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22|回复: 4
收起左侧

[文章] 从青藏高原独特地理环境看天珠文化的神秘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8 14: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青藏高原独特地理环境看天珠文化的神秘性                                      
                                                                  杨轼清
青藏高原在我国的版图里面占了很大一块,将近四分之一。从世界范围来说,主要有三大高原:一个是南美高原,平均海拔在3800米左右;还有一个是东非高原,它要低一些,2000多米;还有一个就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4500米。如果把青藏高原放到世界范围来看,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因此,被称为“世界屋脊”或者“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它的北面是号称“亚洲脊梁”的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很长;它的西面和南面是喜马拉雅山脉;东面是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祁连山等等,所以它是被周围巨大的山脉环绕的一个地理单元。青藏高原的面积是290万平方公里,面积非常大。藏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民族,当然青藏高原除藏族之外还生活着一些其他民族。藏族的分布范围和青藏高原的范围大体上是重合的。和藏族交错和毗邻而居的还有其他一些西南民族,但是一旦到了海拔3000米以上的区域,基本上就是藏族生活的地方。所以藏族主要居住于高原地域,如果要给藏族一个定位,可以说他一个典型的高原地域民族。
由于青藏高原的唯一性,也决定了藏族及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独特性。藏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也是具有世界意义和人类价值的。因为从藏族的生活方式中,我们才能了解到世界上海拔最高地方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只有从藏文化里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当然我国56个民族中藏族是其中的一员,他们的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中华文化是很有特色的,藏族文化给中华文化这个庞大体系增添了很多特色,这是藏族文化非常值得自豪的一点。在文学作品里,藏族常被描写为“离天最近”、“离太阳最近”,这看似很浪漫,但大家同时应该意识到一个事实,高原对于人的生存来说是一种比较严酷的环境。我们来到这个环境里,首先是“高”,气压低,然后缺氧,温差非常大,空气里的含氧量通常只有内地的一半,一些高海拔地区可能更低。过去从外面进入藏区的人,在他们写的游记里,很不理解一个事,他们到了高海拔的山口,就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来,头发晕,嘴唇发乌。当时的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人们认为是在“瘴气”作怪,“瘴气”看不见,所以经常在山丫口,人看着看着就不行了。青藏高原有很多地方是完全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旧唐书·吐蕃传》中谈到吐蕃的环境时用一个词叫“物产寡薄”。今年七月份我从那曲去阿里,穿越羌塘高原,大部分地方完全是无人区,道路也不明显,经常走错路,要问路也根本找不到人。包括三江源、可可西里这些地方很多都是如柳宗元一首诗中所描绘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景象。所以青藏高原很多地方地旷人稀,是自然条件所限,有它的合理性。这个地方对人类而言,并不是适宜生存之地。但千百年来,藏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息繁衍,并且创造了他们厚重而独特的文化。如何理解藏族文化?如果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藏族的文化即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为了适应高原环境而产生的一套生存策略。
藏族分布的地区存在比较大的地域差异。藏族分布地区传统上分为三个版块,即卫藏、安多和康。它们既是三大方言区,也是三个不同的人文地理单元。这种地域差异给藏族文化带来了丰富性和复杂性。在藏文史籍里面很早就形成这样一种说法,卫藏是法区,其特色是宗教,所以拉萨被称为圣地,所有藏区朝圣都要到这里来,它是一个宗教的中心。安多是马区,也就是说安多的特色是马,是牧业;康这个区域是人区。藏族谚语里面还称卫藏人热心宗教,康巴人好勇,安多人会做生意,这些谚语都反映了藏族文化的区域差异。
 天珠是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藏族人非常喜爱的配饰之一。
    西藏的天珠是独立发展出来的一种珠饰,它与印度河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包括埃及文明有着明显文化差异。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老一辈考古学家已经对国内发现的蚀花珠有过研究。“天珠”这一名词的流行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外学者、收藏者多称其中的一种为蚀花的玛瑙珠。蚀花玛瑙珠有很多独特的个性,我个人的认识,蚀花玛瑙珠只是西藏天珠的中后期的产物,早期的西藏天珠即象雄天降石天珠才是西藏天珠的源头
