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04|回复: 11
收起左侧

[陨石天珠] 西藏象雄天降石老天珠美丽沁发现之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 15: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君子莲君子莲 于 2016-11-2 15:49 编辑


西藏象雄天降石老天珠美丽沁发现之谜
青海象雄天珠文化研究会     杨轼清

    众所周知: 揭秘象雄天珠第一人、国家注册的艺术品鉴定师、评估师、国内知名天珠鉴定专家、青海象雄天珠文化研究会会长徐文生先生在其《天珠珍藏宝典》专著中首次揭密了象雄天珠红花沁、黄斑沁、绿苔沁、黑斑沁、灰斑沁及钙化的白斑沁色彩之谜.(笔者为行文方便,冒昧简称西藏象雄天珠六沁为象雄天珠美丽沁).
    说道西藏天珠,不能不提到大收藏家任南先生,任先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为人谦逊,研究成果涉猎面广,其收藏的西藏天珠和对天珠独具慧眼的论述令人折服.
最新研究发现:象雄天珠在高倍显微仪器下观看呈现红花沁、黄斑沁、紫斑沁,绿苔沁、黑斑沁、灰斑沁及白斑色彩交融的美丽色彩.
IMG_20160823_095333.jpg IMG_20160823_094333.jpg IMG_20160823_094029.jpg IMG_20160823_094004.jpg
            
    早期的象雄文化是灿烂辉煌的,在天珠的制作上是可比肩中原地区的玉器制作的,然而一直以来对象雄早期的天珠却没有任何文献记录和出土资料来进行佐证,让这个时期的天珠陷入一团迷雾,无法甄别按照象雄时期的年代推论,象雄早期天珠当从史前四千年起,至今约六千年左右至公元纪年止,也就是中原地区夏代时期为止。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的玉器制作,已达到了空前兴盛的地步,相继出现了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以及龙山文化等等,而这时期中原地区的玉器基本上可以称之为“神玉时期”,主要用来做祭祀之用,而且出现了专门用来祭祀鬼神及天地四方的玉器。象雄文明从现有文献资料的蛛丝马迹管中窥豹博大精深,丝毫不逊色于上述几大文明,同样是中华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深远.
    西藏天珠,作为象雄文明的重要文化载体,是象雄文明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我们现在很好奇 :远古象雄时期的西藏先民们是否亲眼目睹过象雄天珠美丽沁?或者更进一步讲是如何发现象雄天珠美丽沁的?又是如何从纷繁万物中慧眼相中,情定制作天珠的材料的呢?
    下面我们先来探讨一个看似与象雄天珠无关紧要的话题.
                     眼镜和显微镜
   
    其实,似乎没有人知道,世界上第一付眼镜是由谁发明、制造出来的。关於眼镜的发明,有多种说法。
    人类可能早在千年前就发现了,使用透明水晶或宝石磨制成的「透镜」具有放大影像的功能;但是真正将透镜嵌入镜架做成「眼镜」呢,据说是在13世纪末叶时,同时出现在中国与欧洲。有人说是中国一位不知名的工艺匠所发明的;有人说是中世纪义大利多斯加尼的一个位尚-亚历山大.史毕那 (Alessandro di Spina);也有人说是十三世纪英国学者-罗杰.贝肯(Roger Bacon)所发明的。
    在西元1260年,马可波罗就曾经描述中国老人家戴著眼镜看小字的景象。据说,中国古代的眼镜呈大椭圆形,镜片由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磨制成,镶在龟壳做的镜框里,用铜制的眼镜脚卡在鬓角上,或用细绳子栓在耳朵上,或者直接把眼镜固定在帽子上。而且当时的眼镜造价不斐,也因此被当作身份地位的象徵。据说,就有一位乡绅用一匹马的代价换一付眼镜的记录。
而在欧洲,眼镜是十三世纪末,在义大利发明的,当时的威尼斯与纽伦堡就以制造高透明镜片闻名欧洲,不过,当时的眼镜只能说是放大镜.
