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69|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引用] 香港邦瀚斯2016春季玉器拍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9 13:55: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6年4月5日,香港邦瀚斯2016春季拍卖“温玉物华——思源堂藏中国玉器” 收槌,178,276,250港元的总成交额堪称完美。这场被外界誉为“近十年整体水平最高的古玉拍卖”专场共上拍73件从新石器时代至汉、宋、明、清时期的古玉,全面呈现了中国玉器制作及发展历史的全貌,经数小时的拍卖竞价,最终成交63件,5件超过千万港元,27件超过百万港元,数件以超估价几十倍的价格成交。



  其中,一件高10.4厘米的东汉玉雕说唱舞人以3148万港元成交,拔得本场头筹;估价仅为二、三十万港元的两件8.7厘米和5.5厘米的(汉或以后)青玉雕辟邪分别以2196万港元和2476万港元成交,成为本场拍品的最大黑马。




  据悉,本次推出的珍藏大多数是80年代中及往后所获,保存至今,部份玉器曾于2006年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举办的“驰骋古今:中国艺术的摹仿与创新”中展出, 并收录在《中国艺术的摹仿与创新》一书中。邦瀚斯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部门、亚洲及欧洲区国际主管 Asaph Hyman 指出:“我们十分荣幸可以受委托拍卖这批珍藏, 因为无论是它现在的拥有者, 抑或对于日后世世代代拥有它的收藏家来说, 都是赏心悦目、爱不惜手的瑰宝。”

2.jpg (18.98 KB, 下载次数: 84)

2.jpg

2-1.jpg (20.58 KB, 下载次数: 75)

2-1.jpg

3.jpg (21.51 KB, 下载次数: 92)

3.jpg

4.jpg (23.58 KB, 下载次数: 73)

4.jpg

5.jpg (18.34 KB, 下载次数: 63)

5.jpg

6.jpg (28.7 KB, 下载次数: 82)

6.jpg
2#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3:57:45 | 只看该作者
高古玉爆红惹质疑是非真假难达成共识
2016-04-29 10:30:30   作者:金叶      来源:广州日报   已阅读631次                     
  2016年4月5日,香港邦瀚斯2016春季拍卖“温玉物华——思源堂藏中国玉器”收槌,这是一场被誉为“近十年整体水平最高的古玉拍卖”专 场,一亿七千多万港元的总成交额堪称完美。但同时,这场拍卖也激起了诸多的质疑声。不少人认为其拍品假得“令人发指”,也有文博界人士对这些显而易见属于 “出土文物”的玉器堂而皇之地大肆拍卖表示气愤。为此,记者展开调查,而在调查过程中,各方人士对于古玉的真伪鉴定以及古玉收藏问题,又引发了一场争 论……


  “近十年水平最高的古玉拍卖”


  香港邦瀚斯2016春季拍卖“温玉物华——思源堂藏中国玉器”专场,共上拍73件从新石器时代至汉、宋、明、清时期的古玉,经数小时的拍卖竞价,最终成交63件,5件超过千万港元,27件超过百万港元,数件以超估价几十倍的价格成交。


  一件高10.4厘米的东汉玉雕说唱舞人以3148万港元成交,拔得本场头筹;估价仅为二三十万港元的两件8.7厘米和5.5厘米的青玉雕辟邪分别以2196万港元和2476万港元成交,成为本场拍品的最大黑马。


  对于“思源堂”主人,邦瀚斯官方并未过多透露,但据其他媒体的报道,“思源堂”主人名为何安达,是著名收藏家、古董商陈淑贞的先生。陈淑贞女士 在移居香港之初曾加入东方陶瓷学会,并以第一位女性收藏家的身份成为第一届求知雅集的会员。2014年12月,陈淑贞因病在养和医院去世,倾其一生创办的 奉文堂藏品交由其夫何安达打理。


  据悉,本次推出的珍藏大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中及往后所获,保存至今,部分玉器曾于2006年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举办的“驰骋古今:中国艺术的摹仿与创新”中展出,并收录在《中国艺术的摹仿与创新》一书中。


  争论焦点一:古玉真伪鉴定有没有“标准答案”?


