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美玉] 结缘红山古玉和任南老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26 14:3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结缘红山古玉和任南老师
吴广生
今天是任网成立10周年的日子,我首先要为任南老师在去年年底获得联合国授予的“中国文物守护神”荣誉叫好。
“中国文物守护神”,这是多么崇高又荣耀的称号!而任老师喜获这一殊荣,实在是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任老师是位名副其实的红山文化古玉收藏大家。他对红山文化古玉和天珠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并经得起时间检验。他最早提出的“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在中国收藏界被称为独创的鉴别红山古玉“任楠方法”。他率先提出“天珠分天珠和地珠,天珠为天降石制作,故无玛瑙材质的马蹄纹”一说,也可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多年为业余收藏爱好者免费义务做鉴定,在任网上扶持了众多的红山文化古玉收藏家。他把自己的鉴真理论、方法乃至“绝活”,毫无保留地告诉藏友,而且敢于自曝“走眼”;他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十二字法”,不怕自我否定,并一再表示:“对红山文化没有定论的定论才是对红山文化的崇敬”……这些都是极其难得、无人可比的。
从2008年初,我与任老师结识,并与红山文化古玉结缘后,确实有一种“石来运转”“乐在石中”之感,我的人生好像进入了新阶段,我由天生爱石头到爱古玉,现在又升级到陨石和天珠,这是我人生最闲适自得的快乐时光。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愉悦,每天和古玉须臾不离,心旷神怡,如痴如迷,感到非常的充实和惬意。
我说一点我与古玉结缘后的经历和奇遇,或许不足为奇,甚至少见多怪,但我每每想起,都回味不已。
一次是我收藏了一件绿色的玉斧,有些残破,品相浅绿泛白,而且表面还像脱皮一样,成条状地翘起。我鬼使神差地用手随势地使劲捋了几下,居然立时平整。当时这神奇的瞬间令我难忘,翘起的条状玉皮像重新长上去一样,浑然一体。玉斧的颜色也立马变得嫩绿,让我惊诧不已。
另一次,我随红山文化科考队在废弃的被盗古墓区域“捡漏”,不意间发现一座坟墓旁的土坡上有一个闪亮的东西。走近一看,是一块“心脏”形状的红色玛瑙,非常漂亮。玛瑙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暴晒着,微风吹动的流沙,不断地覆盖了它又不断地被风吹刮干净,当时的玛瑙光洁如镜,红艳可人,这一画面瞬间深深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我高兴极了,赶紧把它捡了起来,看了又看,爱不释手。我看到玛瑙上有点泥土,就用手去擦,没想到越擦越多,这才知道坏了。我后来明白了,在强烈阳光的直射和暴晒下,光洁如镜的玛瑙不怕流沙,现在玛瑙在我手里的温度已经变了,沙灰已无法去掉,反倒越擦越脏。我很后悔,糟贱了一件好东西,而且无法挽回,但我仍对这次奇遇感慨不已。 
大约在2009年前后,我看见任楠老师的轿车里的车窗前挂了一只古玉,造型像一只海星,灰白色,显得脏兮兮的。后来见了几次,都觉得不中看,对任老师这位大收藏家挂这件古玉不甚理解。但后来有一次,我突然发现,挂件脱胎了,海星身上的脏灰色没有了,好像褪净了,呈现出古玉的本色,显得冰清玉洁,就连外行人也不会质疑这是个老物件,当时的一瞬间令我震撼和难忘。我想,这是古玉挂在车里暴晒的结果,平时不开车时车内温度高,开车时挂件轻轻摇摆,都会促使古玉里的沁不断浑发,而太阳的暴晒,更使古玉里的沁加速浑发,终于使这件古玉里的沁吐净通透,白如凝脂,而这正是真古玉的本色特征。
最近,任老师给了我一个小磁铁,我用它也意外发现了“新大陆”。家里有一块比较规整的石头,我发现它与磁铁相吸,请任老师一看,说这是块陨石。这块石头我都忘了是从哪里捡来的,当时可能是看了顺眼就把它留在了身边,没想到竟然是块宝贝。
还有一块颜色单调而且粗糙的石头雕刻的一只鸟的形状,当时放在一农民屋外没人理睬,没人卖,更没人买,而我觉得好玩,花了和古玉一样的价钱带回了家。因为是石头,一直把它和红山遗址捡拾的杂物放在一起,这次也发现它和磁铁相吸,给老师一看,老师脱口而出:“这是陨石!”这让我太惊喜了。
还有3个从遗址捡的小土罐、小陶罐等,也与磁铁相吸,按理说土和陶是不应该与磁铁相吸的,后经任老师在电脑上放大发现,这些泥陶罐中含有大量的黑色、黄色的陨石成分,说明当时的陨石分布面非常广大,不光有肉眼看得见的、成块的,也有肉眼看不见、成粉末的。这三个原先很不起眼的小泥罐、陶罐,现在也让我不再小看、恭敬待之了。
可以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时间关系我就说到这里。人生中有许多的事情不能否定、又无法解释,往往称为“缘分”或命运。我检索互联网,有一种说法我很认可,就是把缘分比喻为命运纠缠的丝线,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无形的必然的连结。我与红山古玉结缘,与任老师、任南网,与许多藏友结缘,就是太多太多这样的缘分丝线,它们是我命运中我引为自豪、弥足珍贵的部分。
我是孤陋寡闻,班门弄斧,说得不对请大家见笑。谢谢!
(2016年6月25日)
5#
发表于 2016-6-26 22:39:50 | 只看该作者
每天和古玉须臾不离,心旷神怡,如痴如迷,感到非常的充实和惬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4 05:57 , Processed in 0.05515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