    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就了解了玻璃透镜的一些特性。
    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对透镜的描述更为科学合理,
眼镜最早由中国人发明,大概在宋朝(宋朝的确是中国发明多产的朝代),当时就已经广泛应用。
    考古发现,明初张士诚父母墓(大概在1360年前)中曾经出土了一架非常精美的眼镜,现在是中国的国宝。
    据说,欧洲的眼镜是由意大利比萨城一个玻 璃工创制的,时间在1286年之后不久。为了挣钱,他一直将他的制作方法秘而不宣。早 期的这种眼镜,是将镜片装在可折叠木框或金属框里,镜框可以开合。配戴时夹在鼻子 上,不用时,将其折叠,置于镜盒里。作于 1380年的教皇保罗画像中,保罗所戴的正是 这种眼镜。 早期的眼镜都是老花镜,也就是远视者所用 的凸透镜。到16世纪中叶,才有近视者用的 凹透镜。 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明人绘画《南都繁会景 物图卷》中有观看杂耍把戏的闹市场面,其 中一位老者戴一副眼镜,坐在挂有“兑换金珠”招牌的金店门口。这副眼镜跟保罗教皇 所戴的一样,都是夹在鼻梁上的夹鼻镜,既 没有挂于耳朵上的两条腿,也没有用丝线联 结、系于脑后。 眼镜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光学器具。从文字记载来看,眼镜传入中 国是在15世纪初的事。明代张宁在其著述中提到他见过的两副眼镜,张宁是1454年进士。与此同时,罗懋登在16世纪末著《三保太监 西洋记通俗演义》一书的第五十回写道:永乐八年(1410年),满剌加国王朝贡“叆叇十枚”,因此,可以说,眼镜传入中国已有 600年的历史了。这些记载与《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的绘画相互印证,表明早... 据说,欧洲的眼镜是由意大利比萨城一个玻 璃工创制的,时间在1286年之后不久。为了 挣钱,他一直将他的制作方法秘而不宣。早 期的这种眼镜,是将镜片装在可折叠木框或金属框里,镜框可以开合。配戴时夹在鼻子上,不用时,将其折叠,置于镜盒里。作于 1380年的教皇保罗画像中,保罗所戴的正是 这种眼镜。
     早期的眼镜都是老花镜,也就是远视者所用 的凸透镜。到16世纪中叶,才有近视者用的凹透镜。
    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明人绘画《南都繁会景 物图卷》中有观看杂耍把戏的闹市场面,其 中一位老者戴一副眼镜,坐在挂有“兑换金 珠”招牌的金店门口。这副眼镜跟保罗教皇所戴的一样,都是夹在鼻梁上的夹鼻镜,既 没有挂于耳朵上的两条腿,也没有用丝线联 结、系于脑后。
    眼镜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也是最早传入中国 的光学器具。从文字记载来看,眼镜传入中 国是在15世纪初的事。明代张宁在其著述中提到他见过的两副眼镜,张宁是1454年进士。与此同时,罗懋登在16世纪末著《三保太监 西洋记通俗演义》一书的第五十回写道:永乐八年(1410年),满剌加国王朝贡“叆叇十枚”,因此,可以说,眼镜传入中国已有 600年的历史了。这些记载与《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的绘画相互印证,表明早期欧洲的 眼镜曾通过海路或西北地区的陆路传入中国。
    明中后期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传进中国的,当时只有皇宫贵族才能享用。中国人自己制造眼镜是从清朝初年开始的。
    聊完眼镜再聊显微镜.  