  质疑:基本属于“一眼假”


  然而,这批高古玉的真伪遭到了严重的质疑。


  在微博上拥有众多粉丝的文博类博主“鞋楦儿”,直言不讳地向记者表示,这次拍卖的拍品,从目前看到的资料来看,没有一件是真的。“而且还是伪古 中仿得比较差的,属于蚌埠地区伪古作坊里的中级水平。造假者对战国到汉的造型与装饰特点没有研究,基本属于‘一眼假’,但我不能细说。”“鞋楦儿”说。


  无独有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玉雕“国大师”也对记者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在自己的朋友圈中贴出了这次拍卖的前三甲照片,然后下了两个字的简短评语——“太假”。


  记者向他询问何出此言,他表示自己在安徽蚌埠一带见过很多类似档次的仿古品。“汉代的玉是非常强调气势和形的,这次的拍品完全不具备。就拿那个 辟邪举例,它前腿、肩膀上的纹饰都是非常浅薄、画蛇添足的东西,和馆藏级别的高古玉相去甚远。而且,高古玉在地下埋藏多年,皮浆在地下逐渐被钙化、氧化之 后会形成一种特别的厚重感,而这些高古玉的皮色都是浮在表面的。”他解释道。


  这位“国大师”表示,他没有收藏高古玉的经验,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曾有过多年为香港和台湾的老板打工的经历,专门做仿古件。“当时新 玉没有市场,而高古玉在港台相对比较受欢迎。但即便是那个时候,好的高古玉都已经很难得了。这些老板收不到古玉,就拿一些带色的和田玉籽料,做仿旧件。当 时很多人在做这个,有些仿得还真像。因为料本身就是老料,有自然的皮色,沁色也都是真的,再用老的工艺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包浆的感觉。那些商人拿到港台地 区,能当老的卖出去就卖,被人看穿了就当仿旧的卖。不过这次拍卖的高古玉并不属于这个类别,它们更像是安徽近十年的东西,比较低劣。你去当地看看就知道 了,有一群骗子,明明那个料都是这几年才出来的青海料,都敢跟你说是商代的。”他介绍道。


  回应:说假的人只懂理论缺少实践


  记者又找到了资深的古玉藏家冯先生,他有几十年收藏古玉的资历,并且参与了此次邦瀚斯的拍卖。


  冯先生坦言,这次邦瀚斯的专场拍卖,大部分是普品,其中也的确有假货。这种情况对于高古玉的收藏不可避免,毕竟中国有着漫长的古玉仿造史,但假 货的比例没有外界传闻得那么离谱,不到10%,“拍出高价的那几件没有问题。而且,这次的专场拍卖,全国的高古玉商人几乎倾巢而动,最高价的那几位竞拍 者,背后都有高参掌眼……有钱人并不傻”。


  在冯先生看来,很多人认为这些高古玉像假的,是因为他们是以想象中的高古玉的标准作为参照做出的判断。“现在,国内很多人,包括一些文博界的人 写的书,关于如何鉴定古玉,基本都从理论上来判断。但中国人自古就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一说。我不否认清朝的时候还是有一些鉴定古玉很厉害的人,但他 们的那些理论,传来传去早就变样了。所以跟着这些书本去鉴定古玉,见到假的会觉得是真的——因为造假者也是照着书造假,见到真的反而觉得不对。”他表示。


  记者注意到,这一次的邦瀚斯拍卖,体制内的一位老行尊也到了现场。虽然他拒绝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要求,但他在朋友圈发的一条信息却被记者辗转看到。这位老行尊对此次拍卖中的两件玉雕鸡心佩评价甚高,谓之精品,且价格又不贵。


  冯先生笑言,这位老行尊是科班出身,“全国的博物馆,甚至世界各地博物馆里的高古玉,他都看过。他知道什么是稀少的,什么是好东西,但看真假不一定行。比如,他就看不出这次鸡心佩卖得比较便宜,是因为其中一件真假上有疑问”。


  冯先生告诉记者,他是通过高古玉特有的“玻璃光”看出端倪的,“战国和汉代的玉器,90%都有‘玻璃光’,这是现在作假的人用抛光的方式也无法 模仿的一种特殊光泽。而唐宋元明清的玉器没有这种光泽,商代和西周的玉器玻璃光也少一点——或许和当时的玉质及玉器加工方法的不同有关系,碰到这种情况, 就只能从工艺上进行判断了。但汉代的古玉,用玻璃光来鉴伪是很简便且准确率很高的方法。尤其是鸡心佩,镂空的缝隙里面如果没有玻璃光,那十之八九都是假 的”。


