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龙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0-6-8 17:22:00 | 只看该作者
[mp=500,300,true]http://kuxu.zzlzzl.net/attach/12/1235018628.mp3[/mp]
22#
发表于 2010-6-13 22:51:00 | 只看该作者
  把百度设为主页 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66篇,用时0.098秒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任南红山文化网] -- Powered By Dvbbs.net,...
9个回复 - 发帖时间: 2010年6月5日
刘国祥简介刘国祥,男,1968年出生,蒙古族,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任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玉器专家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培训部讲授专家,北京市...
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 ... 2010-6-5 - 百度快照

刘国祥--考古专家研究员 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 -- ...
刘国祥:北大四年我觉得第一个呢就是因为是考古系的学生,使我真正走上了考古这条路,因为北大这个考古系啊是培养中国考古专家的摇篮,北大这四年一个是系统的...
www.rn-hswh.com/CFcontent.asp?ID=1 2010-6-17 - 百度快照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任南红山文化网] -- Powered By Dvbbs.net,...
9个回复 - 发帖时间: 2010年6月5日
刘国祥,男,1968年出生,蒙古族,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任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玉器专家,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培训部讲授专家,北京市文保文物鉴定...
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 ... 2010-6-5 - 百度快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0-6-14 11:05:00 | 只看该作者

刘国祥考古专家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

此内容搜索出处:http://cache.qihoo.com/wenda.php?do=snap&act=fetchTxtSnap&m=190abd3118ad575a0ad01cca302ca5a0&surl=http%3A%2F%2Fwww.rn-hswh.com%2Fbbs%2Fdispbbs.asp%3Fboardid%3D13%26Id%3D19209&kw=%B3%E0%B7%E5%D1%A7%D4%BA&d=197.9206587&src=wenda

