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明清犀牛雕刻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9 11:28: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师请看一下是什么角,谢谢!

9.jpg (87.19 KB, 下载次数: 69)

jpg

jpg

80.jpg (65.56 KB, 下载次数: 69)

jpg

jpg

81.jpg (94.29 KB, 下载次数: 77)

jpg

jpg
2#
发表于 2010-9-29 18:28:00 | 只看该作者
典故   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名通天犀,有白色象线一样贯通首尾,被看作是一种灵异之物,所以叫做灵犀。到了唐代,诗人李商隐写了那首著名的《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后来“灵犀”或者“心有灵犀一点通”被大家比喻成两人在思想或者感情上心灵相通和默契的意思。热恋中人总是希望对方可以和自己心灵相契的,我当时也觉得刻这样的印给他们应该会贴合他们的意思。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21:23:00 | 只看该作者
讲一个真实的事情.宁波下面一个市,举办的专家鉴定会,是几比较有名气的专家,也上过中央鉴宝,那天我拿了一件古董给专家看,看的费用100元,还比较便宜,这位专家看的速度还比较快,说是好东西是老的,我问他现在价值多少,他想了一下,说100万,我听了以后非常高兴,但是他又马上说最好拿到我们北京的检测年代的仪器上去测试,我们会让你满意的.我问多少价格,他们说2000元,我想了一下这么好的古董,拿出2000元也好.第二天我带了朋友去鉴定木器,情况我就不用说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我比喻一下.连一篇“红山文化学术”文章都没有写过的人,怎会变成“红山文化玉器鉴定专家”呢?连最起码的“红山文化专家”都不是,他有什么“资格”给我们鉴定红山文化玉器?南方某地中文系教授没摸过一件真品红山玉器,难道他也可以给我鉴定红山文化玉器吗?随便找一个教授都拥有专家头衔,不是所有的专家都会鉴定红山玉器真伪的。作为藏家一定要分清“谁更有本事、谁更有资格”给我们鉴定红山文化玉器。 时至今日,红山文化玉器鉴定在行业内部尚未形成统一的鉴定模式,至少未见官方专家拿出像样的鉴定理论。 红山文化玉器确实很热,但不至于热到所有人都可以鉴定红山文化玉器吧?在名与利面前,有些人的选择令我们感到啼笑皆非。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1:42:00 | 只看该作者
请看一下是什么角,谢谢!
5#
发表于 2010-10-16 17:09:00 | 只看该作者
从图片来看,不是犀牛角,犀牛角没这么白,犀牛角有蜡质光泽,即变干裂也有,颜色为黑褐或黄赫,截面有粟子纹,这件看着发干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20:56:00 | 只看该作者
犀牛角的颜色不是单一的,靠近纵向中心一律是黑的,这是区分犀牛角与其他牛角的重要特征;犀牛角颜色往往被染成古红色,是为了达到仿古的效果。其实自然界中只有绝种的亚犀种群中才有红色的角质。这里要说明,乾隆大爷都没有机会看见过亚犀(详细记录可查清史相关文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17 11:40 , Processed in 0.05474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