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6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人类文明的中心在乌兰察布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9 20: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类文明的中心在乌兰察布盟”fficeffice" />

中国民间鉴藏(2009)遵义活动---探索发现纪实

2009年7月17--19日, 一批中国民间鉴藏者云集历史名城遵义,举办了一次特殊的活动。召集人是遵义当地乃至全国实力派的鉴藏家李连昌先生(网名黑马),参加活动的有德高望众的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85岁高龄的孙学海先生,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许青松先生,韩国黑皮玉鉴藏家金喜镛先生,台湾书画家,鉴藏家罗有生先生等30余人。

7月18日上午,全体与会者集体参观了中共历史上著名的“遵义会议”旧址。回顾1935年1月,中共高层领导中的有识之士,敢于挑战党内错误权威,拨乱反正,从而奠定了新中国诞生的基础。7月18日下午至19日,中国鉴藏界一次别开生面的研讨会在遵义宾馆第7会议室举行.会议的宗旨借用中央电视台10频道的"探索.发现"四字,即围绕中国收藏,鉴定的现状,认真地探索,探讨一些问题;披露一些民间收藏中的重要发现。会上,孙学海先生首先发言,回忆了文化大革命中,受周恩来总理委托从抄家物资中保护文物,从废品收购站抢救下来114吨青铜器,从造纸厂准备化纸浆的废纸中,抢救了大量的古籍善本。在谈到当前专家鉴定的乱象时,孙老感慨地说,我虽然接触文物70年,

<!--EndFragmen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遵义会议成员.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但我不是专家,中国文物如山如海,我没见过的不知有多少,只是比一般人多看了一些东西而已。孙老重复了他那两句名言:有些专家对自己没见过的东西就说假的,一个人一生大约只能认识2000人,难道2000以外的人就不是人?有的专家常说,故宫都没有的东西你怎么会有?或故宫的东西怎么会到你这?殊不知故宫大部分文物都是民间做的,清宫造办处才多少人,能做多少东西。

台湾罗先生发言充满了火药味,他毫不客气地说,从一个台湾人的角度看大陆文物收藏和鉴定,四个字:乱象众生。有一档电视节目,一星期砸一个瓶子,一年就是52个,如做10年就是520个,这些人眼力怎么就这么好,保证不砸错东西,即便是现代艺术品,也不能砸,100年以后都是文物,你砸得是中国文化,而电视台播这样的节目纯粹是哗众取宠。说到国内专家,罗先生痛心疾首:不懂装懂,指鹿为马,利益熏心,耍弄藏家,对保护文物麻木不仁,是国内大部分专家的通病,许多专家对文物的无知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收藏界出现两极,一极是广大收藏家用自己的血汗钱在全力的保护文物,另一极是专家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轻易地否定文物的真实性,用脱口而出的“不对”二字,榨取了收藏者的鉴定费。罗先生还鞭挞了中国的书画界,说有的画家一生似乎只画了一张画,后来只是不断的克隆。

因为此次会议只是民间的一次自发的小会,大家毫无顾忌,畅所欲言,闪光的思想不断出现。北京东西方国际拍卖公司总经

<!--EndFragmen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遵义会议成员 (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理黄效东说,国家有文物保护法,而民间收藏文物的人(号称7000万),却无《法》保护,应迅速立法。国家相关部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定出针对文物鉴定的统一标准,也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合理程序,更没有相应的权威机构,藏家们有病乱投医。北京日报主任编辑金鸣从国有博物馆的窘境和民间收藏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比论述了民间收藏家已是中国收藏界的主力军,藏宝于民,符合国情。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副研究员张明,在讲述了国有博物馆的现状后,认为民间收藏与之有互补性。文博界的一些专家,思想僵化,视野不开阔,他们所见到的文物,往往局限在馆藏范围,已面临民间鉴藏家的严峻挑战。关于文物的科学鉴定的问题, 中国收藏家协会科学检测中心主任朱震先生说,有些专家不懂物理化学,连符号也看不懂,很排斥科学鉴定。其实一切能通过仪器检测的,均应先机检,就像病人到医院看病,先做个化验,拍个片子,再诊断总是有益的。天津金鑫龙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海涛说,科学鉴定光靠仪器也不行,还有一个标准问题,现在很多老坑翡翠或受过沁的,一过机器,就变B货。原遵义市广播电台台长李连昌先生认为:将科学技术介入文物鉴定是时代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物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文物鉴定方面的意义。对文博体制要进行改革,将文物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分离开来,由不同的学者去研究。围绕黑皮玉的探索与发现,韩国金喜镛先生说,我在中国跟踪黑皮玉19年,它是人类神秘的文明,以我对黑皮玉出土数量,造型的研究和了解,我坚