刘国祥考古专家(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
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jpg
刘国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副研究员
从对中国玉文化的总体特征及红山文化玉器的历史地位研究中,可以看出红山文化研究存在薄弱环节,以往发现的红山文化玉器基本都是红山文化晚期玉,而中、早期的却很少发现。
考古专家刘国祥(2006年3月11日播)
电视播出文稿:
《痛并爱着的考古之路》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国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地区,发现了中国北方最早最完整的原始部落,这个3万平方米的村落,外有围墙环绕,内有房址170余间,并出土了大量文物。这一发现曾震惊整个考古学界。1992年兴隆洼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先进工地二等奖,1995年再次被评为"八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曾经亲眼见证这次重大考古发现的考古学家刘国祥。
今年38岁的刘国祥出生在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并在这里,刘国祥度过了他宝贵的少年时光。儿时的刘国祥并未流露出对考古方面的特别爱好,相反,他是一个充满艺术细胞的阳光少年。
同期:
刘国祥:我们家在我爸爸,建国以后呢就唱过皮影戏,我们家有那皮影戏的箱子,我记得我在小的时候呢,就跟着我爸爸到各地去唱皮影戏,他们唱,我就跟着,有时候还帮着打打小锣啊,打打小鼓什么的,当时感觉很有意思,因为一个主要原因是到哪都比较热闹,另外呢就是生活比较好,因为皮影戏一到哪,哪就杀羊啊、吃馒头啊、饺子啊,生活比较好,当时确实是有一个理想,当时是想如果是念书不成,很可能要学皮影。
这个快乐的蒙古族少年就这样一天天的成长着,直至那个命中注定时刻的到来。1986年北京大学在内蒙古全区只招一名考古生,当时年仅18岁的刘国祥对考古学毫无概念,但在填报志愿时,却毅然选择了这个专业作为报考大学的第一志愿。让刘国祥产生这个坚定想法的,是他的一位高中老师。
同期:
刘国祥:我呢是毕业于喀喇沁旗王爷府中学,这是一所蒙古族中学,这是一所蒙古族中学,高考结束后呢,能够进北大学习考古得益于一个老师,我的班主任老师陈平老师,我记得,高考完了以后呢,填志愿,陈平老师就没让我走,最后呢,把我请到他们家里去,我的这个高考志愿书是陈平老师亲自给我写的,那么第一志愿就是北京大学考古系。
北大四年的学习生涯,是刘国祥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在环境优美的燕园里,他博览群书,阅读了大量考古学名著,并师从我国考古学领域的专家级人物。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刘国祥从一个青涩的少年成长为一名热衷于考古学的有为青年。
(同期:)
刘国祥:北大四年我觉得第一个呢就是因为是考古系的学生,使我真正走上了考古这条路,因为北大这个考古系啊是培养中国考古专家的摇篮,北大这四年一个是系统的学习了专业知识,另外呢,有两次比较重要的实习。第一次我记得是在1988年山西进行考古实习,1990年是在河北的十加河实习。这两次实习对于我进行田野考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在北大学习期间,刘国祥因两次实习获年级第一而被推荐到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从此正式开始了他的考古生涯。
刘国祥参与的第一个考古挖掘工作就是兴隆洼遗址的挖掘。对于初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次绝好的实践机会。
(同期:)
刘国祥:当时啊,我们考古所,在全国各个省都设置了这样的考古队,那因为我是内蒙来的,特别我是赤峰来的。当时我们所的内蒙队建队已经有了四十多年历史,那么工作重心一直在赤峰地区,我觉得还是留在内蒙工作比较方便,因为那是我的家乡,我对那里的风士人情比较熟悉,另外我对红山文化也比
较喜欢。
事情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刘国祥跟随考古所杨虎研究员到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进行挖掘工作。他们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发掘出中国北方最早最完整的原始部落,即后来震惊中外考古学界的兴隆洼遗址。随后,刘国祥和杨虎合著了一系列有关兴隆洼遗址的研究论文,这些论文现已成为中外学术界研究兴隆洼文化及东北地区相关史前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
如此骄人的业绩对年轻的刘国祥来说是莫大的鼓励,这意味着在此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和辛酸都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同期:)
刘国祥:我记得我们在那是工作了六个月的时间,而且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在敖汉旗很偏僻的一个小村子里,离赤峰是有五百华里,离新会有二百华里,那个时候没有电话,没有汽车,我们往返都是坐的驴车,雇老百姓家的驴车,买菜接人都是用驴车,看不见报纸,和外界的联系,只能是靠早上七点多听听自己的收音机。
在兴隆洼遗址中的另一个重大发现就是距今8000年之久的玉器,这是中国现今为止最早的玉器。这一发现将我国琢磨、使用玉器的年代推前了1000余年。
同期:
刘国详:那是在92年一个深秋,那时候我们在兴隆洼进行挖掘,本来工地都结束了,大家都撤离了,但是当时我们的工作没有完,只留下了四五个人,当时我也在现场,然后是清理一个墓葬,这个墓葬呢,画完图,照完像,按着程序呢,就该把骨格取回去了,以后进行研究了,当在取骨格的时候,在搬人头骨这一瞬间,人头骨刚一搬离开,耳部有两个绿盈盈的东西露出来了,这时我们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用竹签和毛刷,给刷出来,结果是个圆型绿色的玉,而且有缺口,当时根据他的形状,我们马上判断它是玉耳环,学名叫玉珏。
由于考古工作的需要,刘国祥经常连续几个月离家在外。在兴隆洼遗址挖掘期间,他曾有六个月不出村子的难忘经历。刘国祥曾开玩笑的说,进村儿的时候田里的玉米刚露出青苗,等到离开村子的时候,老乡们已经去卖粮了。在这些艰辛的岁月里,刘国祥并没有抱怨,因为在他身后,妻子的爱永远默默支持着他。
刘国祥与妻子王苹的相识很有些戏剧性。
(同期:)
刘国祥:我妻子叫王苹啊,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93年的时候,我记得是四月十一号,当时我住在美术馆后面的一个单身宿舍里,去吃饭,看见一个在那画画的一个小姑娘,在那画画,当时我就感觉很感情趣,后来就说了几句话,让他给我画了一张素描,这个头像的素描。
王苹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是一个颇有才华的服装设计师。1996年,在中国十大青年服装设计师新人奖中获得第六名,97年香港回归时获得全国服装设计大赛金奖,并两次入选巴黎国际青年时装设计大赛。说起97年的设计金奖,刘国祥很自豪的声称,其中也有自己的一半功劳。
(同期:)
刘国祥:她搞设计的时候,参加很多大赛,我也帮助他很多忙,这个也是根据我自身的文化,比如说这个香港回归,竞争力很强,全国有八千多选手参加,当时她设计的作品就是晚上,当时我说你既然晚安,是一种夜景,怎么样在服装上表现呢,这个星像,结果这个效果非常好。当时在比赛非常突出。拿到了金奖。
考古专家与服装设计师,这样的夫妻组合,曾让他们身边的很多朋友津津乐道,而刘国祥心里却有另一番感受。
(同期:)
刘国祥:考古他有特殊性,你要想取得成就,你必须走到外面去,必须走到田野去。这是对一个考古学家的要求,否则的话,除非你不干考古,我老出差,把以就照顾不了家,心里在一定程度上就很愧疚,特别是我儿子一天天的长大,教育问题也成了很重要的问题,在这个选择上我们还是坚定了信心,把考古工作做下去,我爱人在这方面也比较支持我,我还是比较感激他。
2001年,刘国祥被任命为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全面负责兴隆沟遗址的地挖掘工作。对刘国祥来说,这是他考古事业的又一次飞跃。
(同期:)
刘国祥:我觉得采集石器中呢像这种石器是比较有特点的,这是西拉漠河北部,红山文化比较有典型的石器,他就是把石器的毛皮打出去之后,边缘进行两次加工,整个是打制出来的,但是边缘非常锋利。这个遗址是1998年我们在敖汉旗调查的时候发现的,这是一个很重要一个赵国窟重要遗址,我们看到他外面是灰陶,另外这种几何文是非常典型的赵国窟文化的特征。这个是个小碗吧。
通过对兴隆沟遗址为期三年的田野挖掘研究,刘国祥总结到:实现了预定的学术目标,在考古学文化内涵与分期、房屋形制和聚落布局、埋葬习俗与原始宗教信仰、经济形态与社会组织关、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与早期社会发展进程、玉文化起源和发展、中日史前时期文化交流关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学术突破。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出5名专业人员组成"赴俄考古考察发掘团"前往俄罗斯参加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刘国祥作为成员之一参加了此次考察。这次考察为今后加强中俄双方考古合作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考察的研究收获都收录到了《东北文物考古论集》一书中。该书是刘国祥近十年来考古生涯的结晶。其中收录了他的29篇论文和2篇调查报告,共约65万余字。
身为考古学家,刘国祥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从事考古工作十几年来,无数个夜晚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就连平时的业余爱好也和考古书籍有关。办公楼旁边的考古书店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他曾在《东北文物考古论集》的后记中写道:
(回顾十余年的考古工作,我深深懂得了作为一名职业考古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史前时期没有文学记载,今天及未来人们对那遥远过去的了解将主要依靠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标本和考古学家的记录,这就要求我们在田野发掘和编写报告书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科学的态度,力求准确、客观、系统、全面,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事实证明,刘国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同期:)
刘国祥:考古它有特殊性,你要想以得成就,你必须走到田野去这是对考古学家的要求,否则的话除非你不干考古,我带队挖兴隆洼遗址的时候,甚至我带队挖兴隆沟遗址的时候,我对自己是八字方针,以身作责,尽职尽责,比如说我们在挖掘兴隆沟遗址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十米高的梯子,我们要去照相,我们最后一天拍这个现场照片的时候,我往返梯子六十多次,下来的时候,整个腿都抽筋了,躺在床上别人拽,当时很疼、很痛苦的。
2000年,刘国祥被授予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青年"称号,他也成为考古研究所第一个院级优秀青年。
在谈到今年的打算时,刘国祥显得格外兴奋。
今年八月份,刘国祥将赴美国哈佛大学作为期一年的学术交流,这也预示着他考古生涯重要阶段的到来。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对于生他养他的故土,对于远在故乡的亲人,刘国祥总是深切地怀念着。
同期:
刘国祥:我的成长呢多亏了我的爸爸、妈妈,他们都是70多岁了,我是家中排行最小的,感谢他们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关心、支持、帮助、深爱,谢谢他们。如果说哪个地区以哪个文化为代表在距今五千年左右,进入了文明的话,那么在全国范围内,只有赤峰红山文化,我是非常骄傲的。我也希望家乡父老为家乡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骄傲和自豪,并把他转化成建设当今赤峰的动力。

