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标题: 清静,呼--吸.足够了 [打印本页]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1-30 11:16
标题: 清静,呼--吸.足够了
人生--清静,呼--吸.足够了!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不用修法以证佛果!
只要能简单到家你就成佛了

(, 下载次数: 282)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不用修法以证佛果
只以积垢深重,虽遇明眼人直示心性,又不肯自信承当,故不得不假法修行,以作黄叶止啼之举。而诸修法中又以善巧方便不同,修习即有快慢迟速之殊。参禅动辄数十年始能得个消息,甚或迷闷终身而不悟。修其他宗派者,又多不敢言明心见性,此以净土宗尤甚。克实言之,这都是无辜而披枷带锁,无事而走冤枉路。
等到打开桶底,见到本来,方知本来现成,多此一举。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1-30 11:22
人生--清静,呼--吸.足够了!



登中南山---呼吸
索达吉堪布:世间法对出世间法的危害 [/url]

  现在有些人说大话特别厉害,口口声声是“看破、放下、自在”,可对大多数人而言,这句话只是口头禅,真正能像古大德那样做到的,可以说寥寥无几。但即便做不到上等修行人,我们也应该做个中等,为听法至少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而不要天天追求世间享乐。
  智悲光尊者曾说:“修行人若丰衣足食、住处舒适、施主贤善等样样具足,那正法还没有成就之前,魔法已经成就了。”尊者说得非常非常好!一个修行人,适度拥有一些资具是可以的,但太过了就会变成障碍。有些人不光要求吃穿圆满,住处也想要舒适,一间房子不够要两间,两间不够还要三间、四间、五间……今天建、明天装修,找不到工人就自己来,整天叮叮当当的,这样就太没有必要了。
  还有些修行人,施主经常给他寄钱。现在不像以前了,以前山上的修行人要到山下去拿,或山下的施主要到山上来送。可如今不用这么麻烦,山上的修行人只要打个电话,山下的施主马上往卡上划款,款一到,修行人就可以享用了。对好的修行人而言,电子化和信息化是一种方便,不用像以前一样,为了一袋粮食要花好多天,现在有了这些顺缘,便可以一心修行。但修行不好的人,好住处、好施主都成了散乱之因,依靠这些修不成佛法,反而先成就了魔法。
  魔法是什么呢?就是散乱,这是修行的大障。《大庄严论经》亦云:“愚者贪利养,不见其过恶,利养远圣道,善行灭不生。”愚痴的人因为贪著利养,就见不到它的过患,最终,利养、名声、财富等,让他逐渐远离圣道,乃至灭尽一切善行。
  修行人贪著利养,也算是末法时代的象征了。常有人问我:“某某修行人有别墅、有轿车,他是否是真正的上师?”这个不能一概而论。我不敢说全都不是,因为有些确实是大成就者,虽然具足财产,但毫无耽执;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很耽执的,不知道因果利害,只是拼命地贪执这些,最终令自他全都堕落了。最可怜的还是那些供养者,因为福报不足,遇不到殊胜的功德田,他所遇到的“功德田”自己都不求解脱,怎么会令他解脱呢?所以,经论中一再教诫:寻找善知识时,务必先观察他是否具足法相。
  当然,如果我们不是上师,只是一个修行人,也应该知道知足少欲,对修证而言,这是个很大的方便。否则,条件太好了,无论身处何地,对修行肯定不利,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有时候不要堕入另一个极端。有些人刚学佛时,热情高涨:“我一定要当个上等修行人,夜不倒单!”然后非要苦行,把衣服、用具全扔出去,刻意吃些差的饮食。如果你能永远这样倒可以,但这很可能只是一时的行为,正所谓“学佛一年,佛在心间;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天边”,随着信心的退失,苦行慢慢也消失了。
  对我而言,特别佩服有长久道心的人,十年、二十年乃至有生之年,对佛法的信心不断增上,对财产、名声从不贪著,只是一味地护持佛法和利益众生,这种精神非常可嘉。作为真正的佛教徒,希望每个人也能对照自身,好好斟酌一下这些道理。
  其实,任何耽执,不论对财产还是对身体,对自己都是一种束缚。只有放下了,才会成就。《阿育王经》里就有一则公案:有个修行人,虽然经历了长久修行,但对饮食起居特别讲究,故一直未能成就。为了调伏他对身体的爱执,优婆鞠多尊者将他带进山里,以神通化现一棵很高大的树,以及一个深广无比的大坑。
  尊者说:“你若能一切都听我的,我就为你说法。”他说:“好。”于是尊者让他爬到树上,先把两只脚放下来,他依教奉行。又让他放开一只手,他也照做,整个身体就靠一只手悬着。尊者要他把最后一只手也放开,他抗议道:“再放开的话,我就会堕坑而死了。”尊者说:“说好一切都听我的,不照做就不为你传法。”
  他想到此行目的,随即把眼一闭,不顾一切把手放开,准备堕下去。正当他这贪爱之念去除的一刹那,树与坑都不见了。从此,他不再执著色身,能够放下一切。上师这才为他传法,他精进地加倍用功,很快地就证得阿罗汉果。
  所以,只有放下对身体的执著,精彩的世界才会展现在自己眼前。昨天在研讨会上,有些老师就情感问题,也给年轻人做了些教诫,这些教言非常不错。的确,欲界众生本来情欲就重,再加上太执著,越执著就越痛苦,最后很可能选择自杀。其实自杀是因为放不下,如果你了解一些无常的道理,比如,一切都在变,世间的欲妙不可能永远不变,懂了也就放下了。否则,当变化出现时,因为放不下,就面对不了,面对不了就容易出问题。
  同样,修行人也要懂得放下。诚如夏日瓦格西所说:“如果从内心深处想修法,必须自心依于贫穷,贫穷一直到死亡。假设能生起这样的意念,那么,天、人、鬼三者必定不会使其为难。”若有了舍弃一切的心态,即使我们修行中出现违缘,也定会逢凶化吉。历史可以证明,真正的修行人,没有一个人饿死,也没有一个人冻死。试想,倘若是个世间人,放弃工作很可能会饿死,但修行人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依靠护法神的护佑,就像米拉日巴尊者一样,只要坚定地修行,衣食不但不成问题,最后还会获得无上成就。(摘自[url=http://weibo.com/suodj]索达吉堪布
《前行广释·第一百零八节课》)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1-30 11:26