<!--EndFragmen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遵义会议成员 (3).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信,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就在中国内蒙的乌兰察布盟。上海白马高级服装市场总经理张帆讲述了2009年6月26日中国收藏界一行11人,将国旗插上乌兰察布盟化德县黄土高坡,誓言民间收藏家要为国家正式挖掘黑皮玉做点微薄贡献。而国内众多的考古专家,面对大量现存的黑皮玉雕,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连兴趣都没有。中央美院夏德武教授从一个雕塑家的眼光,剖析了泛红山时期的黑皮玉造型的艺术性,高度赞扬中华民族先民们的睿智与创造性。他坦诚,所见近万件黑皮玉,几乎没有一件相同的。贵阳市天方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聪更是语出惊人,他说,泛红山玉器中的蝉,是先人们崇拜之物,后来演变成中国的禅宗。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会上清华大学双学位才女戴双说,家父生前曾花巨资收了一批名人字画,可能有真有假,但由于国内无公认的鉴定机构,又无仪器检测,全凭专家,家属或拍卖公司眼力,金钱作怪,利益第一,故游戏规则破坏殆尽,字画面临不断贬值的下场,建议智商“低”者不要去碰字画。戴双的发言引来了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许洪波的PK,许说,字画收藏的确难度很大,但字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需要传承。要买真画,卖真画,收名画。许先生在广州的画廊,业内公认是做得最成功的。

会上还公布了收藏界近年来五个重大发现:其一,1948年-1949年,故宫文物在迁台途中有重大隐情。贵州电视台的冯晶说,查已公开的历史资料,1933年运出北京的文物共计19557箱,1949年从南京运往台湾的共计3824箱,1949年以后运回北京的10000箱,现在还留在南京的有2211箱,那么还有3522箱文物在哪里?台北故宫应该说出隐情,北京故宫应关注此事。其二,明代文彭青田灯光冻巨印面世。北京收藏爱好者姚政说,文彭是明代文人自己动手刻印的开山鼻祖,在中国篆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真印存世量极少。这对巨印的面世,填补了空白,是印章收藏中的大喜事。其三,陶瓷界所说的清雍正乾隆的粉彩瓷器,在清宫瓷器档案中根本就不存在。大量存在的是珐琅彩,洋彩和五彩。洋彩就是珐琅彩,只是画风不同,名称有别。1925年,1935年,由于工作人员的两次大疏忽,错把洋彩写成了粉彩,以讹传讹,从此粉彩粉墨登场,洋彩退出历史舞台。狸猫换了太子。其四,巨大的古代青铜地动仪面世。继2009年5月23日,第一尊1800公斤,高2.4米的青铜地动仪在上海南汇博物馆闪亮登场后,杭州的收藏家又收到三尊青铜地动仪,其中一尊更大,先被韩国人买走,运到丹东,后追回。据推算,此套地动仪应该是一大四小,第五尊在哪?五,伪造假现象。青岛收藏家隋立川来电委托发言说,文物有造假现象,但他发现还有一种伪造假现象。比如安徽蚌埠市有很多商店卖青铜器,一问都说是自己工厂新做的,其实一个工厂你都找不到,全是为掩盖盗墓找的托词。瓷器也有这种现象。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遵义举行的小小会议,有别于所有的高峰论坛,它没有壮观的会场,没有众多的名人,没有庞大的记者队伍,与会者笑称“底层论坛”,但它反映了站在第一线鉴藏者的心声。它有四个特点:一,探讨问题广泛。涉猎历史、政策、立法、文物流向、博物馆、专家、科学鉴定、玉器、瓷器、字画、青铜、印章等,在是非难辨的收藏鉴定领域,新颖的观点,让每一个与会者心头流淌着一股清泉。二,研究问题深刻。每个人的发言,都是一篇论文,正本清源,对现实都有指导意义。三,与会者90%是高学历,高级职称。许多业内专家把民间收藏爱好者当作“阿斗”,殊不知许多收藏家都曾是各行各业的成功者,佼佼者,正因为事业成功,才有闲钱玩收藏,他们已进入“玩”的境界,这足可让许多专家汗颜。四,会议形式自由,发言民主。掌声不断,笑声不断,会议结束时大家还意犹未尽。

