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52|回复: 8
收起左侧

湘古石像群隐于大山规模超秦俑 或溯及史前文明(供图 任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6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湘古石像群隐于大山规模超秦俑 或溯及史前文明(供图 任南)

http://www.huaxia.com/zhwh/kgfx/2010/08/2047594.html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8028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8029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8029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8029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刚刚落幕的“湘赣粤桂四省(区)考古高峰论坛”上,位于湖南永州道县南岭大山深处的鬼崽岭古代石像群,再次引起与会专家和各路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些不知建造于何年何月的石像,形态各异,大小不一,规模甚至超过秦始皇兵马俑。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村民拿着鬼崽岭的石像到文物部门鉴定,但由于石像风化太过严重,并未引起有关部门注意,所以一直默默无闻。

    那么,是谁在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雕刻了这些石像?雕刻的目的是什么?这些神秘的石像留给人们太多想象空间。

    “鬼崽崽”超万尊

    湖南“鬼崽岭”地表发现5000多尊石像(组图)

    石像群所处的位置,属于湖南省道县霖铺镇田广洞村,地处南岭山脉,其中心位置距离九疑山舜帝陵35公里。

    当地人把这些石像称为“鬼崽崽”,所以石像所在的小山便被称为“鬼崽岭”。

    道县前文化局局长黄福先告诉记者,鬼崽岭将近20米高,合围有五六百米,漫山都是3人都无法合抱的大树。“鬼崽崽”散落其间。这些石像高度在30厘米至100厘米之间。雕刻手法古朴粗犷,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已经风化得看不出面目,但仍能从轮廓依稀辨出它们不同的身份。有的身着铠甲,看上去像个赳赳武夫,有的文质彬彬似是个文官,还有的类似唐三彩中的仕女,有的很明显是名孕妇。石像虽然种类繁多,但大部分为坐像,“屈腿”呈“交趾”状,造型夸张,寓意奇特。

    目前鬼崽岭上裸露在地表的石像有5000尊左右,多分布在北坡。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卫东曾到当地进行过一番考察。他说,考古人员曾进行过一次小规模挖掘,发现鬼崽岭地下2米深处竟倒伏着9层石人。2008年湖南遭遇雪灾,当地一棵桂花树被大雪压塌,人们竟然从并不太粗的桂花树下清理出30多尊石像。

    黄福先还对记者说,北京、长沙、上海等地都发现了从道县流失出去的“鬼崽崽”。据他所知,一位收藏家手中就有364个之多。

    刘卫东说,除了在鬼崽岭北坡发现的数千尊石像,再加上流失到外地的石像和仍埋于地下的石像,可以推断鬼崽岭上的“鬼崽崽”至少超过1万尊。如此庞大的数量,规模已经超过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

    当地人敬而远之

    对于如此规模庞大的石像群,当地人怎么看?土生土长的道县人黄福先告诉记者,当地人敬而远之,谁也不敢去鬼崽岭。

    鬼崽岭距离最近的田广洞村大约3公里,山前有一口井名为“喊泉”,一年的水量足够灌溉1800亩稻田。令黄福先纳闷的是,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千百年来却无人居住。

    鬼崽岭紧靠一座名为陈家山的大山,岭上丛林密布,太阳很难直射进入。黄福先说,即便大热天走进鬼崽岭也能感到阴森森的。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当地居民视此处为禁地,只有家中或是村里遭遇大灾,才会来此祭奠。“直到‘文革’破四旧,人们才成群结队来到这里。很多没有头的石像,都是那时候给砸的。”黄福先说。

    但石像建于何时,又是为谁修建的?当地人也说不清楚。

    刘卫东告诉记者,宋代文献中已能找到对石像群的记载。石像堆不远处,有一块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的石碑,碑文由当地秀才徐咏撰写。碑文上写道:“有奇石自土中出,俱类人形,高者不满三尺,小者略有数寸,奇形万状……然能祸福人、生死人……此阴兵也,夜从山下来,闻鸡鸣而化石……”

    碑文上的文字带有明显的神话色彩,但对于石像群的来历和用途,却语焉不详。

    为了便于研究,刘卫东从湖南借回了几尊石像。记者看到,有的石像方面高鼻,虽然眉目不清,但很明显是坐着的石人,还有些的确能够看出穿着铠甲。但有些没有头的石像,一时还真分辨不出来是石像,还是一块毫不稀奇的大石头。刘卫东指着一块身上有一条白线的石像对记者说:“这尊石像从中间断开了,由于年代久远,裂缝处填入了其它物质,又把它给粘合上了。这种变化没有几千甚至上万年的时间很难形成。”

    如何保护尚不确定

    对于这一石像群的断代和历史价值,文物界看法不一。日前,湖南省文物普查办副主任吴顺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鬼崽岭遗址是一种未知文化现象的实物证据,应属于原始宗教信仰行为,与传统的道教、佛教有所区别。从石像的雕刻手法、服饰盔甲的特征,通过横向对比,形成年代应在唐宋时期,再早则没有证据。也有专家表示,从目前的发现和研究来看,鬼崽岭石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远不能与秦始皇兵马俑相提并论。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有村民拿着鬼崽岭的石像到文物部门鉴定。但由于石像风化太过严重,有的已经面目全非,这批石像并没有引起文物部门的注意,所以一直默默无闻。

