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标题: 红山文化 视频.. [打印本页]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7-12-29 13:47
标题: 红山文化 视频..
(, 下载次数: 133)
红山文化视频 
 <任南红山文化网>《探索史前人类文明》视频.
      红山文化遗址考古视频任南红山文化网博物馆 http://www.rn-hswh.com
任南红山文化网是由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副秘书长任南先生于2006年6月创办,是中华红山文化门户网站,其宗旨探索史前文明,弘扬红山文化,中国古玉器鉴赏。目前注册18899位会员,管理团队30余人,经常在线活跃会员3000余名,年点击量(PV)6000000次。2005年10月任南先生公开任南12字红山文化古玉鉴真法及相关鉴别理论知识,任南红山文化网与国内外多学科专家团队.国家地质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实验室进行多次古玉器分析检测数据已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备案。截至2010年12月任南红山文化网在中央台.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清华大学,新浪、网易等媒体,北京、沈阳.西安、深圳、杭州、金华等地红山文化古玉鉴真法讲座20余场次,培养了大批古玉鉴定人员在中国玉器收藏界引起广泛关注,任南红山文化网在中国玉器收藏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由任南红山文化网组织,任南先生牵头远赴湖南省道县鬼崽岭遗址、辽宁省鞍山市神秘史前符号遗址、内蒙古通辽市红山文化遗址等史前文明遗迹进行了20多次的考察,掌握了现场图片、实物标本等大量的遗址资料。任南红山文化网团队建站5年来举办了5场在国内有影响的中国古代玉器展,获得玉器收藏界一致好评,反响强烈。任南红山文化网致力于为全世界各地朋友搭建了解史前文明、红山文化沟通合作的平台。


 

 

 

任南讲古玉视频第一期上
http://v.bjradio.com.cn/play/Play?id=6468
任南讲古玉视频第ニ期
 http://v.bjradio.com.cn/play/Play?id=6470

 

任南讲古玉视频第二期上

http://v.bjradio.com.cn/play/Play?id=6518

任南讲古玉视频第二期下

http://v.bjradio.com.cn/play/Play?id=6519

1红山古玉专家任南做客网易探索视频精彩回放
http://tech.163.com/06/1017/18/2TLI8P6900091537.html

2 [资讯频道]千年古玉的悬疑造型奇异身世神秘
 

  http://www.ku6.com/show/ZryY-WQZlbr1mvPy.html

3播放发现之红山的记忆

http://media.ce.cn/jmdh/2006-09/01/cms4517article.shtml

4史前古玉

http://media.ce.cn/jmdh/2006-08/09/cms2935article.shtml

5玉刀
http://media.ce.cn/jmdh/2006-08/10/cms3059article.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07-12-29 22:47
标题: 红山文化古玉鉴赏家任南做客网易探索视频精彩回放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0MDM1OTA0.htm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g0MDM1OTA0/v.swf

 

 


作者: admin    时间: 2007-12-29 22:49
标题: 山海经密码 上集(任南红山文化网参加拍摄)

http://player.ku6.com/refer/vHTcTxraHZ3W6yG4/v.swf

media=mov,400,300]http://player.ku6.com/refer/vHTcTxraHZ3W6yG4/v.swf[/media]

 

http://v.ku6.com/show/vHTcTxraHZ3W6yG4.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07-12-29 22:49
标题: 山海经密码 下集(任南红山文化网参加拍摄)

http://player.ku6.com/refer/NKqSB8CN5srPc1lI/v.swf

 

http://player.ku6.com/refer/oPvCGZiw4N4ix0OA/v.swf

金玉奇石 仼南 http://www.tudou.com/v/4LsvA0lfaWQ/&resourceId=0_04_05_99/v.swf
作者: admin    时间: 2007-12-29 22:50
标题: 任南讲红山文化玉器(北京广播电台专访任南)

北京广播电台专访红山文化鉴赏家任南先生(第一期上集)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E0NzIxOTYw/v.swf

 

 

北京广播电台专访红山文化鉴赏家任南先生(第一期下集)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E0NzIxMTI0/v.swf

 

北京广播电台专访红山文化鉴赏家任南先生(第二期上集)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E0NzI2MzI4/v.swf

 

北京广播电台专访红山文化鉴赏家任南先生(第二期下集)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E0NzI2MTI4/v.swf


作者: admin    时间: 2007-12-29 22:50
标题: 任南解密千古奇痕之迷

千古奇痕之谜 上集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g0MDM1NjMy/v.swf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g0MDM1NjMy/v.swf

 


作者: admin    时间: 2007-12-29 22:51
标题: 任南解密古奇痕之谜 下集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g0MDIzOTIw/v.swf

古奇痕之谜 下集

 


作者: admin    时间: 2007-12-29 23:10
标题: 中央电视台4

中央电视台4任南视频

山海经密码 上集

发布时间:  2010-08-13 12:2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CN[media=mov,400,300]

 

[/media]TV

 


作者: admin    时间: 2007-12-29 23:11
标题: 中央电视台4任南视频

山海经密码 下集

 


作者: admin    时间: 2007-12-29 23:12
收藏家任南聊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1)
2008-03-05 17:55:50
 

3月5日14时,收藏家任南做客新浪UC,聊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从事红山古玉收藏近40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红山文化珍宝馆馆长任南,最近提出“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在收藏界被称为鉴别红山古玉的“任南方法”。

 

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11626541_1192438080/s.swf

 

 
 

作者: admin    时间: 2007-12-29 23:16
收藏家任南聊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2)
2008-03-05 17:55:50
 

3月5日14时,收藏家任南做客新浪UC,聊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从事红山古玉收藏近40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红山文化珍宝馆馆长任南,最近提出“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在收藏界被称为鉴别红山古玉的“任南方法”。

 

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11626443_1192438080_Oxm3HXRtW2LK+l1lHz2stqkP7KQNt6nkiGO2v1GsJQZZQ0/XM5GYY9sF5i3SA9kEqDhARZk5d/gi0x4/s.swf


作者: admin    时间: 2007-12-29 23:17

收藏家任南聊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3)

2008-03-05 17:55:50
 

3月5日14时,收藏家任南做客新浪UC,聊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从事红山古玉收藏近40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红山文化珍宝馆馆长任南,最近提出“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在收藏界被称为鉴别红山古玉的“任南方法”。

 

 

  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11626333_1192438080_ZkPhSiVsXGDK+l1lHz2stqkP7KQNt6nkiGO2v1GsJQZZQ0/XM5GYY9sF5irVA9kEqDhARZk5d/gl1B4/s.swf


作者: admin    时间: 2007-12-29 23:17
标题: 视频: 湖南鬼崽岭现万尊石人阵 早过秦俑数千年01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I5MjIxNjg=/v.swf


作者: admin    时间: 2008-1-4 09:51
标题: 视频: 湖南鬼崽岭现万尊石人阵 早过秦俑数千年02

作者: 蓬莱九仙    时间: 2008-1-4 11:45
标题: 发现之旅 失落的天书(上)任南
http://video.pomoho.com/swf/out_player.swf?flvid=6253429&outall=true
作者: 大 巫 頭    时间: 2008-1-14 11:57
标题: 发现之旅 失落的天书(下)任南