    最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期在荷兰制造出来的。发明者可能是一个叫做札恰里亚斯·詹森的荷兰眼镜商,或者另一位荷兰科学家汉斯·利珀希,他们用一个凹镜和一个凸镜制作了简易的显微镜,但并没有用这些仪器做过任何重要的观察,没有发现显微镜的真正价值。
    后来有两个人开始在科学上使用显微镜。第一个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一种昆虫后,第一次对它的复眼进行了描述。第二个是荷兰亚麻织品商人安东尼·凡·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他自己学会了磨制透镜。他第一次描述了许多肉眼所看不见的微小植物和动物。
    17世纪70年代,荷兰德尔夫市有位看门人叫列文虎克。他透过两块镜片,偶然发现镜片后面的小铁钉一下子变大了好多倍。列文虎克又动手做了一个金属支架和一个小圆筒,把两块镜片分别装在圆筒两头,还安上旋钮,来调节两块镜片间的距离。这样,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就诞生了。
    从原始时代到现在的科技时代,是技术引领这时代的发展,也是人们的智慧的结晶。显微镜也是如此。
    总结一下: 14世纪眼镜诞生,17世纪显微镜诞生,两者传入中国大概是明代和清代以后.
    很早以前先民们相信“眼见为实”,所有感觉不到的东西人们不会相信它的存在,当然还有一些神秘现象不是五官能感知的。但是在今天由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类早已知道在人的五官所无法把握的地方还有更小和更大的世界存在。人们知道物质世界是由微粒组成在人类的视野之外存在着许许多多微乎其微的物体。像生物学中研究的细胞、细菌物理世界中的微观粒子等等。
这些微小的世界只用人的肉眼是根本看不见的.因为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但是聪明的人类发明了放大镜和显微镜设法把物体放大于是人在人类的视野之外存在着许许多多微乎其微的物体。像生物学中研究的细胞、细菌物理世界中的微观粒子等等。这些微小的世界只用人的肉眼是根本看不见的把物体放大于是人们就可以看见微观世界了。在 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种装置就是光学显微镜的前身。
     前面提到的一个看似很幼稚的问题: 西藏先民是否亲眼目睹过象雄天珠六沁交融的美丽色彩?要知道远古是没有眼镜和显微镜可作为辅助工具的, 眼镜和显微镜从发现到应用区区千年都不到,而人的最高视力极限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诞生于4000年前的象雄天珠的美丽沁(红花沁、黄斑沁、绿苔沁、黑斑沁、灰斑沁及钙化的白斑沁)现在看来是微观世界的美丽.其表象朴实无华,是必须借助眼镜和显微镜才能目睹一珠一世界一珠一天地的神奇绚丽多彩的。
    再者一件物品要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图腾圣物,必须具备材质的特殊性,工艺的保真性,形态的装饰性,功能的实用性,以及传世的稀罕性等五性特征方能为万众所敬仰和膜拜,千秋万代流传。
    显然和我们一样凡胎肉体的古人在不借助眼镜和显微镜等辅助工具是无法洞悉象雄天珠的美丽的。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材质的特殊性和功能的实用性最先被先民慧眼相中:材质的特殊性体现在天降石陨石和玛瑙的碰撞高温融合形成的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宝石;功能的实用性体现在宇宙元素强大磁场的治病健身功能以及驱魔避邪精神导引功能。传世的稀罕性体现在量少珍贵,非常人常规能获得.
    因为天珠的奇异纹饰,和青藏高原的特殊高度,加上藏族人民“天降石”的传说,于是有人将天珠归结于宇宙物质,认为它的原始材料是天外陨石,被修行者加工所成。
    这几乎成了藏地皆知的铁律.