24#
发表于 2010-6-14 11:06:00 | 只看该作者
吉林省红山文化研究会
将于本月22日正式成立

届时,著名考古专家郭大顺、刘国祥等12位专家学者莅临吉林省红山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并以中国北方古代文明为主题进行研讨。
  白城境内出土的远古玉鱼饰件。
  巴林右旗博物馆藏红山文化玉蚕。
  白城镜内出土的远古玉器。

  本报讯  (记者张新德)日前,记者获悉吉林省红山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北方古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将于本月22日至23日在长春举行。著名考古专家郭大顺、刘国祥等12位专家学者将参加成立大会和此次研讨会。新华社等国家级新闻单位将派记者来长春采访。

  据介绍,吉林省红山文化研究会经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正式批准成立,隶属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著名考古专家、辽宁省文化厅原副厅长郭大顺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朝洪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张治国教授任该研究会名誉会长,著名考古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国祥研究员任该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该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还有(按姓氏笔画排序):吉林大学考古系主任王立新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邓聪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院长田广林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健民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张治国教授、南开大学历史系张锡英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朝洪教授、赤峰学院院长席永杰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傅佳新教授、辽宁朝阳师范专科学校雷广臻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研究员、吉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玉器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公共考古与艺术中心会员孙树林任该研究会会长。

