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48|回复: 10
收起左侧

[壶类] 老壶如老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4 15: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壶如老友
“ 玩什么”一直是古玩行家把玩不已的一句话。紫砂壶玩的又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买壶无非一泥二形三款而已,对于喜欢闷头喝茶的人更加简单,是紫砂泥做成的壶就足够用了。制作紫砂壶讲究的是用料,也就是原泥。原泥看上去和石头差不多,采挖出来后需要慢慢风化,再经研磨加水过滤出细腻的泥浆,取泥的过程有点儿像农村做豆腐。原泥分紫、绿、红多种颜色,在宜兴紫砂博物馆到还有产于黄龙山的特级底槽青泥。泥好壶底子好,玩壶的都知道。真正的玩家不仅挑壶形,钱再富裕点儿的连制作者的名声都包圆了。比如三个月前在上海,一把顾景舟制、吴湖帆绘、唐云收藏的紫砂壶就拍出了1232万元的高价。 
  壶分三种,一为实用,二为赏玩,三为收藏。以“玩”而论,唯有中间的学问最多,除了每日好茶滋润,另有手心抚摸,一天一个颜色,年年都有新感觉,可“闲来思往,静听大风”。玩到最后能够在人与壶之间达到一个互动的境界,即人养壶气,壶养人性,彼此净化,相互陶冶。对于紫砂壶的玩字,其实早有解释,玩即养。养有两别,一是茶养,养颜、养色、养灵性;二是人养,养气、养品、养感觉。如果只是好玩,恐怕现如今也存不下这么多老辈儿的好东西了。
  好壶不俗,也是紫砂壶特有的品性。去年有福建玩家用紫砂壶泡茶,洗壶、烫壶,再洗再烫,到后来更像是以茶泡壶,明明在喝茶,感觉却是品壶,人喝茶,壶亦喝茶。如此这般,那些玩家手里的紫砂壶越养越养眼,包裹整个壶身的那一层似釉非釉、似瓷非瓷的包浆,油光内敛,温润如岁月常驻,便有了“老壶胜瓷”的美誉。比起近年来那些出于炒作目的、为新制紫砂壶包金镶玉的所谓创新工艺,传统老壶非但好用耐看,其最终形成的极致大雅愈发彰显中国紫砂文化的柔和之道。  
  我总觉得,紫砂壶与其他艺术收藏品的“玩”大有不同,是可以用心养活的艺术,壶的韵味、壶的想象、壶的感觉,哪一样不是与人交流互动出来的结果?
  记住喽,老壶如老友,千万不能冷落了!  “ 玩什么”一直是古玩行家把玩不已的一句话。紫砂壶玩的又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买壶无非一泥二形三款而已,对于喜欢闷头喝茶的人更加简单,是紫砂泥做成的壶就足够用了。制作紫砂壶讲究的是用料,也就是原泥。原泥看上去和石头差不多,采挖出来后需要慢慢风化,再经研磨加水过滤出细腻的泥浆,取泥的过程有点儿像农村做豆腐。原泥分紫、绿、红多种颜色,在宜兴紫砂博物馆到还有产于黄龙山的特级底槽青泥。泥好壶底子好,玩壶的都知道。真正的玩家不仅挑壶形,钱再富裕点儿的连制作者的名声都包圆了。比如三个月前在上海,一把顾景舟制、吴湖帆绘、唐云收藏的紫砂壶就拍出了318万元的高价。 
  壶分三种,一为实用,二为赏玩,三为收藏。以“玩”而论,唯有中间的学问最多,除了每日好茶滋润,另有手心抚摸,一天一个颜色,年年都有新感觉,可“闲来思往,静听大风”。玩到最后能够在人与壶之间达到一个互动的境界,即人养壶气,壶养人性,彼此净化,相互陶冶。对于紫砂壶的玩字,其实早有解释,玩即养。养有两别,一是茶养,养颜、养色、养灵性;二是人养,养气、养品、养感觉。如果只是好玩,恐怕现如今也存不下这么多老辈儿的好东西了。
  好壶不俗,也是紫砂壶特有的品性。去年有福建玩家用紫砂壶泡茶,洗壶、烫壶,再洗再烫,到后来更像是以茶泡壶,明明在喝茶,感觉却是品壶,人喝茶,壶亦喝茶。如此这般,那些玩家手里的紫砂壶越养越养眼,包裹整个壶身的那一层似釉非釉、似瓷非瓷的包浆,油光内敛,温润如岁月常驻,便有了“老壶胜瓷”的美誉。比起近年来那些出于炒作目的、为新制紫砂壶包金镶玉的所谓创新工艺,传统老壶非但好用耐看,其最终形成的极致大雅愈发彰显中国紫砂文化的柔和之道。  
  我总觉得,紫砂壶与其他艺术收藏品的“玩”大有不同,是可以用心养活的艺术,壶的韵味、壶的想象、壶的感觉,哪一样不是与人交流互动出来的结果?
