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一壶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任南红山文化网》-具古玉鉴定理论和功夫修炼的红山诸文化研究论坛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7-10-12 23:24:00 | 只看该作者

研究确认红山古国的中心在教来河两岸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20日专电(记者 丁铭)记者最近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获悉,在距今55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鼎盛期,古国的形态就已经出现了,而且红山古国的中心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中部教来河两岸。

    据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在“野蛮”与“文明”之交这种特定社会形态里,中心是由“自然状态”形成的,而不是人文因素决定的。某种古文化先民最集中、人口众多的地区,就是最强大的部落生息之地,就是该种古文化的中心和该部落联盟的首领所在。

    在敖汉旗,已发现的单纯的红山文化遗址就有447处。此外,还在兴隆洼等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含有55处红山文化的遗址,总数是502处,考虑到自然力、人为的破坏和普查的疏漏等因素,敖汉旗红山文化遗址实际应有700处左右。红山文化遗址遍布全旗,特别是该旗中部的山地丘陵地带,甚为密集,最密集处是教来河两岸。这种情况是邻近地区无可比拟的。

    席永杰说,敖汉旗具有迄今已知的本区系古文化序列,具有最悠久的本区系文化系统。同时,考古专家在敖汉旗董家营子遗址还发现了一些有切割锯痕迹的废弃的碎玉料,那里应是红山古国的玉器加工中心。另外,考古专家还征集到3件玉猪龙,在丰水山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遗址上出土有筒形玉器,份子地出土有大型石钺,千斤营子6万平方米遗址出土有玉斧。这些事实都说明,当时在敖汉旗中部地区存在着红山古国的至大之王,存在着凌驾于部落联盟之上的“霸主”。

42#
发表于 2007-10-13 15:48:00 | 只看该作者
[em10][em10]
43#
发表于 2007-10-16 18:3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ongweibing在2007-10-13 15:48:58的发言:
[em10][em10]

大伙

齊力

可以

斷金

 

[em01]
44#
发表于 2007-10-16 19:0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7-10-16 18:39:50的发言:

大伙

齊力

可以

斷金

 

[em01]

终将

达到

胜利

彼岸

[em01][em01]
45#
发表于 2007-10-16 19:0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ongweibing在2007-10-16 19:02:35的发言:

终将

达到

胜利

彼岸

[em01][em01]

炎黃子孫

人人有責

 

[em20]
46#
发表于 2007-10-16 19:0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ongweibing在2007-10-7 21:51:49的发言:

[em10][em10]

中华史前的历史文明是多源的,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是人类文明起源的龙头.个人观点

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发现,不断的开悟,不断的前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7#
发表于 2007-10-16 20:01: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文化

如日之升

[em44]

如月之恒

[em37]
48#
发表于 2007-10-21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ongweibing在2007-10-16 20:01:26的发言:

红山文化

如日之升

[em44]

如月之恒

[em37]

交流

互動

學習

提高

 

[em25]
49#
发表于 2007-10-22 16:11: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古国的“中心”究竟在哪里?布谷先生认为:就在今天内蒙古赤峰敖汉旗中部,教来河两岸。在敖汉旗已发现的单纯红山文化遗址就有447处。此外,在兴隆洼等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含有红山文化的55处遗址。总计为502处。考虑到自然破坏、普查时疏漏因素,敖汉旗红山文化遗址实际应有700余处。红山文化遗址遍布全旗。特别是该旗中部的山地丘陵地带,最密集处是教来河两岸。这种情况是邻近地区无可比拟的。特别是在敖汉董家营子遗址发现了一些有切割痕迹废弃的碎玉——边角余料,充分证明了这里就是当年“红山古国”的玉器加工中心。这些事实说明,当时在敖汉旗地区,定然存在一个“红山古国”至大之王、凌驾于部落联盟之上的“霸主”。

就在赤峰,敖汉旗那旮旯.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当时在敖汉旗地区,定然存在一个“红山古国”至大之王、凌驾于部落联盟之上的“霸主”。

他就是红山古国的国王,龙王大帝.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有些遗址为什么找不到?

就这个问题,我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按我们现在的思路去想,我国前些年的情况看,有豪宅或宫殿般的建筑在拆迁的时候都会把好的材料拆下存来搬走,甚至连一般的住宅拆下来的砖头老百姓都会拆回家盖小房.史前的建筑物应该是木制的结构,宫殿或豪宅如被战争摧毁的话,那么,好的建筑材料和宝物就回被战胜方抢去,或被百姓瓜分或哄抢,所以,宝物就不会保留在一个地方,就会流散到各地,这也是我们今天看到宝物散落到民间各地的情况,出土地方也不一样,玉表特征也就会不一样,这种情况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有的遗址也可能遭到破坏,或被洪水冲刷以及其它等自然灾害破坏而已不复存在,何况史前历史那么久远,这种情况是完全可能的.

昨天,我看到报纸刊登一张有人收藏到大连100年前的照片,看照片就象一个小渔村,这才仅仅一百年的时间,现在大连的原始旧貌已荡然无存,面目全飞,你上那去找大连的旧址呢?史前的大连又是怎样的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希望有些专家学者看了后,有所启发,和开阔思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23 00:37 , Processed in 0.0552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