    其实,就算在道县当地,鬼崽岭古石像群的名头也并不响亮。黄福先告诉记者,虽然身为道县人,但直到他2002年就任道县文化局局长才第一次知道,大山深处有这样一处规模浩大的石像群。

    第一次探访鬼崽岭的经历,他至今记忆犹新:“埋在地下的保存比较完好,但地面上的被破坏得很严重,残骸散落一地。”

    黄福先告诉记者,由于体型较小,石像非常容易被搬走。据他所知现在散落在外的石像有上千尊。由于当地经济并不发达,很难对石像进行实质性保护,更别说研究了。目前他们只是在鬼崽岭有石像的地方围了一圈铁丝,并派专人日夜看守。

    据了解,目前鬼崽岭古石像群已经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请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对于日后的保护和研究,目前文物部门尚无明确说法。

    猜 测

    三期石像用途各异

    鬼崽岭上数以万计的石像是做什么用的?始建于何时?一直困扰着考古专家。有人认为它始建于汉代,也有人认为建于唐以前,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卫东却认为它的修建年代远远比人们想象的早很多。

    刘卫东对记者说,根据风化程度,他判定石像分前后三期。第一期修建于史前文明,不好断代;第二批修建于4000年前,舜帝时代;第三批则建于汉代至元代期间。

    刘卫东认为,前两期石像产生的历史时期比较接近,雕刻手法具有极强的汉以前扁平刻的特点。与目前发现的汉以前石刻不同的是,这些石像的头大多是尖的。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石像已被风化如太湖石。

    至于第三期石像,无论从风化程度还是雕刻方法看,与前两期有着明显的不同。

    为祭祀舜帝营造的祭坛

    有专家认为,石像是墓葬,刘卫东并不同意这种说法。“如果是墓葬,应该埋得很深,不可能只在地下两米。”刘卫东说。他认为,鬼崽岭是一座人工堆砌的祭坛。石像最早有序地排列于祭坛之上,日久天长,周围的土不断被吹来覆盖在石像上,所以才造成石像既有地上、又有地下的局面。

    刘卫东认为,第二期石像可能是为祭祀舜帝所造。

    距鬼崽岭35公里处就是著名的九疑山舜帝陵。据司马迁《五帝本纪》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鬼崽岭山前两侧曾等距离坐落着白象庙和禹王庙,远处还有娥皇、女英山。刘卫东告诉记者,白象庙中祭拜的白象公,就是舜的弟弟象。《五帝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舜父瞽叟目盲,舜母死,瞽叟娶妻生象。”传说舜死后,象被舜的孝德所感动,曾为舜守灵数年。而娥皇、女英则是舜的两位妻子。鬼崽岭周围祭拜的,都是和舜帝有关的人。

    但这两座庙已于“文革”期间遭到毁坏,如今只能看到一些在田野里的建筑石墩。

    此外,黄福先告诉记者,陈姓是附近村庄中的大姓,相传陈姓是舜的后裔,他们还有非常完备的族谱。种种因素表明,鬼崽岭很可能是为了祭祀舜帝而人工堆砌的祭台,石像群最初就是摆在祭台上的。

    刘卫东大胆地提出,为祭祀舜而营造的石像很可能是第二期石像,即雕刻于4000年前的石像。

    至于第一批石像的营造年代则应该更早。刘卫东认为,这处祭祀场地很可能在舜去世前就存在了。舜在附近去世,使得这个原本成型的祭台又赋予了新的含义。但由于文献的缺失,历史出现断层,最初在此处营建祭台的年代和用途,目前很难说清。

    第三期石像为替罪石人

    刘卫东认为前两期的石像主要用于祭祀,而第三期石像则另有用途。

    “曾经有一位广西的文化局长对我说,这些石像是替罪石人,广西山里有很多。”刘卫东解释说,古时候凡遇到家人生病遭灾,人们往往喜欢雕一个石人代他受罪,这就是所谓的替罪石人。

    在很多风化程度较轻的石像上,还能看到“舍”字。刘卫东认为,这些刻着“舍”字的石像很有可能是修建于唐代前后的替罪石人。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石像中还有孕妇、儿童的形象。“任何人都可能生病、遭灾啊!”刘卫东说。

    从表面形态上,记者也能看出第三批石人与前两批的不同。这些石人虽然雕工比较粗糙,但大都眉目清晰,身份和年龄特征也比较明显,很多石人背后还刻着“舍”字。

    刘卫东认为,唐代前后,鬼崽岭石像群的来历已经失传,凭着对这片石像的敬畏,人们把新雕刻的替罪石人也放到了这里。刘卫东告诉记者,由于石头中没有碳元素,目前还很难用科学手段判定这些石像的年代。

    链 接

    道县曾出土新石器文物

    湖南省道县位于湖南南部,紧邻广东、广西,地属山河秀丽的南岭地区。道县四周高山环绕,群峰耸峙,东南有九疑山,南有铜山岭,西有都庞岭,北有紫金山。

    远在新石器时代,道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营浦县,为道县建县之始。道县境内遍布文物古迹,其中距今12000多年的稻谷遗存和陶片,被列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时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和陶片,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

记者 黄加佳 实习生 袁泉  供图 任南

来源:北京日报

 共1页  1 

 
责任编辑:王佳

发表于 2010-9-6 1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27]
发表于 2013-1-31 22: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22: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 07: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2 10: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思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3-29 21:26 , Processed in 0.05668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