  记住喽,老壶如老友,千万不能冷落了!  “ 玩什么”一直是古玩行家把玩不已的一句话。紫砂壶玩的又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买壶无非一泥二形三款而已,对于喜欢闷头喝茶的人更加简单,是紫砂泥做成的壶就足够用了。制作紫砂壶讲究的是用料,也就是原泥。原泥看上去和石头差不多,采挖出来后需要慢慢风化,再经研磨加水过滤出细腻的泥浆,取泥的过程有点儿像农村做豆腐。原泥分紫、绿、红多种颜色,在宜兴紫砂博物馆到还有产于黄龙山的特级底槽青泥。泥好壶底子好,玩壶的都知道。真正的玩家不仅挑壶形,钱再富裕点儿的连制作者的名声都包圆了。比如三个月前在上海,一把顾景舟制、吴湖帆绘、唐云收藏的紫砂壶就拍出了318万元的高价。 
  壶分三种,一为实用,二为赏玩,三为收藏。以“玩”而论,唯有中间的学问最多,除了每日好茶滋润,另有手心抚摸,一天一个颜色,年年都有新感觉,可“闲来思往,静听大风”。玩到最后能够在人与壶之间达到一个互动的境界,即人养壶气,壶养人性,彼此净化,相互陶冶。对于紫砂壶的玩字,其实早有解释,玩即养。养有两别,一是茶养,养颜、养色、养灵性;二是人养,养气、养品、养感觉。如果只是好玩,恐怕现如今也存不下这么多老辈儿的好东西了。
  好壶不俗,也是紫砂壶特有的品性。去年有福建玩家用紫砂壶泡茶,洗壶、烫壶,再洗再烫,到后来更像是以茶泡壶,明明在喝茶,感觉却是品壶,人喝茶,壶亦喝茶。如此这般,那些玩家手里的紫砂壶越养越养眼,包裹整个壶身的那一层似釉非釉、似瓷非瓷的包浆,油光内敛,温润如岁月常驻,便有了“老壶胜瓷”的美誉。比起近年来那些出于炒作目的、为新制紫砂壶包金镶玉的所谓创新工艺,传统老壶非但好用耐看,其最终形成的极致大雅愈发彰显中国紫砂文化的柔和之道。  
  我总觉得,紫砂壶与其他艺术收藏品的“玩”大有不同,是可以用心养活的艺术,壶的韵味、壶的想象、壶的感觉,哪一样不是与人交流互动出来的结果?
  记住喽,老壶如老友,千万不能冷落了!  “ 玩什么”一直是古玩行家把玩不已的一句话。紫砂壶玩的又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买壶无非一泥二形三款而已,对于喜欢闷头喝茶的人更加简单,是紫砂泥做成的壶就足够用了。制作紫砂壶讲究的是用料,也就是原泥。原泥看上去和石头差不多,采挖出来后需要慢慢风化,再经研磨加水过滤出细腻的泥浆,取泥的过程有点儿像农村做豆腐。原泥分紫、绿、红多种颜色,在宜兴紫砂博物馆到还有产于黄龙山的特级底槽青泥。泥好壶底子好,玩壶的都知道。真正的玩家不仅挑壶形,钱再富裕点儿的连制作者的名声都包圆了。比如三个月前在上海,一把顾景舟制、吴湖帆绘、唐云收藏的紫砂壶就拍出了318万元的高价。 
  壶分三种,一为实用,二为赏玩,三为收藏。以“玩”而论,唯有中间的学问最多,除了每日好茶滋润,另有手心抚摸,一天一个颜色,年年都有新感觉,可“闲来思往,静听大风”。玩到最后能够在人与壶之间达到一个互动的境界,即人养壶气,壶养人性,彼此净化,相互陶冶。对于紫砂壶的玩字,其实早有解释,玩即养。养有两别,一是茶养,养颜、养色、养灵性;二是人养,养气、养品、养感觉。如果只是好玩,恐怕现如今也存不下这么多老辈儿的好东西了。
  好壶不俗,也是紫砂壶特有的品性。去年有福建玩家用紫砂壶泡茶,洗壶、烫壶,再洗再烫,到后来更像是以茶泡壶,明明在喝茶,感觉却是品壶,人喝茶,壶亦喝茶。如此这般,那些玩家手里的紫砂壶越养越养眼,包裹整个壶身的那一层似釉非釉、似瓷非瓷的包浆,油光内敛,温润如岁月常驻,便有了“老壶胜瓷”的美誉。比起近年来那些出于炒作目的、为新制紫砂壶包金镶玉的所谓创新工艺,传统老壶非但好用耐看,其最终形成的极致大雅愈发彰显中国紫砂文化的柔和之道。  
  我总觉得,紫砂壶与其他艺术收藏品的“玩”大有不同,是可以用心养活的艺术,壶的韵味、壶的想象、壶的感觉,哪一样不是与人交流互动出来的结果?
  记住喽,老壶如老友,千万不能冷落了!                                          
更多明清紫砂老壶http://shop.mycollect.net/87066
IMG_423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5: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907125934012974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5: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419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5: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822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6: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80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6: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746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6: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985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4 17: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紫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4 20: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壶如老友----来一壶!

照片-3 06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20: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兄关注,欣赏,共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3-29 10:29 , Processed in 0.0566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