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楚雄西晋青瓷罐检测为真(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6 22:4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楚雄西晋青瓷罐检测为真(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6日 10:34
昆明日报


检测报告
西晋青瓷大罐


  (记者 肖宇辉)楚雄朱先生携青瓷大罐来昆明作科学检测,经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鉴定,其送检疑似文物为西晋青瓷罐。

  近日,楚雄朱先生携青瓷大罐赴昆。该造型独特的大罐,是朱家三年前迁祖坟时挖出的,朱先生将罐作为装饰物摆放家中。朱太太认为晦气,为此常与朱先生发生口角,导致夫妻产生矛盾。现在,朱先生想把大罐送给一位朋友,但他不清楚大罐价值,故求助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想通过鉴定弄清价值如何。

  大罐带盖高25.2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4.5厘米,重2740克。胎质细腻,器型大方端庄,直口平唇,圈足,鼓腹,下腹向里斜收,肩部置对称羊首耳。罐身施青釉,表面釉色完整。难得的是,一般出土带盖器皿,顶盖大多破损,此件顶盖非常完好。罐身堆塑鼓睛突目、两角弯曲的龙纹装饰。

  中心主任吕志坚目鉴后断代,认为是汉代至西晋时的青瓷罐。后经X荧光射线能谱仪对胎、釉作双重检测,得出结果:“送检样品胎、釉元素成分含量与3世纪中晚期青瓷器数据符合较好,为浙江一带的地区产品”。经专家目鉴和科技检测,证实大罐应为西晋青瓷罐。专家评估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及收藏价值。

  吕志坚介绍,晋代青瓷因釉料中含有铁元素,经高温烧成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故称青瓷。早在1780年前的东汉,我国已能烧造成熟的青瓷。浙江是我国青瓷发源地,东汉时浙江余姚、上虞、慈溪等地已建立制瓷作坊,烧造出青瓷和黑瓷。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南北各地烧制青瓷更普遍,瓷窑增加,种类繁多,质量进一步提高。

  西晋青瓷与东汉、三国相比有明显区别,如胎质稍厚,胎色较深,呈灰色或深灰色,釉层较厚且均匀等。总之,“晋瓷”更具有胎质致密坚硬、釉色青亮莹润、经久耐用、不怕腐蚀、久不褪色、美观实用等特点。

  西晋是青瓷花式品种最多的时期,除日常用具层出不穷外,明器也大大增加。朱先生的青瓷大罐保存完好,器型端正而釉色莹润,堆塑纹饰颇具时代特色,是两晋瓷器发展的见证,因此极具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朱先生知情后说,为了家庭和睦只能忍痛割爱,但会以合适的价格转让给朋友,让大罐得到好归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8-12 05:07 , Processed in 0.0775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