2#
发表于 2009-11-9 22:56:00 | 只看该作者

 

中华民族需要爱国之情啊!

古文化的复兴应该是时候了!

让我们携起手来大声的说:中国我爱你!

 

 

3#
发表于 2009-11-18 12:55:00 | 只看该作者
多次史前人类文明

   根据史书记载,我们本次人类从最原始的石器时代到出现现在的高度文明才不超过一万年时间。很显然,这些文明古迹不属于我们本次人类所创造,实际上,许多文明古迹我们现在人类技术都无法建造。根据这些确凿的证据,一些学者提出了史前文明学说,是指在我们本次人类文明之前在地球上曾经存在过人类文明。

    同时,所发现的许多文明古迹时间跨度非常古远。从当今发掘出和发现的各种不同史前人类文明遗迹看,从一个非常久远的远古时代开始,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就一直存在着人类并发展出高度发达的文明,如在三叶虫化石上发现的6 亿年至2.5 亿年前的穿着鞋的人类脚印,在今天的非洲加蓬共和国发现的20亿年前的大型链式核反应堆,在现今南非发现的28亿年前的金属球,及多次不同时期的石器等等,很难想象它们属于同一人类文明时期。因此,科学家们又提出了多次史前文明的理论,认为地球上曾经有过多次史前人类及文明。人类的发展并不象以前想象的那
样,而是周期性的,不同时期地球存在不同的文明。

    现代科学已认识到,一切事物发展皆有周期性。人有生、老、病、死;植物、动物也有生、老、病、死;社会的发展有周期性,同样,人类的发展也很可能有周期性,这可以从当今发掘出和发现的各种不同史前人类文明遗迹和不同史前人类石器时代留下的工具找到线索。

    学者Emilio Spedicato在其著作《Galactic Encounters , Apollo ObjectsandAtlantis : A CatastrophicalScenario For Discontinuities in Human History 》中对史前人类毁灭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来自外星际空间的物体(彗星,陨石等)造成地球气候的异常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

    然而,很明显的是,这些不同史前人类及其拥有的文明都最终从地球上消失了,不同时期地球的大灾难毁灭了当时的文明,甚至灭绝了当时绝大多数的生物,只残留下极其少量幸存的古迹。那么这些文明为什么被淘汰?如何被淘汰?

