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标题: 红山文化期玉表之浆为何会变厚 [打印本页]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6-8-3 10:10
标题: 红山文化期玉表之浆为何会变厚

玉在特定溶液中钙的渗出,说明古玉浆是活的www.rn-hswh.com 

玉表绒毛状物质,即是我们盘玉时所说的包浆
显微镜下周身布满针孔,气泡由古玉表面的沁孔中吐出
(, 下载次数: 1)


(, 下载次数: 2)
(, 下载次数: 1)
(, 下载次数: 1)
(, 下载次数: 1)

(, 下载次数: 131)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6-8-3 10:12
标题: [注意]

(, 下载次数: 1)


(, 下载次数: 2)


作者: 云破天青    时间: 2006-8-3 11:15
如任先生所言,用细软布包着随身佩带,只要是古玉就能上浆,天长日久包浆就会厚起来。任先生的很多研究心得很实用,是玉友们难得地良师益友,谢谢!
作者: 爱玉如命    时间: 2006-8-3 20:39
这种试验我亲眼看到。从玉中针尖大小的孔洞中吐出很多污浊物。如果是造假,根本没有这个必要。短时间埋藏在土中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污物。器物肯定是经过几千年的埋藏后才会有这种现象。
作者: 考古老者    时间: 2006-8-5 23:11
神奇 此实验首次看到 研究如此透彻 心服口服 建议出书 供广大藏友借鉴
作者: ldsxgy    时间: 2006-8-12 00:31
标题: 特定溶液?

不知是否可以请教: 特定溶液是什么?


作者: 阿玉    时间: 2006-8-12 14:34
我也是这样鉴土古的.
作者: 掌门人    时间: 2006-8-30 22:08
透彻
作者: 贾社欣    时间: 2006-9-15 03:08
标题: 任老师,高人也。我敬佩。
今天看了任老师的鉴定方法,心服口服。高,实在是高。
作者: 就是爱玩儿    时间: 2006-9-19 15:28

长知识


作者: 通灵玉    时间: 2006-9-23 22:05
以下是引用考古老者在2006-8-5 23:11:33的发言:
神奇 此实验首次看到 研究如此透彻 心服口服 建议出书 供广大藏友借鉴


作者: wangdongli    时间: 2006-9-24 22:52

很好


作者: bisen    时间: 2006-10-14 09:39

我收藏的两块典型红山玉龙,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请大家评评,RN老师有空看看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396&star=1#396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6-10-14 12:06
以下是引用bisen在2006-10-14 9:39:57的发言:

我收藏的两块典型红山玉龙,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请大家评评,RN老师有空看看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396&star=1#396

很好


作者: 猪披冻儿    时间: 2006-11-1 21:29

 

[em29]
作者: 润宝轩轩主    时间: 2006-11-10 18:46
玉在特定溶液中钙的渗出,能告诉我们“特定溶液”是什么吗?
作者: zhaojieshen    时间: 2006-11-15 13:12
今天看了任老师的鉴定方法,心服口服.任先生的很多研究心得很实用,是玉友们难得地良师益友,谢谢!
作者: 洒家    时间: 2006-11-15 16:44
标题: 我有回来了
首席,我又回来啦,你的这些东西且学哪,感觉不错。洒家[em01]
作者: 零点驿站    时间: 2006-11-16 11:30
发贴心情
特定溶液?

不知是否可以请教: 特定溶液是什么?


作者: 洒家    时间: 2006-11-16 16:14
标题:
首席,手盘的时间长了玉表发粘,怎么办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6-11-17 14:41
以下是引用洒家在2006-11-16 16:14:30的发言:
首席,手盘的时间长了玉表发粘,怎么办

养浆一定用软布


作者: 阿善    时间: 2006-11-17 23:22
太感谢了
作者: guoxing    时间: 2006-11-23 15:43
想知特定溶液是什么?[em05][em05]
作者: k123    时间: 2006-11-28 00: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岩峰    时间: 2006-12-12 20:03
[em06][em06][em06][em06][em06]
作者: 洒家    时间: 2006-12-20 16:31
我试试,承教。
作者: 洒家    时间: 2006-12-21 15:14
岩峰老师有好方法吗,请不吝赐教,谢啦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7-1-2 17:16
大家新年快乐!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7-1-13 00:20
染色易色靓难,上色易做皮难。
作者: 一壶居士    时间: 2007-1-13 00:48
上善若水!
作者: 掌门人    时间: 2009-8-7 20:37
以下是引用考古老者在2006-8-5 23:11:00的发言:
神奇 此实验首次看到 研究如此透彻 心服口服 建议出书 供广大藏友借鉴

研究如此透彻


作者: 抱朴存真    时间: 2010-6-9 18:54
[em56]
作者: 玉人    时间: 2010-8-6 09:31
以下是引用任南在2006-8-3 10:10:00的发言:

玉在特定溶液中钙的渗出,说明古玉是活的www.rn-hswh.com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玉表绒毛状物质,即是我们盘玉时所说的包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显微镜下周身布满针孔,气泡由古玉表面的沁孔中吐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9 17:38:01编辑过]

四年前的实验,今天看到。学习![em56]


作者: 古城古玉    时间: 2012-8-12 10:12
学习了
作者: 玉赏雨    时间: 2012-8-17 10:07
学习
作者: 公务员老王    时间: 2012-8-17 13:14
玉人 发表于 2010-8-6 09:31
以下是引用任南在2006-8-3 10:10:00的发言:
玉在特定溶液中钙的渗出,说明古玉是活的www.rn-hswh.com  ...

玉在吐浆,有意思。学习了。
作者: 天涯藏客    时间: 2012-8-17 13:23

作者: 青鸾    时间: 2012-8-20 11:19
学习
作者: 石来运转888    时间: 2012-8-20 13:38
学习中
作者: 过山车    时间: 2012-8-20 13:48

作者: 新欣    时间: 2012-8-20 19:04
我曾将一件老玉放到玻璃量杯中,眼见气泡连连升起,一周后发现玉的周边全是小气泡,上升的气泡明显的减少,时而有1--2个气泡升起,再过一周摸玉感到滑滑的,再过段时间杯中的水下半部是混浊的,这与任老师的实验息息相通。
作者: 东方玉堂    时间: 2012-8-23 18:51
高古玉的包浆就像热牛奶凉了的奶皮,象粥凉了后的粥皮。
作者: 喋血文明    时间: 2012-8-23 19:22
学生正在对这个问题困惑不解,谢老师解答
作者: 山东来客    时间: 2012-8-23 22:04
回头学习,老师辛苦

作者: 冯鸣    时间: 2013-2-17 15:23
这才是博学!多谢老师·…
作者: 白头翁    时间: 2013-2-17 15:36

作者: 三肖居    时间: 2013-2-17 18:46

学习了。古玉会呼吸,所以是活的。高古玉器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质变与盘变,水和空气是其主要介质。感谢任老师辛勤教学。
作者: 一念之差    时间: 2013-3-15 13:11
学习了,一定好好学习,回头少买多看。
作者: 大沈    时间: 2013-5-27 16:18
三肖居 发表于 2013-2-17 18:46
学习了。古玉会呼吸,所以是活的。高古玉器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质变与盘变,水和空气是其主要介质。 ...

学习了,谢谢老师无私,感恩

作者: 彩墨铸山    时间: 2013-5-27 16:23

作者: 大沈    时间: 2013-7-11 21:57
学习了,一定好好学习,回头少买多看
作者: 冯鸣    时间: 2013-8-4 01:01
感恩!再学习·…
作者: 向日葵方    时间: 2013-8-10 00:28
染色易色靓难,上色易做皮难。牢记老师的教诲!!!谢恩师
作者: 轻风拂荷    时间: 2013-8-10 21:40
学习,深受启发
作者: 古玉求真    时间: 2013-8-26 16:53
任老師好,請問如古玉經浸泡吐漿后,會對它日后盤玩時有沒有影响.對它的油潤感及油光感会受影响嗎?
作者: 三肖居    时间: 2013-9-19 09:53
任南 发表于 2006-11-17 14:41
以下是引用洒家在2006-11-16 16:14:30的发言:首席,手盘的时间长了玉表发粘,怎么办养浆一定用软布 ...

古玉养浆用软布,轻摸慢盘始见功。
学习老师帖子,有所感悟。任老师全家人中秋快乐!
(, 下载次数: 23)

作者: 聚雅乐    时间: 2013-9-20 19:16
认真听课  深谢老师指导  给老师敬茶
作者: 东北枫树    时间: 2013-9-20 19:55
06年的文章,今天看到,还是庆幸,拜读。
作者: 红山飞蝠    时间: 2013-9-21 12:02
学习!
作者: 意在神韵    时间: 2013-9-22 11:41

作者: 毛头    时间: 2013-9-23 10:34
欣赏学习
作者: 大漠苍狼    时间: 2013-9-23 10:39
学习
作者: 无谓    时间: 2013-9-23 10:55
学习再学习

作者: 观者    时间: 2013-9-26 16:31
再次学习~~! 老师辛苦!
作者: 五一    时间: 2013-9-28 10:36
体会  
作者: 山人在线    时间: 2013-9-28 15:18
认真听课  深谢老师指导  给老师敬茶 。

作者: 抱犊居士    时间: 2013-9-30 17:11

作者: 玉迷8199    时间: 2013-10-3 13:58
再次复习,感恩老师。。。。。
作者: 寻古玉符号人    时间: 2013-10-6 17:46
三肖居 发表于 2013-2-17 18:46
学习了。古玉会呼吸,所以是活的。高古玉器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质变与盘变,水和空气是其主要介质。 ...

