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8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分享] 玉兽皮壳分析-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6 11:45: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师友鉴评!

DSCN3562.JPG (114.11 KB, 下载次数: 87)

DSCN3562.JPG

DSCN3560.JPG (85.98 KB, 下载次数: 78)

DSCN3560.JPG

DSCN3563.JPG (80.16 KB, 下载次数: 82)

DSCN3563.JPG

DSCN3564.JPG (112.47 KB, 下载次数: 89)

DSCN3564.JPG

DSCN3565.JPG (163.25 KB, 下载次数: 79)

DSCN3565.JPG

DSCN3567.JPG (113.28 KB, 下载次数: 75)

DSCN3567.JPG

DSCN3569.JPG (113.43 KB, 下载次数: 77)

DSCN3569.JPG

DSCN3570.JPG (102.53 KB, 下载次数: 86)

DSCN3570.JPG

DSCN3571.JPG (158.23 KB, 下载次数: 88)

DSCN3571.JPG

DSCN3572.JPG (186.94 KB, 下载次数: 79)

DSCN3572.JPG

DSCN3574.JPG (128.21 KB, 下载次数: 68)

DSCN3574.JPG

DSCN3575.JPG (96.2 KB, 下载次数: 91)

DSCN3575.JPG

DSCN3577.JPG (116.77 KB, 下载次数: 98)

DSCN3577.JPG

DSCN3578.JPG (104.31 KB, 下载次数: 83)

DSCN3578.JPG
2#
发表于 2012-10-7 02:42:58 | 只看该作者
同态,个见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10-8 15:04:49 | 只看该作者
又是仿品  低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9:37:23 | 只看该作者
东青子 发表于 2012-10-8 15:04
又是仿品  低级

无语----无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21:31:11 | 只看该作者
独钓寒江 发表于 2012-10-7 02:42
同态,个见慎!

想和兄探讨一下同态一词;同态,是老师对仿皮壳仿的一致性,即人工涂层,在工面上粘好颗粒喷上涂层仿次生物的一种描述。同态即无变化,趋于一致性。
  我们熟知的鸡骨白也是周身同态、黑皮玉也是周身同态、枣红沁皮壳也是周身同态-------,很多的师友点评很牵强;明明已经出现地弯的玉件,由于没有一眼明的二次皮之类特征,就用周身同态加以否定。土大黄沁的皮壳明明次生明确也以周身同态否之。
   玉兽的皮壳沁色不一致不可称为同态、有的部位是橘皮纹、有的部位腿和腹部位有硬质残不可称为同态、蝇翅裂自然、工上出现玉质瘤不可称为同态,沁门有吐灰对应沁色------,同态一词不妥吧。
这件玉兽有藏友上过手,某某某上过手,材质和田青白玉,没有后仿之嫌。
我的心态很平和,不能因师友说不对就反对,因为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学习的目的就是去伪存真。
但是常常想一个问题;高古玉收藏市场水深水混,一方面是造假者浑水摸鱼,一方面是门派之间各自一词,专家与专家、藏家与藏家、拍卖公司与买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量化的数据为尺子。以点概面 的点评就可以让假的变成真的,又可以让真的变成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0-8 21:43:47 | 只看该作者
寻古玉符号人 发表于 2012-10-8 21:31
想和兄探讨一下同态一词;同态,是老师对仿皮壳仿的一致性,即人工涂层,在工面上粘好颗粒喷上涂层仿次生 ...

      除了在玉器外表粘附外,酸腐也可造成同态表象---即“坑蚀”的大小、深浅、分布等基本相同。酸腐的坑蚀,坑内相对玉表光滑,坑口无色质变过渡且成开放式;减缩部分无色质变。。。
与兄共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22:37:59 | 只看该作者
独钓寒江 发表于 2012-10-8 21:43
除了在玉器外表粘附外,酸腐也可造成同态表象---即“坑蚀”的大小、深浅、分布等基本相同。酸腐的 ...

同意兄的看法,但是点评也要慎,老师最让我敬佩的是检验酸腐在高倍显微镜下,李逵和李鬼就暴露无疑。我们只看照片,而且橘皮、坑凹是在皮壳上还是在玉体上不能区分是判断有时难免有误。
给你看看下图;前三张是原图后两张是局部盘了的图,原皮壳是红色的,周身同态、酸腐态,水泡过后出灰厉害变成普遍白还有红色被遮盖,用布擦拭,泛出油状变成黑红色。盘去皮壳就是现在的玉表,只盘出一小块,如兄愿意共同探讨皮壳的变化,我可以随时汇报给你盘出的照片比对。
也就是说;皮壳的橘皮状凸凹状及皮壳的沁色要和玉体区别开来!  愿相互学习探讨。

180111wx8988ryemwo1rlc.jpg (128.68 KB, 下载次数: 78)

180111wx8988ryemwo1rlc.jpg

180119ijmjxdfgub8hwf28.jpg (210.73 KB, 下载次数: 83)

180119ijmjxdfgub8hwf28.jpg

180108i22djdlk78ti22w4.jpg (83.98 KB, 下载次数: 71)

180108i22djdlk78ti22w4.jpg

IMG_1622.JPG (146.51 KB, 下载次数: 80)

IMG_1622.JPG

IMG_1623.JPG (134.07 KB, 下载次数: 80)

IMG_162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0-8 22:58:29 | 只看该作者
寻古玉符号人 发表于 2012-10-8 22:37
同意兄的看法,但是点评也要慎,老师最让我敬佩的是检验酸腐在高倍显微镜下,李逵和李鬼就暴露无疑。我们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2-3 22:55:18 | 只看该作者
大开门夏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2-22 20:21:19 | 只看该作者
老虎头 发表于 2013-2-3 22:55
大开门夏玉!

谢谢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9-20 07:32 , Processed in 0.05841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