    藏族人藏人认为咽喉以下、胸口以上是人体最软弱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妖魔侵袭的地方,在这里戴上天珠可以镇邪。而在早期医学不发达时,医学上也有用矿入药的方法,而天珠的奇特纹饰,使人们相信它是一种可治病的良药。现在人们关于天珠保健的依据是天珠会散发强力磁场(据说天珠磁场强度是水晶磁场的3倍),这种磁场可以对人体产生有益效果,从而帮助人调理身体机能。从科学上来看,这种说法根据自然界物质的放射性质而产生的。
    除此之外,再有一种可能就是象雄天珠能从纷繁万物中脱颖而出,成为象雄文明苯教圣物,为万众所敬仰和膜拜,千秋万代流传,必然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在冥冥之中主宰福佑这一切,与“天珠”是上界天神与护法赐福人间的宝物,千百年来藏民一直认为它是天降神物传说不谋而和。
    天珠是西藏草原上翱翔的精灵、是菩萨为解救苍生解下的缨络、是阿修罗的武器、是大鹏金翅鸟的结晶,是天神遗弃的有瑕疵的宝物等等丰富多彩、真假难辨的传说故事,使人眼花缭乱,甚至头晕目眩。总之,天珠与苯教和藏传佛教的关系,在藏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天珠都以不同的面目出现,从客观上也反映出天珠确实在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天珠不是法器,是一种珍贵的饰品,但天珠经过藏传佛教的影响后会具有更高的价值。这样的价值实际是建立在藏文化基础上的.藏传佛教——这是西藏文化最吸引人的神秘力量,在外人眼中西藏的一切神秘之物都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一切关于西藏的物品只要打上宗教的烙印,似乎就可身价倍增。那么,天珠与藏传佛教的关系到底有什么呢?
天珠在藏传佛教中不具备法器功能。天珠在藏传佛教中不具备法器功能。在藏传佛教流传的区域,确实有很多高僧拥有天珠,他们是将天珠作为一种吉祥物佩戴,同时也将天珠作为珍贵的物事供奉给自己信仰的菩萨。藏族普通老百姓,则是喜欢把天珠作为一种美丽的宝石来做装饰之用,也供奉给天神、菩萨等。天珠是一种珍贵的吉祥物,并不是法器。藏传佛教中有活佛转世的仪轨。藏传佛教中有活佛转世的仪轨。在转世灵童举行正式的坐床仪式前,有一道准备仪式叫“去尘”,也就是去掉灵童身上的世俗气息,使他成为真正的活佛。这道仪式便是得道高僧在坐床仪式前夜,用天珠为灵童“裹身”,所谓“裹身”就是用天珠在灵童的头、躯干、四肢来回滚动9次,以去除世俗之气。但这项仪式现在用得很少了。在传佛教密宗在举行火供大法会仪轨时,高僧会以不同的目的设置坛城,譬如息灾、祈愿、开启益智等。这时老百姓会请求高僧把自己的天珠放进坛城中,接受高僧的加持。不同的坛城中可放的天珠类型也不同,比如息灾法的火供修法里面只能放宝瓶天珠、一眼天珠、四眼天珠等具有息灾缘起的寓意的天珠在里面进行火供。经过火供法会加持的天珠颜色会更加鲜亮,纹路更加清晰,更重要的是,能进行火供的天珠少之又少,人们相信,有了高僧的加持,这些天珠灵性更强,更能给人带来健康福禄。像人们所说的“老天珠”就多是在寺庙供奉多年、曾被高僧佩戴加持、受过香火熏陶的年代久远的天珠。
    有诗赞曰:雪域天境降天珠,祛瘟避邪护苍生;尊贵无比自无价,良缘旺财泽世人。
天珠是藏族最珍贵的宝石
    宝石的价值观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瑰丽、稀罕和耐久性的标准外,尚因民族和国情的差异有所不同。以翡翠为例,多少年来一直是东方民族及亚洲国家人民所喜爱,也视若珍宝,被誉为玉中玉,宝中之宝。在西方则不然,仅将翡翠归属于一般宝石或之为准宝石而已。至于钻石是世界公认的珍贵宝石,价值最为珍贵,但以往也曾被红宝石以及绿祖母所代替。
    象雄天珠就是宝石中的宝石,你可以称其为陨玛宝石或无二宝石,用怎么样的溢美之词赞美它都不为过,我们有信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象雄天珠必将荣登联合国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大雅之堂。                                                                                          作者联系:13886328789
IMG_20160823_094054.jpg IMG_20160823_09411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6: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任南先生看看此陨石天珠是否具备球粒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 17: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 20: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很不错  欣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0: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配好珠子!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72755fxwva77hr77c7r4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4 17: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3-29 17:44 , Processed in 0.05791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