  “要我说,什么气势、精气神、皮色等,要么主观、要么容易作假,都不如‘玻璃光’这么容易鉴别。”冯先生说。


  “您这种简单的判断方法,有没有跟体制内的专家们交流过,比如这位老行尊?”记者追问。


  “没有交流过,也交流不了。因为他们的知识是书本上的,他不会承认这个方法。但我确实能看出他看不出的问题——比如鸡心佩。”他答道。


  说来说去,高古玉的真伪,似乎是一个谁都无法说服谁的终极问题。


  “其实争论的结果没有意义,即便特征已非常明显地放在那里。‘眼学’是中国传统收藏鉴定行的立身之本,所以争论起来总是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么就 只能看身份与地位,地位高的嘴大。”“鞋楦儿”表示,“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学术态度问题、人品问题、知识结构问题……这也是中国博物行业尾大不掉的历史 问题。从深层讲,这与现代博物概念和鉴定概念是格格不入的。”


  争论焦点二:究竟该不该收藏高古玉?


  高古玉看真先查“源”


  来路不清的必属盗墓


  在“鞋楦儿”看来,对于高古玉,抛开“真伪”不谈,高古玉究竟应该不应该拍卖才是更加重要的问题。


  “从法律角度讲,无论新法还是老法都对盗墓、可流通物有界定,即地下文物属国家,民国之前的传世文物禁止出境买卖,可买卖文物需有传承序列。那 么,1949年后出土的文物,不许私人买卖,这是非常清晰的。所以,要我说,国内高古玉要看‘真’,就得先查‘源’,讲不清的,就该抓,那绝对是盗墓。” “鞋楦儿”表示。


  有媒体报道,邦瀚斯此次推出的高古玉,大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中及往后所获。


  “鞋楦儿”表示,事实上,古玉拍卖在内地一直都有,只不过公众并不了解。“江苏、浙江每年都有,是某两个收藏类的大网站搞的拍卖会,他们的线上 交易一直不断。站方组织的线上拍卖以及会员用户自己的单独开帖买卖,由网站提供‘担保’服务,每年的交易额都以亿计。但是因为打法律擦边球以及近半以上属 于非法交易,所以基本隐而不宣。”“鞋楦儿”告诉记者。


  “这次香港邦瀚斯的拍卖,是中国战汉古玉第一次如此公开而张扬的拍卖。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在香港,文保法尚未覆盖;二是海昏侯墓最近的宣传失 控,让战汉古玉进入公众视线。同时,这个结果也是人数众多的古董商、贩子、盗墓者、假古董制贩者非常关注和希望力推的。这还与新文保法鼓励民藏方面政策性 松动紧密相关。”“鞋楦儿”说。


  真正的高古玉极稀少


  注定是少数人的收藏


  冯先生告诉记者,这次拍卖中的不少高古玉——包括成交价的前三名,都是大概十年前流去香港的。他还记得当时它们的价格大概是两三百万元一件。


  在他看来,内地严苛的文保法从来没有真正阻止过盗墓者的脚步,反而让海外收藏者捡了“便宜”。“事实上,这个东西内地让不让买卖,结果都是如 此。古玉自古以来就稀少得不得了,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盗墓,该出来的东西早就出来了。换句话说,不是你想挖就挖得出来的。但如果真的运气好,被你挖出来 了,即便内地不让交易,它也能找到途径流到境外去,就像这批被拍卖的古玉一样。”他说,“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这些东西如果在内地,是不值钱的,拍 卖公司也不敢收。但如果到海外的洋人手上转一圈再拿出来卖,就值钱了,拍卖公司也将其视为座上宾。实际上拍卖公司也看不懂古玉,也怕收假货,如果是个对他 们胃口的洋人,会觉得上当的概率小一些。为什么这两年‘安思远’、‘思源堂’等‘洋人’概念这么火,都是差不多的原因。”