  刘国祥研究员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红山文化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对成立吉林省红山文化研究会给予指导、支持,并寄予厚望。5月1日,他专程来长春提出指导意见,并向记者介绍了在吉林省成立红山文化研究会的重要意义: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之一,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十分独特的作用。红山文化因最早在内蒙古赤峰红山后发掘而命名,年代距今6500年至5000年。上世纪80年代,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使世人的目光开始关注红山文化。吉林省在东北腹地,也是红山文化分布区。红山文化融合了东北地区考古学文化,在吉林境内左家山文化遗址发现了石雕龙,具有原创性。吉林境内出土的玉璧、玉环等玉器,对红山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吉林省红山文化研究会旨在推动红山文化及东北地区史前文化研究,传承与弘扬中华文明传统,将探索吉林地区史前文化,在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地区起到了什么作用。

  刘国祥研究员介绍,吉林省红山文化研究会属于首个隶属社会科学领域的红山文化研究会,与内蒙古、辽宁等地成立的红山文化研究会归属收藏界不同。吉林省红山文化研究会属于学术性的研究团体,有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在全国是一流的。

  据介绍,吉林省红山文化研究会计划每年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一次正规的学术研讨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拍录“红山文化专题系列录像片”,内容包括考古现场、内蒙古和辽宁等博物馆藏品;开展藏品鉴赏活动,帮助收藏爱好者提高鉴赏水平,引领大众收藏;对吉林境内古代遗址进行考察,研究出土文物;组织会员赴内蒙古和辽宁等地考察红山文化遗址、参观博物馆;通过举办红山文化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大众传播国内外红山文化研究成果。

  此次中国北方古代文明学术研讨会由吉林省红山文化研究会和仁德北方古代文明博物馆主办。

下一篇4  
25#
发表于 2010-6-14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说起赤峰市的敖汉旗,可能有好多人感到陌生,但是在国内外考古界人士对这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它是令国内外考古专家都感到兴奋的华夏第一村。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及赤峰市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杨虎、刘国祥等考古专家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在敖汉旗发掘出兴隆洼聚落遗址。
  
  这是一座8000年前的村落,这里的考古发现,把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确立了中华民族8000年的文明史,轰动了海内外。
  
  为什么被称为华夏第一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国祥介绍说:1983~1993年,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先后经过了7次大规模考古发掘,揭露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期别的兴隆洼遗址半地穴式房址170余座、窑穴400余座、居室墓葬30余座,同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等文物及动物骨骼、植物遗骸,由此提出了兴隆洼文化的命名。
  
  通过对房址内出土的木炭标本进行碳14年代测定,得出了村落距今8000年左右的结论。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处经过全面考古发掘、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原始村落。由于具备了全面发掘、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这3个条件,所以将兴隆洼遗址称作华夏第一村。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通过近30年的考古调查,已经确认在敖汉旗境内共分布有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的遗址4000余处,约占内蒙古自治区古遗址总数的1/6。敖汉旗博物馆已经征集收藏的文物达3800多件。迄今为止,在国务院公布的1268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敖汉旗兴隆洼、大甸子、城子山遗址名列其中。境内正式命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同一旗县拥有4种不同考古学文化命名,这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苏秉琦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指出:赤峰市兴隆洼遗址反映的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了氏族社会向国家进化的转折点,文明起源超过万年,社会分化早于中原。
  
  华夏第一村的六个之最
  
  一是兴隆洼遗址一期聚落内的房址均成排分布,井然有序,最大的两座房址面积各达140余平方米,并排位于聚落中心部位。居住区的外围环绕一道椭圆形的围壕,是中国已经揭示的最完整的原始村落,是中国8000年建筑史上的奇迹。二是这里发现的成批的居室墓葬,是中国史前时期最奇特的埋葬习俗。这里发现的人猪合葬现象,在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中尚属首例。三是这里出土的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磨光真玉器,是探索中国玉文化起源最宝贵的实物资料。四是这里出土的墓主人腰部的蚌裙,是中国史前时期最完整的服饰资料。五是这里出土的完整骨笛,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的乐器。六是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工作中,这里出土的动物骨骼数量最多,是兴隆洼先民从事狩猎活动的实证。兴隆洼遗址的挖掘,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埋藏久远的古老王国的神秘面纱。
  