问好!
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只是土古玉的n多现象中的一种。
   古玉;为什么会有包浆?包浆、皮壳、为什么会不同?为什么会有沁色?沁色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种?为什么会有质变、次生,每个质变又都不一样?古玉为什么会软出现地弯、地凹现象?古玉为什么会减缩?为什么会失色失透、脱胎?等等等等古玉的特征及表象无数!   
  从宋代著录曾有沁字,但无书传世。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清代陈性在《玉纪》中,后刘大同在《古玉辨》中的古玉表象论述。
   前人观察到种种色沁,皮壳之表象,我们现在用电子显微镜又观察的古玉微痕的特征种种之表象,问题是;这些都是现象!

透过古玉的这些现象看本质,本质是什么呢?
  我看还是要从古玉的结构、构成玉的物质元素成分及地球物理特性方面解释古玉的本质问题!




作者: 三肖居    时间: 2013-10-6 20:24
寻古玉符号人 发表于 2013-10-6 17:46
问好!
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只是土古玉的n多现象中的一种。
   古玉;为什么会有包浆 ...

寻古玉符号人友:
国庆节快乐!
很欣赏您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更希望您和网友同人一道,
通过学习专研,一步步解决这些问题。

窃以为,这些问题抑或论题,
不怕小,但一定要联系古玉实际:
实际问题,具体解决。
长此以往,大家共同努力,
一定会攻坚克难,
寻找到古玉的真谛。

作者: 寻古玉符号人    时间: 2013-10-7 11:42
本帖最后由 寻古玉符号人 于 2013-10-7 11:44 编辑
三肖居 发表于 2013-10-6 20:24
寻古玉符号人友:
国庆节快乐!
很欣赏您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谢谢三板主的回帖及赞同您的看法!
看了很多的网站及很多的论点,真正涉及这方面的讨论还没有。中国古玉的玩法是圈圈玩法,或以某些知名的网站、或某些专家、主编、藏家,或地域的会所、沙龙,各自都有自己圈子里的人,各自都有自己对古玉很多表象的认知,互相排斥其他的观点和看法,有的说大象是柱子、有的说大象是绳子---------。
  我看透过现象探讨本质的事情还是由任网做来,因为任先生尊重科学的态度是我们看到的,任网的探讨、学习的风气是好的、任网的影响力是大的。只是需要一些有,材料结构、地球物理学识的藏家师友们共同探讨即可!
  希望任网如果能开这样一个探讨题目,我也会积极的表述一点自己的观点,与有共同关心的朋友们探讨探讨!
很多人会说探讨这些有什么用?我只要知道古玉的表象,买对了就可以了,其他与我有什么关系呢?哦

作者: 三肖居    时间: 2013-10-7 14:06
寻古玉符号人 发表于 2013-10-7 11:42
谢谢三板主的回帖及赞同您的看法!
看了很多的网站及很多的论点,真正涉及这方面的讨论 ...

如果问研究有什么用,我只能说,研究是一种兴趣,必须从兴趣出发。有了兴趣的研究,才会有积极性和动力。说到底,这是一种文化,一种曲高和寡的文化。假如为了利益,我建议他趁早离开,这绝不是说他得不到什么利益,而是他压根儿就不是这块料。至于原因,这里就不再赘述。
   我们说古玉----何谓古玉----本质是什么?其概论须含三个方面:1,人的作为;2,时间的延续;3,质的变化。这三点缺一不可,而且构成前提与因果的不可倒置的关系。
   试问:没有人工,那叫古玉吗?----可以叫古玉,但绝不能叫古玉器。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是也。它必须体现人的作为,体现人在某个历史阶段的所思所想,因而体现出社会人文的理念、人文的印记与烙印。
   虽然有了人工,但没有时间,没有时间的延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没有年份”,那叫古玉吗?那叫“新的”,当然,亦可称之为后仿。这是说,古玉器,必须有时间的延续,必须有历经相当的寒暑变迁抑或时光荏苒而赋予古玉器叠加的数量值。这,恐怕就不是我们眼学所能及的了。
   没有质的变化,那叫古玉器吗?当然不叫。在这个方面,我们必须深刻学习任南老师的《红山文化玉器12字鉴定法》。她集眼学之大成,通过深入观察分析古玉器诸多表征特质,总结出来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鉴赏古玉器的方法。因而她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关于古玉器的唯一正确而科学的鉴赏方法。
   她主要是讲授了古玉器的质变问题。注意:这里的限定语很重要!什么质变?“工上自然态质变”。我们说,哪一块玉石当然包括所有的未经雕琢的玉石,都有着几十亿年的历史,都可视其为自然态。但是,我们这里讲的是“工上”、“自然态质变”。换言之,1,不是“工上”,没有“人的作为”,不在概念范围之内。2,没有“自然态质变”,也不在概念范围之内。没有工,没有人的作为,我们的研究不会有意义;没有质变,那一定是新活儿。相反,有质变就一定是“老的”吗?也未必。酸烧快腐、锖色做旧也是质变。但是,这绝不是慢腐,绝不是自然态质变。
   结语:对质变的理解很重要。古玉器的质变,也是自然态。是一种自然质变的体现阶段时间概念与不同坑口地域的自然
   ------欢迎探讨。