作者: admin    时间: 2008-1-23 14:10

最近,在很多古玉文化的论坛中登出的一条消息,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这条消息上说:有人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的几块大石头上,发现了一些奇特的切割痕迹,而留下这些加工痕迹的手段即使在现代也属于高难度!根据这些痕迹,甚至有人做出了个大胆的推测:几千年前,当地存在着高度发达的远古文明!如果这种推测最终得到证实,将意味着:中国古代的文明史要从此改写…… 经过多方打听,我们找到了第一个发现这些奇怪痕迹的人——多年致力于研究玉石表面形态的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玉文化专业协会理事:任南。当时,任南在三星堆看到了那几块石头,讲解员解释是线切的,但是任南觉得有些切痕不太符合规律。从任南在当地拍下的照片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些大石头上有许多的切割痕迹,他们深浅各异,纹路和线条也是各不相同,而且其中一块巨石上,还留下了一条,深达几十厘米的切口。 根据任南的分析,用线切割的痕迹应该是向下的,而石头上切割出来的痕迹却是向上的,这种痕迹用线是切不出来的,倒是很像用电锯切出来的。在几块陈列于三星堆博物馆的大石头上,竟然发现了类似于现代工具切割产生的痕迹。这个推测绝对是惊人的,但是单凭几张照片,根本不足以证明这个猜测的合理性。如果想要证实这几块大石头上是否隐藏着重大秘密,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当地一探究竟。通过现场测量或者取样检测的方法,来得出结论。于是,我们栏目的记者和任南,刘卫东一起来到了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四川省广汉市—— 一座距离成都四十多公里的小城。1929年,当地的农民燕道诚一家,在疏通水渠的时候,无意之中挖到了一大堆玉石器。不过,他们并没有意识这个发现的意义,甚至将不少的玉器直接转送给了别人甚至卖掉。还有不少就被大家遗忘在了路边,而那几块有奇特痕迹的巨大玉石就在其中后来,考古学家在经过时发现了这些玉石,和上面切割的痕迹,专家判断有可能是线切。经过考证,应该跟三星堆一样距今3、4千年左右。最终,它们被一起放进了三星堆博物馆的一号馆中。经过和有关部门交涉,我们最终被允许进入展馆内拍摄。这也是记者和那几块可能带有巨大秘密的玉石,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玉石一共有四块,每块都有一米多长,几十厘米高,整齐的排列在展厅的中央…… 远远看去,这几块玉石显得其貌不扬。走近看,表面布满了坑坑洼洼。任南立刻为我们找出了那些特殊的切割痕迹。现场的亲眼所见,以及比照测量的结果,让记者渐渐开始相信任南之前的判断了。石缝确实是中间深两边浅,线拉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这些缝很薄,也不太可能是石器切割的,因为切割这么薄的石缝石器也会断裂。这些玉石上的痕迹,很可能是用某种切割工具做出来的,而这种工具的先进程度,很可能连我们现代人都想象不到。这也就意味着,远古社会很有可能存在着极高的科技水平。对此,石刻博物馆的研究员刘卫东也得出了初步的判断:大石头上的切割痕迹,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工的。但是石头上面的几个小平面不会是自然形成的。两个玉石切痕看出是个两心圆,线切肯定不可能,会不会是种别的工具。除了对存在先进工具的可能性表示了肯定,刘卫东还在展馆里其他玉壁、玉琮上,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这些小型的器物都有一些小的双曲线,非常的精确。刘卫东说,现在我们常见的解玉或者雕玉的方法是明代出现的,距今不过五六百年。而目前,对于当地文物的研究表明:三星堆出现在据今3000年到4000年左右!这也就是说,当时处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器时代过渡阶段,人们所使用的多是石器。玉石上的纹路,用石制工具无论是硬度还是精致程度都无法作到。但是,记者还提出了另一个疑问,这些玉器是不是真的出自于三星堆时代。试想,假如玉石是后来才被埋在土中的,那么完全有可能是被现代工具做出来的。如果玉石的时代早于三星堆,那么何等高超的技艺和精密的工具才能打造出如此精致的痕迹呢?怎样发达的社会拥有这样的技术和工具呢?看来,这一切推断和猜想的关键就在于这几块玉石的年代!但是,三星堆博物馆里的任何一件展品都是国家级文物,连触摸都不可能,就更别提让我们拿走了…… 就在一愁莫展的时候,一个来自成都的电话给记者带来了希望,打来电话的是成都理工大学的一位地质教授,名叫张如柏。他说自己一直都在关注着出现在三星堆的那些玉石,更向记者承诺,以他手头的资料和实验方法,能验证玉石的年代,并为古人如何切玉提供新的线索,于是,记者一行人满载着希望前往成都。但此时,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惊人的结果正在等着我们…… 12月26日,在绵绵细雨中,我们来到成都理工大学,见到了矿学系的张如柏教授。他向我们说起了三星堆的玉器张教授说,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开始关注三星堆的玉器了,并且曾经多次前往广汉鸭子河附近的遗址进行考察。这期间,他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了不少件玉器,它们和那几块有精细纹路的玉石属于一个地层结构。也就是说,两者的形成年代是基本相同的。而测定他们的年代,至少能够为切割痕迹来自于远古文明,提供时间证据。他认为,要判断这些玉石的年份,从地质角度讲,主要分析这些玉上面的次生物。所谓次生物,就是在玉上的一些颜色成分都不相同的物质,有的还会导致玉的变质。玉器,尤其是高古玉器埋在地下几千年,必然形成次生物。根据这样的判别标准,张教授决定用实验为我们破解这些玉石的形成年代…… 张教授通过红外光谱来分析石头次生物的成分,发现叶蛇纹石变成了透闪石。说明次生物导致石头发生了变化,也间接说明他的年份很久。张教授又用激光拉曼光谱,将激光打到玉石上,观察放大5000倍的表象结构。根据现有数据,就能看出年份。几十分钟后,结论出来了。张教授的结论是:三星堆的玉器,在地质学上讲是伏羲时代的,起码有9000到12000年的历史。从地质学上讲,川西北高原是亚洲高原,出现古文明,有它的地质条件。张教授给我们的这个结论绝对是爆炸性的。因为,目前比较认可的三星堆文化存在是距今4000到5000年。而张教授研究得出的结论,至少证明了,存在于三星堆的玉器和玉石远远早于那个年代。同时,他从地质学的角度还肯定了任南和刘卫东的推测:在四川这个地区存在过比三星堆更早的远古文明。不过,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没有解开,那个远古时代的文明到底有多么发达,人们是如何切割巨大玉石和雕琢精巧玉器的呢?记者决定邀请张教授和我们一起,再回广汉三星堆,期待着能从地质学的角度寻找到迷底。在不能取样,不能损坏任何一件文物的前提下,再次造访三星堆,我们是否能发现新的证据?是否能破解神秘痕迹的形成原因?这些原因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什么别的秘密?一切还需要等待…… 记者和专家们又上路了,他们要返回三星堆,为的还是那几条神秘的切痕。而且我们的记者告诉我,他们的这第二次造访,居然就有了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发现……这个发现有意味着什么呢?它是否会改写我国古代文明史呢?(文/新浪BLOG)


作者: admin    时间: 2008-1-23 14:11
千古奇痕之谜
BTV-3 2008年01月22日播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魅力科学》周二版《奇闻天下》,欢迎各位的收看。今天的节目继续上个星期的内容。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中,陈列着几块几吨重的玉石,在这些玉石上面有很多奇怪的切割痕迹。经过现场的一番观察测量,玉器和石刻专家根据这些切痕推测出,在远古可能存在着发达程度极高的文明。不过古人到底是怎么切割玉石的目前还是个谜,我们记者这次远赴四川的调查还在继续……

  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一号馆之中,陈列着几块巨大玉石。然而,最吸引专家的竟然是上面的几道痕迹: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古人解玉是用线或是韧性极高的植物,经过反复的拉动来进行切割。但是,有人却偏偏在解玉工具和切割痕迹上看出了破绽:

  如果事实果然如此,那显然意味着远古年代人们已经掌握了非常精密的工具,人类的文明是也将因此而改变!那么这个判断是否能够成立呢?此时,这几块玉石的年代就是第一个突破点!试想,假如玉石是后来才被埋在土中的,那么完全有可能是被现代工具做出来的。但如果玉石的时代早于三星堆,那么何等高超的技艺和精密的工具才能打造出如此精致的痕迹呢?那个能制造这种工具的古老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由于种种原因,那些有切割痕迹的玉石无法进行科学实验——判断其年代。为了解开这一谜团,记者找到成都理工大学矿学系教授张如柏,打算寻求他的帮助。张教授将对一些与玉石同一地质层的玉器进行年代测定。从地质学的角度讲,这些玉器的年代与有切割痕迹的玉石非常接近……当测试结果出来时,所得到的结果让在场的人非常吃惊:

  这个时间远比已经确认的三星堆年代古老得多,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在远古时代人类文明到底有多么发达?人们是如何切割巨大玉石和雕琢精巧玉器的呢?记者决定邀请张教授和我们一起,来到广汉三星堆,期待着能从地质学的角度寻找到谜底……

  2007年12月27日,记者一行人再次走进了三星堆博物馆一号馆,直奔那几块大玉石……

  张教授在这几块大玉石上发现了很多类似的斑点,他告诉我们,虽然颜色不同,形状各异,但是通过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的表面结构,可以肯定的说,这些就是生长在玉石上面的次生物,它们都变成了叶蛇纹石。引起张教授注意的是,这些次生物生长在切痕之中,这进一步验证了张教授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这些切口至少是在八九千年前就已经完成了。

  不过,令我们有些失望的是,张教授在反复观察了玉石表面和切痕之后,也没找到任何线索解释它们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原本满怀希望的第二次三星堆之行,似乎刚刚开始就不得不结束了……

  就在这时,一直在旁边寻找答案的玉石专家任南,突然兴奋的招呼我们……

  原来,他再次观察那些痕迹的时候发现,那道最大的裂缝中,有一个微微闪光的小东西……

  
[1] [2] [3]
 下一页

    稿件来源:魅力科学
    责编:山芋

作者: admin    时间: 2008-1-23 14:12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千古奇痕之谜
BTV-3 2008年01月22日播出

   为了弄清三星堆巨大玉石上,切割痕迹的来历,记者再次返回三星堆博物馆。然而,研究矿学的张如柏教授在观察了玉石上生长的次生物之后,仅仅是验证他之前的结论,那就是这些切痕是在八九千年前被做出来的。而它们到底怎么被做出来的,还是没有线索……

  此时,一直在旁边寻找答案的玉石专家任南,发现那道最大的裂缝中,有一个微微闪光的小东西……

  张如柏教授仔细观察后认为:很可能是金属。但是,疑问也随之而来了,这块有可能是金属的东西,是怎么到裂缝中的呢?

