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62|回复: 38
收起左侧

[引用] 古玉的“温室现象”及鉴识探微(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0 11: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过山车 于 2013-6-20 11:43 编辑

【工上自然态质变是辨伪的关键】

一件古玉,在地下沉睡了百年、千年甚至数千年之后,一旦重见天日,却一反那种沁痕斑斑、疮痍满目的常态,依然是光泽鲜亮、质地剔透、玉性盎然,全然一副“养在深闺人不识”的样子(图1),这种情况,我们姑且称之为古玉的“温室现象” 在收藏界内,也被叫做“不开门”的古玉。简单地说,古玉在一种基本脱离外界有机、无机物质直接的和经久性侵蚀的环境下,从而较好地保持了玉石的本来面貌,给人以“古玉不古”的表象,其实都缘于其良好的“生存”环境,这种环境,笔者认为大致上相当于物理意义上的“温室”环境。因此,相对而言,乏有氧化物侵袭的外来因素和古玉本身质地的结构因素,是古玉“温室现象”的成因所在。认识这种成因以及剖析成因后古玉的种种表现形式,对于我们鉴识那些时代特征比较模糊的高古玉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需要明确:“不开门”的古玉,并不等于不对的古玉。我们知道,任何事物,不管其表象如何,只要细加探究,就一定会发现,在其表象和实质之间,总会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尽管,有时那种联系是细微的,甚至是隐性的,但毕竟能透过那些细枝末节的表征,来找到事物的内在规律。对于“不开门”的“温室现象”的古玉的辨识,也是如此。因此,绺裂、玉变、材质、皮壳、沁痕、工艺、风格……凡此种种,都有可能成为探寻“温室”古玉真迹的途径之一,此所谓“一叶而知秋”。这里,笔者就一些具有典型“温室现象”特征的古玉鉴识谈谈粗浅体会,并且与同好探讨,旨在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意见。
455830-1_o.jpg

455830-2_o.jpg

455830-3_o.jpg

455830-4_o.jpg

455830-5_o.jpg

455830-6_o.jpg

1.绺裂识真。处于温室状态下的古玉,绺裂是一种常见的表现形态。大部分情况下,绺裂可以同时出现在具有严重钙化及深度受沁的古玉中,但也有不少例外——在一些质地精良而干净光洁的古玉身上,绺裂,已经成为鉴识真品的主要特征了。以图2为例,一件历经三千多年的商代玉戈,虽然从玉表上已很难反映出岁月的沧桑,但只要细加端详,可以发现,是器身的绺裂确认了它的年代和身份。当然,作出确定的结论诚然需要全方位认识,但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一件时代久远的古玉,即使它有时表现得那么“青春亮丽”,我们还是能够在它的器身找到一丝一毫或显现或隐晦的古老的皱痕:此件玉戈,虽然粗看新亮,但器表晕散均匀的灰白色沁斑基本能看出古韵,而器身那一线隐约可现的绺裂,更是成了断代的一个有力佐证。因此,无规则的、自然的,并且浸润着深浅不一沁色的绺裂现象,可以认为是古玉的特征之一。重要的是,这种不规则的线状绺裂,是现代人无法以硬物人为击打而形成的!它一定是在具有一定的温湿度、压力和时间的作用下形成。并且,如果要进一步观察绺裂的性状,它可能是比较明显的裂痕(如图3),甚至是严重的裂口,但更多的则可能仅仅是一条细微而隐约的裂线,甚至裂点。要知道,它不是一种伤残,它是历史所留下的印痕。需要说明的是,绺裂,它对于一些古玉素器的辨认显得更为重要。
2.玉变识真。与绺裂一样,玉变的成因。同样是因为地温地压的因素起了重要作用。经久的地质外在作用,加上经久的年代,使古玉渐渐改变了自己的“本色”,形成玉变(或称质变)。玉变虽然也是一种受沁现象,但所不同的是,玉变是一种由内及外的结构变化。因此,玉变可以缺少一些受沁的表面征象,而质地的变化却成了主要特征。图4、图5均为商代晚期玉器,我们看到,在它们的身上,器表滑腻光亮,几乎找不到一丝蚀斑,如果将器件阴线中朱砂洗刷,还有谁能相信它们竟然已经沉睡了几千年?但如果仔细观察,便可发现,除了器形特征之外,这两件古玉共同的特点是,玉质的色泽产生了一种微妙而均匀的变化。图4的兽面玉饰,边缘渐显泛白而透亮。图5的兔形玉佩,则见褐色沁痕直入玉里。这种形态,便是玉器晶体结构性变化的结果。而恰是这种形态,会使一些犯有“经验主义”的古玉藏家或专家常常走眼,以为古玉的器表,必定唯蚀斑或钙化而是认!那实在是一种误解。须知,古玉之为“古”,有时并不仅限于我们认识范围内的表象,其表现形式千姿百态。可以认定,有些古玉,因地域条件不同所引起结构成分的改变,确实会存在,因此,即使它以别一种“崭新”的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也不足为怪。这里,对于质变古玉的识别似乎也有“门”可入,那便是,透过质变后色泽晕散而又过渡自然的玉色,看是否与玉器本身所呈现的原始玉质浑然一体,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观察点,便是我们鉴辨质变古玉真赝的关键。