  极高的人文学术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国祥认为:第一,兴隆洼遗址是兴隆洼文化的命名地,是目前中国全面发掘、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原始村落,对于我们认识原始社会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第二,兴隆洼遗址出土了非常奇特的居室葬俗遗址,对研究远古人类的埋葬习俗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第三,兴隆洼遗址出土了目前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玉玦,这是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耳饰,为我们探讨中国玉文化的源流提供了实证。第四,兴隆洼遗址出土了目前中国最完整的蚌裙服饰,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通过对兴隆洼遗址出土的资料进行多角度分析,能够确认这个地区的文明进程以及在东北亚地区所占有的学术地位,确定了该地区与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平行、相互影响的历史地位,为人类起源多元一体论提供了史证。
  
  灿烂的敖汉古文化
  
  敖汉旗是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其古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发展轨迹清晰,没有断层,已经被考古界命名的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家沟文化、小河沿文化等几种类型的文化,既填补了中国北方考古编年的空白,确立起4个考古学文化的坐标,也将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向前推进了3000余年。
  
  这里产生的兴隆洼文化表明:早在8000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类原始村落;这里产生的赵家沟文化表明:早在7000年前,人类就由刀耕火种过渡到耜耕原始农业阶段;这里发现的草帽山积石冢、兴隆洼陶塑女神等诸多红山文化遗迹表明:早在五六千年前,人类就进入了早期的城邦式的原始国家;这里产生的小河沿文化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出现了与中原地区乃至长江流域有密切联系的同时期原始文化;这里发现的大甸子、城子山等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表明:早在三四千年前,这里就有了与中原地区同等发达的等级社会制度与青铜器时代文明;这里发现的周家地山湾子等诸多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表明:早在两三千年前,这里的先民们就已经掌握了成熟的青铜采矿和冶炼铸造技术;横亘在敖汉旗中部的两道燕长城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在燕国版图内,春秋战国之后,这里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驻牧之地。秦汉之后,这里开始有了准确的史籍记载。正如有些专家所说: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了解中国北方文化。要了解中国北方文化,不能不了解敖汉旗古文化。
  
  华夏第一村不只一处
  
  在兴隆洼遗址西北约13公里处,考古工作者又发掘出了一处目前所知规模最大的兴隆洼文化二期聚落遗址,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布在兴隆洼村西南侧的坡地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发掘,揭露面积1800平方米,清理出兴隆洼文化房址11座、居室墓葬10座、灰坑12座,出土了一批具有典型特征的陶器、石器、骨器、玉器、蚌器等文物及动物骨骼、植物遗骸资料。
  
  兴隆洼遗址发掘的房址均为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地穴系在浅黄色生土上直接挖成,房址排列十分整齐。地表共有房址150余座,均呈东北-西南方向排列,布局规整,明显分为东、中、西3个区。5号房址的四角均堆有长方形或者方形的熟土台,室内平面呈“亚”字形;13号房址的西北角发现弧形暗道式出入口,成年人能从暗道爬出。“亚”字形房屋和暗道式出入口在我国东北地区史前时期房址中系首次发现。从出土文物的特征看,已经发掘的东、中区房址间无明显的年代差异,聚落布局经过统一规划,推断为一次性营建而成。在当时能够有这样气势宏伟、整齐划一的村落,表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还要从8000年向更久远的年代延伸。
  
  在对该遗址的发掘中,考古人员还发现村落里居住的先民存在等级之分。22号房址的主人身份明显高贵,不仅房址保存最完整,而且出土的遗物也最多、最有考古价值:除在灶址的两侧发现4个对称排列的柱洞外,还在房两侧穴壁内各发现有2个立柱,这一最新发现是研究当时聚落布局及建筑技术的宝贵资料;出土的3件小型玉器饰品是迄今我国年代最早的真玉器,由此将我国琢磨和使用玉器的年代上推至新石器时代中期;该房址出土的钻孔蚶类贝壳是兴隆洼遗址中首次发现的海里贝壳,这是兴隆洼先民与沿海地区先民直接或者间接交往的实物佐证;房址有20余件立置或者扣置的成组陶器面世,还有2件大型磨盘和磨棒出土,这有助于复原当时室内空间布局及生活场景;在房址居住面的西北角发现4具人骨,在居住面上埋葬多位死者的习俗在兴隆洼文化中尚属首次发现,通过DNA检测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家庭结构。另外,在22号房址中还发现4个额顶正中有钻孔的动物头骨、2件人头盖骨牌饰和1件三角形镶嵌蚌壳的石质人面饰,这是研究8000年前先民们原始宗教信仰的重要资料和证据。
  
  近年来,敖汉旗境内还发现草帽山积石冢群和城子山祭祀遗址群,分别属于距今5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和距今4000年左右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草帽山遗址发现罕见的红山文化石雕人像,城子山遗址发现巨型石雕猪首像,它们均为中国史前艺术宝库中的石雕珍品。
  
  惊世遗址缘何复埋地下?
  