  一个猜测立刻出现在记者的脑海之中,难道这块小小的碎屑与这个巨大切痕有着某种关系?通过这张摄像机截取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宽度只有几毫米的切缝之中,那块小碎片的两面,都和切口壁很好地贴在一起,几乎没有缝隙。

  假如它是一块偶然掉进切痕中的普通碎屑,那么它与两边玉石的贴合性肯定达不到这个程度。据此,专家们作了一个大胆的推测,这块小碎片就是远古解玉工具遗落的碎片。但是这块碎片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它是否能将高硬度的玉石打磨出如此深的痕迹呢?看来只有靠仪器来分析它的结构了。但是,作为国家级文物,即便是一块并不被人注意的碎屑,我们也不能随便拿走,调查被迫停了下来……

  万般无奈之下,任南提出了一个想法,他说自己手中有一件玉器,也许能为我们揭开谜底提供线索。于是,我们一行返回了北京……

  返回北京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任南的工作室,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件自己的收藏

  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目前的考证是距今5000到6000年前.但是多年来通过研究红山玉器表面的次生物结构,专家们也提出了,红山文化可能存在于更早的时代,而且那个时代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

  任南说,他手上这块发现于红山的玉器的缝隙中,也有一块非常小的碎屑,那么这一次,三星堆玉器和红山玉器都发现了同样的碎片,这其中是否有联系呢?红山玉里发现的碎屑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经过多方联系,我们在北京找到了一家不便透露身份的权威检测机构,请他们对红山玉器中的这块碎片进行检测分析

  这个结果并没有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红山文化名字的由来,就是由于当地土壤中的铁含量较高,土壤成红色,所以从玉器里检测出铁的元素并不奇怪。不过试验的结果也表明,这个碎片里的铁比红山玉器的铁元素含量高。这个碎片有可能是当时某种金属工具残留下来的。

  从时间上看,三星堆和红山两个文化都是距今5000年左右,也可能是同属于某一个文明时代。不过,问题再一次出现,地理上,两种文化,一南一北,单凭两块看起来相似的碎片,很难就此断定他们的文化中有必然的联系。三星堆大玉石上神秘切口的痕迹之谜,还是没有解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稿件来源:魅力科学
    责编:山芋

作者: admin    时间: 2008-1-23 14:12

千古奇痕之谜
BTV-3 2008年01月22日播出

    主持人:我们找到了一块和在三星堆发现的碎片类似的东西,它出自于红山文化。虽然实验表明,它里面确实含有铁元素,但是却不能就此断定,在远古就是存在金属工具。而且,即使它真的就是一块金属工具的碎片,用一块北方玉石里的残留物,是不是能说明南方三星堆时代的解玉技术呢?就在这时,远在四川的张如柏教授给记者打来了电话,他说在一块三星堆的玉板上,发现了古蜀人用铁锯锯玉石和打孔抛光的图案……

  通过在广汉三星堆的观察,专家们得出了远古存在先进解玉方法和完美工具的推测,虽然通过实验分析判定,红山玉器里的残留物有铁元素的存在,但是关于工具是金属材料的说法,依然停留在推测的阶段。此时,四川的张如柏教授为我们寄来了几张照片

  这就是张教授为我们寄来的照片,他明确的告诉我们,这些玉板也已经经过了他的检测,肯定是三星堆的高古玉器。从照片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蜀人正在切割一块玉石,而所使用的工具呈明显的锯齿状。这些则是在进行打孔和抛光。有了这些证据,古代人解玉所使用的先进工具,在我们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根据专家的这种描述,我们将这种工具的样子,重新绘制了出来。它看起来非常像现代的电动盘锯,而且那个远古的锯盘大小、厚度,可能并不落后于现在的盘锯。

  专家们说,经过这些年的研究,仅仅对三星堆和红山文化玉器的研究上,就已经发现了不少的奇特现象,如果一一加以证明,那么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有可能要被重新改写。不过,对于这些研究结果,目前在考古学界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现在研究所用的样品,多来自于民间,其来源不够权威;也有人认为,要改变现在的已有的一些考古结果,证据并不充分。那些已经离我们的远去的古代文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呢?他们是怎么出现,又去了哪里呢?这些恐怕就如同这一件件玉器上奇怪的纹饰一般,需要慢慢的破解……

  主持人:就在我们的节目播出之前,我们听说在我国地质学的核心刊物《地球学报》上发表了一篇由地质博物馆的尹继才老师和刘卫东共同研究的报告,在红山玉器的孔洞中存在着许多需要放大几百倍才能看到的小铁珠。由此可见,远古留给我们的遗产中,还存在着太多并不为我们所知的秘密。

    首播时间:BTV-3 每天 12:45 

    重播时间:BTV-3 当日 20:35  次日 6:20

 


上一页  
[1] [2] [3]
    稿件来源:魅力科学
    责编:山芋


作者: 阿玉    时间: 2008-1-24 21:13

古人考古重文献,这叫一重考古法,近人王国维文献考古加田野考古叫二重考古法,我觉得现在应用三重考古法,即文献加田野考古加科技手段,任先生在实践中替我做到了,真高兴.

                                                    ----------------- 阿玉


作者: admin    时间: 2008-1-28 12:52

http://player.56.com/deux_91209675.swf


作者: admin    时间: 2008-2-20 18:59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新华通讯社主办  新华网主页 - 新华收藏

国宝三星堆玉石千古切痕成谜 每块重达几吨

2008年02月20日 09:04:3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19日电(记者吴广生)长年陈列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国家藏品——四块每块重达几吨的三星堆玉石上,被发现多处切痕的底端呈两头上翘的弧形,从而推翻了线切的传统结论,成为千古切痕之谜。

    据发现这些痕迹的第一人、多年从事红山文化收藏研究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任楠近日介绍,2007年12月底,他在三星堆博物馆看到了几块一米多长、几十厘米高的玉石上有切割的痕迹,当时的讲解员李莉解释是线切的,但是他觉得有些切痕不太符合规律。因为在这些玉石上的切割痕迹,有的是深达几十厘米的切口,有的切缝仅1毫米左右;而且,按照常理,用线切割的痕迹应该是向下的,而石头上切割出来的痕迹却是中间凹,两头向上翘,这种痕迹用线是切不出来的,倒是很像用精密的切割锯切出来的。

    这几块玉石整齐地排列在博物馆一号馆展厅的中央。据了解,玉石是当地的农民燕道诚一家在1929年疏通水渠的时候,无意之中挖到了一大堆玉石器里面的几块。当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发现的意义,将不少的玉器直接转送给了别人甚至卖掉。还有不少就被遗忘在了路边。后来,考古学家在经过时发现了这些玉石上面有切割的痕迹,专家判断有可能是线切。

    经过广汉市文物局批准,知名矿物学专家、成都理工大学的张如柏教授重新对玉石的年代做了检测,再次证明切割痕迹来自于久远的古代。他通过红外光谱来分析石头次生物的成分,发现叶蛇纹石变成了透闪石,说明次生物导致石头发生了变化,也间接说明它的年份很久。因为玉器,尤其是高古玉器埋在地下几千年,必然会形成次生物。他又用激光拉曼光谱,将激光打到玉石上,观察放大5000倍的表象结构。根据最新的数据,他得出结论是:三星堆的几块玉器,在地质学上讲,起码有9000年到12000年的历史。

    任楠和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卫东等几位专家又数次仔细观察这些玉石,不断证实石缝确实是中间深两边浅,因此可以排除线切的可能。而且有的切缝很薄,也不太可能是石器切割的,因为切割这么薄的石缝石器也会断裂。而9000年至12000年前,尚处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又怎么会有如此高难度的解玉技术呢?对此千古切痕之谜,广汉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洋感慨地说:“东西放了几十年,这个现象竟然谁都没有发现。”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8-2-29 13:07

08年任南红山文化网科研组工作

 

1对磁性空心含炭珠进行珠内炭粉深度测检

2对古玉中珠状微生物进行研究

3对古玉上次生物分类研究

4对古玉进行等离子同位素检测

5古玉红外线检测.测其玉质变化

6几十万份资料整理总结.对古玉表自然沁痕建立数据库

 

《失落的天书》上集

 

 

 

 

《失落的天书》下集

 

 


作者: 海    时间: 2008-3-1 12:05
标题: 凌家滩消失的鸡骨白玉器 玉入土6000年骨散如泥

玉会软!凌家滩的惊世发现证实任南红山文化玉器鉴真理论
任南“古玉器十二字鉴真法”

  1.净:因土古玉表泌出浆层的包裹,在玉体周身便会形成一层与外界土壤之间的隔膜物质呈壳状半透明紧裹状态且内质呈凝脂态有胶冻感,其表面浆层由如风干的白菜呈包裹态,浆壳表层反光呈散漫光,土古玉器在包裹态浆壳的保护下产生这种视觉净感,真土古多表现为虽有土浆却不显脏烂,玉器在土中必有阴阳方位,入色质变必有入门即玉不软沁色不入.浆层的厚度与方位有直接关系.一件玉器要根据因土中阴阳方位之故形成的表层信息来判断其成因和对应成因的应有状态是否符合工上自然态质变规律!而仿品则多呈现表层非解理态无紧缩感且脏、烂、模糊之状。