  冯先生认为,从提升高古玉的整体价值方面,这场拍卖会是一个好的促进。毕竟,“高古玉的身价本应如此,甚至还应更高”。


  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次的拍卖也是一件坏事,“现在大家都知道高古玉值钱了,很多人蠢蠢欲动。但我告诉大家:即便高古玉的身价上来了,不意味 着收藏的机会就多了。真正的高古玉本身就极其稀少,这个收藏板块实际上跟大多数的藏家没有关系。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假高古玉数量远远多过真的高古玉。那些卖 假货的,现在不定多高兴呢”。


8.jpg (25.09 KB, 下载次数: 73)

8.jpg

9.jpg (32.45 KB, 下载次数: 92)

9.jpg

10.jpg (59.01 KB, 下载次数: 90)

10.jpg

11.jpg (40.7 KB, 下载次数: 72)

11.jpg

12.jpg (30.5 KB, 下载次数: 80)

1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4:00:17 | 只看该作者
高古玉:2016年市场黑马


2016年05月03日08:19  来源:中国文物网
2016年市场黑马 今年春拍市场,有一新板块
  高古玉表 现令人惊喜,业内喻之为“黑马”。本月初,香港邦瀚斯推出的“温玉物华——思源堂藏中国玉器”专场,共 拍出178276250港元的总成交额。其中,古玉专场获得1.78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全场成交63件,5件超过千万港元,27件超过百万港元,多件拍品 甚至以超估价几十倍的价格成交。据悉,今年5月底将举办春拍的香港嘉德,也将有一场古玉专场,而其货源同样来自“思源堂”。
  估价30万古玉 意外拍出千万高价
  在 今年春拍,高古玉突然升温。4月初,香港邦瀚斯举办的一场古玉专场中,其中,一件高10.4厘米的“东汉玉雕说唱舞人”以3148万港元拔得该场成交第 一;估价仅为二三十万港元的两件汉代以后的“青玉雕辟邪”,长度仅8.7厘米和5.5厘米,分别以2196万港元和2476万港元成交,爆出全场最大增 幅。
  何为高古玉?据业内专家称,高古玉一般是指战国和汉以前的玉器,明以前的玉器称为古玉,汉以前的玉器称为高古玉。高古玉以和田玉为主,多数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使用的玉,从玉的用料、制作的工艺、文化气息上来说,它都是有着非常浓厚的内涵。
  据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季涛介绍,内地最早拍卖古玉的是北京翰海拍卖公司。1994年秋拍,北京翰海首届拍卖 会就上拍25件古玉。其中除两件宋玉外,其余均为清代玉器。同年,中国嘉德也上拍42件古玉,其中元玉1件,明玉3件,其余也均为清代玉器。自那时起,擅 长古玉鉴定与拍卖的翰海每年都有古玉上拍,至今一直没有间断,但与明清玉相比,多年来高古玉均出现上拍量低、成交价格也相对较低的情况。
  记者从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发布的一份调查看到,从2012年起,玉石器的拍卖行情就一直逐渐下滑。2011年,中国玉石器共上拍 33055件,成交 15280件;到2015年的时候,中国玉器相比2011年上拍量方面上升4.32%,成交量下降30.62%,分别为34483件和10602件。从 2012年开始,中国艺术品就出现开始调整的趋势,到2015年的平稳调整期,中国艺术品已经没有当年那般“疯狂”,虽然在上拍量上有所上升,但是成交量 的大幅度下降也充分说明一部分资金的撤出。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统计,从2010年-2015年,5万以下玉石器拍卖成交量占比最大, 达68%;10万-50万区间的占比15%;5万-10万的 占比12%。在成交额方面,100万-500万区间占比最多,达到30%;10万-50万区间的成交额也达到了总量的21%。由此可见,虽然高价位拍品单 品价格在占比方面有优势,但是总体来说50万以下的玉石器拍品才受到藏家和市场的青睐。

14.jpg (33.57 KB, 下载次数: 79)

14.jpg

15.jpg (18.06 KB, 下载次数: 89)

15.jpg

16.jpg (28.39 KB, 下载次数: 73)

16.jpg

17.jpg (23.05 KB, 下载次数: 86)

17.jpg

18.jpg (32.76 KB, 下载次数: 82)

1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4:04:58 | 只看该作者
高古玉市场要启动了?
文/ 季涛