  敖汉旗境内辉煌灿烂的远古文化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国内外学者和游客。
  
  近几年来,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韩国、英国、德国、以色列、匈牙利等国家的专家、学者都对兴隆洼文化十分重视,多次到兴隆洼遗址进行考察研究。
  
  自2000年开始,每年都有近百名日本各界朋友包专机到兴隆洼遗址参观。兴隆洼遗址也被评为1992年最重大考古发现、八五期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和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发现之一,并且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遗憾的是,因为敖汉旗是一个国家级重点扶贫县,缺乏开发建设的经济实力,致使已经发掘出来的兴隆洼遗址又被重新埋上土保护起来。
  
  在最近举行的敖汉华夏第一村教育促进会首届年会上,一些考古界、文化界、教育界、经济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呼吁:应该保护、开发、利用好华夏第一村的文化资源。我们相信,随着遗址保护工程的顺利进行,兴隆洼遗址蕴涵的远古文化最终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26#
发表于 2010-6-14 11:18:00 | 只看该作者
劉國祥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工作隊隊長)
日期:2005年4月27日
時間:下午4:00-6:00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24室
       近年來,東北史前考古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收穫,其中以遼西地區玉器的考古發現更令人耳目一新。以西遼河流域為中心的遼西地區包括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屬于東北文化區的西南緣,與中原腹地的文化交往密切,並與東北亞地區有著廣泛的交流。至青銅時代游牧業的興起,這一區域成為農牧業的分界線也,在中國文化史上位置極為關鍵。


       遼西地區的考古工作開展較早。早在1930年代梁思永、濱田耕作在這一區域做過調查試掘;1980年代尹達提出“紅山文化”的命名;稍後圍繞中國文明起源的探索,蘇秉琦提出中國文明起源的“滿天星斗”、“古文化、古城、古國”的三部曲模式。更有許多學者認為遼西地區率先跨入文明社會的門檻。這些認識提出的重要契機之一是玉器考古的新發現。


       在遼西地區已經確立了小河西、興隆窪、趙寶溝、紅山、小河沿、夏家店下層文化史前考古學文化序列中,玉器的雕琢使用已經不是一個單一的現象,貫穿遼西史前文化發展的始終。大體而言,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以興隆窪、紅山、夏家店文化為代表。


       興隆窪文化因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的發掘而得名。經過較大規模發掘的同類文化性質的遺址還有內蒙古敖漢旗興隆溝、林西白音長汗、克什克騰旗南臺子、遼寧阜新縣查海遺址等,正式發掘出土玉器的總數已達100餘件。經放射性碳素測定,興隆窪文化的年代為距今8200-7400年,由此認定興隆窪文化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國年代最早的玉器,開創中國史前用玉之先河。興隆窪文化玉器主要出自居室墓葬內。主要器類有玦、匕形器、彎條形器、管、斧、錛、鑿等。玦、匕形器是興隆窪文化最典型器。


       興隆窪遺址經過大面積發掘,共清理出半地穴式房址170餘座,一期聚落是迄今所知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的原始村落,所有的房址均成排分布,秩序井然。面積最大的兩座房址並排位于聚落的中心部位,各達140餘平方米,居住區的外圍環繞一道橢圓形的圍壕。居室墓葬共有30餘座,僅限于少部分房址內。從現有的考古資料看,興隆窪文化時期的先民已經形成了較規範的用玉制度。以佩戴玉玦為例,雖然沒有男女性別和年齡大小的差异,但均雙耳佩戴,講究對稱美。匕形器和彎條形器在墓主人身上也有固定的佩戴位置。諸多興隆窪文化遺址出土玉器的現象表明,玉器的雕琢和使用並非單一遺址的特殊或偶然現象,已構成興隆窪文化的重要內涵之一,代表了中國史前雕琢和使用玉器的初始階段。