登中南山---感知呼吸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1-30 11:27
登中南山---感知呼吸

(, 下载次数: 87)
千年古寺多了电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1-30 11:30
迷雾,雾迷,迷迷雾雾,雾雾迷迷。。
深圳阿玉 发表于 2012-1-30 11:28



    (, 下载次数: 66)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1-30 11:33
老师何时带学生去登中南山?
深圳阿玉 发表于 2012-1-30 11:29



   万千年前山中游
(, 下载次数: 79)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1-30 11:37
千载古寺我是谁
(, 下载次数: 271)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1-30 11:39
法谁?---去我心魔
(, 下载次数: 74)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1-30 11:41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不用修法以证佛果只以积垢深重,虽遇明眼人直示心性,又不肯自信承当,故不得不假法修行,以作黄叶止啼之举。而诸修法中又以善巧方便不同,修习即有快慢迟速之殊。参禅动辄数十年始能得个消息,甚或迷闷终身而不悟。修其他宗派者,又多不敢言明心见性,此以净土宗尤甚。克实言之,这都是无辜而披枷带锁,无事而走冤枉路。等到打开桶底,见到本来,方知本来现成,多此一举。
  本如法师我师也
任南问;您从何处来,本如答;我从来处来!
(, 下载次数: 73)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1-30 11:44
清静住山千万载与谁争