  天珠在西藏药典中被统称为九眼珠。西藏也是中国天珠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新疆、四川、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都有天珠,国外分布则以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区为主。
  下面我们先探究玛瑙
早期的蚀花珠在两河流域、古埃及遗址都有发现。
  从天珠的物理成份看,材质为玛瑙,玛瑙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混有蛋白石和隐晶质石英的纹带状块体,硬度7-7.5度,比重2.65。有的天珠其材质玛瑙最硬的可以达到9,天珠在国外研究领域里属于半宝石。玛瑙色彩非常丰富,通常有绿、红、黄、褐色、白色、黑色等。
  英国考古学家麦凯(ErnestMackey)研究了蚀花珠的制作方法,1930年左右他在印度考古时曾经在巴基斯坦的信德省萨温城发现当地还有一位老人会制作蚀花珠,他用的材料就是肉红玉髓,用草灰碱,然后用山柑属植物的嫩茎捣成浆糊状,调和。国内很多翻译材料翻译成白花菜,其实是带刺的干旱地区长的一种植物,因为它的嫩茎叶可以提炼形成非常黏的物质,然后它跟草灰和碱水充分混合,混合之后变成一种釉料物质,这种釉料物质可以在打磨过的玛瑙珠子上进行涂抹纹饰晒干,稍微用火熏干后埋在木炭余烬中,用扇子徐煽余烬以加热,约五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用粗布疾擦,即得光亮的蚀花石珠。从现存的瑙珠天珠的材质种类看,天珠大致有这样几种: 第一种:具有天然眼纹的玛瑙; 第二种:蚀花的玛瑙珠; 第三种:海螺化石打磨出来的具有天然的眼纹珠; 第四种:用玻璃材质加工的具有眼纹饰的珠子; 五种:用自然铁做的眼纹饰的图案的天珠; 第六种:棕榈树化石蚀花具有纹饰的珠子。眼纹起源于两河流域文明,距今有8000多年的历史。西藏天珠并不是独立于两河流域文明和印度文明发展出来的珠子,眼纹崇拜起源于早期两河流域文明遗址Tell brak,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00年左右,考古学者曾经在Tell brak遗址西南角眼庙(eyetemple)发掘到关于眼的崇拜物。大约是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人们已经开始利用天然的玛瑙纹理做成眼纹饰的饰物佩戴,作为一种护佑自己的配饰。中国的蚀花珠制作技术,很可能是沿着印度河通过印度河上游到达西藏地区的,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技艺和文化特征的文化产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是战国时期的蚀花髓管饰,其出土地点及年代不是很清晰。20世纪里,中外学者的著作中一直不乏对蚀花珠的研究报告。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之一的《塔里木盆地考古记》,黄文弼先生就记录了很多关于蚀花珠的出处。夏鼐先生在《考古学和科技史》一书也专有一篇《中国出土的蚀花石髓珠》的研究。中国考古界对西藏天珠有着科学的定义,学名是蚀花石髓珠,为什么很多人找不到天珠的记述,就是因为名称搞错了。外国学者中,斯坦因、麦凯、贝克都曾经发表过关于蚀花石髓珠的考古报告。
  一般认为,西藏天珠起源于阿里地区,阿里从位置上有着西藏与印度之间的交流作用,蚀花珠从阿里地区逐渐继承发展,应用于本教和藏传佛教。天珠收藏的流行,受教文化的影响较大,天珠作为藏传佛教非常重要的修行宝物,有藏传七宝之首的美誉,得到信众的追捧。笔者执力于天珠的收藏与研究多年,个人认为进一步了解古代天珠,需要对馆藏以及市场上西周、春秋战国等早期玛瑙珠有所认识,尽量去观察珠子的打磨方式、钻孔的特点及方法等,多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天珠表面的风化纹等。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到,藏地牧民身上佩戴的饰物,不见得就是老的。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天珠的各种描述以及判断的方式,也不一定准确,作为真正收藏的人,要有一定的免疫力和分辨力。市场中对于新老天珠的争议非常大,出了很多概念,天珠流传了几千年,种类很多,不可能以单一的一种形式存在。
下面我们再来探究天降石天
   真正的古代天珠,因其流转时间久,存世量罕见,价值极高。象雄时期天降石天就属于这种天珠。要想全面研究西藏天珠的历史必须了解西藏的发展史。象雄文化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坎。 象雄文化被称为西藏的根基文化,是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明,为藏民族原始宗教--雍宗苯教的发祥地。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都源自象雄文化。藏文起源于象雄文,当年松赞干布派他的大臣吞米桑布扎创造藏文,最多只能叫象雄文字的改良
象雄人的宗教、文字等深刻影响了吐蕃以及后来西藏社会的各个方面。今天藏族人的习俗和生活方式,有许多也是象雄时代留传下来的,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插风马旗、插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打卦、算命,都有雍仲本教遗俗的影响。