季涛(北京) 职业拍卖师,著有《拍卖师主持教程》、《北京拍卖史话》,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中财大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4月5日,香港邦瀚斯拍卖行举行了一场“温玉物华——思源堂藏中国玉器”专场拍卖,一共推出了73件玉器。拍品覆盖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清代末期,全面呈现了中国玉器制作及发展历史的全貌。最终,这个古玉专场获得了1.78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全场成交63件,5件超过千万港元,27件超过百万港元,多件拍品甚至以超估价几十倍的价格成交。其中,一件高10.4厘米的东汉“玉雕说唱舞人”以3148万港元拔得本场成交第一;估价仅为二、三十万港元的两件(汉或以后)“青玉雕辟邪”,长度仅8.7厘米和5.5厘米,分别以2196万港元和2476万港元成交,爆出全场最大增幅。
香港苏富比在春拍中也上拍了一些古代玉器,主要是些清代玉雕,成交很不错。
随后,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副总经理郭彤在其微信中发布说:“据说和邦瀚斯同一来源(是多很多),品类更全,五月底,香港嘉德,古玉起舞。”其意是说,香港嘉德也将上拍古玉专场,货源也是“思源堂”主人!据媒体报道,“思源堂”主人名为何安达,是著名收藏家、古董商陈淑贞的先生。陈淑贞女士在移居香港之初曾加入东方陶瓷学会,2014年12月因病去世,倾其一生创办的奉文堂藏品只能交由何安达处置了。
大家都抢着拍卖古玉,高古玉市场这是要升温了吗?
内地最早拍卖古玉的是北京翰海拍卖公司。1994年秋拍,北京翰海首届拍卖会就上拍了25件古玉。其中除两件宋玉外,其余均为清代玉器。那一年,中国嘉德也上拍了42件古玉,其中元玉1件,明玉3件,其余也均为清代玉器。
从那时起,擅长古玉鉴定与拍卖的翰海每年都有古玉上拍,至今一直没有间断,可谓内地古玉拍卖市场的执着者!拍卖成交结果表明,明清玉总是占据市场的主流,而高古玉上拍量低,成交价格也相对较低,无论在数量还是品质上常常也不能与明清玉相比。
拍卖行一直不太喜欢经营高古玉,其原因就在于,高古玉常来自墓葬,著录出版较少,难得有序传承,其研究也不足,懂高古玉的人也相对较少,因此,人们更愿意追捧投资和收藏相对容易弄明白的明清玉。
由于古代时的开采水平所限,玉质往往较差。玉器在墓葬里经过泥土浸润沁色,出土后的品相也不漂亮;而明清玉绝大部分质地优良,以和田玉居多,既适宜把玩,又可收藏。高古玉仿造容易,真伪争议就多,市场信任度低,造成许多收藏者去投资和收藏明清玉。
另外,高古玉因涉嫌墓葬出土,国家严禁民间交易和拍卖。投资者不愿意买高古玉,也怕买了将来不容易出手。因此,价格就起不来。拍卖行因而较少接受高古玉委托,使得高古玉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行情萎靡不振。


海外回流的高古玉原则上是可以进入内地拍卖场的,但欧美国家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才对中国的玉文化有所了解,大量明清玉器特别是清代玉器因此而从中国外流,其中不乏皇室精品,这些玉器已经成为今天海外古玉市场的重要货源。海外收藏家对高古玉的收藏并不十分流行,回流内地的古玉也多为明清玉。这次“思源堂”珍藏的高古玉应是十分难得的。据传,此次在香港竞价购藏者多是陕西及中原地区的藏家,因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他们对高古文化情有独钟。
鉴于以上情况,高古玉的拍卖面临了诸多问题:货源少,受众小,拍卖行品牌不足,其专业能力和诚信度有限,这些都会影响到高古玉的成交价格与成交率。
因此,未来高古玉市场的走向,目前还不十分明朗。我们期待将于五月底举行的香港嘉德的高古玉拍卖结果能给收藏者带来更大的信心,也期待更多的收藏者和拍卖行能借此东风,多提供一些流传有序,高品质的高古玉拍品,将这个一直被人忽视,带有明显中国文化传统与特征的工艺品种进一步发扬光大起来!