作者: 玉夫人    时间: 2012-1-30 11:47

这图画似曾相识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1-30 11:51
闭关--混杯静止清
等到打开桶底,见到本来,方知本来现成,多此一举。


作者: 陈百五    时间: 2012-1-30 12:04
沁入肺腑的感觉真好!与任老师同感!
作者: 公务员老王    时间: 2012-1-30 12:59
回复 2# 任南


    清静的环境,新鲜的空气,望老师玩好。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1-30 13:55
(, 下载次数: 34)
千万踏足道依旧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1-30 14:06

人来人去山前过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1-30 14:13
(, 下载次数: 29)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1-30 14:54
(, 下载次数: 29)
作者: 新欣    时间: 2012-1-30 15:04
清新的空气,优雅的环境,珍惜的古迹,难忘的情谊,此去不虚行,值得畅怀游。感谢老师及时预以分享。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1-30 15:08
任网同仁
(, 下载次数: 37) (, 下载次数: 31) (, 下载次数: 35)
作者: 村里人943    时间: 2012-1-30 15:52
登中南山——于平常处感悟禅意者乃贤哲也。
作者: 孙健翔    时间: 2012-1-30 17:23
清静住山千万载与谁争
任南 发表于 2012-1-30 11:44



   
作者: 任义    时间: 2012-1-30 17:55
好去处!
作者: 任义    时间: 2012-1-30 17:59


作者: 天涯藏客    时间: 2012-1-30 18:08
感叹人生!
作者: 博道    时间: 2012-1-30 18:30
意境!
作者: 红林喜玉    时间: 2012-1-30 19:03
任南 发表于 2012-1-30 14:54



   


作者: 泰山    时间: 2012-1-30 19:37
意境!
博道 发表于 2012-1-30 18:30



   
作者: 东方玉堂    时间: 2012-1-30 20:56
。。。。。。
作者: 不语    时间: 2012-1-30 22:02
静~雅~清~传~
作者: 战舰    时间: 2012-1-30 23:12
一心向佛,须菩提
作者: 黄牛    时间: 2012-1-30 23:50
多好的静心之所——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高翔    时间: 2012-1-31 01:06
多好的静心之所——南无阿弥陀佛!
黄牛 发表于 2012-1-30 23:50



   

红山文化合自然,古玉出世为结缘。

如痴如醉偏喜爱,大启智慧泛碧泉。

弥陀舍利歌圣化,人生转世几多年。

方知此是生生物,得在仁人始受传。


作者: 玉夫人    时间: 2012-1-31 11:02
回复 43# 高翔


   
作者: 吴广生    时间: 2012-1-31 11:12
清静天下正,无声胜有声。
作者: 海    时间: 2012-2-1 17:12
回复 43# 高翔
作者: 王学朋    时间: 2012-2-1 17:29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2-2-1 17:46



作者: 童子颂经    时间: 2012-2-1 18:00
本帖最后由 童子颂经 于 2012-2-1 20:45 编辑
登中南山---感知呼吸
任南 发表于 2012-1-30 11:26

登中南山---感知呼吸    中南山,又名终南山、太乙山、地肺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宝鸡眉县,东至陕西蓝田,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终南山净业寺--佛家十宗之大乘律宗祖庭
净业寺创建于唐贞观初。为佛教律宗始祖道宣的道场。 《长安古刹提要》载;“律宗之净业寺,犹相宗之慈恩寺也。因道宣住终南山,又称为南山宗,今寺为各丛林之冠。”这里为樊川的南沿,因之被列为樊川八大名寺之一道宣律师(公元596年—667年)唐初名僧,律宗的创始人。他学识渊博,曾参加玄奘的译场。他用佛教大乘教义对小乘教的“四分律”加以融会贯通。著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含注戒本疏》等。律宗成为唐代佛教的一大宗派。唐杨州律僧鉴真(公元688年—763年)于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东渡日本传法,于奈良东大寺设坛传戒,又创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宗律初祖。这样,净业寺也就成为佛教律宗的发祥地。
净业寺现任主持天空法师,
原住持本如法师,福建厦门人,毕业于厦门大学,1988年出家,师从妙湛法师。2000年任终南山佛教律宗祖庭净业寺的主持,嵩山少林寺西堂,中医学博士,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弟子,佛学、医学、武术都有很高的修养。

