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老五 发表于 2013-7-8 21:45
尝试一下,不知对否,请捕版斧正,
捕风 发表于 2013-7-8 21:49
这个不是减缩,这个是打磨的时候存在的。很多良渚管子都会出现斜切一刀的现象
这类素器,着眼点不要过多 ...
福老五 发表于 2013-7-8 21:57
谢捕版斧正。我还是看的不仔细。其他地方看,减缩都很自然。
捕风 发表于 2013-7-8 22:04
这个物件,着眼点不是在减缩方面,
请注意内质变的前提条件---质变的通道(沁门)
福老五 发表于 2013-7-8 22:09
,谢捕版。我的习惯是先看减缩,所以先从减缩说起的。
我再慢慢悟其他方面。还是全面分析最为可靠。
劝学 发表于 2013-7-9 08:57
有沁必有门。
沁色过渡自然。
有渗碳现象。
捕风 发表于 2013-7-9 09:14
有机碳沁要成等深包裹态,这点很重要,用于区别是否料自带而后工。
huangsx 发表于 2013-7-9 09:28
水溶二次皮成山脉状充浆,原皮缩减过渡自然有立台。色随质变过渡,浅开裂随形包裹。请捕版指正。 ...
王力波 发表于 2013-8-18 10:55
捕版好:请问有机碳沁是不是用杭州话说:‘鸭糊青’
捕风 发表于 2013-8-20 00:47
不是,鸭屎青说的是材料,桐乡,德清一带出的比较多。
卢昌鸿(捕风) 发表于 2013-7-8 21:36
看明白这个后,您对良渚器物的认知又上了一个台阶
也可以说12法逐渐融入了您的血液!
学习阶段,仿品可以玩 ...
卢昌鸿(捕风) 发表于 2013-7-8 21:36
看明白这个后,您对良渚器物的认知又上了一个台阶
也可以说12法逐渐融入了您的血液!
学习阶段,仿品可以玩 ...
欢迎光临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http://www.rn-hswh.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