    史前人类文明的消失

    现代科学界已发现:在地质历史上发生过几次特大的灭绝,几乎灭绝了所有的生物。地球周期性灾变的直接证明非常多。从已发现的证据看,史前人类文明曾因各种灾变而毁灭,这包括地震、洪水、火山、外来星体(包括陨石,彗星)撞击、大陆板块的升降、气候突变等等。

    1 万2 千年前沉入海底的亚特兰第斯大陆

    亚特兰第斯曾是一个具有高度人类文明的大陆,但却在大约11600 年前一场世界性的大地震灾难中沉入海底,成现今的南中国海一带,这一带的海很浅,平均深度只有约60米左右。只有当时大陆上最高的山峰残留在水面上,即在现在的印度尼西亚。

    沉入海底的遗迹

    在秘鲁海岸边的水下200 米深处,人们发现了雕刻的石柱和巨大的建筑物。在直布罗陀海峡外侧的大西洋海底,成功地拍摄了八张海底照片。从这些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一座古代城堡的墙壁和石头台阶…… .它沉沦的时间也是在大约一万多年以前。在百慕大三角地带海域西面,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金字塔。

    很显然,这些曾代表着史前人类并有光辉灿烂文明的城市遗迹却因大陆下沉而沉入海底。

    史前大洪水的描述

    大约1 万2 千年前左右,上一期人类文明曾遭受一次特大洪水的袭击,那次洪水也导致大陆的下沉。考古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那次大洪水的直接和间接证据。人类文化学家也通过研究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关于本民族文明起源的传说则发现: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古老传说都普遍述及人类曾经历过多次毁灭性大灾难,并且如此一致地记述了在我们本次人类文明出现之前的某一远古时期,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造成全人类文明毁灭的大洪水,而只有极少数人得以存活下来。全世界已知的关于大洪水的传说有600 多则。例如,中国及日本、马来西亚、老挝、泰国、印度、澳大利亚、希腊、埃及及非洲、南美、北美土著等各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说中都保留着对一场大洪水的记忆。虽然这些传说产生于自各个不同的民族、文化,却拥有极其相似的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对于这一切证据和现象,用偶然或巧合是根本无法解释的。有关那次大洪水的过程,《圣经》中有所描述。虽然《圣经》是一本宗教书籍,但很多学者认为《圣经》描述的是真实的人类历史。以下为《圣经》中关于那次大洪的摘要:“洪水泛滥地上40昼夜,水往上涨,把方舟从地上漂起”:“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山岭都淹了”:“5 个月后,方舟停在拉腊山上;又过4 个月后,诺亚离开了方舟,地已全干了。”那次洪水同时伴随着大陆的变迁完全摧毁了当时整个地球的人类文明,只有极少数人活下来了。近来考古学家发现的许多史前遗迹,如亚特兰第斯大陆、希腊文明及海底建筑物等等均可能因那次洪水而消失。

    曾受陨星撞击的地区

    中、美等国专家最新联合测定出中国广西百色打制石器的年代在80万年前。专家推断,万古以前,这一地区曾经受到陨星的撞击,大火烧毁了茂盛的森林,留下一层红色的溶岩,打制石器就埋在这层溶岩底下,可以推断制造那些石器的人类就在那场天灾中消失了。

    玛雅文明的消失

    考古学家自今仍无法解释,文明达到顶盛时期的玛雅文明为何在公元前9 世纪左右,几乎同时从热带雨林中的丛林深处灭亡了?没有发现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是人为原因造成玛雅文明毁灭。

    气温突降导致的灾难-西伯利亚冻土中的遗骸

    科学家们在西伯利亚的冻土中,发现了冰冻的成千上万的哺乳动物的遗骸。有的很完整,有的被扯碎和树干绞在一起。检测它们胃里的食物,发现了还没来得及消化的温带的草。气温的剧降导致温带地区变成冻土,极短时间内,发生这场不可思议的毁灭性的灾难,温和地带草原上的生物,全部冻僵在今天的位置。

    6500万年前的大灾难

    恐龙曾是地球在6500万年以前广泛存在的动物,科学家在全球不同地区均发现了不同种类的恐龙化石,推测恐龙曾存在于地球长达1.4 亿年之久,并发现人类曾与恐龙同时生活的证据。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Glen Rose 的拉克西河(Raluxy)河床中发现了生活在白垩纪的恐龙脚印,考古学家们吃惊地在恐龙脚印化石旁十八英寸半的地方,同时发现有12具人的脚印化石,甚至有一个人的脚印迭盖在一个三指恐龙脚印上。把化石从中间切开,发现脚印下的截面有压缩的痕迹,这是仿制品无法做到的,显然不是假冒的。另外在附近同一岩层还发现人的手指化石和一件人造铁锤,有一截手柄还紧紧留在铁锤的头上。