3.材质识真。我们知道,古玉的取材是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点的。白新石器时期始至两汉,以殷商为界,之前用玉非常杂糅,且以各种地方玉居多。商周以降,则基本以和田软玉为主,间以大量各色杂玉,用玉益显丰富多彩。至战国两汉,和田玉的使用达到顶峰,一直沿袭至今。这条古玉的使用脉络,几乎已成常识。但是,事物总是既有它的普遍性,也有它的特殊性,就古玉材质而言,除了对每一时代用玉特点有个比较清晰的整体轮廓外,也要对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用玉材质有个基本的了解。因此,材质识真,就是要求我们能够以历史学和矿物学的标尺,正确地认识古玉的材质特点。图6是一件西周晚期玉器,这件被称做为“玉籫首”的古玉,在没有明显的沁蚀痕迹和标准器可以比照的情况下,材质的特征就成了主要的辨识依据了(当然同时结合其他一些微观识别)。笔者认为,此种温润而又色泽柔和的浅黄或略带青黄的玉材,是新石器时期尤其是红山文化以来常用的材质之一。从材质、颜色、光泽等方面参照来看,可以肯定,没有什么类似的矿物质可以与之比拟乱真。无独有偶,同为西周玉器,图7则应该是新疆和田软玉的一种,这种略带灰白、玉表润泽、质里遍布芝麻状墨点的玉材,恰恰是商周至两汉时期用得较多的玉石种类,因此,虽然看上去它是那样的新亮和干净,但时代独有的取材特点就可以识别它的真实“年龄”。可见,鉴识古玉,掌握“材质识真”的本领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皮壳识真。通俗地说,皮壳就是玉器表面的氧化膜。古玉长期埋于地下,其表面与土壤发生反应,必然会生成一种雾状灰皮,形成氧化膜。氧化膜覆盖了玉表层,于是便被形象地称之为“皮壳”。任一玉器,即使长久地处在一种良好的地理环境而不是存在于真空中,随着时空距离的拉大,其表面必然会越来越鲜明地留下一层含蓄而光泽柔和的氧化膜,即通常所说的皮壳。生坑玉器的皮壳,由于其氧化膜未受一点风化破坏,因此可见白白的灰皮如一层薄膜一般匀称地覆盖在古玉表面(图8)。常见的皮壳形态为:灰白色、薄膜状、玉表滑腻、腊状光泽、与玉质浑然一体……只有同时具备了这样多种器表标识的古玉,才可能是真的。当然,也有的古玉皮壳并非如此典型,但是,薄膜状、玉表滑腻、腊状光泽、与本色融为一体的细微质变等等特征,对于辨别那些纯净无瑕的古玉(图9)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皮壳识真,就是从玉器的表面

现象来判断古玉的真假。但表面现象有时往往会混淆人的视线,因为玉质的新与旧,工艺的古与今,时代的久与近,常常就在微观揣摩的一毫一线之间。显然,皮壳识真对于时代风格不甚鲜明的非典型性古玉,其作用更是不可忽视。掌握了这样的要义之后,对于那些光泽炫目、玉表浑浊、质地粗劣、色彩暧昧的所谓“古玉”,就应该非常值得我们警惕了。


5.沁痕识真。沁色历来是古玉鉴识的手段也是构成古玉审美内涵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在古玉研究圈及收藏界内,已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流传于世。但遗憾的是,由于古玉外在环境的复杂性和自身结构的多重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古玉的沁色虽然多彩丰富,但至今未能给我们留下一个确定的模式。比较为难的是,沁色与玉材的表皮、与玉质内部的杂质,以及与通过现代人化学或物理处理后的形态,往往会形成障眼。恰恰是千变万化的沁色,有时造就了变幻莫测的陷阱,使你不能不觉得,面对缤纷的古玉世界和眼花缭乱的作赝手段,经验有时会显得多么的苍白!对于处于“温室”状态下的古玉,更是如此。只是“规律,总是存在于任何一个事物的范围之中”,尽管沁色辨伪是如此地复杂和不确定,但长期的考古研究和收藏实践,也证明了某些典型特殊的沁痕形态。以“叶脉状纹”为例,如本文的图10、图11所示,当我们看到这些貌似新净的古玉,玉表呈现不规则的、渗入质里、密集而又疏朗有致的网状灰白色线痕,如叶脉一般,星罗棋布般附着于器身,可以肯定,那同样是古玉历经沧桑的一种印记。这样的沁痕,其干净利落的脉纹,是岁月作用于疏密不一的玉质晶体的结果,是自然生成的古韵旧气,而非现代任何能工巧匠所为。遇到这样的沁痕,识真的概率就一定会多些。因为,就目前而言,自然状态下的“叶脉纹”沁痕,它应该是真品保险系数较大的标志。这种迹象,对于识别高古玉器尤其是新石器时期的地方古玉,不失为一种可资借鉴的方法。


