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虢国文化”
虢国作为两周时期重要的姬姓封国,对西周及王室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都曾产生强烈的影响,但由于历史文献对虢国的封君、地望、变迁、世系等记载过于简略,且多有抵悟之处,致使后世学者众说纷纭。 1956至1958年,由夏鼐、安志敏率领的黄河水库考古队在三门峡市区上村岭发现了虢国墓地。1959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文物》上发表的《三门峡出土铜器二三事》,掀起了研究虢国的热潮。1990至1992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对虢国墓地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1990年发掘的M2001虢季墓、1991年发掘的M2009虢仲墓分别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虢国墓地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又被评为“20世纪河南十项重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虢国墓地的发掘,为虢国历史与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引起了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关注。许多学者纷纷撰文阐述研究成果,使虢国的研究上升到了一个独立的文化范畴。2000年,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和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联合考古发掘,证实李家窑遗址是虢国都城——上阳城的所在地。虢都上阳城的发现,再次为研究虢国文化增添了可靠的资料,使虢国文化研究达到了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