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酷似外星生物的奇特物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9 18:31: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科学家在澳大利亚珊瑚海大堡礁海底发现神秘的海底生物,其中包括:被称为“史前活化石”的灰六鳃鲨和鹦鹉螺、还有外形颇似外星生物的片脚类和甲壳类动物。

如图所示,这是一种小型甲壳类动物,它们将自己放置在一个胶状桶结构中。这种甲壳类动物看起来非常像科幻电影中的神秘外星生物。

远程遥控照相机拍摄到一种奇特发光水母,澳大利亚深海研究项目科学家称,这种发光水母和其它深海生物都是“活化石”。研究这些奇特动物将有助于研究人类神经细胞如何进化。

远程遥控照相机拍摄到一种外形恐怖的琵琶鱼,它们身体上长着长毛,这些长毛可向大脑组织传递感知信息,可帮助神经学科学家更好地理解人类生理学。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18:3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大火齐珠


   
远程遥控照相机拍摄到一种外形恐怖的琵琶鱼,它们身体上长着长毛,这些长毛可向大脑组织传递感知信息,可帮助神经学科学家更好地理解人类生理学。

如图所示,这是生活在海底一种长着网状较大鳞片的鱼类,海洋专家分析称,这些鳞片能够感知深海环境中微弱的震动,并将这些信息传递至大脑组织,从而分辨食物、配偶或者敌人。

远程遥控照相机拍摄到一种深海片脚类动物,它也是一种甲壳类动物,它们生活在海面1600米之下,海洋生物专家称,像这样的动物必须构建能抵御地面压力140多倍的甲壳。它们的外形十分奇特,颇似深海中的“幽灵”,或者神秘的外星生物。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18:3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大火齐珠


   
如图所示,这是在大堡礁海底2000米处发现的琵琶鱼,它们的触觉要远胜于视觉,它们是科学家进行动物感知学研究的最佳对象,琵琶鱼侧翼鳍能够探测到轻微的振动,便于它们更好地生存在漆黑的海底。

科学家在澳大利亚珊瑚海大堡礁1400米以下发现一条灰六鳃鲨正在吞食猎物,这条灰六鳃鲨体长4米,据昆士兰州布雷恩协会介绍,在此之前从未观测到如此深度存活的灰六鳃鲨。据悉,这张图片是通过远程遥控照相机拍摄的。

科学家常将鲨鱼称为“史前活化石”,鲨鱼已进化形成数亿年,目前,灰六鳃鲨是布雷恩协会澳大利亚深海研究计划的一部分,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揭示人类视觉的进化起源,当前科学家对最新发现的深海灰六鳃鲨的夜视能力颇感兴趣。

澳大利亚深海研究项目负责人凯莉-格雷格(Kylie Greig)表示,最新深海勘测技术将帮助我们揭示深海神秘生物如何在海面1400米以下生存,以及如何挑战漆黑深海冰冷温度。


远程遥控照相机在深海中长期拍摄,最终观测到警报水母(Atolla Jellyfish)的真实色彩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18:3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大火齐珠


   
科学家们通过高科技远程遥控照相机正在观测大堡礁海面620米之下的环境状况,今年9月,这支研究小组将到达南美洲秘鲁海沟,他们希望能够发现深海巨型鱿鱼。

如图所示,深海研究项目科学家正在将几只鹦鹉螺放回海洋,研究小组成员安迪-邓斯坦说:“这些鹦鹉螺是活化石,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这种动物眼睛的原始结构,并有助于神经学科学家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视觉。”

澳大利亚深海研究项目的贾斯廷-马歇尔(Justin Marshall)称,在海面1400米以下观测到像鹦鹉螺这样的软体动物非常难得,它们的眼睛进化形成比人类的出现还要早。但令人们不解的是,鹦鹉螺的眼睛缺少晶体,因此就像“针孔照相机”一样,它们如何处理视觉信息至大脑组织呢?

马歇尔指出,鹦鹉螺的眼睛在过去数百万年里没有改变,揭示这一神秘机理,将有助于我们揭开关于人类大脑更多的秘密。比如:大脑组织紊乱形成的癫痫。

据马歇尔介绍,研究小组使用的深海远程遥控照相机可持续使用72个小时,未来深海照相机将具有更加灵敏的快门技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25 16:04 , Processed in 0.0578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