       紅山文化代表遼西地區玉器的鼎盛階段,也是中國玉文化的最早的高峰。紅山玉器的出土數量已達幾百件之多,主要有分布在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及河北北部區域,經過正式發掘的遺址有淩源與建平交界牛河梁、阜新戶頭溝、喀左東山嘴、巴林右旗那斯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等,主要器形有豬龍、勾雲形器、箍形器、雙聯璧、三聯璧、玉鳥、玉蠶、玉鴞、玉蟬蛹、玉龜、曲面牌飾、環、玦等。種類十分豐富,造型極具特色。紅山文化玉器主要出土于積石冢石棺墓,墓葬規模、形制、在聚落中的位置和隨葬玉器的種類、數量有著密切關係。玉器已經成為墓主身份、階層的標志,可見紅山文化晚期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玉禮制系統。


       2002年至2003年,牛河梁遺址第16地點先後發掘紅山文化墓葬13座,出土20多件玉器。其中,出土的玉人、玉“鳳”為紅山文化玉器中新發現的器類,再次刷新了學界對紅山玉器的認識,是近年來東北玉器考古最重大的發現之一。


       以夏家店下層文化為代表,遼西地區進入青銅時代。此一時期的玉器以大甸子墓地為代表。這一墓地揭露面積達1萬平方米,清理墓葬800多座,共有49座隨葬玉器共94件。玉器多系白、綠或黃綠色軟玉製成。器類有珠、玦、斧、鉞、璧、勾雲形器、鳥形器、曲面牌飾等。按使用功能可大體分為禮器類、裝飾類、特殊功能類三種。其中,禮器類以玉斧、鉞最具代表意義,是整個墓地極少數成年男性具有特殊等級、地位的象徵和標志。大甸子玉器在雕琢技藝和造型風格等方面與紅山文化玉器具有鮮明的共性,從中體現出的兩者間的傳承關係較之興隆窪文化玉器更為密切、突出。


       自距今8000年以遠的興隆窪文化玉器以來,以西遼河流域為中心的東北玉器傳統的發軔、發展對中國東北史前文明進程影響深遠,是理解中國史前玉文化、中國文明至為關鍵的一環。


(呂紅亮筆錄,本文未經講者過目)


27#
发表于 2010-6-23 09:5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任南在2010-6-14 11:18: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劉國祥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工作隊隊長)
日期:2005年4月27日
時間:下午4:00-6:00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24室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近年來,東北史前考古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收穫,其中以遼西地區玉器的考古發現更令人耳目一新。以西遼河流域為中心的遼西地區包括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屬于東北文化區的西南緣,與中原腹地的文化交往密切,並與東北亞地區有著廣泛的交流。至青銅時代游牧業的興起,這一區域成為農牧業的分界線也,在中國文化史上位置極為關鍵。


       遼西地區的考古工作開展較早。早在1930年代梁思永、濱田耕作在這一區域做過調查試掘;1980年代尹達提出“紅山文化”的命名;稍後圍繞中國文明起源的探索,蘇秉琦提出中國文明起源的“滿天星斗”、“古文化、古城、古國”的三部曲模式。更有許多學者認為遼西地區率先跨入文明社會的門檻。這些認識提出的重要契機之一是玉器考古的新發現。


       在遼西地區已經確立了小河西、興隆窪、趙寶溝、紅山、小河沿、夏家店下層文化史前考古學文化序列中,玉器的雕琢使用已經不是一個單一的現象,貫穿遼西史前文化發展的始終。大體而言,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以興隆窪、紅山、夏家店文化為代表。


       興隆窪文化因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的發掘而得名。經過較大規模發掘的同類文化性質的遺址還有內蒙古敖漢旗興隆溝、林西白音長汗、克什克騰旗南臺子、遼寧阜新縣查海遺址等,正式發掘出土玉器的總數已達100餘件。經放射性碳素測定,興隆窪文化的年代為距今8200-7400年,由此認定興隆窪文化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國年代最早的玉器,開創中國史前用玉之先河。興隆窪文化玉器主要出自居室墓葬內。主要器類有玦、匕形器、彎條形器、管、斧、錛、鑿等。玦、匕形器是興隆窪文化最典型器。


       興隆窪遺址經過大面積發掘,共清理出半地穴式房址170餘座,一期聚落是迄今所知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的原始村落,所有的房址均成排分布,秩序井然。面積最大的兩座房址並排位于聚落的中心部位,各達140餘平方米,居住區的外圍環繞一道橢圓形的圍壕。居室墓葬共有30餘座,僅限于少部分房址內。從現有的考古資料看,興隆窪文化時期的先民已經形成了較規範的用玉制度。以佩戴玉玦為例,雖然沒有男女性別和年齡大小的差异,但均雙耳佩戴,講究對稱美。匕形器和彎條形器在墓主人身上也有固定的佩戴位置。諸多興隆窪文化遺址出土玉器的現象表明,玉器的雕琢和使用並非單一遺址的特殊或偶然現象,已構成興隆窪文化的重要內涵之一,代表了中國史前雕琢和使用玉器的初始階段。