(, 下载次数: 41)
妙湛法师与南怀瑾先生
(, 下载次数: 35)
妙湛法师与南怀瑾先生、本如法师(右一)
作者: 赵大洋    时间: 2012-2-1 19:04
回复 1# 任南


    繁忙的生活,能在大自然仙居清静,难得啊,祝老师开心
作者: 打眼啦    时间: 2012-2-1 23:08
谢任老师分享 跟任老师一起修
作者: abv1234    时间: 2012-2-2 09:57
----------------------
作者: abv1234    时间: 2012-2-2 10:00
宁静校园,另一种神怡
作者: abv1234    时间: 2012-2-2 10:16
感悟人生,升华---------------------
作者: 古玩369    时间: 2012-2-3 20:14
好景
作者: 玉夫人    时间: 2012-2-3 23:16
(, 下载次数: 47) 祝任老师如海阔天空任鸟飞。。 (, 下载次数: 54)
作者: 唐杰    时间: 2012-2-4 00:42
(, 下载次数: 41)
作者: 自由翱翔    时间: 2012-2-4 14:44
身临其境,妙不可言

作者: 三肖居    时间: 2012-2-4 21:54
本帖最后由 三肖居 于 2012-2-4 21:55 编辑
本如法师我师也
任南 发表于 2012-1-30 11:41



    本如法师我师也


修心为上  神清气爽    老师带着我们修心。
作者: 三肖居    时间: 2012-2-5 09:22
清静天下正,无声胜有声。
吴广生 发表于 2012-1-31 11:12



   
作者: 三肖居    时间: 2012-2-5 09:44
本帖最后由 三肖居 于 2012-2-5 09:48 编辑
登中南山---感知呼吸    中南山,又名终南山、太乙山、地肺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 ...
童子颂经 发表于 2012-2-1 18:00



    登中南山---感知呼吸    中南山,又名终南山、太乙山、地肺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宝鸡眉县,东至陕西蓝田,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终南山净业寺--佛家十宗之大乘律宗祖庭
净业寺创建于唐贞观初。为佛教律宗始祖道宣的道场。 《长安古刹提要》载;“律宗之净业寺,犹相宗之慈恩寺也。因道宣住终南山,又称为南山宗,今寺为各丛林之冠。”这里为樊川的南沿,因之被列为樊川八大名寺之一道宣律师(公元596年—667年)唐初名僧,律宗的创始人。他学识渊博,曾参加玄奘的译场。他用佛教大乘教义对小乘教的“四分律”加以融会贯通。著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含注戒本疏》等。律宗成为唐代佛教的一大宗派。唐杨州律僧鉴真(公元688年—763年)于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东渡日本传法,于奈良东大寺设坛传戒,又创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宗律初祖。这样,净业寺也就成为佛教律宗的发祥地。
净业寺现任主持天空法师,
原住持本如法师,福建厦门人,毕业于厦门大学,1988年出家,师从妙湛法师。2000年任终南山佛教律宗祖庭净业寺的主持,嵩山少林寺西堂,中医学博士,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弟子,佛学、医学、武术都有很高的修养。



妙湛法师与南怀瑾先生


学习了。
作者: 童子颂经    时间: 2012-2-25 17:46
回复 61# 三肖居
(, 下载次数: 35)
(, 下载次数: 32)
作者: 白焕民(龙飞飞)    时间: 2012-2-25 22:19
回复 5# 任南


         吐故纳新中南山,
        吾师登颠望天远;
        碣石松雪云雾淡,
        琼阁万载永天仙。
                              ~~~~~~~~~~~~~~~~·
作者: 红山飞蝠    时间: 2012-2-28 21:21
澄心得妙观
作者: zcgyrlg    时间: 2012-2-29 01:01
,佛祖、老子、孔子大略是同时代人
,红山约是4000-8000年,十二字精髓弟子记心,祝师开心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6-22 15:01
人生--清静,呼--吸.足够了!