发掘出的凌家滩玉器给张敬国教授的印象就是石头,石头应该是硬的,但没想到第一次发掘出凌家滩玉器竟松软如泥
  

接触凌家滩前,已经和玉器打了十多年交道的张敬国教授还是第一次真正接触古代玉器。他告诉记者,当时玉给他的印象就是石头,石头应该是硬的,但没想到第一次发掘出凌家滩玉器竟松软如泥,这让他们感到措手不及。当时联络不像现在方便,而就在他们不知所措时,没想到原先软得像泥的玉器又变硬了。后来经过详细查阅资料才知道,因为玉器长时间埋藏地下,早已与周围泥土融为一体。后来变硬是与空气接触后的正常物理化学反应。
“最难忘的还有第一次是处理透闪石玉的遭遇”。张教授说,透闪石(鸡骨白)玉器发掘中不小心就会碰碎,每次发现透闪石玉,都小心翼翼将它们在微风中晾干后再包好拿回去清洗,但就是这样,第一次清洗时还是发生了意外。我们将粘满泥土的玉器拿到池塘边清洗,握在手里的一件透闪石玉器不停地向外冒气泡,接着感觉玉好像没了,拿出水一看,玉真的没了,全部成了糊状物,我们吓坏了。”这是玉吗?“我们又拿了一个到水里清洗,结果还是一样。后来经中科大研究实验分析,比较纯的透闪石和蛇纹石硬度高,含有杂质的硬度低易破碎。
凌家滩消失的鸡骨白玉器 玉入土6000年骨散如泥
http://tv.people.com.cn/img/2010tv_flash/player.swf?xml=http%3A//vod_flv.people.com.cn/findMaterialPlayUrlWithToken.jspa%3FmaterialId%3D148659%26materialType%3D1%26unitID%3D149863&key=人民电视:/166419/\"e=1

凌家滩消失的鸡骨白玉器 玉入土6000年骨散如泥
http://news.163.com/10/0309/17/61BN91TS000146BD.html2010-03-09 17:04:13 来源: 中国经济网(北京)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在凌家滩遗址发掘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负责考古发掘凌家滩的张敬国教授说,接触凌家滩前,他虽已和玉器打了十多年交道,但还是第一次真正接触古代玉器。他觉得当时玉给他的印象就是石头,应该是硬的,但没想到第一次发掘,凌家滩玉器竟然松软如泥,这让他们感到措手不及。后来经过详细查阅资料才知道,因为玉器长时间埋藏地下,早已与周围泥土融为一体,玉器后来变硬是与空气接触后的正常物理化学反应。
张教授说最难忘的还有第一次处理透闪石玉的遭遇,透闪石(鸡骨白)玉器发掘中不小心就会碰碎,每次发现透闪石玉,都小心翼翼将它们在微风中晾干后再包好拿回去清洗,但就是这样,第一次清洗时还是发生了意外。他们将粘满泥土的玉器拿到池塘边清洗,握在手里的一件透闪石玉器不停地向外冒气泡,接着感觉玉好像没了,拿出水一看,玉真的没了,全部成了糊状物,当时吓坏了,这是玉吗?他们又拿了一个到水里清洗,结果还是一样。后来经中科大研究实验分析,比较纯的透闪石和蛇纹石硬度高,含有杂质的硬度低易破碎。
凌家滩在考古发掘玉器的过程中,出现这样的情况绝非偶然,其实在原先的玉器书籍中就有记载,只是人们一直没有引起重视,玉入土500年骨松入沁;3000年骨酥如皋;6000年骨散如泥。但这要看土质的情况,还要看玉质,凌家滩玉器的出土证明了古人对玉器的了解。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出土的玉器会成“泥”。可见我们的古人为了研究中国的古代玉器付出了多少心血。
所谓鸡骨白的玉器历来有三种说法:一是钙化,玉器浸入碱性的水中会形成钙化现象;二是玉质在高温下达到900℃的时候会变黑,1200℃的时候会形成鸡骨白现象,但是这种现象是瓷白,并且会有裂纹;还有一种现象是玉的风化形成。越是久远的玉器,风化重的会形成鸡骨白现象,所谓鸡骨白,顾名思义,就是玉已经质变得像鸡的骨头一样的白。其实这种名字的定论,也有象牙白、鱼肚白、雪花白等。
    这林林总总的说法,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古代玉器确实有白化现象,最终的结论目前还没有取得共识。1997年杨伯达先生针对良渚玉器鸡骨白的成因提出,主要是受氢氟酸使然。鸡骨白玉盘以后会出现粉红色,俗称“美人醉”、“娃娃脸”,一直把玩下去以后会变成红褐色。鉴别鸡骨白玉器的时候,首先要辨别,是否人工用化学燃料涂染,也有用白色的耐火陶烧制成仿鸡骨白玉器,最接近的是有人将新玉以火烧之,遂成鸡骨白色,俗称“伪石灰古”。这种方法制成的玉,虽然颜色相似,但是上面常有火裂纹,而真正的古玉是没有裂纹的。所以我们在辨别真鸡骨白玉器的时候,就是看表面要有非常亮丽的光泽,手感要非常的细腻,绝对不能有裂纹。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




视频地址: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76532175805881

石头有“豆腐”态的,你相信吗?

世界无奇不有,只是我们买有认识到,难道我们没有看到的就一定不存在吗?

史前文明,我们没有没有确凿的证据,难道真的不存在吗?

任南“古玉器十二字鉴真法”



  1.净:因土古玉表泌出浆层的包裹,在玉体周身便会形成一层与外界土壤之间的隔膜物质呈壳状半透明紧裹状态且内质呈凝脂态有胶冻感,其表面浆层由如风干的白菜呈包裹态,浆壳表层反光呈散漫光,土古玉器在包裹态浆壳的保护下产生这种视觉净感,真土古多表现为虽有土浆却不显脏烂,玉器在土中必有阴阳方位,入色质变必有入门即玉不软沁色不入.浆层的厚度与方位有直接关系.一件玉器要根据因土中阴阳方位之故形成的表层信息来判断其成因和对应成因的应有状态是否符合工上自然态质变规律!而仿品则多呈现表层非解理态无紧缩感且脏、烂、模糊之状。

  2.熟:土古玉器整体因水.时间和地热、地压.地层的深度等物化的作用,外部物质顺晶格进入填充其间,折光律发生变化使玉器整体或因土中方位之故局部会变软而产生的一种质的变化多产生失色,失透与凝脂感,玉器整体呈现水充盈状态感由如煮熟的萝卜,经电子扫描测试,其含水量明显高于生玉。此特征要注意区分老料仿品,老料仿品表层状态无对应内质质变。



http://client.joy.cn/flvplayer/997621_1_0_1.swf

[转帖]玉液及玉粉对人体有神奇的效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首页>>青岛日报>>三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玉石中提炼出浆汁 世上果有“琼浆玉液”

青岛新闻网 2002-03-24 02:31:36

http://www.qingdaonews.com/content/2002-03/24/content_631721.htm


   新华社宁波3月23日电在中国悠久的神话传说中“琼浆玉液”是王母娘娘举办蟠桃盛会的佳品。而专家称,这是一种从玉石中提炼的浆汁,今天人们可以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开发生产。

  玉对人体有医疗保健作用,在《本草纲目》等我国许多医书对此均有记载,也一直成为皇家宫廷的秘方,故而“琼浆玉液”被越传越神。中国玉器研究会专家钟津豪先生对玉石潜心研究了20余年,近日他在宁波表示,“琼浆玉液”其实并不神秘,它只是含在玉石中的浆汁形态的天然矿物质微量元素,但如何在玉石中发现玉浆并将其提炼出来,却很少见诸文字,在民间也久已失传。近年来,在其他玉石专家、中医专家的配合下,钟津豪先生应用纳米分离等技术,从和田白玉、羊胎白玉中提炼玉液,终于获得成功。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玉石专家杨伯达教授认为,钟津豪先生的研究成果为“琼浆玉液”宫廷珍品走向大众化社会化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钟津豪说,玉液及玉粉对人体有神奇的效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8-3-13 16:36
  • 搜索结果 :与关键字“史前古玉”相关,共4个视频 第1-4个
  • 最新上传
  • 播放次数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千年古玉暗藏悬疑 造型奇异身世神秘
  • 播主:xup83播放次数:1,181
  • 时长:17'06发布时间:2007-04-18 13:41:25
  • 描述:一块藏在古玉里的石片,竟有着神秘的身世,它是外星生物的杰作?还是史前文明的遗迹?“古玉悬异”视频为您揭开这个隐藏了几千年的秘密。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收藏家任南聊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3)
  • 播主:新浪UC互动视听播放次数:2
  • 时长:14'46发布时间:2008-03-05 17:52:09
  • 描述:3月5日14时,收藏家任南做客新浪UC,聊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从事红山古玉收藏近40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红山文化珍宝馆馆长任南,最近提出“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在收藏界被称为...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收藏家任南聊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1)
  • 播主:新浪UC互动视听播放次数:2
  • 时长:14'24发布时间:2008-03-05 17:55:58
  • 描述:3月5日14时,收藏家任南做客新浪UC,聊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从事红山古玉收藏近40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红山文化珍宝馆馆长任南,最近提出“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在收藏界被称为...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收藏家任南聊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2)
  • 播主:新浪UC互动视听播放次数:2
  • 时长:14'55发布时间:2008-03-05 17:54:12
  • 描述:3月5日14时,收藏家任南做客新浪UC,聊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从事红山古玉收藏近40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红山文化珍宝馆馆长任南,最近提出“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在收藏界被称为...

