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7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原创汉代料器欣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5 10: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琉璃:

     玻璃在明代以前称为琉璃,明晚期又称为料器,是中国明清时期较为时尚的工艺品。这种工艺品一直是民间作坊在制作,清代康熙中期玻璃制造工艺第一次引进了皇宫中,套料工艺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料器的生产大约开始于战国,一直到清代才有较大的发展,形成了北京和山东博山两大产地,风格各异,均有风韵。早期的琉璃主要以彩珠、璧、禅等为主,风格独特。明代山东博山的琉璃工艺精美,透明度高,晶莹而有光泽。康熙三十五年,宫廷内出现了琉璃制造厂,生产皇宫享用的琉璃器皿,颇受皇室的欣赏。

琉璃工艺制作过程
原型制作:根据草图,以泥土或蜡等材质雕塑成立体原型。而为掌握完美的比例、优美的线条与细致的纹饰,每一笔一刀都必须极其精准细腻。
制硅胶模:在原型的表面,一层一层地涂上硅胶,制成硅胶模,并以石膏固定外型。由于设计造型的精致,脱下硅胶模后,原型常已损坏。
翻树酯模:以硅胶模灌铸环氧树酯,翻制成永久模型。由于高温灌制蜡模时,硅胶模容易老化变形,故需以此树酯模再翻制新的硅胶模。
固定阴模:将树酯模自硅胶模中取出,再以胶带加强石膏外模的固定,制成硅胶阴模,准备制蜡模。
灌制蜡模:调制蜡浆,在硅胶阴模内灌入热融的蜡,待其自然冷却,变成包埋石膏、硅胶与蜡的模型。
拆取蜡模:将冷却后的蜡模自硅胶石膏模中脱出。其中镂空与倒角的细节转折处,在拆蜡时极易损坏,故必须靠细心、耐心与双手的巧劲小心拆取。
修整蜡模:因冷却时蜡模容易收缩变形,加上拆模时留下的模线痕迹,都得以工具细心地修整完美。
制石膏模:调制正确比例的耐火石膏,在修饰后的蜡模外,灌铸包埋,即成含蜡石膏模。
蒸气脱蜡:将整个含蜡石膏模,置入脱蜡机内以蒸气加温脱蜡,脱蜡后即为耐火石膏阴模。
精选原料:根据设计挑选特定颜色与大小的玻璃原料,并加精选清洗每一块玻璃原料。
配置原料:为精确控制各种颜色的比例与流动的美感,需依造型与设计精准摆置玻璃原料色块的分布位置。
进炉烧结:清模去尘后,将整个石膏模与配置好的玻璃料,放进炉内慢慢加温到850℃左右,使热熔的水晶玻璃软化如麦芽糖,缓慢地流入石膏模内成型。
徐冷降温:烧结过程中,为使玻璃内外均匀降温,避免应力释放不平均导致龟裂。需设定降温曲线,经数天缓慢降温时间,但因造型不同徐冷时间亦不同。
拆石膏模:待徐冷过后从炉内取出,小心以刀具拆除石膏模,取得玻璃作品粗胚。
断面切割:拆模后的玻璃粗胚,需断面切割,去除注浆口部分多余的玻璃。
粗磨细磨:因切割断面粗糙凹凸不平,需以粗、细研磨砂将水晶玻璃之浇铸口磨平、磨细,此时应特别注意将作品调整到最好的水平。
研磨刨光:将作品放在布轮上,不断重复地研磨及刨光,即可将玻璃的光泽透射出来,藉此呈现出水晶材质晶透的质感,即可完成作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9 9:27:02编辑过]

0.jpg (18.96 KB, 下载次数: 0)

[原创汉代料器欣赏。

[原创汉代料器欣赏。

0.jpg (17.28 KB, 下载次数: 0)

[原创汉代料器欣赏。

[原创汉代料器欣赏。

0.jpg (14.94 KB, 下载次数: 0)

[原创汉代料器欣赏。

[原创汉代料器欣赏。

0.jpg (15.82 KB, 下载次数: 0)

[原创汉代料器欣赏。

[原创汉代料器欣赏。

0.jpg (23.87 KB, 下载次数: 0)

[原创汉代料器欣赏。

[原创汉代料器欣赏。
2#
发表于 2009-6-15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123456wq在2009-6-15 10:53:00的发言:

汉代料器欣赏(有红的、绿的、黄的(艺术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8汉料器 (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8汉料器 (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8汉料器 (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8汉料器 (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5 11:05:20编辑过]

是否為戰國琉璃

3#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13:0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9-6-15 12:17:00的发言:

是否為戰國琉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9 9:27:23编辑过]

0.jpg (20.18 KB, 下载次数: 0)

0.jpg

0.jpg (22.95 KB, 下载次数: 0)

0.jpg

0.jpg (24.04 KB, 下载次数: 0)

0.jpg

0.jpg (19.12 KB, 下载次数: 0)

0.jpg

0.jpg (18.77 KB, 下载次数: 0)

0.jpg
4#
发表于 2009-6-15 13:0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123456wq在2009-6-15 13:04:00的发言:

定为战、汉是否合适。

回大姐的話

戰國琉璃製品

出神入化

惟技藝流失

不復得見

您所藏系列

還望您多說說

敬茶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13:3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9-6-15 13:09:00的发言:

回大姐的話

戰國琉璃製品

出神入化

惟技藝流失

不復得見

您所藏系列

還望您多說說

敬茶了

对于高古料器目前存世的具传数量不多。朋友处也是寥寥数个。料器;琉璃;玻璃三者是一样材质吗?目前权威说法没有结论。兄可有资料期待交流。方便来京时以上实物可上手。谢谢。

6#
发表于 2009-6-15 14:35:00 | 只看该作者

新仿

7#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14:5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草原人在2009-6-15 14:35:00的发言:

新仿

人兄果然见多识广,期待见到此类仿品不管是新仿还是旧仿。谢谢。

8#
发表于 2009-6-15 19:43:00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6-15 22:5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123456wq在2009-6-15 13:33:00的发言:

对于高古料器目前存世的具传数量不多。朋友处也是寥寥数个。料器;琉璃;玻璃三者是一样材质吗?目前权威说法没有结论。兄可有资料期待交流。方便来京时以上实物可上手。谢谢。

小弟曾在賣家處

上手過生坑戰國琉璃

這方面知識有所侷限

市面幾稀

極難見到

謝謝您盛情

隨緣吧

敬茶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22 06:30 , Processed in 0.06116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