20.jpg (35.95 KB, 下载次数: 87)

20.jpg

21.jpg (37.6 KB, 下载次数: 88)

21.jpg

22.jpg (19.12 KB, 下载次数: 86)

22.jpg

23.jpg (12.33 KB, 下载次数: 91)

23.jpg

24.jpg (27.09 KB, 下载次数: 90)

24.jpg

25.jpg (49.23 KB, 下载次数: 84)

25.jpg

26.jpg (28.54 KB, 下载次数: 88)

2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4:10:35 | 只看该作者
高古玉的价值与鉴定
2016-04-25
近日,湖南文物精品展在湖南省长沙市开幕,其中由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战国玉组配备受关注。这些湖南出土的高古玉珍品,由11件高古玉组成,该作品保存完整,也是首次向观众展出。
  “玉”在中华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人爱玉自古有之。近年来,古玉成为有一定实力收藏爱好者追逐的目标,其中,高古玉因久远的年代、丰富的文化内涵、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追捧,甚至有人将其称为“东方艺术品中的奢侈品”。
  高古玉通常指汉代及汉代以前的玉石器,时间约在距今2000年至8000年。新石器期间的玉器用料多为就近取材,主要用于祭祀,有着神秘的宗教色彩;商周至战汉期间的玉器多为帝王、皇家及达官贵人使用,玉料以和田玉为主,制造技术和艺术气息都笼罩着威严氛围。由于高古玉经历了神玉、王玉以及礼制用玉等时期,并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文明形态有着紧密联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目前已成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学锋是一位高古玉收藏家。他认为,高古玉的价值包括四方面:一是历史价值。高古玉的历史价值是很多东西无法替代的,通过它的造型、纹饰、沁色,包括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就能了解历史当时的现状。二是艺术价值。凡是唐代以前的玉器都是官玉,高古玉在汉代以前可称为“官玉”,件件都很珍贵。那时只有皇室和部分制玉世家有做玉的工具,每件作品都有很强的艺术性。
  三是科学价值。目前对高古玉的研究大多关注其艺术价值,而对其科学价值往往忽略。王学锋指出,通过高古玉能够研究当时人们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地理环境、劳动工具等,可以说是历史与科技的缩影。“高古玉堪称不同朝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为那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就体现在制玉工具上。如商朝出现了铜器穿孔,战国出现了较锋利的铁器切割技术等。”四是收藏价值。收藏高古玉是收藏文化、收藏历史、收藏艺术,甚至是收藏财富,它是内涵极为丰富的一种藏品。
  高古玉收藏要点
  对高古玉收藏者来说,首先要注意识别真伪,其次要关注其工艺。由于高古玉的稀缺以及购买渠道的限制,高古玉的造假情况十分严重。
  王学锋介绍,市场上的高古玉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也正因此,很多高古玉的仿制品也拥有不错的销路,甚至有些爱好者把仿古玉也当做收藏品。对此,王学锋用“真、精、美、珍”概括高古玉收藏的要点。他认为,收藏高古玉应在确保真品的基础上,尽可能收藏材质好、造型美、工艺精的作品。
  就材质与工艺来说,如果二者不能兼顾,那么收藏时应选择哪方面呢?王学锋表示,对高古玉来说,材质与工艺如果不能两全,工艺更重要。“高古玉的年代久远,其作品设计富有创造力,其中很多造型是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此外,在战乱等不稳定的特殊历史时期,缺少像和田玉那么好的玉器,作品有可能用的是杂玉,但工艺依然精湛,这样的作品同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王学锋说,珍贵、典型的作品同样值得关注,如点兵器,它是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高古玉较典型的器物。
  此外,高古玉的取材也十分讲究,由于自然环境等方面因素,玉料与矿床脱离的时间较长,因而会形成独具特色的玉皮和沁色。在目前的高古玉收藏市场上,沁色也通常用来辨别高古玉的真伪的一个方面。高古玉真品的沁色由于埋藏时间较久,经过岁月的洗礼,玉表面的沁色迥然不同,但不同颜色之间的过渡却十分自然,具有美轮美奂的通透美感,而高古玉赝品的沁色则十分做作,没有灵气。高古玉除了用来鉴赏,还用作把玩之乐,在把玩过程中,真正的高古玉会因为氧化程度的不同而发生沁色的变化,而赝品的沁色则是始终如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4:13:25 | 只看该作者