作者: admin    时间: 2008-5-6 01:37
以下是引用路峰在2008-5-6 0:11:08的发言:
尊敬的任老师,我于昨晚11时到家,仪器及配件均已购齐,并在潘家园幸得一龙首前伸,龙身舒展,龙尾向下回钩,长鬣(超出龙体)飘逸,鬣尖上翘的新式(前未见著录)C龙.其沁入肌里,沁色过渡自然,黑磁珠闪闪发光,有机炭嵌入玉内,刀工流畅自然,形象十分优美,以学生目前鉴赏能力虽不敢断真红山古玉,但与老师这次所赠美妙的胎蚕比,敢说别有千秋.鉴此,连同前两次老师所赠宝宝标本,更及老师两年来网授面教,确实使学生感到大有长进,不然怎会有这两次赴沈进京鉴宝的重大成果,这当中都饱含着您的辛苦甘劳.直白些说,学生的收获,就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结晶.为此,学生在这里给老师俸茶啦,并请代问尊夫人好,谢谢她的热情接待.祝愿您们身体健康,精神焕发,心情舒畅,大业天成.至于这次高级班的作业,还在回味消化当中,今天暂不做答了,见谅.---路峰2008.05.06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7-7 17:03
专家:《山海经》是世界最早全面记录岩画的文献
中国网 china.com.cn 

原宁夏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周兴华对《山海经》和史前岩画通过类比分析研究后认为,《山海经》是世界上最早全面记录岩画的文献典籍。

《山海经》的古老篇章成书于战国时代,距今2400多年,全书记录和描绘了中国从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的原始巫术活动、远古神话传说、山川地理交通、民俗风情、物产等资料。过去有人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奇书,其内容难以理解。

周兴华说,《山海经》采取临摹的方法,将深山旷野中的岩画、木版画绘制成图画,对岩画内容有较为详细的描述,这种描述,涉及图像命名、图像位置、图像制作方式等等,特别对岩画图像的命名简明扼要,使人一目了然。尤其是大量史前岩画的发现为《山海经》的记述提供了丰富的佐证,《山海经》的生动描述又为岩画的研究辅以翔实的文字注释。

《山海经》的图像符号,复制辑录的是上古社会刻制在山林木石上的史前岩画,反映的是上古社会的内容。这种现象,我国古代学者早有觉察。汉代刘歆认为,《山海经》“出于唐、虞之际?”,为禹、益所作。《论衡》《颜氏家训》也都是这种看法。晋代郭璞注释《山海经》时指出,《山海经》的图画是“游魂灵怪,触像而构,流形于山川,丽状于木石者,恶可胜言乎?”这就是说此书中各种神异鬼怪的图画是刻画在“山川”“木石”上的岩画。

史前岩画是原始人类最早的图画文字,它记录了原始人类最早的巫术语言与巫术实践。史前岩画作为一种刻画在壁石、崖壁上的图画,沉淀了几千年乃至数万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痕迹。专家根据近现代原始民族制作岩画的资料进行类比分析,发现《山海经》中记录的许多图像与原始民族制作的岩画有相同相类相通之处。

目前,我国已在宁夏、内蒙古、新疆等18个省区内约180多个县(旗)发现了岩画,延续时间大约从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直至数千年前。岩画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狩猎、放牧、房屋建筑、日常生活用品等,多方面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活面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7 17:04:02编辑过]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8-7-24 15:18
千万年的地下水变化.会在玉体留下不同年代侵蚀信息.不会一种气侯与地水千万年保持一种状态.
故玉体残破过统一者要小心。
http://video.pomoho.com/swf/out_player.swf?flvid=6253429&outall=true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8-11 14:37
标题: 《失落的天书》下集 发现之路20110224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3-13 15:39

搜索结果:

结果:共 247 个相关视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红山古玉的收藏(第二期下)播放:红山古玉的收藏(第二期下)
红山古玉的收藏(第二期下)
我的收藏 发布于: 2008-07-09 16:21:45
播放次数:2745
标  签: 红山古玉收藏
视频介绍: 08年7月8日《我的收藏》节目。主持人:苏京平嘉 宾:任南 导播:曹婷摄像:辛疆奇 刘志飞编辑:鹏鹏
红山古玉的收藏(第二期上)播放:红山古玉的收藏(第二期上)
红山古玉的收藏(第二期上)
我的收藏 发布于: 2008-07-09 16:19:35
播放次数:5806
标  签: 红山古玉收藏
视频介绍: 08年7月8日《我的收藏》节目。主持人:苏京平嘉 宾:任南 导播:曹婷摄像:辛疆奇 刘志飞编辑:鹏鹏
红山古玉的收藏(下集)播放:红山古玉的收藏(下集)
红山古玉的收藏(下集)
我的收藏 发布于: 2008-07-08 16:33:55
播放次数:2975
标  签: 红山古玉收藏
视频介绍: 08年7月7日《我的收藏》节目。主持人:苏京平嘉 宾:任南 导播:张冬摄像:董平远 关海生编辑:鹏鹏
红山古玉的收藏(上集)播放:红山古玉的收藏(上集)
红山古玉的收藏(上集)
我的收藏 发布于: 2008-07-08 16:31:26
播放次数:4921
标  签: 红山古玉收藏
视频介绍: 08年7月7日《我的收藏》节目。主持人:苏京平嘉 宾:任南 导播:张冬摄像:董平远 关海生编辑:鹏鹏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9-6-29 14:49

视频: 魅力科学 之寻玉人 2009 06 29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xODc2MDg4.html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9-6-30 13:42

以下是引用许群利在2009-6-30 13:3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许群利在2009-6-30 13:35:00的发言:

 

视频: 北京电视台联合任南红山文化网专题片《寻玉人》下集


作者: gggg    时间: 2009-7-6 21:55

红山文化视频  收藏家任南聊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2)

 

 

 


作者: 徐向阳    时间: 2009-7-9 09:28
以下是引用gggg在2009-7-6 21:55:00的发言:

收藏家任南聊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2)

 

 

[em56][em27]


作者: gggg    时间: 2009-8-5 21:09

收藏家任南聊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2)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9-10-1 22:17

作者: 掌门人    时间: 2009-10-2 21:47
1顶一下

红山文化遗址考查www.rn-hswh.com8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9-10-26 16:07

红山文化遗址考古视频任南红山文化网博物馆 http://www.rn-hswh.com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9-11-3 15:37
千年古玉暗藏悬疑 造型奇异身世神秘 http://you.video.sina.com.cn/b/2164257-1238189887.html
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2164257_1238189887/s.swf

作者: 王庚魁    时间: 2010-1-8 11:59

老师走遍中华大地探索人类文明,学生敬佩学习!

揭开三星堆大石头上千古奇痕之谜

时间:2009-07-15 12:19 来源:历史考古吧 作者:佚名 查看: 15次

有人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的几块大石头上,发现了一些奇特的切割痕迹,而留下这些加工痕迹的手段即使在现代也属于高难度!根据这些痕迹,甚至有人做出了个大胆的推测:几千年前,当地存在着高度发达的远古文明!如果这种推测最终得到证实,将意味着:中国古代的文明史要从此改写……

经过多方打听,我们找到了第一个发现这些奇怪痕迹的人——多年致力于研究玉石表面形态的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玉文化专业协会理事:任南。

当时,任南在三星堆看到了那几块石头,讲解员解释是线切的,但是任南觉得有些切痕不太符合规律。

从任南在当地拍下的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些大石头上有许多的切割痕迹,他们深浅各异,纹路和线条也是各不相同,而且其中一块巨石上,还留下了一条,深达几十厘米的切口。

根据任南的分析,用线切割的痕迹应该是向下的,而石头上切割出来的痕迹却是向上的,这种痕迹用线是切不出来的,倒是很像用电锯切出来的。

在几块陈列于三星堆博物馆的大石头上,竟然发现了类似于现代工具切割产生的痕迹。这个推测绝对是惊人的,但是单凭几张照片,根本不足以证明这个猜测的合理性。如果想要证实这几块大石头上是否隐藏着重大秘密,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当地一探究竟。通过现场测量或者取样检测的方法,来得出结论。于是,我们来到了四川广汉的三星堆。

四川省广汉市,一座距离成都四十多公里的小城。1929年,当地的农民燕道诚一家,在疏通水渠的时候,无意之中挖到了一大堆玉石器。不过,他们并没有意识这个发现的意义,甚至将不少的玉器直接转送给了别人甚至卖掉。还有不少就被大家遗忘在了路边,而那几块有奇特痕迹的巨大玉石就在其中。

后来,考古学家在经过时发现了这些玉石,和上面切割的痕迹,专家判断有可能是线切。经过考证,应该跟三星堆一样距今3、4千年左右。最终,它们被一起放进了三星堆博物馆的一号馆中。

