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5|回复: 8
收起左侧

[馆藏] “百越文化”文物精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8 12: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越文化”文物精品  来源:西安峰 头条号

瓯骆故地既是中国南疆东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又是内陆与沿海地区的过渡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古代文化有其自身特殊的历史渊源。战国至汉代,壮族先民——百越族群中的西瓯和骆越就在这里劳作生息,开疆拓土,在吸纳周边地区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遗留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本土文化遗产的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如今作为综合性历史艺术类省级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与瓯骆历史文化相关的实物,其中不乏精品。

(图一)八十万年前 白色手斧

瓯骆历史渊源深远,文化积淀深厚。八十万年前的百色手斧(图一)就是瓯骆故地上最早的人类杰作,长21.3、宽15.2、厚6.7厘米,它是造型优雅对称的多功能工具,体现了制作者较高的智力水平,代表当时比较先进的石器文化。1993年百色百谷遗址出土的这件手斧,沿着长条形砾石的两侧在一端交互打出舌形刃,另一端保留砾石面,便于把握。

(图二) 新石器时代 穿孔鱼头形蚌刀

新石器时代的河旁贝丘遗址见证了瓯骆先民的筚路蓝缕。1973年出土于南宁市豹子头遗址的鱼头形蚌刀(图二) ,长12、宽8厘米,巧妙利用食弃的蚌壳的自然形状,在一头敲出嘴唇,凿洞成眼,蚌口为刃,制成鱼头形刀。鱼头形蚌刀既是他们的生产工具,也是采集捕捞生活的写照,还载负他们“年年有余”的愿望。

新石器时代末期,在左右江交汇的三角区域30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出现了一个以大石铲为主要特征的考古学文化,被学界称为“桂南大石铲”,独具特色的桂南大石铲的发展繁荣,使瓯骆故地呈现了文明的曙光。1979年采集于隆安县大龙潭遗址的一件大石铲,长66.7、宽27.2、厚1.9厘米,细砂岩,通体磨光,小短柄,对称双斜肩,两袖口切出三个大锯齿,微束腰,圆弧刃。整件器物菱角分明,刚柔相济,动感十足。


发表于 2017-12-29 09: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31 11: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分享!元旦快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9 10: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9 10: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羅四海 发表于 2017-12-31 11:20
謝謝分享!元旦快樂!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9 10: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9 11: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3-28 17:27 , Processed in 0.05529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