作者: 寻古玉符号人    时间: 2013-10-7 19:05
三肖居 发表于 2013-10-7 14:06
如果问研究有什么用,我只能说,研究是一种兴趣,必须从兴趣出发。有了兴趣的研究,才会有积极性 ...

同意您的观点及看法,赞同任南先生对古玉鉴别的贡献; 她集眼学之大成,通过深入观察分析古玉器诸多表征特质,总结出来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鉴赏古玉器的方法。因而她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关于古玉器的唯一正确而科学的鉴赏方法。
   她主要是讲授了古玉器的质变问题。注意:这里的限定语很重要!什么质变?“工上自然态质变”。

只有科学的深入观察分析古玉器诸多表征现象,才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这方面任网做了大量的工作!

作者: 三肖居    时间: 2013-10-7 20:31
寻古玉符号人 发表于 2013-10-7 19:05
同意您的观点及看法,赞同任南先生对古玉鉴别的贡献; 她集眼学之大成,通过深入观察分析古玉器诸多表征 ...

祝您学习不断进步,
联系实际,深刻感悟,
在古玉器研究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 红山月儿    时间: 2013-10-8 20:08
学习了
作者: 冯鸣    时间: 2013-10-9 01:31
学习中…
作者: 紫冰懿    时间: 2013-10-9 11:35
学习
作者: 冯鸣    时间: 2013-10-12 05:01
再悟桨光…
作者: 老三代    时间: 2013-10-13 23:17
听课学习
作者: 新欣    时间: 2013-10-16 19:02
”古玉----本质是什么?其概论须含三个方面:1,人的作为;2,时间的延续;3,质的变化。这三点缺一不可“此观点俺赞同
作者: 新欣    时间: 2014-1-22 10:22
继续顶起
作者: 玉赏雨    时间: 2014-1-24 10:55
学习
作者: 三肖居    时间: 2014-1-24 11:26
新欣 发表于 2013-10-16 19:02
”古玉----本质是什么?其概论须含三个方面:1,人的作为;2,时间的延续;3,质的变化。这三点缺一不可“ ...

恭祝新欣友全家人春节快乐!阖家幸福!
作者: 新欣    时间: 2014-1-24 15:12
三肖居 发表于 2014-1-24 11:26
恭祝新欣友全家人春节快乐!阖家幸福!

祝三大版主始终保持亲善与年轻的心态,并祝全家幸福安康。

作者: 金石    时间: 2014-8-23 13:54
终于有头像啦
作者: 学神    时间: 2014-8-24 17:10
学习开眼!!!!谢谢!!!!
作者: 学神    时间: 2014-8-24 17:17
玉天养也!!!吸天地之气渡也!!!!
作者: 沈阳铭威    时间: 2014-9-14 00:41
高人。敬佩
作者: 大玺哥    时间: 2014-10-29 14:16
学习谢谢
作者: 高正    时间: 2014-11-4 18:56
赞赞赞
作者: 南阳玉人    时间: 2014-11-12 11:22
学习工上自然态质变,这是关键!
作者: 陀螺仪    时间: 2015-7-19 21:37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60:}
作者: 信义君    时间: 2015-7-20 14:41
任老师这招非常实用,仿品可以一目了然!

作者: 京西能源    时间: 2015-7-24 16:52
那白色的絮状物就是浆吗?我的玉在泡水时间久了也有些许絮状物,不看此贴之前还琢磨是什么呢,
作者: 不要玩了    时间: 2015-8-13 12:20
听课,学习。
作者: 宝月天下    时间: 2016-3-25 22:16
很喜欢  有待机会验证
作者: 宝月天下    时间: 2016-3-25 22:16
很喜欢  有待机会验证
作者: 宝月天下    时间: 2016-3-27 16:36
如任先生所言,用细软布包着随身佩带,只要是古玉就能上浆,天长日久包浆就会厚起来。任先生的很多研究心得很实用,是玉友们难得地良师益友,谢谢!
作者: 宝月天下    时间: 2016-3-27 16:42

染色易色靓难,上色易做皮难—— 老师能不能详细说说呢 非常感谢
作者: 宝月天下    时间: 2016-3-27 16:54
古玉会呼吸,所以是活的  感谢




欢迎光临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http://www.rn-hsw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