玉石一共有四块,每块都有一米多长,几十厘米高,整齐的排列在展厅的中央……

远远看去,这几块玉石显得其貌不扬。走近看,表面布满了坑坑洼洼。任南立刻找出了那些特殊的切割痕迹。

现场的亲眼所见,以及比照测量的结果,我们渐渐开始相信任南之前的判断了。石缝确实是中间深两边浅,线拉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这些缝很薄,也不太可能是石器切割的,因为切割这么薄的石缝石器也会断裂。这些玉石上的痕迹,很可能是用某种切割工具做出来的,而这种工具的先进程度,很可能连我们现代人都想象不到。这也就意味着,远古社会很有可能存在着极高的科技水平。

对此,石刻博物馆的研究员刘卫东也得出了初步的判断:大石头上的切割痕迹,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工的。但是石头上面的几个小平面不会是自然形成的。两个玉石切痕看出是个两心圆,线切肯定不可能,会不会是种别的工具。

除了对存在先进工具的可能性表示了肯定,刘卫东还在展馆里其他玉壁、玉琮上,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这些小型的器物都有一些小的双曲线,非常的精确。

刘卫东说,现在我们常见的解玉或者雕玉的方法是明代出现的,距今不过五六百年。而目前,对于当地文物的研究表明:三星堆出现在据今3000年到4000年左右!这也就是说,当时处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器时代过渡阶段,人们所使用的多是石器。玉石上的纹路,用石制工具无论是硬度还是精致程度都无法作到。

但是,还是有一个疑问,这些玉器是不是真的出自于三星堆时代。试想,假如玉石是后来才被埋在土中的,那么完全有可能是被现代工具做出来的。如果玉石的时代早于三星堆,那么何等高超的技艺和精密的工具才能打造出如此精致的痕迹呢?怎样发达的社会拥有这样的技术和工具呢?

看来,这一切推断和猜想的关键就在于这几块玉石的年代!但是,三星堆博物馆里的任何一件展品都是国家级文物,连触摸都不可能,就更别提拿走了……

就在一愁莫展的时候,一个来自成都的电话带来了希望,打来电话的是成都理工大学的一位地质教授,名叫张如柏。他说自己一直都在关注着出现在三星堆的那些玉石,更承诺以他手头的资料和实验方法,能验证玉石的年代,并为古人如何切玉提供新的线索,于是,我们满载着希望前往成都。但此时,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惊人的结果正在等着我们……

12月26日,在绵绵细雨中,我们来到成都理工大学,见到了矿学系的张如柏教授。他向我们说起了三星堆的玉器。

张教授说,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开始关注三星堆的玉器了,并且曾经多次前往广汉鸭子河附近的遗址进行考察。这期间,他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了不少件玉器,它们和那几块有精细纹路的玉石属于一个地层结构。也就是说,两者的形成年代是基本相同的。而测定他们的年代,至少能够为切割痕迹来自于远古文明,提供时间证据。他认为,要判断这些玉石的年份,从地质角度讲,主要分析这些玉上面的次生物。

所谓次生物,就是在玉上的一些颜色成分都不相同的物质,有的还会导致玉的变质。玉器,尤其是高古玉器埋在地下几千年,必然形成次生物。

根据这样的判别标准,张教授决定用实验为我们破解这些玉石的形成年代……

张教授通过红外光谱来分析石头次生物的成分,发现叶蛇纹石变成了透闪石。说明次生物导致石头发生了变化,也间接说明他的年份很久。张教授又用激光拉曼光谱,将激光打到玉石上,观察放大5000倍的表象结构。根据现有数据,就能看出年份。

几十分钟后,结论出来了。

张教授的结论是:三星堆的玉器,在地质学上讲是伏羲时代的,起码有9000到12000年的历史。从地质学上讲,川西北高原是亚洲高原,出现古文明,有它的地质条件。

张教授给我们的这个结论绝对是爆炸性的。因为,目前比较认可的三星堆文化存在是距今4000到5000年。而张教授研究得出的结论,至少证明了,存在于三星堆的玉器和玉石远远早于那个年代。同时,他从地质学的角度还肯定了任南和刘卫东的推测:在四川这个地区存在过比三星堆更早的远古文明。

不过,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没有解开,那个远古时代的文明到底有多么发达,人们是如何切割巨大玉石和雕琢精巧玉器的呢?我们决定邀请张教授和我们一起,再回广汉三星堆,期待着能从地质学的角度寻找到迷底。

在不能取样,不能损坏任何一件文物的前提下,再次造访三星堆,我们是否能发现新的证据?是否能破解神秘痕迹的形成原因?这些原因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什么别的秘密?一切还需要等待……

这次造访,居然就有了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发现……这个发现有意味着什么呢?它是否会改写我国古代文明史呢?

(责任编辑:九鼎八簋)


作者: 小超    时间: 2010-3-15 08:28
以下是引用任南在2009-11-3 16:15:00的发言:
 

揭开三星堆大石头上千古奇痕之谜

时间:2009-07-15 12:19 来源:历史考古吧 作者:佚名 查看: 15次

有人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的几块大石头上,发现了一些奇特的切割痕迹,而留下这些加工痕迹的手段即使在现代也属于高难度!根据这些痕迹,甚至有人做出了个大胆的推测:几千年前,当地存在着高度发达的远古文明!如果这种推测最终得到证实,将意味着:中国古代的文明史要从此改写……

经过多方打听,我们找到了第一个发现这些奇怪痕迹的人——多年致力于研究玉石表面形态的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玉文化专业协会理事:任南。

当时,任南在三星堆看到了那几块石头,讲解员解释是线切的,但是任南觉得有些切痕不太符合规律。

从任南在当地拍下的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些大石头上有许多的切割痕迹,他们深浅各异,纹路和线条也是各不相同,而且其中一块巨石上,还留下了一条,深达几十厘米的切口。

根据任南的分析,用线切割的痕迹应该是向下的,而石头上切割出来的痕迹却是向上的,这种痕迹用线是切不出来的,倒是很像用电锯切出来的。

在几块陈列于三星堆博物馆的大石头上,竟然发现了类似于现代工具切割产生的痕迹。这个推测绝对是惊人的,但是单凭几张照片,根本不足以证明这个猜测的合理性。如果想要证实这几块大石头上是否隐藏着重大秘密,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当地一探究竟。通过现场测量或者取样检测的方法,来得出结论。于是,我们来到了四川广汉的三星堆。

四川省广汉市,一座距离成都四十多公里的小城。1929年,当地的农民燕道诚一家,在疏通水渠的时候,无意之中挖到了一大堆玉石器。不过,他们并没有意识这个发现的意义,甚至将不少的玉器直接转送给了别人甚至卖掉。还有不少就被大家遗忘在了路边,而那几块有奇特痕迹的巨大玉石就在其中。

后来,考古学家在经过时发现了这些玉石,和上面切割的痕迹,专家判断有可能是线切。经过考证,应该跟三星堆一样距今3、4千年左右。最终,它们被一起放进了三星堆博物馆的一号馆中。

玉石一共有四块,每块都有一米多长,几十厘米高,整齐的排列在展厅的中央……

远远看去,这几块玉石显得其貌不扬。走近看,表面布满了坑坑洼洼。任南立刻找出了那些特殊的切割痕迹。

现场的亲眼所见,以及比照测量的结果,我们渐渐开始相信任南之前的判断了。石缝确实是中间深两边浅,线拉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这些缝很薄,也不太可能是石器切割的,因为切割这么薄的石缝石器也会断裂。这些玉石上的痕迹,很可能是用某种切割工具做出来的,而这种工具的先进程度,很可能连我们现代人都想象不到。这也就意味着,远古社会很有可能存在着极高的科技水平。

对此,石刻博物馆的研究员刘卫东也得出了初步的判断:大石头上的切割痕迹,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工的。但是石头上面的几个小平面不会是自然形成的。两个玉石切痕看出是个两心圆,线切肯定不可能,会不会是种别的工具。

除了对存在先进工具的可能性表示了肯定,刘卫东还在展馆里其他玉壁、玉琮上,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这些小型的器物都有一些小的双曲线,非常的精确。

刘卫东说,现在我们常见的解玉或者雕玉的方法是明代出现的,距今不过五六百年。而目前,对于当地文物的研究表明:三星堆出现在据今3000年到4000年左右!这也就是说,当时处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器时代过渡阶段,人们所使用的多是石器。玉石上的纹路,用石制工具无论是硬度还是精致程度都无法作到。

但是,还是有一个疑问,这些玉器是不是真的出自于三星堆时代。试想,假如玉石是后来才被埋在土中的,那么完全有可能是被现代工具做出来的。如果玉石的时代早于三星堆,那么何等高超的技艺和精密的工具才能打造出如此精致的痕迹呢?怎样发达的社会拥有这样的技术和工具呢?