6.工艺识真。一些玉质纯净、器表光洁、色泽温润的古玉,细察其工艺手法,对于鉴辨和断代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会在琢玉工艺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这种烙印,是前人无法超越和后人无法改变的。图12是一件商代晚期的牛首形玉佩,但它干净、清亮,显然长久地受到了大自然的宠爱,除了形制的特点之外,它实在并不显得那么“古老”。而它的历史,则恰恰体现在它那个时代鲜明的雕琢工艺上:减地浅浮雕、打洼叶状耳、斜刀折铁线、臣字眼,以及略显粗糙的原始的打磨痕迹等等,都集中地体现了殷商时期典型的工艺特色。因此,面对它的“新”,你无法否定它的“旧”;面对熟稔老道的晚商工艺,你无法断其为那个时代之外的玉器。同样,图13之西汉玉蝉,一流的质地和一流的白度,完全可与当代新玉一比亮丽。而锋利的轮廓、干净利索的刀法、流畅的线条和张扬突显的头部,这些手法构成了西汉琢玉的基本特征。因此,在你面对一件“不开门”的古玉而彷徨的时候,工艺会站出来替它们“说话”。可以看出,古代琢玉,从开片、刀法、钻孔到打磨,每种工艺都凝结着特定时代的先人们智慧的结晶。只有深入地了解并研究具有时代特征的各种工艺手法,才能将前人的智慧结晶变为自己的鉴识本领。而有了这种本领,你才能在收藏或鉴辨实践中对于那些贸然的放弃敢于说“不”!

文章科学依据不足  作者好象是不懂理化的人写的 不懂理化的人往往把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作为玄妙的神学  可能对他们来说却是很神 没听过"温室现象"这一提法  呵呵   可能故意往科学上靠  有"温室效应"但与古玉无关  假如如楼主所说的真古玉还有那现象不是不开门而是大开门特开门  文章不长 前后自我矛盾思维混乱  不看为罢 看了为他的思维生气不值得 呵呵

7.风格识真。古玉时代风格的认定是以大量的出土考古玉器为基础的,因此,“标准器”成了古玉断代鉴别的主要依据,但必须看到,并不是所有的古玉都是可以以“标准器”来比照的。常常发现,不少新见古玉,尤其是那些质地上佳的出土或传世古玉,形制特别,纹饰怪异,而时代风格相对模糊,如果没有相应的考证依据,恐怕很难做出定性的结论。对于这样的“温室”状态古玉,最好的鉴识方法就是善于通过表象所呈现的种种蛛丝马迹,去捕捉隶属于那个时代点点滴滴的风格特征。如图14,因玉质太佳,看去太“新”,但它的风格特征比较明确。这是一件白玉剑格,从整体看,其器形规正,构图严谨,兽面及勾云纹饰协调;从微观看,其线条流畅,下刀利索而富有力度,连网格纹、双阴短线等辅助纹饰都表现得一丝不苟。这种风格,正是具备了汉代玉器最典型的特点,在宋、明以后,虽有同样的器形出现,但决不会有一样的气韵。图15则是一件风格特征比较含糊的玉器了,也没有相应的“标准器”可以用来借鉴。但若仔细辨析,还是不难看出玉器本身所提供的时代信息:从器形看,鉴于商周先人的鸟崇拜意识,因此以鸟为题材的玉佩比比皆是。相比而言,殷商玉鸟比较写实,而勾喙、团身、头饰冠状及卷云纹饰、减地圆型双目等风格的凤鸟,似为西周时期所常见。如果再从玉质(常见的透闪石青玉)、线条(婉转流利如一气呵成)、脊状及带榫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那么,毫无疑问,西周的风格特征便愈益明显了。把握古玉风格,就等于把握了识真断代的证据。出土物是如此,传世的玉佩也是如此。

长期以来,“温室现象”的古玉由于具备了“不开门”的特点,因此在交流过程中常常备受冷遇,造成遗珠之恨。这并不奇怪,正说明古玉鉴定这门高深莫测的知识,需要我们花更大的力气去探讨去研究。当然,探寻“不开门”古玉之门,其方法并不仅限于笔者所述,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才是解读古玉之谜的根本。须知,对于任何一个古玉收藏和研究者来说,如果凭借自身有限的知识和缺乏科学态度的定势思维,将赝品不负责任地断为真品或者将真品草率地断为赝品,都是对先人视为圣灵的玉器的亵渎。而真正的古玉,不管它是“开门”的还是“不开门”的,其实都是会“说话”的。如果你能理解这种“语言”,那么,当你在端详它琢磨它鉴赏它的时候,它同样会与你“对话”。





发表于 2013-6-20 12: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13: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暴之神 发表于 2013-6-20 12:06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0 13: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 感谢上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0 13: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13: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悦古 发表于 2013-6-20 13:10
欣赏学习 感谢上传!

别客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13: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玉千寻 发表于 2013-6-20 13:10
好资料,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0 14: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好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0 15: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0 16: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4-17 02:59 , Processed in 0.05748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