作者: 玉夫人    时间: 2012-6-22 15:17
。。幽幽小径,似曾相识。。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6-22 15:20
 一念回光见性者 为佛
作者: 玉夫人    时间: 2012-6-22 15:24
佛为:者性见光回念一。。
作者: 玉夫人    时间: 2012-6-22 15:25
本帖最后由 玉夫人 于 2012-6-22 15:28 编辑

。。敬师一杯清心茶。。
作者: 玉夫人    时间: 2012-6-22 15:26
吾师,为佛也。。
作者: 任南    时间: 2012-6-22 15:29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不用修法以证佛果
只以积垢深重,虽遇明眼人直示心性,又不肯自信承当,故不得不假法修行,以作黄叶止啼之举。而诸修法中又以善巧方便不同,修习即有快慢迟速之殊。参禅动辄数十年始能得个消息,甚或迷闷终身而不悟。修其他宗派者,又多不敢言明心见性,此以净土宗尤甚。克实言之,这都是无辜而披枷带锁,无事而走冤枉路。
等到打开桶底,见到本来,方知本来现成,多此一举。

作者: 玉夫人    时间: 2012-6-22 15:36
学生感悟中。。
作者: 粤古玉    时间: 2012-6-22 15:43
苦苦觅觅灵山塔,灵山塔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灵山塔下自性修。阿弥陀佛.
作者: 玉夫人    时间: 2012-6-22 15:49
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

作者: 石来运转888    时间: 2012-7-17 09:50

作者: 红山飞蝠    时间: 2012-8-4 19:28
龙飞飞 发表于 2012-2-25 22:19
回复 5# 任南

心静闻妙香!
作者: 白焕民(龙飞飞)    时间: 2012-8-4 21:27
本帖最后由 龙飞飞 于 2012-8-4 21:44 编辑
红山飞蝠 发表于 2012-8-4 19:28
心静闻妙香!




         吐故纳新中南山,
        吾师登颠望天远;
        碣石松雪云雾淡,
        琼阁万载永天仙。
                              ~~~~~~~~~~~~~~~~·是 的;远处的山峰叠彩峰岭,谈谈的云雾中也伴随着清香~~~此情此景师心是多么的谈定。
  此词;是在老师游中南山时,我看见了此情景,匆忙几句,如有不周之处,还需“飞蝠”仁兄指正~~~~~

作者: 红山飞蝠    时间: 2012-8-4 23:11
龙飞飞 发表于 2012-8-4 21:27
吐故纳新中南山,
        吾师登颠望天远;
        碣石松雪云雾淡,

哪里啦!
再次欣赏!
只要由衷而发,就是好诗!

作者: 玉夫人    时间: 2012-8-26 21:03
人生--清静,呼--吸.足够了!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不用修法以证佛果!
只要能简单到家你就成佛了


2012-1-30 11:16 上传
下载附件 (319.42 KB)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不用修法以证佛果
只以积垢深重,虽遇明眼人直示心性,又不肯自信承当,故不得不假法修行,以作黄叶止啼之举。而诸修法中又以善巧方便不同,修习即有快慢迟速之殊。参禅动辄数十年始能得个消息,甚或迷闷终身而不悟。修其他宗派者,又多不敢言明心见性,此以净土宗尤甚。克实言之,这都是无辜而披枷带锁,无事而走冤枉路。
等到打开桶底,见到本来,方知本来现成,多此一举。

作者: 玉夫人    时间: 2012-8-26 21:10
千载古寺我是谁
2012-1-30 11:37 上传
下载附件 (223.82 KB)


