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下嘴容易,品出名堂,谈何容易!被品者茶也,品饮者人也!
茶按照制作加工工艺分五大类---黑--绿--青--白---红,五色对应五味五脏五方,茶性各不同品级又各异,每大类茶又各有产地(地理位置)之分、种植山场(气候、环境、土壤)之别、采摘季节之殊。再加之五大类茶的五色内蕴五行,“行”者,运动的古称,变化变异交易运化作用等功能与现象之古义。因此,除种植、采摘、制作要按每大类茶的古制要求外,还有包装、运输、贮存之优劣对茶的品质之影响。要品透茶,从茶的种植栽培、养护采摘、制作加工、运输贮存,等等,无不是要探究清楚的问题。
再说,品饮者人也!有所谓人分三六九等,行业又各不同。千人千面,生活阅历、饮食习惯、身体状况、生理心理、精神气质各异。
若是再加上品茶时的冲泡用水、器皿、冲泡者的泡茶水平、场合、环境、气氛与品茶时在座的人数(有所谓独品得神、对饮成趣、众饮得慧一说)、道行,以及在座每个人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程度,那变数多了,姑且不论。
我们的先祖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能解毒。时至如今,得将“茶能解毒”,改为“没有受过污染、农药化肥没超标的茶能解毒。”品茶首先得从源头上把住这一关,别让受过污染、农药化肥没超标的茶流进你的杯、进入你的口。
面对林林总总的茶叶店、洋洋大观的各类茶,如何选择?传授你个选店选店主选茶的十二字真言:根深苗正、出身清苦、历史清白。
店或是老店、厂或是老厂、店主人或是三代种茶农之后、或是三代制茶人之家,面对茶叶流通渠道计划经济时代统购统销的“改革”,不得已---种茶的改制茶的了,种茶的制茶的改出来开店了,店里的茶有出典记载、传承有时序、流转少环节。
此关口把好后,剩下的就靠你品茶的功夫了!你问:功夫不行怎么办?功夫是练出来的,就是肯花时间加上作用力,品尝再品尝,进而掏银子卖茶,自己学着泡,慢慢泡、慢慢品、细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