看来,这一切推断和猜想的关键就在于这几块玉石的年代!但是,三星堆博物馆里的任何一件展品都是国家级文物,连触摸都不可能,就更别提拿走了……

就在一愁莫展的时候,一个来自成都的电话带来了希望,打来电话的是成都理工大学的一位地质教授,名叫张如柏。他说自己一直都在关注着出现在三星堆的那些玉石,更承诺以他手头的资料和实验方法,能验证玉石的年代,并为古人如何切玉提供新的线索,于是,我们满载着希望前往成都。但此时,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惊人的结果正在等着我们……

12月26日,在绵绵细雨中,我们来到成都理工大学,见到了矿学系的张如柏教授。他向我们说起了三星堆的玉器。

张教授说,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开始关注三星堆的玉器了,并且曾经多次前往广汉鸭子河附近的遗址进行考察。这期间,他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了不少件玉器,它们和那几块有精细纹路的玉石属于一个地层结构。也就是说,两者的形成年代是基本相同的。而测定他们的年代,至少能够为切割痕迹来自于远古文明,提供时间证据。他认为,要判断这些玉石的年份,从地质角度讲,主要分析这些玉上面的次生物。

所谓次生物,就是在玉上的一些颜色成分都不相同的物质,有的还会导致玉的变质。玉器,尤其是高古玉器埋在地下几千年,必然形成次生物。

根据这样的判别标准,张教授决定用实验为我们破解这些玉石的形成年代……

张教授通过红外光谱来分析石头次生物的成分,发现叶蛇纹石变成了透闪石。说明次生物导致石头发生了变化,也间接说明他的年份很久。张教授又用激光拉曼光谱,将激光打到玉石上,观察放大5000倍的表象结构。根据现有数据,就能看出年份。

几十分钟后,结论出来了。

张教授的结论是:三星堆的玉器,在地质学上讲是伏羲时代的,起码有9000到12000年的历史。从地质学上讲,川西北高原是亚洲高原,出现古文明,有它的地质条件。

张教授给我们的这个结论绝对是爆炸性的。因为,目前比较认可的三星堆文化存在是距今4000到5000年。而张教授研究得出的结论,至少证明了,存在于三星堆的玉器和玉石远远早于那个年代。同时,他从地质学的角度还肯定了任南和刘卫东的推测:在四川这个地区存在过比三星堆更早的远古文明。

不过,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没有解开,那个远古时代的文明到底有多么发达,人们是如何切割巨大玉石和雕琢精巧玉器的呢?我们决定邀请张教授和我们一起,再回广汉三星堆,期待着能从地质学的角度寻找到迷底。

在不能取样,不能损坏任何一件文物的前提下,再次造访三星堆,我们是否能发现新的证据?是否能破解神秘痕迹的形成原因?这些原因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什么别的秘密?一切还需要等待……

这次造访,居然就有了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发现……这个发现有意味着什么呢?它是否会改写我国古代文明史呢?

(责任编辑:九鼎八簋)

沉思


作者: 掌门人    时间: 2010-3-26 13:41
视频: 河南发现距今1万年左右的古遗址
以下是引用许群利在2010-3-26 13:20:00的发言:
中新社郑州3月22日电(记者朱晓娟)记者今日从河南文物局获悉,经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个多月的发掘,截至目前,考古专家在郑州市新密李家沟遗址内,发现距今10500年至8600年左右连续的史前文化堆积。考古专家称,该发现填补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之间的缺环与空白。

  新密李家沟遗址位于新密市岳村镇李家沟村西百余米处,椿板河(溱水河上游)东岸,李家沟遗址的发现提供了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进程的重要信息,较清楚地揭示了该地区史前居民从流动性较强、以狩猎大型食草类动物为主要对象的旧石器时代,逐渐过渡到具有相对稳定的栖居形态、以植物性食物与狩猎并重的新石器时代的演化历史。

  据了解,考古专家此次在新密李家沟遗址内发现的史前文化堆积下部出土有细石核与细石叶等典型的细石器遗存,堆积上部则含绳纹及刻划纹等装饰的粗夹砂陶及石磨盘等。

  其中旧石器阶段在发现典型细石器文化的同时,也有反映相对稳定栖居形态的大型石制品及人工搬运石块。有关专家称,这种情况并不见于时代较早、流动性更强的旧石器遗址,而与稍晚的新石器时代的发现比较接近,应该是过渡阶段新出现的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化现象。

  此次发现的史前文化堆积中的早期新石器遗存中较具意义的,是较成熟制陶技术的突然出现以及细石器技术的明显变化。北区仅10平方米的发掘区内发现100多片陶片,说明当时人类就在发掘区原地或附近使用陶器.


作者: 掌门人    时间: 2010-3-26 14:18
中国历史红山文化玉器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26 13:48:00

 


作者: 邢世忠    时间: 2010-4-12 13:59
 <任南红山文化网>《探索史前人类文明》视频.
终有一天在不知不觉间就会有了这种感悟“神韵”的本领。

红山文化遗址考古视频任南红山文化网博物馆 http://www.rn-hswh.com

 

 

1红山古玉专家任南做客网易探索视频精彩回放

2 [资讯频道]千年古玉的悬疑造型奇异身世神秘
 

  http://www.ku6.com/show/ZryY-WQZlbr1mvPy.html

3播放发现之红山的记忆

http://media.ce.cn/jmdh/2006-09/01/cms4517article.shtml

4史前古玉

http://media.ce.cn/jmdh/2006-08/09/cms2935article.shtml

5玉刀
http://media.ce.cn/jmdh/2006-08/10/cms3059article.shtml

6揭开三星堆大石头上千古奇痕之谜<上>

http://www.openv.com/play/BTV3prog_20080115_2689584.html

http://www.openv.com/play/BTV3prog_20080115_2689584.html

7揭开三星堆大石头上千古奇痕之谜<下>

 

 http://www.openv.com/play/BTV3prog_20080115_2689584.html

 

http://www.openv.com/play/BTV3prog_20080122_2711661.html《直播北京》:三星堆新发现 解玉器制作之谜

http://www.openv.com/play/BTV1prog_20080110_2685176.html继2006年10月16日 任南先生做客“网易探索”谈红山古玉引起轰动效应之后,2008年3月5日下午2:00任南将座客新浪再论史前红山古玉。

http://vhead.blog.sina.com.cn/player/outer_player.swf?auto=1&vid=11626541&uid=1192438080
  

http://you.video.sina.com.cn/b/11626541-1192438080.html

http://tv.sohu.com/20071225/n254288548.shtml地外文明有关

收藏家任南聊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1)

http://www.yuqi.biz/jadeknowledge/video/523.html

收藏家任南聊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2)
 

http://you.video.sina.com.cn/b/11626443-1192438080.html

收藏家任南聊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3)
 

http://you.video.sina.com.cn/b/11626333-1192438080.html

视频: 魅力科学 之寻玉人 2009 06 29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xODc2MDg4.html

8凌家滩文明(上)

http://v.youku.com/v_show/id_cd00XMTE5MzIwNjA=.html
    

9凌家滩文明(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5MzI0NzY=.html

10中原大发现 仰韶文化
 

http://v.youku.com/v_playlist/co00f817234o9p154.html

11:[探索发现]发现黄帝城

http://space.tv.cctv.com/act/video.jsp?videoId=VIDE1201311040962740

12五千年前玉质占卜工具惊现安徽

http://video.pomoho.com/ent/1054602

13.2008年1月25日 探索发现 发现黄帝城(一)古城传说

 

2008年1月25日 探索发现 发现黄帝城(一)

http://v.youku.com/v_show/id_co00XMTc0MDMwMjA=.html

14古城传说考古中国 梵音净土法门地宫的秘密 [科教]
 

http://v.youku.com/v_show/id_co00XMTY0ODU3NjQ=.html

15探索发现040610 发现传奇之法门地宫的秘密 [电视]
 

http://v.youku.com/v_show/id_cd00XMTEwMTM0NjA=.html

慧星撞地球与史前文明..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wceEjRIbxY/

《魅力科学》:奇闻天下——鬼崽岭(上)

http://www.openv.com/play/BTV3prog_20080415_6041605_0.html

《魅力科学》:奇闻天下——鬼崽岭(下)

http://www.openv.com/play/BTV3prog_20080422_6124122_0.html

 

 

   

 以下是引用许群利在2009-6-30 13:35:00的发言:

 

 

 

 


作者: 任网秘书    时间: 2010-5-25 12:30
标题: 揭开三星堆大石头上千古奇痕之谜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25 12:31:34编辑过]

作者: 任网秘书    时间: 2010-5-25 12:33

揭开三星堆大石头上千古奇痕之谜1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0-6-15 17:51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0-6-15 18:37
未解之谜_史前文明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0-6-24 07:49
千古奇痕之谜 上集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0-6-24 07:50
千古奇痕之谜 下集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0-6-24 07:52
红山古玉专家任南做客网易探索视频精彩回放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0-6-24 15:56
山海经密码 上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4 15:58:45编辑过]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0-6-24 15:58
山海经密码 下集
作者: 龙人    时间: 2010-6-24 17:41
<embed src="http://player.ku6.com/refer/oPvCGZiw4N4ix0OA/v.swf" quality="high" width="480" height="400" align="middl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embed>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10-7-1 20:03
标题: 任南红山文化网联合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魅力科学》鞍山神秘符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 20:03:48编辑过]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8 17:40
[mp=500,300,true]http://www.openv.com/play/BTV3prog_20100701_7227518.html[/mp]
作者: 无为法师    时间: 2010-7-27 12:10
在红山网一天胜过在他网一年!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0-8-10 13:46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人类虽然自认为高级动物,科技的发展也使得我们自信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些怪事以及超出常理的动植物的存在,却让我们无法解释。一本书的出现让很多学者大为震惊,因为这部书记录的动植物以及地貌历史都与现在我们以高科技探索的世界有许多吻合。这部书就是《山海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山海经》都被认为是一部荒诞怪异的作品,因为其中记载的都是怪异甚至神话的东西,但随着我们发现的越来越多,才意识到这部奇书中记载的并非只是虚幻。(发现之旅 2010年 第63期)
作者: 龙人    时间: 2010-8-11 12:56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0-8-13 09:33
山海经密码 下集
作者: 童子颂经    时间: 2010-8-19 12:54
以下是引用一壶居士01在2007-2-6 12:56:00的发言:

郭沫若先生是结合《古文学》和《古詺刻文》的资料,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中国古代史的第一人!

