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的形成都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直接影响着事物形成的质量:譬如旧石器时代出现的石制工具,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的旧石器时代经历了大约250-1万年左右的进化,而新石器时代的发展则距今1万年左右。新石器时代的石制石器相比较旧石器时代要精美的多,到了史前文明的分水岭起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早期,相比较出现的玉器的精美程度要远远高于新石器时代制作的时期。因此从旧石器时代的石制工具到代表神权王权的玉器,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鉴别古玉根据任楠老师的 12字诀结合古玉的埋藏地域,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而文字的形成同样如此:中国最早的文字经过考古证明的当属: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甲骨文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然而在自成体系的甲骨文之前、也就是说甲骨文的形成同样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考古并没有发现系统的有传承的文字。考古学家学者通过高古陶器上面的符号、图案、摩崖画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寻找中国汉字的起源。一些原始的符号图纹:譬如在仰韶、马家窑、龙山、良渚文化古陶器上屡屡发现,虽然不能证明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符号具有一定意义,或许是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由此列序1、特殊的具有标记性的符号2、甲骨文3、金文(也称钟鼎文)4,石鼓文(大篆)5、小篆6、隶书。对于中国文字的理解面对高古玉器上的文字或者是符号,那么有利于分清楚仿品还是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