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7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田黄皮拍出天价:造假又泛滥(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30 10: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块假田黄,在底面上露出马脚 王棣/摄

 

[upload=jpg,3765596403.jpg]UploadFile/2010-6/20106301034932492.jpg[/upload]

0.jpg (19.57 KB, 下载次数: 2)

田黄皮拍出天价:造假又泛滥(图)

田黄皮拍出天价:造假又泛滥(图)
2#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0:37:00 | 只看该作者

转新浪网;

田黄在艺术品拍卖会上卖了天价,收藏田黄的玩家也多了起来,不过市场上林林总总的田黄造假也开始泛滥。这块田黄的皮就是典型的造假,想入门收藏田黄的藏友,不妨来看看。 

  真假田黄皮

  “看看这块是不是田黄?”一位藏友拿出一块近10厘米高的藏品,颜色棕红,灯光照射下半透明,透出非常红的光,表面有薄薄的白色石皮。

  雕刻方式是田黄比较常用博弈雕刻,题材也很传统,隐士,对弈,松树。不过这么大一块料,雕工却很平常,仔细看人物的面部,雕刻得比较粗糙,人物的神韵没有传达出来。

  这位藏友之前并没有收藏过田黄石,喜欢田黄是因为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嘉德春拍中,一件高仅为6.3厘米的清康熙杨玉璇雕田黄冻“达摩面壁像”,场内竞价异常激烈,最终估价仅为200万元左右的拍品,以1568万元高价成交。

  如此受到热捧的田黄就引起了他的兴趣,没事就喜欢在古玩城溜达,希望能淘住一个田黄宝贝。

  ■鉴宝课堂:田黄石皮

  现在鉴定田黄,从外观特征上说主要指的就是皮、纹、格。

  其中田黄石的皮是田黄石从山上剥落下来,到水田中形成的。田黄石的皮层在田土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浸润,由分散在水中的田黄石分子与田黄石表面的分子吸附、沉淀形成的结晶层。

  真的田黄石皮层在放大镜下看,可以看到皮层与里面的石头是逐渐过渡嵌入的。而假的皮层会发现皮层与石质是分离的。

  而天然形成的皮层厚度是不均匀的,石质凹陷处表面有自然沉积的圆滑表面。凹陷处由于铁离子沉积时间较长,表皮颜色也会稍微发红,这都是假石皮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最后,一般真的石皮在灯光下都是半透明的,而假皮常常是不透明的。

  ■专家点评

  高国治(河南商报鉴宝专家、中国宝玉石协会宝石鉴定师、宝玉首饰艺术品司法鉴定人、原河南地质博物馆馆长)

  这块石头并非田黄,而是人工合成的产品,内部没有石头的结构和纹理,并不值钱。不过上面造假的石皮,却很值得刚刚入门的藏友们学习。

  这块“石头”底面明显是人工切成的平面,其他地方是随行雕刻的模样,把表面的白色的石皮雕刻掉一部分,露出棕红色的肉,构成图案。

  石皮造假的马脚就出在底面上,高国治说这个人工切割过的底面上仍有石皮就不符合自然规律了,“就像一个萝卜,你切一刀,刀口部分怎么也不会有萝卜皮”。

  高国治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造假者是在将材料切割好之后,才将它放入酸或是其他化学物质中浸泡,腐蚀出白色“人造皮”,不过这也就造成底面上有皮。

  市场上一些“人造皮”的田黄石都有这个特征,不过藏友们不能依靠这一个办法判断是不是田黄,还是要掌握田黄的其他特征。有些田黄的仿品非常逼真,非得借助专业设备才能分析和鉴别。

3#
发表于 2010-6-30 23:0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yinlinwin在2010-6-30 10:37:00的发言:

转新浪网;

田黄在艺术品拍卖会上卖了天价,收藏田黄的玩家也多了起来,不过市场上林林总总的田黄造假也开始泛滥。这块田黄的皮就是典型的造假,想入门收藏田黄的藏友,不妨来看看。 

  真假田黄皮

  “看看这块是不是田黄?”一位藏友拿出一块近10厘米高的藏品,颜色棕红,灯光照射下半透明,透出非常红的光,表面有薄薄的白色石皮。

  雕刻方式是田黄比较常用博弈雕刻,题材也很传统,隐士,对弈,松树。不过这么大一块料,雕工却很平常,仔细看人物的面部,雕刻得比较粗糙,人物的神韵没有传达出来。

  这位藏友之前并没有收藏过田黄石,喜欢田黄是因为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嘉德春拍中,一件高仅为6.3厘米的清康熙杨玉璇雕田黄冻“达摩面壁像”,场内竞价异常激烈,最终估价仅为200万元左右的拍品,以1568万元高价成交。

  如此受到热捧的田黄就引起了他的兴趣,没事就喜欢在古玩城溜达,希望能淘住一个田黄宝贝。

  ■鉴宝课堂:田黄石皮

  现在鉴定田黄,从外观特征上说主要指的就是皮、纹、格。

  其中田黄石的皮是田黄石从山上剥落下来,到水田中形成的。田黄石的皮层在田土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浸润,由分散在水中的田黄石分子与田黄石表面的分子吸附、沉淀形成的结晶层。

  真的田黄石皮层在放大镜下看,可以看到皮层与里面的石头是逐渐过渡嵌入的。而假的皮层会发现皮层与石质是分离的。

  而天然形成的皮层厚度是不均匀的,石质凹陷处表面有自然沉积的圆滑表面。凹陷处由于铁离子沉积时间较长,表皮颜色也会稍微发红,这都是假石皮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最后,一般真的石皮在灯光下都是半透明的,而假皮常常是不透明的。

  ■专家点评

  高国治(河南商报鉴宝专家、中国宝玉石协会宝石鉴定师、宝玉首饰艺术品司法鉴定人、原河南地质博物馆馆长)

  这块石头并非田黄,而是人工合成的产品,内部没有石头的结构和纹理,并不值钱。不过上面造假的石皮,却很值得刚刚入门的藏友们学习。

  这块“石头”底面明显是人工切成的平面,其他地方是随行雕刻的模样,把表面的白色的石皮雕刻掉一部分,露出棕红色的肉,构成图案。

  石皮造假的马脚就出在底面上,高国治说这个人工切割过的底面上仍有石皮就不符合自然规律了,“就像一个萝卜,你切一刀,刀口部分怎么也不会有萝卜皮”。

  高国治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造假者是在将材料切割好之后,才将它放入酸或是其他化学物质中浸泡,腐蚀出白色“人造皮”,不过这也就造成底面上有皮。

  市场上一些“人造皮”的田黄石都有这个特征,不过藏友们不能依靠这一个办法判断是不是田黄,还是要掌握田黄的其他特征。有些田黄的仿品非常逼真,非得借助专业设备才能分析和鉴别。

学习![em56][em27]

4#
发表于 2010-7-1 18:59: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em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26 07:30 , Processed in 0.06341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