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孔----被认为是最“可能开门”的器形。
顺便贴一些关于“翁仲”的参考资料。
[upload=jpg,这一玉人,通称]UploadFile/2009-8/200982723141293575.jpg[/upload]
这是南博的介绍,西汉的资料没有。东汉,高4. 1厘米,1980年江苏省邗江县甘泉二号墓出土。和田青玉,部分受沁泛白。圆雕作整体人形,以汉八刀手法在面部琢出眉目嘴鼻,头戴高冠,宽带博衣,衣领右衽,长裙拽地。腰部两侧横钻一孔,用以系挂。
这件翁仲是唯一出土实例:
[upload=jpg,这件翁仲是唯一出土实例.jpg]UploadFile/2009-8/200982723163193965.jpg[/upload]
相关词:
汉代翁仲穿孔为“人”字形,从头顶直到腹部,再分两路由腰部两侧出来,呈“人”字状的绳子也是从头部而下至腰的两侧系一结,这样翁仲人悬挂时就可以立着。后仿的穿孔有的从上至下呈直孔状,为通天孔;也有的为倒“丁”字孔,是从头顶至腰部两侧,不是“人”字孔。
翁仲是秦朝一个武士,威震关西,自汉代始才民间开始佩戴以求避邪平安。惜出土甚少,传世多以宋明清之物。
汉翁仲采用汉代风格“汉八刀”的雕琢方法,其色苍古,面部只琢眼和口,仅用三至五刀短阴线雕成,呈倒“品”字形,有的就是素面脸,连眼、口都不刻划,脸为长圆形。东汉时广陵王刘荆墓出土的玉翁仲,是个年轻人,可后世竟把北京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明代的石雕文官当作是翁仲,玉工以之作为蓝本仿制,琢出一个老态毕呈的明代老文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