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帝少昊與大汶口文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 20:5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魏文成 于 2012-1-1 21:11 编辑

帝少昊與大汶口文明 (一)

魏文成

原創學術 創文造字學 少昊象牙 頭銜梳文字破解 歷史研究 文化分类: 文字研究與歷史考古

      大汶口文化分佈於今山東和江蘇北部地區,其秊代約爲公元前4,040~2,240秊。公元1959秊首次發現於山東寧陽堡頭村,因遺址分佈在堡頭村西和山東泰安大汶口一帶,因此,被命名爲大汶口文化。幷且以大汶口墓群最具代表性。出土陶器均勻規整,紋飾較少。多數爲手制,晚期出現輪制。晚期陶器,相當精美。典型器物有陶背壺等。此後又經過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探明其遺址範圍達82萬平方米左右,歷史跨度有2,500多秊。在這個漫長的歷史階段裏,大汶口人發展了原始的農業、牧業和手工業,建立了以血緣關系爲紐帶的氏族部落社會。他們將歲月磨進了堅硬的玉、石器之中,將希望雕刻在動物的骨、角、牙蚌的表皮,將美的認識寄託在了形形色色的紅陶、彩陶、白陶和灰黑陶器上,爲後世的人們留下了無數不解之迷、不盡的推測和遐想。尤其是在陶器之上有很多類似圖畫文字的繪畫式的文字畫,更能引起人們對於這些象徵性的繪畫藝術作品(見《大汶口陶器上的原始商標》(一)),的確讓很多考古學家或者文字學家們,以及考古愛好者、文字學愛好者們趨之若鶩,產生無限遐想。因而本文重點將以破譯這些具有商標性質的文字寓意畫上。因爲這些象徵性的繪畫藝術品被很多考古學家、故文字學家認爲的具有文字性質的刻畫。唐蘭(立庵)先生在談到大汶口文化陶文時說:“是現行文字的遠祖,它們已經有5,500秊左右的歷史了”。

那麼先前的文字學家考古學家是怎麼看待這些陶畫的呢?請看下面的引文:

學者們將其考釋爲炅山”“”“”“”“”“等字。唐蘭先生指出:“這種文字在大汶口文化區域裏已廣泛使用。由此可將我國的文明時期上推至少昊、太昊時代。”少昊、太昊是東夷人,故《山海經·海內經》:“少暤生般。般是始爲弓矢。”弓矢卽與東夷的夷字有關。夷,从弓从大,卽大人持弓之意。《左傳》昭公十七秊:“郯子曰:‘……我高祖少暤摯之立也,風鳥適至,故紀於鳥,爲鳥師而鳥名。’”郯子卽郯國國君,萅秋時郯國在今山東郯城縣。少昊的發展則爲太昊。《左傳》僖公二十一秊:“任、宿、須句、顓臾,鳳姓也,實司太暤與有濟之祀。”任,在今濟寧市,宿、須句在今東平縣,顓臾在平邑縣。均在山東境內。李學勤先生考釋陶文字像一種飾有羽毛的冠,幷認爲這個字可能與有虞氏帝舜有關,《禮記·王制》:有虞氏皇而祭,鄭玄注:“皇,冕屬,畫羽飾焉。”而《孟子·離婁下》明言:“舜……東夷之人也。”

——落羽飛絮《摒棄中國古文明研究中的兩種誤解》

但筆者認爲大汶口遺址的陶畫與賈湖契刻文字與半坡陶文比較一下,就明顯看出不是單純的文字,而是文字與繪畫結合到一起的,具有象徵意義的寓意畫作品,與具有商品意識的家族姓氏文字融合到一起的原始商標。與現代人的商標的寓意完全相同,可以說是到目前爲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圖文幷茂的商標與寓意畫。其實這些寓意式圖文商標,說明了大汶口文化不僅有了非常成熟的文字了,而且大汶口人已經運用文字的象形性與繪相結合,創造出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寓意式圖文商標。

第一節大汶口文明驚現帝少昊象牙頭銜梳

帝摯少昊氏(公元前2449~公元前2365秊)五帝之一少昊(生於公元前2465秊)帝之子少昊云16歲即位(即公元前2449)。《帝王世紀》曰:少昊帝名摯,字青陽,姬姓也。母曰女節。黃帝時有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夢接意感,生少昊,是為玄囂。降居江水,有聖德邑于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謂之窮桑帝,以金承土,《帝圖讖》所謂白帝朱宣者也。故稱少昊,號金天氏。在位百年而崩。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西方天神。他的母親是天山的仙女皇娥。

少昊,姬姓,一說嬴姓,名摯,號金天氏,又號青陽氏,又稱“朱帝、白帝、西皇、窮桑氏、空桑氏”,在位84年(公元前2449~公元前2365),壽百歲(即公元前2365秊)崩,其後代郯子國尊為高祖(《春秋》),後人尊為祖先神帝。約案:帝摯少昊氏,(《左氏·昭十七年傳》:「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母曰女節,見星如虹,下流華渚,既而夢接意感,生少昊。帝登位,有鳳皇之瑞。(出《宋書·符瑞志》。)或曰名清,不居帝位,帥鳥師,居西方,以鳥紀官。(《逸周書·嘗麥解》:「乃命少皞清司馬鳥師,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質。」《漢書·律曆志》引《帝考德》曰:「少昊曰清。」)一般人認為:少昊與其他五帝一樣只是傳說中的人物,而大汶口出土的文物證實少昊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10b9401015vif.html

2#
发表于 2012-1-11 15:43:52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8:4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任义


    謝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23 12:48 , Processed in 0.0652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