpg]UploadFile/2008-12/200812221215459940.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任南于2008-12-22 12:01:56编辑过]

0.jpg (123.82 KB, 下载次数: 0)

任南红山文化网史前人类文明研究组.张骏伟与任南历经两年探索发现史前文明符号

任南红山文化网史前人类文明研究组.张骏伟与任南历经两年探索发现史前文明符号

0.jpg (144.84 KB, 下载次数: 0)

任南红山文化网史前人类文明研究组.张骏伟与任南历经两年探索发现史前文明符号

任南红山文化网史前人类文明研究组.张骏伟与任南历经两年探索发现史前文明符号

0.jpg (236 KB, 下载次数: 0)

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4 11:31 , Processed in 0.0656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