万千年前谁是谁。。。
作者: 玉夫人    时间: 2012-8-26 21:14

作者: 大漠红鹰    时间: 2012-8-28 10:15
无为之妙。

作者: 自由翱翔    时间: 2012-9-16 00:02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刹依旧,物是人非!
作者: 阿杜    时间: 2012-9-16 00:31
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
作者: 杨万春(老铁)    时间: 2012-11-11 01:16

修心为上

作者: 东方玉堂    时间: 2012-12-1 21:14
“我是谁?",大家找来找去,到底这个“我”是什么?

道家,佛家都在说一个东西,都在找一个东西,每个人都有,很简单。
道德经,最难懂的是第一章,佛经最能修证的一句话。

空不是究竟,证空就是要找到那个能空能有的那个,每个人都有,天生都有,不用找就有。
是能空能有的那个“能”,不是能有这个能有那个能有...的那个“能”。

只是大家肯有能有,不肯空罢了。
作者: 东方玉堂    时间: 2012-12-1 21:16
我是“谁”,“我”就是每个人能空能有的“能”。
作者: 境界不惑    时间: 2012-12-7 16:01
人本无性,随见而贪。
功名利禄,当从自然。
舍得机缘,都是笑谈。
阿弥陀佛,无量上仙。
作者: 弘历00    时间: 2013-1-22 10:11
高翔 发表于 2012-1-31 01:06
红山文化合自然,古玉出世为结缘。如痴如醉偏喜爱,大启智慧泛碧泉。弥陀舍利歌圣化,人生转世几多 ...



作者: 八喜    时间: 2013-1-22 10:33
心如止水,修身静悟...
作者: 戒烟又戒酒    时间: 2013-1-22 10:51

作者: 东方玉堂    时间: 2013-3-12 07:33
等到打开桶底,见到本来,方知本来现成,多此一举。
——————————————————————————

哈哈哈!明知多此一举还是要“举”呀!
作者: 洪三玉    时间: 2013-11-9 11:46
人生--清静,呼--吸.足够了!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不用修法以证佛果!
只要能简单到家你就成佛了


任南老师好,有些观点还是很不错的。不过佛法修炼本来就是非常博大精深的(要说简单也非常简单),没有佛法指导,如何能达到“简单到家”呢?当然上面说的是您所证悟到的。中国之大,能人诸多,佛法奥博,法门诸多。关键是要入对门!大门早已敞开,善念长存,缘归自得!愿您简单、简单再简单、、、直至简单到家!说错勿怪,见谅,谢谢!
作者: 虚空    时间: 2014-5-5 20:55
阿弥陀佛
作者: 草根收藏    时间: 2014-8-17 18:07
(, 下载次数: 27) (, 下载次数: 21)
宁静致远,相由心生。。。。。。

作者: 高古玉痴    时间: 2015-11-10 13:55
值得学习
作者: 徐正杰    时间: 2016-4-22 18:01
人生--清静,呼--吸.足够了!
作者: 古玩369    时间: 2016-6-5 06:19

作者: 草原射天狼    时间: 2017-9-18 17:56

从图片看这个很像是陨石哦!
作者: 草原射天狼    时间: 2017-9-18 17:57
草原射天狼 发表于 2017-9-18 17:56
从图片看这个很像是陨石哦!

石陨石
作者: 草原射天狼    时间: 2017-9-18 18:03

这块禅石也很像石陨石!
作者: 靰鞡草    时间: 2018-10-17 10:50
任南 发表于 2012-1-30 14:06
人来人去山前过

花开花落又一年
作者: 学神    时间: 2019-2-13 10:40
像大师学习!!!修心致远!!![/b]
作者: 学神    时间: 2019-2-13 10:52
向大师学习悟真谛!!!!看道人讲经历!!!看道衣说故事!!!




欢迎光临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http://www.rn-hsw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