尹达先生是结合《考古实物》资料,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中国古代史的第一人!

任南先生是民间结合《收藏和馆藏红山古玉实物》资料,提出运用《易经》《山海经》《黄帝内经》研究华夏上古人文文化源流、印证古圣先贤学说和探究生命(有情世界和无情世界)究竟的第一人!?


作者: 姜迪文    时间: 2010-8-19 18: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穿越时空    时间: 2010-9-6 09:29

【探索.发现】之中国古代玉文化(7集)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1570291http://www.tudou.com/l/3M_ItKjQzfk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0-9-6 10:28
[em27]以下是引用nancychen在2010-9-6 9:29:00的发言:

【探索.发现】之中国古代玉文化(7集)链接地址打不开,可尝试以下链接地址: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1570291

 

 

管理员先生,有些视频的链接已打不开,建议更新,敬茶!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谢谢提醒[em27]

 


[标题:[人与社会]护宝传奇——寻玉(2009.06.08) 
简介:社科院考古所内蒙工作队的刘国祥,在离赤峰200公里外的兴隆洼发现了一个8000年前的遗址。最终,一个偶然的机遇,让他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墓葬:“居室墓”,在居室墓里,发现了距今最早的玉器——玉玦。并且,证明了玉玦是8000年前的古人用来装饰的玉耳环。中国玉文化的起源问题,由此提前了3000年。
人与社会]护宝传奇——寻玉(2009.06.08)
[人与社会]护宝传奇——寻玉(2009.06.08)

[人与社会]护宝传奇——寻玉(2009.06.08)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44465462730888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0-9-11 16:50
教育【CCTV人物】天才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全集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0-9-11 16:58
科技猎户座阴谋之‘秘密’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0-9-11 17:11
[  电影  ] 外星超科学:猎户座阴谋中文完整版

19:39

猎户座阴谋.The.Orion.Conspiracy

19:39

猎户座阴谋中英字幕

19:38

猎户座阴谋中英字幕

分类:科技

www.tudou.com
觉醒2012-猎户座阴谋(中文翻译)

19:38

[破烂熊][猎户座阴谋.The.Orion.Conspiracy...

19:39

猎户座阴谋(颠覆你的世界)
猎户座阴谋.The Orion=

猎户座阴谋.The Orion ...

分类:英剧

www.tudou.com
猎户座阴谋 The=

19:38

【静】猎户座阴谋

19:38

【静】猎户座阴谋

分类:真相, 世界

v.youku.com
The Orion=

19:38

猎户座阴谋中英字幕

19:38

猎户座阴谋中英字幕

分类:NWO

v.youku.com
猎户座阴谋中英字幕

19:38

猎户座阴谋 The=

19:39

猎户座阴谋 免费电影玫瑰庄园

19:38

猎户座阴谋(中英双字)

19:39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9-18 20:10

文浩细说和田玉遗珍1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9-18 20:11

文浩细说和田玉遗珍2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0-10-3 19:12
标题: 远古知音-----祝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http://www.tudou.com/v/qkhfEE8tYhU/v.swf 远古知音-----祝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石良版主拍摄
作者: 红人    时间: 2010-10-13 16:31
http://6.cn/p/52JECLjdSfcRkuAHbxavHA.swf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0-11-30 19:16
标题: 国宝档案
国宝档案061001 海外寻宝 羊脂玉鼎 http://player.56.com/v_NTU2NzYxNzQ.swf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0-11-30 19:18
国宝档案060809 西汉楚王金缕玉衣(上) http://player.56.com/v_NTU2NzcyNjQ.swf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0-11-30 19:19
国宝档案060810 西汉楚王金缕玉衣(下) http://player.56.com/v_NTU2NzcxODA.swf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0-11-30 19:31
泰山三宝之一温凉玉圭 http://www.tudou.com/v/IGZpR08Xm-w/v.swf
作者: 大千山人    时间: 2011-1-25 14:22
學習,,,,,,,,,,,,,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1-1-25 14:37
千年古玉暗藏悬疑(上集) http://player.ku6.com/refer/o9kbgq2T1SSIkpkD/v.swf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1-1-25 14:41
千年古玉暗藏悬疑(下集) http://6.cn/p/DVgBFCdt10lw0mntHsXXLA.swf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1-1-25 15:07
《发现之旅》:《山海经》密码(上) http://video.pomoho.com/swf/out_player.swf?flvid=6005501&outall=true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1-1-25 15:09
《发现之旅》:《山海经》密码(下) http://video.pomoho.com/swf/out_player.swf?flvid=6005575&outall=true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1-1-28 12:11
Ⅵ时空隧道①四千年前的叙事:远古年轮⑴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MwNzY0NA==/v.swf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1-1-28 12:12
Ⅵ时空隧道①四千年前的叙事:远古年轮⑵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MwODcyOA==/v.swf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1-1-28 12:15
Ⅵ时空隧道②6500年前的祭祀:地下星图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MxMDk1Ng==/v.swf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1-1-28 12:17
Ⅰ文明前传②消失的良渚古国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EyMjgwMA==/v.swf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1-1-28 12:23
故宫博物院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5MDE1ODY4/v.swf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1-1-28 13:35
探秘符号山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QwMTgxNTU2/v.swf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1-2-10 09:49
探索发现 传奇海拉尔(一)玉面迷踪 http://union.bokecc.com/flash/pocle/player.swf?vid=B5CA38BF825FEFF2&siteid=7C0CDB13FFE4B14F 原视频地址 http://kejiao.cntv.cn/history/tansuofaxian/classpage/video/20110130/100252.shtml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1-2-22 23:18
《见证·发现之旅》:宝藏追踪之寻宝凌家滩 http://tv.people.com.cn/img/2010tv_flash/player.swf?xml=http%3A//vod_flv.people.com.cn/findMaterialPlayUrlWithToken.jspa%3FmaterialId%3D148659%26materialType%3D1%26unitID%3D149863&key=人民电视:/166419/"e=1 视频地址 :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76532175805881
作者: 任南红山文化网    时间: 2011-2-26 12:17
标题: 山海经密码 上集
http://v.ku6.com/show/_sm3aIHIVN-tdFMq.html http://player.ku6.com/refer/_sm3aIHIVN-tdFMq/v.swf
作者: 任南红山文化网    时间: 2011-2-26 12:18
标题: 山海经密码 下集
http://v.ku6.com/show/oPvCGZiw4N4ix0OA.html http://player.ku6.com/refer/oPvCGZiw4N4ix0OA/v.swf
作者: 任南红山文化网    时间: 2011-2-26 13:40
标题: CCTV9 失落的天书(上)
http://player.xiyou.cntv.cn/f5023190-3fde-11e0-89a1-001e0bd5b3ca.swf
作者: 任南红山文化网    时间: 2011-2-26 13:44
标题: CCTV9 CCTV:发现之旅20100930期----失落的天书(下)
http://player.56.com/v_NTUyMTgxNjI.swf
作者: rn    时间: 2011-3-3 16:43
美国Discovery全新力作《远古外星人》,揭秘一万年前外星人太阳神与古代地球人的全面交流! http://bbs.rn-hswh.com/showtopic-37278.html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1-3-8 14:57
失落的天书(上)中央电视台七台 走遍中国20100929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11-3-8 14:58
失落的天书(下) 中央电视台七台 走遍中国20100929
作者: 墨心斋    时间: 2011-3-15 01:44
bucuode``
作者: 小桑买车    时间: 2011-4-9 19:09
真是全面啊
作者: rn    时间: 2011-4-12 21:22
标题: 庆祝任网建网五周年系列活动之“秦皇岛红山文...

百度一下,找到 任南红山文化网 相关图片约33,300张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 ... CE%C4%CF+&s=0#pn=60 百度一下任南红山文化网,找到相关图片约27,800张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fr=&fmq=&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8%CE%C4%CF%BA%EC%C9%BD%CE%C4%BB%AF%CD%F8&s=0

 

http://www.qhdxw.cn/news/2011-07/02/qhd2011070415_e2fe8491ccd046f7a3371dafc5ccc18b.wmv


作者: 谦谦君子    时间: 2011-4-26 00:30
收获不小,感谢老师,感谢任网!




欢迎光临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http://www.rn-hsw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