    在秘鲁岩洞发现了上千件2 亿年前的经过雕刻过的石制艺术品,其中一些绘有令人吃惊的图案 .远古时的飞行员正在一群恐龙的上方操纵一种奇异的飞行器,一群人正在用斧攻击并制服恐龙。

    很显然,具有高度文明的人类曾经与恐龙出现在同一历史时期。但是,科学家发现恐龙这种动物却在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尚无法解释其突然灭绝的原因。可能的原因是,那时地球可能曾经历了一场巨大劫难,当时的人类文明以及包括恐龙在内的各种生物在那场灾难中被毁灭。

    摩汉乔。达罗城因突然高温而毁灭

    在摩汉乔。达罗文明遗址发现了许多人的遗体,而这些人并非是埋在坟墓,而是呈突然瘁死状。发掘者之一格里布斯说,“很明显可以看出,这些人都是因一时突然的变异而瘁死的”。虽然人们提出流行病、袭击、集体自杀等等假说,但这些均无法在一瞬间突然夺去全部居民的性命。印度考古学家卡哈博士发现部分尸骨上有高温加热的痕迹。科学家提出了她们是火山爆发甚至古代核子战争的牺牲品。但几乎可以肯定,因突如其来的高温导致摩汉乔。

    达罗城的毁灭和居民的瘁死。

    南美洲蒂亚瓦纳科遗址的见证

    科学家在位于南美洲玻利维亚与秘鲁交界处的蒂亚瓦纳科遗址挖掘出了大量的海洋生物贝壳、飞鱼化石,显示它过去曾是一个港口,拥有完善的船坞和码头,其中有一座庞大的码头可供数百艘船舶同时装卸货物使用。然而,这座据推算有17000 年历史的古老的港口城市,现竟上升到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可以推测,大陆板块的剧烈运动和上升可能是这个港口被毁灭或遗弃的原因。

    因地震沉入海底的地中海古城

    最新发现的地中海古城,盛极一时的文明中心在1200年前的一个晚上毁于一旦。这个盛极一时的文明中心为什么在一夜之间消亡了呢?根据推测和判断,伊拉克利翁和法老城的其他城市最有可能是毁于大地震,因为从海底保存完好的建筑残骸来看,多数的房子和墙体倒向一个方向。大地震发生后,法老城迅速沉入海底,这也是为什么考古学家今天在距离陆地4 海里外的阿布吉尔湾20至30米深的海水底下发现法老城的根本原因。考古学家推测说,这次超大规模的地震应该发生在7 世纪或者8 世纪,因为潜水员在法老城里发现的银币或者珠宝都是拜占庭时代的,没有比这更晚的了。据此,考古学家们设想了法老城遭天劫的情景:1200年前的某一天,地中海震撼了,一阵惊天动地的震颤将法老城活生生地撕裂了,一条深不可测的深渊出现在法老城城市群中心地带,过惯了安逸舒适生活的法老城的公民们终于感到害怕了。然而,就在他们目瞪口呆的时候,那道裂缝里突然喷出数十米高的海水,转眼之间就将街道、房屋和人们吞没了,海水越涌越多,土地渐渐下沉。没多久,盛极一时的法老城化为一片汪洋,无以计数的生命葬身于茫茫的大海中,几乎没有人逃脱这场灾难。从那以后,这个城市群就在30米深的海洋里沉睡了1200年,直到现在被重新发现为止。

4#
发表于 2009-11-18 21:49: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em56]
5#
发表于 2013-6-19 22:10:56 | 只看该作者
不良专家害人不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9-20 07:18 , Processed in 0.0571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