高古玉尚处价值洼地
  据了解,目前我国相关文物法规禁止高古玉在未经允许的文物经营场所公开交易,但允许个人依法收藏,收藏者之间也可进行转让。目前在国内,大多数拍卖场上都难以找到高古玉的身影,也有某些特例,如某拍卖公司经过文物部门批准开设的高古玉专场。而在海外,高古玉是可以自由拍卖的。
  尽管如此,海外的高古玉市场仍然以中国为风向标。“总体上说,海外高古玉市场的发展主要靠中国市场,海外拍卖高古玉的买家,其中包括相当多的中国或华裔收藏家。当然也有一些西方收藏家,包括美国、法国、英国等,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的博物馆。总体看来,海外市场没有中国市场潜力大。”王学锋说。
  与大多数艺术品不同,高古玉的购藏渠道较受局限,这个市场是不是很难做起来?虽然在购买渠道上有着较多限制,但收藏爱好者对高古玉的热情却没有减退。以汉代玉器为例,从拍卖数据看,普通品质的汉代玉器拍卖价格都在数万元以上,中档品多在数10万元以上,精品的价格则可达几百万元。
  据统计,目前我国拍卖市场上高古玉最高价纪录为264万元,由2000年北京翰海秋拍完成。2009年的伦敦佳士得秋拍中,一件中国西汉时期的黄玉带钩,拍前估价为10万英镑至15万英镑,而经过现场竞拍者的激烈竞争,最终成交价达到82.525万英镑,创下了汉代玉器拍卖的最高纪录。
  王学锋认为,高古玉的投资潜力非常大:“目前高古玉应该算是文化艺术品市场范围内一个较大的价值洼地,目前市场环境也是较好的投资时机。”由于高古玉的购藏途径较少,导致其稀缺性较高,曾经只能在有传承的老收藏家或是在民间收藏、征集。但也正是由于其稀缺性,造就了高古玉独特而深厚的收藏价值。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市场由于高古玉存世量稀少与赝品充斥,使得其价格难以归真,加上金融风暴的冲击,高古玉的国内市场价格大大低于其真正价值。从国际的拍卖记录来看,高古玉整体的走势比较稳,价格也不算太高,都在几十万元、几百万元,且以中小器型为主,很少有大器型。“可以说,高古玉的价格还有很大空间。”王学锋表示。
  高古玉收藏要点
  对高古玉收藏者来说,首先要注意识别真伪,其次要关注其工艺。由于高古玉的稀缺以及购买渠道的限制,高古玉的造假情况十分严重。
  王学锋介绍,市场上的高古玉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也正因此,很多高古玉的仿制品也拥有不错的销路,甚至有些爱好者把仿古玉也当做收藏品。对此,王学锋用“真、精、美、珍”概括高古玉收藏的要点。他认为,收藏高古玉应在确保真品的基础上,尽可能收藏材质好、造型美、工艺精的作品。
  就材质与工艺来说,如果二者不能兼顾,那么收藏时应选择哪方面呢?王学锋表示,对高古玉来说,材质与工艺如果不能两全,工艺更重要。“高古玉的年代久远,其作品设计富有创造力,其中很多造型是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此外,在战乱等不稳定的特殊历史时期,缺少像和田玉那么好的玉器,作品有可能用的是杂玉,但工艺依然精湛,这样的作品同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王学锋说,珍贵、典型的作品同样值得关注,如点兵器,它是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高古玉较典型的器物。
  此外,高古玉的取材也十分讲究,由于自然环境等方面因素,玉料与矿床脱离的时间较长,因而会形成独具特色的玉皮和沁色。在目前的高古玉收藏市场上,沁色也通常用来辨别高古玉的真伪的一个方面。高古玉真品的沁色由于埋藏时间较久,经过岁月的洗礼,玉表面的沁色迥然不同,但不同颜色之间的过渡却十分自然,具有美轮美奂的通透美感,而高古玉赝品的沁色则十分做作,没有灵气。高古玉除了用来鉴赏,还用作把玩之乐,在把玩过程中,真正的高古玉会因为氧化程度的不同而发生沁色的变化,而赝品的沁色则是始终如一。
  (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5-9 14:19:2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5-9 14:34:19 | 只看该作者
玉人 发表于 2016-5-9 14:13
高古玉尚处价值洼地
  据了解,目前我国相关文物法规禁止高古玉在未经允许的文物经营场所公开交易,但允 ...

古玉争气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3 02:50 , Processed in 0.06457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