象雄文化因缺少官方记载而神秘。“象雄”是个古老的象雄文词汇,“象”是古代部落氏族名,“雄”即地方或山沟。据少量汉文和藏文典籍记载,象雄王国至少在3800年前开始形成,在7世纪前达到鼎盛。公元7世纪初,雅砻部落逐渐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象雄开始衰落。松赞干布在公元644年前后将象雄纳入吐蕃王朝的疆域,至此象雄退出了历史舞台。曾经盛极一时的象雄王朝拥有相对发达的文明,可为何史料对其记载少之又少?目前,汉文史籍《隋书·西域传》有少量记载:“女国”(象雄)曾于隋文帝开皇六年遣使赴汉地朝贡。只是“其后遂绝”……有学者分析,古象雄地处青藏高原西部,受地理环境及路途遥远等因素制约,象雄王朝与中原汉地交流十分困难,这是导致汉文典籍中对象雄记载甚少的直接原因。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才让太分析说,从公元7世纪吐蕃扩张开始,青藏高原上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政权与中亚发生政治联系的历史,这很可能是象雄王朝官方史料稀少的重要原因。
对西藏文化稍有知识的人士都知晓:古天珠在传承过程中遇到法难,传承人会把天珠和一些法器一起藏起来,称为伏藏天珠。莲花生大师曾经对伏藏有评价,伏藏的东西传承不断,不受外道侵害,法源清净,免受世人邪说影响,有极深的智慧力量,对无量众生的加持特别迅速。天降石天主要以伏藏的方式存在,少量面世流传,主要是上层贵族和寺庙。其“隐世”的方式颇为独特,世人稀见,因而神秘。现在其神秘面纱也只现冰山一角。其独特稀有的材质、早已失传的加工工艺、丰富的六沁集聚、诡异的图腾花纹、绚丽多姿的微观显微图、五彩斑驳的类宇宙世界折服了世人。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象雄天珠是天降石,也是一种稀有宝石。它是来自地球之外的神奇之物。是从火星撞击喜马拉雅地区冈底斯神山时,由于强大的冲击力所产生的高温、高压熔化了撞击地的玛瑙矿带,待冷却后部分矿带形成了具有宇宙微量元素的特殊混合体的陨石,而天珠就是取材于此类陨石加工而成。每一颗上好的象雄天珠,珠体表面润滑,玉质感强,握在手中滑落感明显,强光下不透明;珠体外观不规则,多呈扁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形状;珠体肥大,端口多呈喇叭形状,孔道多为手工对打孔,珠体连接处呈拱形,孔心不对称;珠体色泽多呈棕色、褐色、咖啡色、绿色、浅绿色、深绿色,其中深绿色十分罕见,是天降石天珠中的极品。90%以上的象雄天珠都有朱砂沁渗出表面。在40倍显微镜下观看,最明显的是红花沁、黄斑沁、绿苔沁、黑斑沁、灰斑沁和钙化白斑沁等。多数珠体表面包浆脱落,极少数包浆有完全脱落的现象。
  随着西藏文化的广受关注,充满神秘色彩的天珠近些年来异常火热,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天珠和大量关于天珠的传说。相比之下,对天珠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特别是对天珠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一直处于空白状态。我的研究证实,天珠可以追溯到上万年前的史前时代,跨越整个象雄王朝,直到今天。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台湾和香港出现了很多民间人士,出于商业目的对天珠进行了大量的论述,由于学术素养不高,不黯藏语文和文化,这些非专业人士撰写的专业性书刊给天珠研究造成很多困扰,他们所引用资料大多出处不详,包括了大量神怪外力的内容,甚至刻意杜撰、自创名词和概念,借以取得话语权,但是他们的影响力极大,甚至至今还是收藏界的一些所谓主流观点,不可否认其对天珠世俗化认知起到了很大的传播作用。随着近年中国经济的起飞,天珠的收藏热在内地兴起,时下一些内地商家在台湾和香港有关天珠的论述上继续发挥,引用一些似是而非的佛教名词和名相,懂佛法的人看不懂,不懂佛法的人看了玄而又玄,他们借助网络传播甚至在一些热门杂志上撰文,以起推波助澜之势。
      笔者认为对天珠的研究首先需要建基于一个严肃和严谨的态度,我们需要以西方研究者奠定的研究基础、成果以及成形的方法论,汲取其宏观视野,承袭中国汉地学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学习藏族学者深厚的藏学和宗教背景知识,掌握并运用藏语文,对藏文典籍关于天珠的内容进行大量收集和梳理工作,辅以对老年天珠从业人员以及宗教人士的口头采访,以第一手资料进行大量论证和分析,而作出任何论断前都需大量坚实的论据来佐证,也就是说运用语言学、宗教学、历史学、考古学(包括科技考古)、文化人类学进行综合研究,当然这些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人之力在短时间可以完成,同时还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源和成本资源。天珠的收藏只有在这些正确研究的基础上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在这个百花争艳的饰界里,有什么可以傲视钻石,轻视黄金,鄙视铂金,忽视玉石?一个声音在回答:钻石太冰冷,黄金太庸俗,铂金太泛滥,玉石太娇脆,我才是当之无愧的饰界之王——西藏天珠。

发表于 2017-6-8 19: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90%以上的象雄天珠都有朱砂沁渗出表面。在40倍显微镜下观看,最明显的是红花沁、黄斑沁、绿苔沁、黑斑沁、灰斑沁和钙化白斑沁等。多数珠体表面包浆脱落,极少数包浆有完全脱落的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3-29 19:56 , Processed in 0.04873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