       紅山文化代表遼西地區玉器的鼎盛階段,也是中國玉文化的最早的高峰。紅山玉器的出土數量已達幾百件之多,主要有分布在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及河北北部區域,經過正式發掘的遺址有淩源與建平交界牛河梁、阜新戶頭溝、喀左東山嘴、巴林右旗那斯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等,主要器形有豬龍、勾雲形器、箍形器、雙聯璧、三聯璧、玉鳥、玉蠶、玉鴞、玉蟬蛹、玉龜、曲面牌飾、環、玦等。種類十分豐富,造型極具特色。紅山文化玉器主要出土于積石冢石棺墓,墓葬規模、形制、在聚落中的位置和隨葬玉器的種類、數量有著密切關係。玉器已經成為墓主身份、階層的標志,可見紅山文化晚期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玉禮制系統。


       2002年至2003年,牛河梁遺址第16地點先後發掘紅山文化墓葬13座,出土20多件玉器。其中,出土的玉人、玉“鳳”為紅山文化玉器中新發現的器類,再次刷新了學界對紅山玉器的認識,是近年來東北玉器考古最重大的發現之一。


       以夏家店下層文化為代表,遼西地區進入青銅時代。此一時期的玉器以大甸子墓地為代表。這一墓地揭露面積達1萬平方米,清理墓葬800多座,共有49座隨葬玉器共94件。玉器多系白、綠或黃綠色軟玉製成。器類有珠、玦、斧、鉞、璧、勾雲形器、鳥形器、曲面牌飾等。按使用功能可大體分為禮器類、裝飾類、特殊功能類三種。其中,禮器類以玉斧、鉞最具代表意義,是整個墓地極少數成年男性具有特殊等級、地位的象徵和標志。大甸子玉器在雕琢技藝和造型風格等方面與紅山文化玉器具有鮮明的共性,從中體現出的兩者間的傳承關係較之興隆窪文化玉器更為密切、突出。


       自距今8000年以遠的興隆窪文化玉器以來,以西遼河流域為中心的東北玉器傳統的發軔、發展對中國東北史前文明進程影響深遠,是理解中國史前玉文化、中國文明至為關鍵的一環。


(呂紅亮筆錄,本文未經講者過目)


[em27]

28#
发表于 2010-7-20 19:5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n在2010-6-5 21:18:00的发言:
刘国祥简介:
刘国祥,男,1968年出生,蒙古族,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任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玉器专家,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培训部讲授专家,北京市文保文物鉴定中心鉴定专家。长期在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开展田野考古工作,主持了敖汉兴隆洼、兴隆沟遗址的发掘,以及在 “200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学术论坛”上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青年”称号。主要专著:《东北文物考古论集》,分为考古学研究、玉器研究、青铜器研究,域外考古4个方面,是研究东北文物考古的重要学术专著。《敖汉兴隆洼》大型考古发掘报告,作者是主要撰稿人之一,全书12200万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7141337507299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0-8-4 16:15:00 | 只看该作者
<p><font face="Verdana">第五届中国(赤峰)红山文化节</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nbsp; </font></p>
<p><font face="Verdana">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赤峰而得名。其覆盖范围;西起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南到大凌河流域,地处辽宁省西部,内蒙古东部四盟及河北省北部地区。</font></p>
<p><font face="Verdana">红山文化节每年8月份在赤峰举办,已经成功举办四届。第五届红山文化节是以“弘扬传统文化,展示艺术精品”为主题的盛会。本届展会立足赤峰,面向全国,汇聚艺术精品,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艺术交流与合作,展会将全面展示红山文化,古玩、字画、珠宝、陶瓷等收藏艺术品。旨在扩大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普及鉴赏科学知识,弘扬民族文化,开展艺术交流,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收藏文化普及事业的发展。</font></p>
<p><font face="Verdana">第五届红山文化节将有200余件红山精品古玉现场展出,大部分是首次公开展出。敬邀业内精英齐聚草原之都—赤峰!</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nbsp; </font></p>
<p><font face="Verdana">布展日期:2010年8月10--11日</font></p>
<p><font face="Verdana">展会时间:2010年8月12--16日</font></p>
<p><font face="Verdana">展会地点:赤峰国际会展中心</font></p>
<p><font face="Verdana">咨询电话:13641073771</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30#
发表于 2011-5-2 21:05: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顶!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4-20 19:21 , Processed in 0.0601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